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姆、布鲁纳教学理论”启示下的创新教育

2018-01-18 10:03单丹王宁海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42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翻转课堂创新能力

单丹王宁海

【摘要】布鲁姆的学习分类法以及布鲁纳的认知——发现理论对高校开展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双一流建设的创新教育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当前大学生学习以及课堂教学现状,提出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翻转课堂”“项目化”“合作学习”“同伴教学”等教与学的方式。

【关键词】布鲁姆理论  创新能力  翻转课堂  合作学习  同伴教学

【基金项目】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2017-2019)“‘双一流背景下跨学科研究型课程《生物传感器》的建设、研究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2-0005-01

“中国古代科技那么发达,为何到了近代就如此落后呢?”“为什么建国以来我们培养不出世界级的杰出人才?”—— “李约瑟难题”与“钱学森之问”直接指出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的弊病:规模庞大的高等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普遍缺乏创新能力,难成杰出人才。

当下轰轰烈烈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双一流”)建设,突出了创新型拔尖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 杰出人才,即创新型拔尖人才应该具备革故鼎新的创造能力。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 由多种因素组合而成,如知识因素、创造性思维能力和个性品质因素,各种因素相互联系与制约。在网络资源高度发展的今天,知识获取的途径很多。简单的传授与获得知识已经不能作为大学教与学的主要任务。大学应该努力通过创新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改变思维方式,更好地理解、运用知识并积极进行知识转化,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独立创造的能力。在大学的“育人”活动中,课程是核心。大学的创新教育需要教师学习先进科学的教育理论,更新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理念,努力开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使人才脱引而出的培养模式和方案。

一、布鲁姆(Bloom)学习分类法

根据思考与信息处理的路径,布鲁姆将学习层次分为六个级别,学习层次越低越基本、越关键,层次越高越复杂。第一级:记忆(Remembering),是通过机械式的学习或记忆来认知基础知识;第二级:理解(Understanding),是用自己的语言来复述信息,构建自己所理解的内容;第三级:应用(Applying),把抽象概念与实际情况联接起来,来解决实际问题。第四级:分析(Analyzing),通过假设、推理、了解数据间的相关性等手段,搞清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判断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所学的内容;第五级:评价(Evaluating),用批判的思维看问题,判断、评价和评估所学的知识,用所知道的信息做决策,或论证自己的观点,对概念或学科有深刻的认识;第六级:创造Creating),最高层次汇集了以上所有层次的学习理论,并借此剖析,设计,尝试新的产品、概念或功能。

二、布鲁纳(J.S. Bruner)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当代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从行为习得的角度研究学习活动,提出著名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1.强调学习过程。学生应该从被动的、消极的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积极的知识的探究者。2.强调直觉思维。强调学生直觉思维在学习上的重要性。他认为,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不同,它不根据仔细规定好了的步骤,而是采取跃进、越级和走捷径的方式来思维。3.强调内在动机。通过激励学生提高自己才能的欲求,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4.强调信息提取。布鲁纳认为,人类记忆的首要问题不是贮存,而是对已有知识的有效提取更为重要。

三、理论结合实际的创新教育

“一考定终身”的教育评价制度迫使学生的学习层次停留在低级的层次,最多达到理解的层次。学生们通过机械式的学习或记忆来认知基础知识,通过刷题,反复强化记忆,就可以满足在单一化的书面测试选拨人才中获得高分的需求。80后、90后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学生的学习负担重压力大,缺乏学习好奇心和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较差。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已经习惯于课堂上教师的知识传授模式,缺乏,教学效果差。研读布鲁姆与布鲁纳的教学理论,笔者的感悟是:大学教师的主要作用应该是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将学生的学习层次从底层引向高层,让学生成为积极的探究者,使之能独立学习、独立解决问题,并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基于布鲁姆与布鲁纳的教学理论,联系现状,提出可行性教学改革思路如下:

1.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创新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为发挥“以身示范”的作用,教师应具备创新思维,具有学习能力和思考力; 教师应具备广博、坚深的知识,要与时俱进地进行教学内容更新;教师应具有耐心,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通过因材施教,努力将学生的潜能挖掘出来。教师还应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表演力。

2.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

将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项目化”分割,采用“翻转课堂”形式,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相应的教学内容。在具体内容的学习理解上,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查找收集相关的学习资料,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理解并梳理教学内容。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还可以根据“自愿与能力异质”的原则,建构科学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团队“协同作战”能力与人际沟通能力。

3.翻转课堂、同伴教学的教学模式

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古代先贤们就提出了同伴教学与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如《论语》中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兌命》中“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 教学相长也”。采用翻转课堂的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学习成果,从简单的“知识传授”转变为“知识的讨论”,推进学生学习层次。由于学生之间有着相同的学缘背景,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教学、交流,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通过学生之间的辩论与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层次,有利于思考力与批判精神的培养,碰撞出创新思想的火花。

4.考核方式的改革

考核方式对于创新人才培养而言具有工具性价值。传统的单一的书面考核方式无法满足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考核,因此要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如考核学生课下作业情况(书面表达能力的评价)、课上主题发言情况(语言表达能力的评价)、团队合作情况等。就书面考核方面,也要注意题目的设置,避免标准化,多出些思辨性的开放性题目。

参考文献:

[1]李约瑟,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出版社,2008.09.

[2]温家宝,钱学森之问对我是很大刺痛,新华网(2016-10-13)

[3]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 案的通知(国发[2015]64 号)[Z].

[4]李辛沫,刘贤坤,基于“合作化”+“項目式”学习策略的教学设计实践,高教学刊,2017年5期,113-114.

[5]王涵,同伴教学思想的现代意义,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46-51.

作者简介:

单丹(1976.2-),女,汉族,江苏南通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生物电化学。

王宁海(1976.9-),男,汉族,江苏海安人,硕士,助力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与管理艺术。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翻转课堂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