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问题设置难度研究

2018-01-19 23:43黄茂全
考试周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难度问题设置政治课

摘要:“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小进,大疑大进。”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进行提问,如何设问,这是课堂教学中必备的教学技能,有效的课堂设问启迪智慧,优化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展现教学的魅力,提高学科吸引力,提高教学认可度,是每一个教师必须思考和认真研究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我们课题研究中关于思想政治课问题设问难度的问题。

关键词:政治课;问题设置;难度

课堂提问是否恰当,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课堂教学中进行提问是教学中必须具备的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实施“问题教学”,进行良好的课堂提问,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的提高。课堂有效提问,将大大提高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兴趣,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是学生集中精神学习的重要保障之一,课堂教学中的设问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手段,教师课堂设问是否合理,学生对设问的反应是否积极,可以看得出老师对于学情的掌握,对于学生的了解,课堂提问给学生更多的思考,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参与度更高,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过的所有知识,使教学活动向深度发展,教学中的提问活动也有很多因素组成,包括教师的思考,问题要清晰连贯,说话的速度、停顿,问题的提示与探寻,讨论的指导与任务的分配等等。但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着提问过多、难度过大的问题。面对这一现象我们提出以下办法掌握课题教学设问的难度,提高课堂教学中设问的效果。

一、 提问应该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全体

课堂设问是教师教学高效实现的有效保证之一,思想政治课的课堂设问教师要兼顾思想性、科学性、政治性,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不能盲目提问,不能为提问而提问,教师在教学中要高效教学为目标,以学生为中心,你学生发展为中心,积极设问,合理设问,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养成学生积极思维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避免教师问学生答的单项模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问要顾及学生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在课堂提问中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积极思考,精心准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 教师提问少而精,注意质量

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要注意少而精,一个问题要能够调动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促进学生学会新的知识,教师的问题设置首先要方向正学,教师的设问要有效复习已学到的知识系统,也能够明确指向学生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和学习目标,教师的设问要有层次感,给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思考机会,给复杂的问题提供思考的台阶,在教学中多进行启发式讨论,所提问题要有台阶也要有难度,让学生积极讨论,认真思考。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要保证科学性和合理性,要有效提高课堂教学。

三、 課堂设问有针对性,实现目标

所提问题要具有针对性,教师首先要熟知教学目标,对于教材内容和学习目标进行深入研究,准确掌握学习,准确把握难度尽可能地在重点难点问题上进行设问,设问要直击目标,不能为提问而提问,同时教师设问要以调动学生的知识和学生的思维为目标,要对问题提问所产生的所有结果具有基本的认识,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中的设问还需要注意概念精确,思想积极,体现政治性、思想性,要注重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做到知识目标、价值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兼顾统一,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系统,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和积极讨论。

四、 课堂设问有开放性,理论联系实际

现代生活教育理念认为,教育即生活。学校教育应该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学生现在的、未来的生活。思想政治课因为其理论性、政治性容易造成枯燥、单调、远离生活的印象,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告诉学生为什么的同时,理论联系实际,以浅寓深,难度恰当,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思想政治课本来就是一门具有开放性、实践性的课程,学生在教学中应该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积极思考,在教学中要以教材为依托积极思考生活实例,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也会得到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思考,提出开放性问题加强课堂讨论和产生思维碰撞,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索所学知识的深层内容。

五、 课堂设问由浅入深,有层次感

思想政治课课堂设问要有层次性,对于一些较难的问题教师的设问应该有层次性,每一个问题层层递进,让学生有思路进行思考,教学中的设问不管是关于某事还是关于某个论点,所有的设问应该是一个知识体系的反应,教师设问应该考虑到这一知识体系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问题设置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这样的设问符合知识系统的构成,也符合学生思维发展规律,有助于学生深入思考问题,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问题,比如在“加强国家宏观调控”这一节教学时候,可以这样设问,我国为什么要进行市场经济改革,市场经济有什么特点,市场经济有什么局限,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有什么局限,为了让经济良好平稳的运行,需要采取什么手段,为什么进行宏观调控,宏观调控能不能代替市场经济,国家宏观调控的目的是什么,这些目的应该怎么样去实现,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如何,如何避免宏观调控削弱市场经济的市场调节作用,这些知识是一个系统,他们之间有其内在联系,学生通过这一系列的思考既可以实现学会知识的目的,也可以提高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堂教学中的设问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特别注重课堂设问的难度,进行开放性的设问,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积极讨论。

六、 结语

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要保证科学性和合理性,要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设问要直击目标,不能为提问而提问,同时教师设问要有开放性,但是这种开放性应以调动学生的知识和学生的思维为目标,要对问题提问所产生的所有结果具有基本的认识还需要注意概念精确,思想积极,体现政治性,思想性,要注重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做到知识目标,价值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兼顾。课堂提问中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积极思考,精心准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简介:

黄茂全,甘肃省定西市,定西市第一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难度问题设置政治课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设问技巧的思考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财务会计下的难点及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构建以问题启迪思维的数学高效课堂研究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如何上好政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