时光剪影里人生百态

2018-01-18 09:57崔瑞英
北方文学 2018年35期
关键词:伍尔夫思考

崔瑞英

摘要:《邱园记事》被认为是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一篇短篇代表作。这部小说致力于通过短小精悍的文字捕捉来自生活的四个片断。在此基础上,作者运用独特的视角和创作技巧,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和内心变化的观察与审视,并借助故事的构架,再现她对生活本质与人性本质的领悟与思考。

关键词:《邱园记事》;伍尔夫;思考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作品历来被认为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枝独秀。她的创作手法和视角与众多作家不同。与传统小说模式相比,弗吉尼亚·伍尔夫倡导的是一种心理写实的创作方式。换言之,不同于时间、人物、场景、事件的传统写作模式,她更致力于关注和审视人物内心挣扎与微妙的变化。弗吉尼亚·伍尔夫指出:“生活并不是对称的,生活是一圈包围着半透明的光晕,故而小说家的使命便是如实传达这一变化万端的、尚待探讨的根本精神”(朱立元 65)。在这一创作思路的指引下,在《邱园记事》中,她以一只缓慢爬行的蜗牛为时间轴,同时以邱园为故事场景展开叙述。小说跳脱时空的束縛,关注人物内心的微妙变化。故事以文笔优美、短小精悍、意味隽永而著称。笔者旨在通过其创作手法,从审美的和历史的两个层面,认识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内在关联,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作者对生命与人性的深入思考。

一、现代人际关系的疏离

从叙述方式来看,小说并未按部就班,沿袭传统,叙述也无故事性,而是提取了发生在邱园里的四个生活片断:一对中年夫妇、一老一少两个男人、两个女人、和一对恋人。故事初一读,并无任何惯例,却存在着内在结构的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契合的关系。作者以娓娓道来的叙述方式,呈现给读者四幅生活影像,生动而深刻地折射了现代人的生存现状。四组人物故事涵盖了现代生活的基本人际关系。小说以小见大,以细微之处见真谛。其中第一对夫妇带着孩子在邱园里闲逛,而丈夫脑海中浮现的是自己多年前曾经的一段浪漫而难以忘怀的恋情。当时,自己向女友莉莉求婚的场景还历历在目。蜻蜓翩翩飞舞,起落不定,这一意象再现男主人公生活的荒诞与捉摸不定。他将自己的爱情和情愫寄托在那只蜻蜓身上。事实上,生活无常,爱情也是如此。这一描述也“体现西蒙的人生是多么的变幻无常和不可思议,就像一只在空中飞舞的蜻蜓一样难以捉摸”(管淑红 24)。

二、叙事的荒诞性与人物的真实性

现实生活片断的生动再现,目的在于审视和揭示当下的现实生活。作为意识流小说创作的代表人物,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其创作时空观下,呈现给读者的是来自人性本质的探索与思考。第二幅画面中,讲述了一老一少两个男人。老年男子胡言乱语、举止怪异、神色恍惚、声称自己在和死者的亡灵交谈。他自言自语,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中无法自拔。而在他身旁的青年男子神情漠然、沉默不语、精神显得空虚和无聊。两个人物的出现,彼此没有谈话以及沟通和交流。两个男人在邱园的出现,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疏离。他们彼此都是内心孤独寂寞的人,但却毫无对话交流。通过这一荒诞性的叙述,作者力图表达她对现实的审视与思考:现代人生活在自我精神的桎梏中,陷入痛苦和孤独的泥潭中,漂泊的心灵无所皈依。可见,作者独具匠心,“吸取欧洲荒诞剧象征和夸张的表现手法,运用现实和与幻想相结合的方式,抨击和讽刺世态的炎凉,道德的虚伪,文化的平庸和精神的荒芜(杨仁敬661)。

三、基于现实的顿悟与思考

在这篇作品中,现实生活的琐碎与平庸在女性人物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关注女性这一群体,目的在于体现生活的本质与真实。第三组人物的呈现,是一对来自社会底层中年妇女。两人喋喋不休地聊着日常琐事,关注柴米油盐和鸡毛蒜皮的琐事。生活的碎石已然将这对曾经对未来美好憧憬的女性打磨成只谈生活日常的庸俗的妇人。这一场景的生动再现无疑也是现代人的一种存在方式。人物在时光的流逝中面对生活的琐碎与乏味。第四幅画面,是一幅彼此产生隔阂与缺乏理解的恋人。热恋的人本该是亲近、和谐而融洽的,但是,这对恋人之间产生难以逾越的鸿沟。表象看似一种和谐的关系,在邱园为背景的烘托下,他们显得貌合神离,极不和谐。在故事的讲述中,四组人物和故事中,小说中的人物和场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并由此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说运用白描的手法,通过来自生活的四个片断,以精妙的文字叙述生动而有力地折射出现代生活的复杂性和现代人性的多面性。从故事的呈现可以看出,文章主题意义呈现多元性,触及人类生存的本质问题:爱情、情感疏离、死亡,命运以及过去与现在。作品通过人物游园时的心理瞬间感受和内心体验,展开对人生本质的思考与探索。人物内心的独白、意象的运用,印象派点描式手法诠释既独立又彼此关联的生活画卷。文学创作立足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换言之,这篇小说的创作素材取自生活,而弗吉尼亚·伍尔夫致力于表现的是基于现实基础上对人性和现实的叩问与思考。

参考文献:

[1]朱立元.西方文艺理论批评[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杨仁敬.20世纪美国文学史[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

[3]管淑红.前景化与意识流小说的主题建构[J].外语与外与教学,2007 (12).

猜你喜欢
伍尔夫思考
论弗吉尼亚·伍尔夫《伦敦风景》中的情景交融
To the Light House—A Journey of Life from Moments to Eternity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与伍尔夫相遇
伍尔夫《黛洛维夫人》的意识流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