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基层医院老年患者预防跌倒知信行的影响

2018-01-19 22:48骆捷辉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6期
关键词:知信行入院态度

骆捷辉

本院在医院环境设施等硬件管理防跌倒建议的基础上,从2017年1月加强预防跌倒的护理,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历史对照研究, 将2016年1~12月采用常规护理的内科住院老年患者82例作为对照组, 男39例 , 女 43例 , 年 龄 60~79岁 , 平 均年龄 (69.7±12.8)岁。将2017年1~12月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内科老年住院患者89例作为观察组, 男 41例, 女 48例, 年龄60~81岁, 平均年龄(70.7±13.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入院后给予常规护理, 包括环境宣教、安全和疾病宣教、功能锻炼等, 患者入院后帮助患者尽快熟悉环境。进行跌倒危险性评估, 包括影响自身平衡能力和灵活性的疾病种类、感觉情况(如是否存在听力、视力及身体感觉异常等)、跌倒史(跌倒次数和跌倒后损伤程度)、服用药物、大小便情况(如夜间大小便次数, 是否需要如厕及大小便能否控制)、足部疾病(影响步行的)、身体平衡性等, 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跌倒危险分层, 分为高危、中危和低危, 高危患者床头悬挂红色“防跌倒”警示标识, 班班交接, 加强巡视,落实各项防跌倒措施。

1.2.2 观察组 采用综合护理干预, 具体措施如下。①准备阶段。编写图文并茂的“老年患者跌倒预防知识图册”,在干预前先对内科护士进行2个课时的培训, 内容包括跌倒预防的重要性、内科老年患者的认知特点、预防跌倒知识及健康教育技巧等, 制定“跌倒预防流程”, 使预防跌倒程序化、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 以确保各项预防措施落到实处。②健康教育。入院第2天, 老年患者午休后, 播放电视科教片《如何预防老年人跌倒》, 并在入院第1周下午治疗空隙用≥1 h的时间, 为患者讲解“老年患者跌倒预防知识图册”,增加患者跌倒预防知识。每周五组织预防跌倒讲座, 从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行为, 用药、活动锻炼多方面如何预防跌倒, 并强调跌倒后的注意事项, 并现场示范具体的防护措施,教会患者平衡能力自我测试方法及提高平衡能力的方法。每周组织1次患者讨论会, 收集患者总结出跌倒预防方法, 行之有效的及时推广, 共同分享跌倒预防知识及体验。③行为干预。在住院期间对患者的不良行为进行干预, 如检查平时穿的鞋是否防滑, 起床时是否遵循先平躺30 s, 坐30 s, 站30 s的防跌倒“三步曲”等。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预防跌倒知信行评分及跌倒发生情况。入院时、出院前1 d采用自行设计的《预防跌倒知信行问卷》进行调查, 包括跌倒预防知识、预防跌倒意识(态度)及预防跌倒行为3项, 各10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法, 各项总分为30分, 得分越高, 知信行越好;调查问卷由患者本人填写, 个别理解或书写困难患者由护士讲解并协助完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预防跌倒知信行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入院时跌倒预防知识、预防跌倒意识(态度)及预防跌倒行为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 两组患者跌倒预防知识、预防跌倒意识(态度)及预防跌倒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入院时, 且观察组患者跌倒预防知识、预防跌倒意识(态度)及预防跌倒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患者跌倒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跌倒9例次, 发生率为10.98%, 观察组发生跌倒2例次,发生率为2.25%,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02,P<0.05)。

3 讨论

跌倒的发生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可导致患者病情加重、伤残甚至死亡[1]。美国2006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 >65岁的老年人每年约有30%出现跌倒, 发生率极高[2]。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跌倒是造成老年人伤残和死亡的第4位原因[3-7]。内科住院患者多为老年患者, 合并基础疾病多, 年龄、高血压、脑卒中等慢性病是跌倒不可控的危险因素, 但可通过护理指导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 强化跌倒防范意识, 并在日常行为和生活中积极预防, 降低跌倒的发生率[8-12]。

基于人类行为的改变是由获取知识、转变态度和形成行为3个连续的过程组成, 即“知信行”模式, 因此跌倒可通过患者知信行的改变而加以预防[13,14]。本研究在内科老年患者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 并于患者入院时、出院前采用自行设计的《预防跌倒知信行问卷》进行调查, 从干预效果显示, 两组患者入院时跌倒预防知识、预防跌倒意识(态度)及预防跌倒行为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 两组患者跌倒预防知识、预防跌倒意识(态度)及预防跌倒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入院时, 且观察组患者跌倒预防知识、预防跌倒意识(态度)及预防跌倒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观察组患者认知提高, 态度转变, 预防跌倒的行为逐渐形成, 因此, 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跌倒9例次、发生率为10.98%, 观察组发生跌倒2例次、发生率为2.25%,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02, P<0.05)。说明患者需要具备一定的预防跌倒的知识才能形成积极正确的态度, 进而产生自觉预防跌倒的正确行为。

综上所述, 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老年住院患者预防跌倒的知信行, 从而提高住院期间的安全性, 降低跌倒发生率。综合护理干预虽然在住院患者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预防跌倒是一项长期、反复、系统性的工作, 要维持患者的正确行为, 还应强化宣传, 即将院内的宣传延续至全社会, 才能起到预防跌倒的目的, 降低老年患者跌倒的发生率。

[1] 甘艳军, 刘云宏.预防跌倒细节护理对神经内科老年患者发生意外骨折的影响.海南医学, 2016, 27(7):1197-1198.

[2] Homsten C, Molander L, Gustafson Y, et al.The prevalence of stroke an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troke and depression among a very old population.Arch Gerontol Geriatr, 2012, 55(3): 555-559.

[3] 饶富兰, 葛永琼 , 何清, 等.团体干预对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影响.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 14(2):236-237.

[4] 郑雪梅, 常芸, 张倩, 等.无线防跌倒报警系统装置在心内科老年住院病人跌倒预防中的应用.护理研究, 2018, 32(4):615-617.

[5] 霍晓鹏, 杜红娣, 刘晓萱, 等.CATCH跌倒管理模型在老年住院患者跌倒预防管理中的应用.护理学报, 2017, 24(18):13-16.

[6] 陈瑜.养老机构老年人预防跌倒知信行状况的研究.福建医科大学, 2016.

[7] 余丽君, 房兆, 杨春娟, 等.护理干预对老年住院患者跌倒预防知信行的影响.护理学杂志, 2013, 28(11):13-15.

[8] 张毓, 张秀华 , 代亚丽.不同护理干预对养老机构老年人预防跌倒知信行的效果评价.全科护理, 2017, 15(5):623-625.

[9] 房兆, 余丽君, 胡敏, 等.健康教育对老年住院病人跌倒预防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效果研究.全科护理, 2013, 11(8):675-678.

[10] 张淳.广州某高校社区老年人跌倒预防知信行现况调查与干预评价.现代医院, 2013, 13(9):152-154.

[11] 陶鑫, 张晓静, 卢艳.老年住院患者陪护预防跌倒知信行调查.护理学杂志, 2014, 29(23):16-17.

[12] 谭梦雯, 彭春梅, 林艳, 等.老年住院患者预防跌倒知信行的调查研究.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7, 14(4):197-199.

[13] 余丽君, 林华, 房兆, 等.住院老年患者跌倒预防“知-信-行”的调查研究.中国护理管理, 2013, 13(2):76-79.

[14] 黄玲, 胡莉萍, 袁柳, 等.认知干预对武汉市某医院老年高血压患者知信行的影响.医学与社会, 2014, 27(10):88-90.

猜你喜欢
知信行入院态度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入院教育指南(2021年版)》解读
城市老年人科学锻炼知信行及环境影响研究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基于JCI标准下哮喘患者个案管理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北京市朝阳区居民药食同源知信行及建议研究
体验式学习对脑卒中高危人群知信行的影响
态度决定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