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及火罐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的进展

2018-01-19 11:44张静灏向澍顾健华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8年10期
关键词:火罐推拿综述

张静灏 向澍 顾健华

摘要:通过检索近年来推拿、火罐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的相关文献,综述治疗CFS的推拿、火罐的疗法,说明推拿、火罐对于治疗CFS有较好的疗效,而且相比较其他治疗方法有着特定的优势,并对其治疗CFS的机制做了简要的探讨,对其疗效、作用机制及安全性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推拿;火罐;慢性疲劳综合症;综述

中图分类号:R25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8)10-0076-03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又称雅痞症、慢性伯基特淋巴瘤病毒(EBV)、慢性类单核白血球增多症等,是以反复或持续的以疲劳为主要特征的症候群[1]。患者发病时常感头痛、低热、淋巴结肿胀、关节肌肉酸痛、短期记忆力减退、睡眠紊乱等躯体不适,且时常伴情绪紊乱及认知损害等症状,其病程至少半年。CFS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日常生活,耽误了正常的工作和学习[2]。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公布的一项全球性调查研究显示,全球约有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而慢性疲劳综合征则是最具典型代表性的病症[3]。生活不规律,长期精神紧张,工作、学习过度劳累与该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目前西医对CFS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临床上仅采用一些支持疗法和对症疗法,疗效不明显,近年来,中医在预防和治疗CFS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尤以中医推拿、火罐等为主进行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的临床疗效。本文现将近来推拿、火罐对本病的治疗进展概况综述如下。

1 中医对CFS的病因病机的认识

中医学虽无慢性疲劳综合征病名,但在《黄帝内经》中记载了有关于“疲劳”的阐述,CFS应属于“郁证”、“虚劳”、“神劳”、“百合病”、“脏躁”等范畴,是五脏虚损引起的多种慢性虚弱疾病的总称。经络阻滞与失养、经络损伤、久病入络为其重要诱因及致病机理[4]。患者多因先天禀赋不足,且后天失养,从而气血失和、阴阳失调、五脏虚损、气机紊乱及经脉失养而发病。中医学很早就用“周身乏力”、“神疲乏力”等来描述疲劳。由于先天、后天造成脏腑气血阴阳的虚损,日久而不能恢复,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位责之于肝、脾、肾三脏。CFS的患者多具有形、气、脏腑的虚损。《素问·示从容论》指出“肝虚肾虚脾虚,皆令人体重烦冤”。脾主肌肉及四肢,为后天之本,脾气虚则可表现为乏力、四肢倦怠等。《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肝者,罢极之本。”明确指出了肝的功能失调是导致疲劳的重要诱发因素。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肾精不足,则腰膝酸软,疲乏无力[5]。《难经·十四难》以五损立论说明虚劳是一种多系统功能受损的疾病,涉及多脏腑。CFS患者尤其表现为以疲劳为主,对任何事物都失去兴趣,大部分以气虚合并阳虚为主,表现为动则身疲,懒惰、情绪低落、喜静等[6]。CFS的发病还与膀胱经、肾经、三焦经能量值异常密切相关。其原因在于经络为全身气血运行的通道,而膀胱经、肾经、三焦经则是元气存留的部位,其对于机体病理反应尤其灵敏,会导致其能量值显著偏离正常水平,这些异常变化为CFS的重要致病机理之一[7]。临床上治疗此病的方法主要以纠正脏腑气血的虚损为主。中医外治法十分适合治疗此病,在临床上具有调神补虚的特点。推拿、火罐是中医外治法的重要治疗手段,其方法为在人体体表取合适穴位并配合“点、推、按、揉”等多种手法,点面相结合、重点突出,起到了疏通督脉,疏通气血,调整脏腑,平衡阴阳的作用,从而直达CFS之病机。

2 推拿在CFS的临床应用

推拿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强调局部与整体结合,内脏疾病的体表反应区常是其所循经络或相应穴位所在,采用各种推拿手法对人体体表的良性刺激,不仅缓解了神经血管的受压、缓解了肌肉痉挛、调节了人体组织代谢。现代生物学家认为[8],推拿可以调节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功能。通过神经的轴突反射、节段反射途径作用于脊髓相应节段的植物神经中枢,调整了内脏功能,此外良性信息作用于大脑皮质,激发高级神经中枢调整功能,产生一系列神经-体液-内分泌的调节机制[9]。采用中医推拿方法,达到缓解患者由于长期压力所造成的身体各种不适,还可快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明显不适症状。

彭雷等[10]将120例CFS患者随机分为2组,辨证分型为肝郁气滞型、心脾两虚型、肝肾两虚型等3型,治疗组例予口服逍遥散联合中医推拿治疗。先用摩法顺着患者的背部督脉的行走方向对整个脊柱进行按摩,着重对患者背部腰阳关、阿是穴等穴进行点穴按揉等手法,对照组仅单用口服逍遥散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57例,占95.00%,而对照组显效41例,占68.33%,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26.67%,取得良好疗效。王琦等[11]将CFS患者分为心脾两虚型、肝郁气滞型、肝肾阴虚型、脾虚湿困型,辨证后在印堂、神庭、太阳等穴行一指禅推法,全掌揉腹部并拿腹直肌,在曲池、劳宫等穴点按;指压棘突两侧后再按揉风府等穴,按揉足部反射区等。临床上取得较好的疗效。朱自涛等[12]将64例CFS患者予针刺结合推拿治疗。针刺后行推拿治疗。一指禅推法自印堂向上推至神庭,并按揉太阳穴等穴;点按膻中,拿上肢,拿、按、揉下肢,按揉下肢后侧等手法。结果显示64例患者中,总有效率96.9%,全部治疗病人均无不良反应。刘海洲等[13]运用推拿手法对CFS患者进行手法按摩,以一指禅从印堂推至神庭,捏脊并点按揉脾俞、胃俞等穴;直推背部督脉、膀胱经,捏脊并点按揉胃俞、中脘穴等手法。对照组予单口服人参归脾丸。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NO显著增高(P<0.05);丙二醛显著降低(P<0.01);SOD水平明显增高(P<0.05)。陈恒等[14]以从颈项部至肩背腰部,推抹前额→三指揉面部→分拿头部五经→搓揉双耳→击打头面部等方法。结果显示对CFS治疗的有效率是88.9%。范宏元等[15]治疗CFS采取循膀胱经弹拨法,先在腰背部两侧膀胱经用摩法、掌根揉法,摩擦腰背部两侧膀胱经等手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2%;对照组总有效率79.4%,疗效满意。郭松[16]应用点穴推拿配合宁神汤治疗CFS,医者按头颈→肩背→腰骶→下肢的顺序,施以捏拿、揉、点按等推拿手法,点揉攒竹、四神聪等穴,用中指点按安眠、风池穴;点按神门、太冲等手法。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1.8%,对照组为63.3%,2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宋石林[17]对55例CFS患者采用走罐推拿治疗,以手推罐,沿足太阳膀胱经第1、2侧线上下反复慢慢推移,在肺俞、肝俞等部位用拇指施以一指禅法等手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54%,对照组总有效率76.00%(P<0.01)。陳媛清等[18]采用推拿治疗气虚型CFS患者39例,一指禅结合指揉百会、三阴交等穴,推揉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下肢,拿揉患者颈项五线,捏脊法自长强至大椎等手法,结果显示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 火罐在CFS的临床应用

火罐是中医学常用的一种治疗疾病的外用治疗方法,其是借助热力或其它方法排除罐内空气,从而产生负压,使得罐具吸着于皮肤,造成瘀血现象的一种治疗方法,这种疗法无毒、无副作用,是应用治疗亚健康状态的自然疗法[19]。本法可以消肿止痛、逐寒祛湿邪、行气活血、疏通经络,拔罐可以充分激发并调整了脏腑功能,调整人体气血运行、平衡阴阳、消除疲劳、增强体质,起改善和治愈疾病的目的。火罐疗法能激发脏腑气机,调节脏腑功能,鼓舞气血运行,对CFS有良好疗效[20]。

吴向琼等[21]将164例CFS患者隨机分为2组,辨证分型为肝郁气滞型、心脾两虚型、肝肾不足型、痰湿内生型、痰扰心神型、脾肾阳虚型等6型,治疗组82例予背部排罐和中药内服,用闪火法沿脊柱两侧足太阳膀胱经第1侧线从颈椎到骶椎密集排罐,对照组82例单用中药内服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51%,对照组87.18%,2组治疗后的FAI总评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2组间FAI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张晓燕等[22]对36例CFS患者运用针刺与背部走罐治疗,针刺后闪火法由大杼穴开始,沿足太阳膀胧经循行部位往下走罐至腰背部等手法,结果36例痊愈8例,显效20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7%。郭氏[23]治疗CFS,先将药物注入竹罐后,配合刺络疗法。治疗后显示IgM含量升高,IgA、C3含量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田满荣等[24]运用耳穴贴压配合背部走罐治疗CFS患者34例,先用王不留行籽耳贴贴压耳穴,在肝、脾、神门等穴位取穴,走罐以背部膀胱经为主,结果总有效率91.17%。莫绍强[25]运用补中益气汤配合平衡火罐疗法治疗CFS患者38例,在背部两侧分别闪罐,留罐疲劳穴、双乳腺穴,沿督脉及膀胱经走向推罐,再次走罐疏理督脉及膀胱经等,总有效率92.1%。张彬[26]采取电脑中频疗法配合拔罐治疗CFS患者60例,以脊柱为中线,正、负极,左、右对置,放两对4副,用K832-T电脑多功能治疗机理疗后,再用闪火法沿足太阳膀胱经循行部位往下走罐至腰骶部,大号火罐在脊柱两侧留罐,总有效率96.66%。刘晓娟[27]采用通调督任,即针刺取督脉、任脉穴为主(取穴为督脉:人中、印堂、至阳、腰阳关等穴。配穴:四神聪。任脉:膻中、气海、关元等穴。配穴:足三里、太冲等穴)。配合背部督脉、膀胱经走罐治疗的方法治疗CFS62例,总有效率93.54%。胡彩华等[28]治疗61例CFS患者采用平衡火罐疗法,疗法主要运用旋罐、振罐等手法,结果显效35例,有效19例,无效7例,取得良好临床疗效。林秀莉[29]对CFS患者采用背部走罐结合自血疗法,从大椎穴水平至腰骶关节水平行背部走罐,用玻璃罐沿督脉及两侧膀胱经经脉由上而下缓慢行走推至皮肤潮红或起丹痧点,再配合自血疗法治疗。结果显示38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9.5%。皮肤是人体免疫系统中最大的免疫器官,通过拔罐直接接触皮肤,使营卫之畅通,保护机体免受外邪侵袭,消除疲劳,改善CFS患者免疫功能。

4 问题与展望

综上所述,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强度及压力大,慢性疲劳综合症发病率不断增高,CFS已成为21世纪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30]。目前对于CFS的临床治疗,现代医学对CFS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也没有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运用推拿、火罐等中医传统方法,在治疗CFS的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体现了中医的独特优势。但从临床文献分析,鉴于采用推拿、火罐等治疗种类繁多,治疗方法及手段不统一,现阶段可纳入的研究的文献较少,缺乏严谨的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缺乏随访观察,也未对其不良反应以及安全性进行完整的评价。需进一步进行多项相关研究,制定统一的慢性疲劳综合征评定量表,筛选特异性和操作性强且安全性高的推拿、火罐治疗CFS的项目。

参考文献:

[1]尹伦辉.针刺配合正脊推拿及音乐疏导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对照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3,21(8):9-10.

[2]姚芬,武嫣斐.循膀胱经弹拨法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疲劳状况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1):207-208.

[3]马淑然,小四.慢性疲劳: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中医防治与调养[J].生命世界,2016,12(1):62-67.

[4]张文静,陈以国.针刺“脾俞”穴对人参皂苷Rg3在慢性疲劳模型大鼠不同时相脏腑分布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4):1482-1485.

[5]于向荣,姚敏.针灸标本兼治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急性期周围性面瘫32例[J].江西中医药,2014,45(384):55-56.

[6]代青梅,陈海宝.益气温阳加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26例[J].内蒙古中医药,2013,5(43):40.

[7]李迎真,尹建平,郝琳慧,等.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经络相关性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7,9(5):10-11.

[8]许得泽,李梅,邵瑛.近10年推拿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作用的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6):84-86.

[9]李欢,侯江红,吕沛宛,等.脊柱调理法干预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2016,8(14):147-148.

[10]彭雷.中医推拿并服逍遥散加减方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8):172-173.

[11]王琦.推拿治疗亚健康状态[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9,16(1):35-36.

[12]朱自涛,赵红利.针刺推拿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64例[J].陕西中医,2012,33(3):346-347.

[13]刘海洲,李旗,蔡国峰.推拿防治亚健康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7):41-42.

[14]陈恒,李武,彭亮,等.膀胱经及胆经穴位点按为主的保健推拿对慢性疲劳综合症的调节作用[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4,35(6):62.

[15]范宏元,罗才贵,曹俊岩,等.循膀胱经弹拨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广西中医药,2009,32(6):40-41.

[16]郭松.点穴推拿配合宁神汤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3);207-208.

[17]宋石林.走罐推拿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55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2,21(4):44-45.

[18]陈媛清,杨广印,杨素音.推拿治疗气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39例[J].福建中医药,2014,45(1):23-24.

[19]陈国廉,肖国民,郑修丽.背部拔罐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8,28(6):405-407.

[20]梁永秀,林才志.中医外治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7(2):93-95.

[21]吴向琼.背部排罐配合中药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86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28(10):830-831.

[22]张晓燕,孙晓静.针刺配合背部走罐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36例[J].陕西中医 学院学报,2011,34(3):37-38.

[23]郭春媛.刺络拔罐治疗脾肾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50例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07,42(3):161-162.

[24]田满荣,王响,张海燕,等.耳穴贴压配合背部走罐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34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5,22(4):459.

[25]莫绍强.补中益气汤配合平衡火罐疗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38例[J].光明中医,2009,24(8):1513.

[26]张彬.电脑中频疗法配合拔罐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60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醫中药杂志,2007,28(4):17.

[27]刘晓娟.通调督任为主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62例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09,27(3):119.

[28]胡彩华,欧阳庆宜.平衡火罐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7):935-936.

[29]林秀莉.背部走罐结合自血疗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38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1,43(7):97-98.

[30]魏超博.腕踝针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82例[J].光明中医,2015,30(7):1471-1472.

(收稿日期:2018-06-19)

猜你喜欢
火罐推拿综述
SAPHO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综述
基于迁移学习模型的小样本学习综述
知识追踪综述
共指消解技术综述
针灸结合火罐对30名女大学生腹部减肥的疗效观察
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分析
从小说到电影:看《推拿》的改编
动气针法结合火罐治疗40例落枕的临床观察
基础研究动气针法结合火罐治疗40例落枕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