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与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的疗效

2018-01-19 16:44王国忠张娟霞
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前臂克氏髓内

王国忠,张娟霞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天王中心卫生院,陕西 宝鸡 721305)

引言

前臂双骨折也称为尺桡骨双骨折,是临床医学上较为常见的疾病,主要以青少年为高发人群,并以肿胀、疼痛、功能障碍以及畸形等为临床典型症状。其中,该疾病的病机制通常是由于扭转暴露、间接暴力或直接暴力等造成[1],给患者的心理、生活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因此,为改善患者病情,必须给予该疾病患者采取科学、有效且合理的措施进行治疗,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的治疗方法不仅创伤较小,手术时间较短,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2-3],故易受到患者及医护人员的青睐。因此,本文给予前臂双骨折患者实施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方案,取得较为满意临床效果,现将此次研究具体内容及其相关结果作以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 年8 月至2018 年3 月我院进行治疗的前臂双骨折60 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分析的对象,并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设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30 例。对照组男16 例,女14 例,平均年龄为(20.32±1.06)岁,11 例尺桡骨下段骨折,9 例中段骨折,10 例为上段骨折;研究组男15 例,女15 例,平均年龄为(20.87±1.34)岁,8 例尺桡骨下段骨折,10 例中段骨折,12 例上段骨折;将两组的临床资料作对比,结果显示P>0.05,无统计学差异存在,可进行组间的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方案,方法:给予患者全身麻醉,并采用充气式的止血方法对患者患肢进行有效止血;依次切开患肢的皮肤直至骨膜,充分暴露骨折断端,然后清除血肿并进行复位,于C 型臂对骨折复位的情况进行透视,复位满意之后,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克氏针实施交叉固定措施。研究组给予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方案,具体方法:指导患者选择仰卧体位,并给予其全身麻醉,同时,采用充气式的止血方法对患者的患肢进行有效止血;充分评估患者的具体情况并提前预备好弹性针;采用充气式的止血方法对患者患肢进行有效止血;于C 型臂对骨折复位的情况进行透视,复位满意之后,将预先准备好的弹性髓内针于髓腔插入并向骨折断端方向推入,然后折弯钉尾并进行适当修剪,再将其埋入皮肤组织内,认真清洗伤口后全层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两组于治疗后优良率、并发症的发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石膏固定时间。其中优良率评价标准:如患者骨折愈合,前壁的旋转功能恢复正常,则为优;如患者的骨折愈合,但前臂的旋转功能的恢复程度仅为正常的70%-80%左右,则为良;如患者骨折未愈合,前臂的旋转功能恢复情况未达到正常的60%,则为差。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所得相关数据均使用SPSS 10.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值χ2检验,若P<0.05,则说明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的优良率的情况 对照组于治疗后优7例,良13 例,差10 例,优良率明显比研究组(优14 例,良15 例,差1 例)低,P<0.05,有统计学差异。

2.2 比较两组的各项临床指标 对照组:手术时间(72.64±4.21)、住院时间(9.57±3.27)及石膏固定时间(10.57±4.27)。研究组:手术时间(38.61±2.69),住院时间(6.67±2.59),石膏固定时间(6.23±1.39)。对照组均明显长于研究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

2.3 比较两组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治疗后,对照组切口感染4 例,骨折愈合延迟1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研究组皮肤钉尾激惹症状2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两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前臂双骨折是青少年人群较为常见的疾病,容易给患者的心理及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治疗手段为手术治疗,即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方法,但该治疗方式容易暴露骨折的断端,并容易对供血情况造成影响[4-5],不仅大大增加克氏针内固定的不稳定性,还容易降低患者临床预后,进而导致患者术后恢复受到不良影响。相关研究显示,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的治疗方法不仅创伤较小,术后无瘢痕,安全性较高,其手术时间也较短,有利于患者骨力线的维持;同时,在钢板植入或取出时,还能有效避免对患者的伤害,并能降低切口感染的几率,从而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另外,该手术属于微创手术,操作简单,适应症较广,术后无需进行拆线换药,且术后瘢痕较小等,不仅符合美观的需求,还能达到理想的复位效果,因此,容易受到患者及广大医护人员青睐。根据此次研究中数据结果可知,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方法的对照组,其治疗后的优良率(66.67%)明显比闭合位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方法的研究组(96.67%)低,且P<0.05,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石膏固定的时间分别为(72.64±4.21)min、(9.57±3.27)d、(10.57±4.27)d,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石膏固定的时间分别为,(38.61±2.69)min、(6.67±2.59)d、(6.23±1.39)d,两组组间比较,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石膏固定的时间均明显比研究组长,且P<0.05,有统计学差异存在;治疗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6.67%,研究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67%,两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说明了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的治疗方法对患者预后效果的提高及预后的恢复有重要且积极的意义。

综上所述,给予前双臂骨折患者应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方案,可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且该术式还拥有创伤较小,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以及石膏固定的时间均较短等优势,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前臂克氏髓内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微创克氏针经皮固定治疗第5掌骨骨折
微型锁定钢板螺钉与克氏针治疗闭合性掌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除草剂敌草快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毒性研究
前臂长度测量值偏差对前臂骨密度值的影响
桃红四物汤对跟骨骨折患者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影响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银河系“吃”麦哲伦云
脊髓型颈椎病MRI T2加权像髓内高信号形态与颈椎后路手术预后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