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验在自主探究中的应用

2018-01-19 13:40高建全
考试周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合作交流情景化学

摘要:依据课程内容开发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探究,在合作交流中完成意义建构,把传统的教学策略与创新相结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尤为重要。本文就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二氧化碳性质的研究》一课为契机探讨情景创设、合作交流的意义。

关键词:情景;化学;合作交流

一、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节是基于新课程理念而设计的,从形式上是按照“知识线、知识发展线、问题驱动线、情景素材线、学生活动线”而设计的,是充分体现三维目标达成的设计。

情景创设、合作交流、意义建构是学习的重要组成,所以如何创建情景、设计实验、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如何把传统的教学策略与创新相结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尤为重要。本节课用趣味实验引入新课,能激发学生学习激情,为学生自主探究、教学互动的展开打下了基础。再通过雪碧中二氧化碳引出对其溶解性的探究,在学生探究高涨之余提出新的问题“是否与水反应了呢”把课堂推向一个新的高潮。把真实、具体的探究情景与学生自主参与的探究活动以及合作交流贯穿始终。既注重了“双基”,又注重了“过程与方法”,又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其相融合,从而达到了全面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基于以上想法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二、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 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

②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探究实验。

2.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去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与他人讨论、交流、合作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理解科学探究在学习中重要性;

②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让学生从中体会成功的快乐,产生学习化学的强烈愿望。

重点:科学探究方法的培养,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

难点: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三、 教学流程示意

(一) 情景导学、揭示主题

趣味实验:跳动的硬币

将一元硬币放置于导出少量可乐的可乐瓶口,震荡后观察现象。(现象:硬币在瓶口跳舞。)

提问:雪碧中冒出的气体是什么呢?

学生观看,思考、分析并猜想该气体是什么。

(出示雪碧標签:碳酸水、水、二氧化碳、白砂糖、柠檬酸、香料、苯甲酸钠)

学生分组讨论后猜想该气体为二氧化碳。

师:本节课我们就来揭开二氧化碳神秘的面纱。(板书课题: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

(二) 自主探究、个体建构

1. 学生在小组内对导学卡上的自主学习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2. 学生提出自主学习情况,师生共解决存在问题。

(三) 讨论交流、合作提升

提问:你能根据已有的学习经验设计实验,验证该气体吗?

探究一:利用经验设计实验:验证CO2

(展示药品:一瓶雪碧、带胶塞的导气管、澄清石灰水)

仪器:试管等。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操作。

汇报交流:将该气体用导管导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如图1)

提问:除了饮料,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含有CO2呢?根据这些经验,你能猜想CO2还有那些性质吗?

探究二:通过生活经验,探知二氧化碳其他性质

(出示:灭火器图片,一瓶CO2气体)

学生: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汇报交流: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无色无味。

提问:如何设计实验验证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呢?

探究三:学习利用生活用品设计实验方案

出示:一个水槽、一块沾有高低蜡烛的木板、一套CO2发生装置。

学生:思考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操作,汇报。(如图2、图3)

提问:既然雪碧中能溶解CO2,怎样设计实验来验证其溶解性呢?

探究四:探知CO2溶于水,并评价方案

出示:一瓶收集满CO2的软塑瓶,一烧杯水。

学生:分组讨论、实验方案、实验操作,汇报。

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是否与水发生反应?能否用实验来验证?

探究五:探知水与 CO2反应生成碳酸

操作:用滴灌吸取软塑瓶里的水于紫色石蕊试纸上。

学生探究:软塑瓶里的水使紫色石蕊试纸变红。

提问:是谁使滤纸变红的呢?

学生:讨论,提出猜想:可能是:水、CO2、新的生成物。

设计实验方案、讨论交流:(如图4)

(四) 互动展示、评研深化

师:你在这次奇妙的探究之旅中都收获了什么呢?(学生自主交流完成)

1. 利用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可以将气体导入澄清石灰水中;二氧化碳气体也可以用注射器取出。

2. 探究气体物理性质的方法有哪些。

3. 如何利用生活用品设计出现象更明显、更易操作、更环保、成功率更高的实验探究。

学生交流、评价、分享。

(五) 反馈达标、拓展延伸

1. 向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中吹气,紫色石蕊试液的试液变为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将反应后的溶液加热,则溶液由色变为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向其中放入一枚鸡蛋,试猜想会出现什么现象?并用所学的物理化学知识进行解释。

四、 教学启示

在本节的科学探究中,略有几点收获如下:(1)导入新课尤为重要,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采用趣味实验导入新课,更好地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前提,也为愉快教学奠定了基础。(2)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新课改要求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去发现、探索新知。(3)留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参与和探究的空间。探究法、发现法,让学生主动去构建知识的意义是新理念下学生学习的科学方法,是学生提升能力的基本途径。

参考文献:

[1]郭春艳.初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6.

[2]李德前.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06):49-50.[2017-09-28].

作者简介:

高建全,河北省秦皇岛市,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逸夫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合作交流情景化学
情景交际
石化企业情景构建的应用
奇妙的化学
楼梯间 要小心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让数学课堂成为探索能力的训练场
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奇妙的化学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