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与中职学生的相处之道

2018-01-19 21:46周日颖
考试周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

摘要: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打碎”,慢慢地渗透给学生,让他们逐渐回归到一种融洽的、正常的心境,促使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凡事用心去做,教师便会赢得学生的心。惟其如此,教师才能赢得教育的主动权,赢得教育实效。

关键词:心灵导师;因材施教;教学幽默;生活情趣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所以能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成为教育成败的一个关键。

一、 心理大师,因材施教

多数人认为,教师只是教学生读书的,教师的职责是把自己掌握的“十八般武艺”都传授给学生,但是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精神资源的开发者,我们要做的不单单在于传道和授业,更为重要的是解惑,理解学生的心理,陪伴他们走过成长的必修课。

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学生大多喜欢“年轻”的教师,很多学生都因为“第一眼缘”而爱上了这位教师的课,学生更愿意接纳那些“心与心近”的教师,那么如何成为“暖心”的教师呢?我的认为:

1.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每个学生眼中的世界都是不同的,教师要用自己的双眼陪学生看懂他们的世界。了解每一个学生,包括他们的兴趣、爱好、个性、近期的心理状态等,努力回到十七岁,与学生交朋友,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相信每个教师都经历过学生的感情必修课“失恋”,学生一段时间情绪失落甚至失控,做任何事情都提不起精神,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不必惊慌,也不要急着给学生扣上“早恋”的帽子,试想一下,阳光里都挥洒着青春颗粒的孩子们,他们遇到了自己的“红粉知己”,也是一件幸事,他们开始知道“感情”,知道要对别人好,只是不知道应该怎样合理的处理这不太合乎年龄的“感情问题”。教师要积极的引导,转移学生的不良情绪,让其懂得尊重彼此的选择,将青春记忆收整好,学着让自己更优秀,这样再见才还是朋友。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对症下药,教师这位“心理医生”才能达到因人施教的效果。

2. 重视心理健康,做学生心理的“清道夫”

部分中职学生因家庭因素、个人成长因素等,变成了教师眼里的“问题青年”,他们心理素质脆弱,人际关系上的孤僻、嫉妒,社会关系上的自卑、失落。生活上遇到“丁大点”的事情,就吵嚷着世界背弃了自己,心灰意冷,放弃学习,毫无斗志。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平时就应多开展一些培養学生心理素质的活动。例如每天晨会的“小城大事”,探讨一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社会问题,组织学生去特殊教育中心服务,勤工俭学等,在类似这样的活动中,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打碎”,慢慢的渗透给学生,让他们逐渐回归到一种融洽的、正常的心境,促使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

3. 尊重学生,还以自信人生

每个学生都有自尊心,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和称赞,这是他们学习和做人的原动力。

关于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要放平心态。龙应台曾送给儿子这样一段话,适合教师和学生共同互勉。“孩子,我要求你读数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的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会给你快乐。”学生文化知识成绩不理想是正常的,那么教师转移学习方向,学习专业技能。如果专业技术也掌握不佳,那么就培养学生好的劳动习惯。用放大镜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积极引导,重塑学生自信。

关于学生的不良行为,信任他们,给他们改过的机会,绝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错误”像是人生路上的历练,错了,改过了,继续前进。正是这些“经验”的积累,才让学生更快的成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换位思考,给予同情和宽容,让学生积累成长的经验,教师应该做个“心灵导师”,陪着他们成长。相信学生一定能感受到老师的真心,赢得学生们的信赖,从而提升教育成效。

二、 幽默大师,柔能克刚

幽默是一种风度,一种优雅,是生活和工作的调味剂。而在课堂教学中,幽默便是一种高超的艺术,是创造的高度体现,也是教学机智的反应。

1. 教学幽默是良好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开学第一课,教师如何介绍自己,才能在学生的心里“先入为主”呢?不妨试试这样:“各位同学大家好,老师今年16岁,遇见17岁的你们,请多多关照。学习的路上我们互相搀扶,希望能擦出不一样的火花。我教的学科还不错,要不要试听一下?”轻松的开始,这样更容易贴近学生的“心”,让学生先“一见钟情”,再爱上不一样的课堂学习,接下来的教学就方便得多。幽默是和谐师生关系,消除隔膜的良药。让学生感到老师的人情之美,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

2. 教学幽默是调节学生情绪的润滑剂

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常人把注意力完全集中于一件事情上,而不被其他事情打扰的时间是有限的。“枯燥节点”上来点“幽默小甜点”,犹如“兴奋剂”,可以调节学生情绪,弥散疲劳点。《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昏昏欲睡,教师欲传达孔的基本偏差代号为H,孔的下偏差为零的知识点,这时教师不妨这样试试:“同学们,今天课堂上发生了一件大事,轴老大恐吓了小孔喽喽,小孔喽喽的智商急速下降,瞬间为零。”学生一阵笑声之后,留下的将是教师想传达的知识。与幽默的教师相处,学生会感到精神愉悦,在充满欢乐的笑声中学习,教学效果倍增。

三、 生活的魔术大师,画龙点睛

教育是以人格塑造人格的工作,教师的兴趣爱好,让学生窥视了老师的人格及内心世界,深刻的,长久的影响学生的心理和发展。让学生觉得老师是可爱而不是可怜,可敬而不是可悲。教师“玩”的高雅,多才多艺,更容易被学生喜爱和接受,可谓是竭尽教师身上的“十八般武艺”,让学生“爱上”你。教师会一项体育运动,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切磋技艺。试想,枯燥的职专学习生活中,有这样一位有活力的老师,学生会不喜欢?会不喜欢上他教的课?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只是知识的熏陶,而是全方位的人格培养和陶冶。用心去做,教师便会赢得学生的心。惟其如此,教师才能赢得教育的主动权,赢得教育实效。

教师工作的每一天、每节课都是新的开始,都是一种全新的知识更新,多样化的智慧创新。我们和学生们一起成长,用行动证明谁都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美丽风景,通过努力,每个行业的人都可以攀爬到风景无限的美丽高峰!

作者简介:

周日颖,讲师,辽宁省大连市,大连市旅顺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
将“减负增效”与“因材施教”落到实处
——哈尔滨市萧红中学教学与作业改革实践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浅析如何在声乐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小学数学“因材施教”探索——着眼整体,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因材施教,拓宽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之路
巧抓课文及学生特征因材施教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