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类中药饮片不良反应分析

2018-01-19 16:44卢立忠
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山豆根饮片中药饮片

卢立忠

(吉林省安图县中医医院,吉林 安图 133600)

引言

清热类饮片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类中药饮片,随着临床使用清热类饮片的频率越来越高,临床也发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恶心、呕吐、皮疹及瘙痒等不良反应症状,且累及到机体多个器官和系统,严重者可引起休克,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在临床使用过程中需要高度关注用药的安全性。本研究通过分析患者总结和分析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症状及发生原因,从而有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在2016 年8 月至2017 年8 月期间收治的68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所有患者因服用中药饮片而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68 例患者中,男37 例,女31 例,年龄18-80 岁,平均(48.53±5.36)岁;所有患者均知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收集与整理所有患者的处方资料,并掌握患者的用药方法、用药剂量以及不良反应症状,了解是否有用药不当情况,统计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中国药典》及《处方管理办法》等标准进行评估,并将所有数据录入Excel 表格中进行统计和计算。

1.3 观察指标 统计分析清热类中药饮片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症状的发生原因、累及的系统及临床症状表现,从而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可靠的参考资料。

2 结果

2.1 分析清热类中药饮片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 统计发现,不良反应发生原因中,服用剂量过大17 例(25.00%),机体原因1 例(1.47%),煎煮方法不当15 例(22.05%),药品质量问题3例(4.41%),煎煮时间不当15例(22.05%),配伍禁忌6 例(8.82%),自行用药11 例(16.17%)。通过临床分析发现清热类中药饮片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发现主要与服用剂量过大、煎煮方法不当、煎煮时间不当及自行用药等有关。

2.2 清热类中药饮片发生不良反应累及的机体系统和临床症状表现 统计68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不良反应发生原因中累及到皮肤及粘膜系统21 例(30.88%),临床症状表现为荨麻疹、皮疹、瘙痒等,涉及的饮片类别包括黄芩、夏枯草、鸦胆子等;消化系统26 例(38.23%),临床症状表现为呕吐、腹泻、腹痛等,涉及的饮片类别包括天花粉、决明子、山豆根等;呼吸系统16 例(23.52%),临床症状表现为气促、哮喘等,涉及的饮片类别包括苦参、鸦胆子、马勃等;循环系统17 例(25.00%),临床症状表现为心慌、胸闷、心悸等,涉及的饮片类别包括山豆根、天花粉、鸦胆子等;神经系统2 例(2.94%),临床症状表现为嗜睡、意识障碍等,涉及的饮片类别包括苦参、鸦胆子、射干、山豆根等;泌尿系统9 例(13.23%),临床症状表现为膀胱炎、尿潴留等,涉及的饮片类别包括熊胆、鸦胆子等。

3 讨论

中医药作为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与西医治疗相比较,中医药治疗方法具有多靶点、治愈率高及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此外也有临床循证研究证实,中医药在治疗慢性基础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及感染性疾病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1]。中药饮片是中药的成品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使用简单方便的优势。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可知,清热类中药饮片具有良好的清解里热作用,此类药物性味多苦寒,具有明显的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作用,主要用于瘟疫、火毒、湿热及内热等热证的治疗。临床结合此类药物的功效和性能将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清虚热药、清热凉血药、清热燥湿药、清热泻火药及清热解毒药。而现代药理学机制也证实此类药物具有调节身体机能、抗肿瘤细胞及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2-3]。

综上所述,清热类中药饮片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多,且原因多样,累及的系统较多,因此为提高用药的安全性需要加强用药指导,确保用药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山豆根饮片中药饮片
山豆根的妙用
山豆根的妙用
基于电子舌的白及及其近似饮片的快速辨识研究
天等黄培全和他的“中药银行”
某院2017 年山豆根中药处方用药及配伍合理性分析*
不同等级白芷饮片HPLC指纹图谱
浅谈中药饮片储存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与养护方法
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分析
浙贝母超微粉、粗粉和饮片中3 种生物碱体外溶出度的比较
某三级中医院小包装中药饮片使用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