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下老屋

2018-01-19 11:55岳思雯罗慧敏
大学生 2018年12期
关键词:公堂贡院会泽

岳思雯 罗慧敏

云南大学校园一年四季美不胜收,被生动地概括出云大七景:钟楼的“钟铎接晖”、会泽楼的“崇楼眺翠”、至公堂的“至公闻吼”、海棠圃的“海棠映日”、银杏道的“银杏飘金”、文渊楼的“旧院读松”、九五台阶的“龙门仰止”。这些景色中不乏历史悠久的老建筑,每一幢老建筑都有一段陈年往事,连接着多位在此生活过的学界泰斗。重温这些故事,感受时光积淀下云大的美,就像品味陈年的老酒,韵味绵长。

会泽院——云大的标志性建筑

1925年上海的“五卅”运动和1926年北京的“三· 一八”惨案,云大学生从会泽院出发,上街声援上海工人和北京市民的斗争。抗日战争中,会泽院成为国内宣传抗日的重要阵地。1948年7月15日,在会泽院爆发“七·一五”爱国学生运动。

会泽院名人汇粹,冯友兰、顾颉刚、姜亮夫、刘文典、费孝通、严济慈等在此执教,董泽、熊庆来、李广田等长期在此办公。

映秋院

映秋院是龙云(时任云南省政府主席)的夫人顾映秋捐款修建,故而得名。

它由著名建筑学家林徽因主持设计,为四合院建筑,由平房、楼房、走廓、走道组成,东北设月宫门,西南建瞭望塔。中西合璧,古朴典雅。

映秋院最初为云南大学女生宿舍,后来,著名画家徐悲鸿、“两弹一星”功勋人物彭桓武院士等一批名家曾在此居住。

至公堂

云南大学本部曾是科举时代举行乡试的贡院。至公堂一名,是全国贡院通用的名字,喻意杜绝科场舞弊,做到绝对公平;云南大学“至公天下”的精神也正是由此产生。

至公堂,居贡院坡顶宽敞平地的中心线上,建筑面積564平方米,坐北朝南,面阔五间。

至公堂是举行乡试大典的重地,也是重要集会举行之地,很多著名学者莅此发表学术演讲。

1944年6月25日,美国副总统华莱士参观云大,并在此发表演说。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在此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讲》。

熊庆来、李广田故居

这座旧居坐落在云南大学会泽院东北侧。在建筑及结构形式上受西洋建筑影响较大,具有民国初期同类西式建筑的特点。楼房坐北朝南,楼上楼下的南面设有走廊,朴素而优雅。

它曾是云南大学历史上熊庆来、李广田两位校长的居所。

1937年抗战爆发后,熊庆来出任云南大学校长,从此,云大的发展便步入了快车道。 他利用抗战初期各方人才大量涌入昆明的机会,广延人才,延聘了全国著名教授顾颉刚、白寿彝、费孝通、刘文典、方国瑜等187名专任教授和40名兼任教授,还延聘了一些外国教授,使云大成为与西南联大同享盛名的又一处著名专家学者荟萃之地,教学质量因此跃入全国名牌大学之列。

李广田是著名诗人、散文家、教育家,早年与何其芳、卞之琳并称“汉园三杰”,他的名诗《地之子》广为流传。他是撒尼族民间叙事诗《阿诗玛》的整理修订者,也是同名电影顾问。

现在,呈贡校区的庆来路和广田路就是为纪念这两位校长。

理科三馆

20世纪50年代初云大决定重建统一的实验大楼——科学馆。位于校本部中心地带,即映秋院以西,澄农馆以东。大楼共分三部分:东为化学馆,中为物理馆,西为生物馆,生物、化学馆均为三层楼,物理馆为四层楼,三馆由天桥连接,浑然一体。理科三馆由云大工学院土木系姚瞻副教授主持设计,采取欧式建筑风格,参照著名的爱尔兰国会大厦样式设计。

贡院考棚

贡院考棚建于清代弘治十二年,据统计,当时云南文科举人共6144人,上京会试的627人,他们都出自云南贡院,其中包括云南历史上唯一的状元袁嘉谷。

建校时至公堂东西两侧的两幢考棚被改为学生宿舍,东考棚改称东号舍,西考棚改称西号舍。后西号舍被拆,仅保留东号舍。

新中国成立后,东号舍作为教职工宿舍使用,直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1987年,省政府将东号舍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恢复考棚的名称。1999年,省文化厅与学校共同出资重修,并将其列为校园旅游文化建设的重要景点。

钟楼、民主广场

1955年,为解决物理、生物、化学三馆的用水,在升旗台的位置上修建了水塔,塔高20公尺,共7层,蓄水量20吨,面积265.3平方米。塔的顶层挂着一节废弃氧气瓶当钟敲,师生上下课都能听到从水塔顶上传来的清脆钟声,后来习称水塔为钟楼。

钟楼附近原为运动场,20世纪40年代改成草坪,并在钟楼位置修建升旗台。1944年后,草坪被称之为民主广场,广场东至映秋院,西至天文点,南至钟楼,北至旧城墙脚。

云大、西南联大等校进步师生经常在广场举行演讲、集会,闻一多、吴晗等著名教授也在此多次做演讲。

文典广场

为纪念刘文典先生,云南大学特意修建了一处文典广场。坐落于教学楼与学生会堂之间,每天都会有成群结队的学子穿梭其中。

刘文典(1891~1958年)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原清华大学国文系主任。他知识渊博,学贯中西,古今中外,无所不包。他是杰出的文史大师,校勘学大师和研究庄子的专家。

1943年,刘文典被聘到云南大学任教,自此与云大结下了深厚的缘分。当时的云南大学校长熊庆来聘请他开办“龙氏讲座”,之后一直担任文史系教授。刘文典先生在云南大学执教共计15年,直至1958年逝世。

猜你喜欢
公堂贡院会泽
明代乡会试贡院研究述评
江南贡院
南京江南贡院的“三门”
云南省会泽铅锌矿区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福建会馆今景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吧国公堂的房屋典当经营*—以《公案簿》第13、14辑资料为中心的分析
会泽铅矿2#竖井延深工程监理管控
阆中贡院
上海公共租界行政诉讼制度探析
钱王五德:钱五钱多 会馆会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