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

2018-01-19 22:48韩兵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6期
关键词:尿路感染耐药细菌

韩兵

尿路感染是泌尿道大量微生物繁殖所形成的炎症性疾病, 若未及时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 可引起菌血症和肾功能不全等严重情况。相关报道[1]显示, 在我国的医院感染中,尿路感染仅次于肺部感染, 居第二位。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来临, 老年人尿路感染的发病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给生活质量形成严重影响[2]。现就老年人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进行分析, 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0月~2017年9月收治的67例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22例, 女45例;年龄 21~86 岁 , 平 均年龄 (48.39±13.51)岁 ;病程 1~7 d, 平均病程(4.29±1.32)d。根据年龄阶段不同分为观察组(≥60岁,26例)与对照组(<60岁, 41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内科学》中尿路感染的诊断标准, 排除心肝肺肾严重功能障碍、免疫系统疾病、精神类疾病及恶性肿瘤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左氧氟沙星片[第一三共制药(北京)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号H20040091]进行治疗, 0.1 g/次,2次/d, 口服, 连续1周。同时对患者进行尿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中的要求进行操作, 无菌导尿管收集尿液送检, 30 min内送检,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6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 药敏方法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首发症状、诱发因素(前列腺疾病、泌尿结石、导尿)、尿细菌培养结果、药敏试验(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头孢哌酮)结果、治疗时间以及治疗效果。首发症状包括典型尿路感染症状(尿频、尿急、腰酸、发热)及非典型尿路感染症状(全身感染)。疗效判定标准参照文献[3], 分为治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性别构成比较 观察组男9例, 占34.62%(9/26), 女17例, 占 65.38%(17/26);对照组男16例, 占 39.03%(16/41),女25例, 占 60.97%(25/41)。两组性别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13, P>0.05)。

2.2 两组首发症状比较 观察组以典型尿路感染症状为首发者7例, 占26.92%(7/26), 以非典型尿路感染症状为首发者19例, 占73.08%(19/26);对照组以典型尿路感染症状为首发者21例, 占51.22%(21/41), 以非典型尿路感染症状为首发者20例, 占48.78%(20/41)。观察组以典型尿路感染症状为首发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6, P<0.05)。

2.3 两组诱发因素比较 观察组存在诱发因素18例, 占69.23%(18/26), 无诱发因素8例, 占 30.77%(8/26);对照组存在诱发因素17例, 占 41.46%(17/41), 无诱发因素24例, 占58.54%(24/41)。观察组存在诱发因素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92, P<0.05)。

2.4 两组尿细菌培养结果比较 观察组尿细菌培养阳性15例, 占 57.69%(15/26), 其中革兰阴性菌7例, 占 26.92%(7/26), 革兰阳性菌6例, 占 23.08%(6/26), 混合感染2例, 占7.69%(2/26);对照组尿细菌培养阳性33例, 占80.49%(33/41),其中革兰阴性菌17例, 占41.46%(17/41), 革兰阳性菌13例,占31.71%(13/41), 混合感染3例, 占 7.32%(3/41)。观察组尿细菌培养阳性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P<0.05)。

2.5 两组药敏试验结果比较 观察组对常用抗生素耐药14例, 占 53.85%(14/26), 其中耐单药5例, 占 19.23%(5/26),耐多药9例, 占34.62%(9/26);对照组对常用抗生素耐药11例,占26.83%(11/41), 其中耐单药6例, 占 14.63%(6/41), 耐多药5例, 占12.20%(5/41)。观察组常用抗生素耐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6, P<0.05);观察组耐多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4, P<0.05)。

2.6 两组治疗时间比较 观察组治疗时间(7.86±1.85)d长于对照组的(6.48±1.92)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1, P<0.05)。

2.7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愈15例, 有效8例, 无效3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88.46%(23/26);对照组治愈29例,有效12例, 无效0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41/4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5, P<0.05)。

3 讨论

尿路感染是一类疾病谱, 从无症状性菌尿到急性肾盂肾炎均为尿路感染性疾病, 通常累积上、下尿路, 也可合并泌尿生殖解剖结构等异常, 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4]。通过本次分析, 发现老年人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首发症状不典型。老年患者起病以全身感染等非典型症状为首发者占据比例较高, 容易忽略或导致诊断延迟, 影响治疗时机。②存在明显的诱发因素。老年人常伴有各种慢性全身性疾病, 尿道插管与机械检查等情况较为常见, 尿道黏膜损伤风险加大, 致病菌易进入膀胱或上尿路而致尿路感染的发生。③尿培养阳性率低。因慢性全身性疾病的存在, 老年人常年接受各种治疗, 抗感染药物使用率增加。④耐药情况严重。老年人因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易发生各种感染性疾病,长期使用抗感染药物致使菌群失调, 体内菌株易产生耐药性。⑤治疗时间长, 疗效不理想。老年人机体抵抗力差, 耐药现象严重, 病情不易控制, 病程迁延难愈。

综上所述, 临床在诊治老年人尿路感染时, 应根据临床症状或结合尿培养来判断老年人是否发生尿路感染以明确诊断, 在进行治疗时应以药敏试验及细菌培养结果为基础, 选择合适的药物, 并加强监测, 去除诱发和加重的相关因素,以提高治疗效果, 缩短治疗时间。

[1] 张伟.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临床分析.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 12(7):552.

[2] 刘琦.老年尿路感染的诊疗特点.中国临床医生, 2013, 41(4):7-8.

[3] 刘承玄, 黎颖 , 熊维建.桂蒲肾清胶囊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尿路感染的临床观察.中国药房, 2017, 28(33):4651-4653.

[4] 李博, 孙晓亮 .老年女性尿路感染的特点及处理.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6, 8(2):12-16.

猜你喜欢
尿路感染耐药细菌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Ibalizumab治疗成人多耐药HIV-1感染的研究进展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miR-181a在卵巢癌细胞中对顺铂的耐药作用
伟大而隐秘的细菌
细菌大作战
超级耐药菌威胁全球,到底是谁惹的祸?
女性多喝水尿路感染风险小
尿路感染 用药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