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的全程护理效果分析

2018-01-19 22:48杜景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6期
关键词:全程复发率心肌梗死

杜景梅

急性心肌梗死是常见的急重症之一, 虽然随着医疗技术的提升, 目前患者死亡率处于较低水平, 但仍然需要有效的临床护理配合, 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本文研究的全程护理是一种基于常规护理开发, 针对整个护理流程进行优化的护理模式, 更加契合患者的需求[2],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全程护理, 获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184例行急诊PCI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92例。观察组男47例, 女45例;年龄48~76岁, 平均年龄(59.1±5.9)岁。对照组男49例, 女 43例;年龄47~75岁, 平均年龄(58.70±6.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发病时必须卧床休息,同时给予吸氧支持, 根据病情可调整吸氧时间,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给予饮食指导, 尽量选择易消化、营养丰富且清淡的食物[3]。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全程护理干预。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急, 患者及家属对疾病了解甚少, 因此易因误区产生恐慌、焦虑等负面情绪, 因此要耐心的为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 协助患者及家属走出疾病认识误区, 减轻负面情绪, 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建立治疗信心。术前协助患者进行术前检查, 创建静脉通道, 准备除颤仪, 对左侧肢体进行穿刺。术中配合医生完成麻醉及手术, 对于紧张的患者给予轻声安慰。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身体状况,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观察皮肤的变化, 有异常及时告诉医生。术后患者因长期卧床休息, 会引起腰酸、腰痛、压疮等并发症,因此要每2小时协助患者改变体位1次, 指导患者家属帮助患者轻揉腰部及四肢, 减轻不适感, 并在腰下放置一个热的软枕。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焦虑评分, 治疗后3个月内复发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抑郁、焦虑评分分别采用SAS、SDS进行评价[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评分比较 护理前, 观察组和对照组SAS评分分别为(73.0±1.4)、(72.9±1.3)分;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SAS评分分别为(27.1±4.3)、(48.5±4.2)分;护理后, 两组患者S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DS评分比较 护理前观察组和对照组SDS评分分别为(63.1±1.2)、(62.8±1.4)分;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SDS评分分别为(28.6±4.6)、(46.7±4.4)分;护理后, 两组患者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内复发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内复发率为2.17%(2/92), 并发症发生率为3.26%(3/92);对照组3个月内复发率为16.30%(15/92), 并发症发生率为17.39%(16/92);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内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疾病, 有着很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 医学在不断进展[5,6], 目前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手段已经趋于成熟, 患者死亡率有所下降, 但仍然需要配合适宜的临床护理方法, 常规的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是根据既定的流程进行的模式化护理, 而对实际情况针对性不足, 也缺乏全面性, 因此难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护理效果, 需要改进[7-10]。

本文研究的全程护理干预是一种常规护理的改进型护理方法, 其是一种针对性的护理模式, 将临床护理工作分为三个环节, 术前注重心理护理, 疏导患者不良情绪, 给患者带来良好的护理体验, 并且征求家属的配合, 术中娴熟的配合,提高手术成功率, 术后精心的照顾, 注重营养, 并且监护并发症的发生, 观察心肌缺血改善情况以及血管再通情况。本研究结果中显示, 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说明全程护理术前进行的干预工作对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有利。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说明全程护理更加具有针对性, 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并且避免复发, 较常规护理更加优秀。全程护理干预与当代护理理念相贴合, 给予了患者更好的主观体验, 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有利。

综上所述, 急性心肌梗死需要精心的护理配合, 而常规护理通常难以满足患者所需, 全程护理干预可在患者入院至出院整个过程中提供全面的护理, 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 对患者有利。

[1] 于佩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的全程护理.护士进修杂志, 2012, 27(15):1378-1380.

[2] 任宏玲.硝普钠和替罗非班联合全程护理干预治疗前壁重度血栓的急性心肌梗死60例.中国药业, 2015, 24(21):229-231.

[3] 唐艳, 高玉红, 孙丽云, 等 .全程护理干预对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康复期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2, 31(11):1996-1998.

[4] 江琳.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 PCI术的全程护理.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4, 33(5):1136-1138.

[5] 张嫱.全程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特别健康, 2017(21):179.

[6] 熊冬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的全程护理.养生保健指南, 2016(36):104.

[7] 赵青青, 赵素玉, 毛素芳, 等.全程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治疗的效果分析.中国现代医生, 2017, 55(22):137-140.

[8] 张鑫.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的全程护理分析.养生保健指南, 2016(30):114.

[9] 徐雪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的全程护理体会.医药卫生(文摘版), 2016(11):145.

[10] 步金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的全程护理体会.医学信息, 2014(13):275.

猜你喜欢
全程复发率心肌梗死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京沪高速全程监控改造供电方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