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建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融合

2018-01-20 14:52熊礼杭
知识窗·教师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高校党建校园文化融合

熊礼杭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我国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民越发注重自身科学文化素养的构建,但是高校传统工作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与教育的发展需求,高校的工作面临着新的考验和要求。因此,为提高高校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提出将高校党建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的发展观点,重点探究了高校党建与校园文化两者之间的有效融合。

关键词:高校党建  校园文化  融合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对外开放政策的落实,我国教育部门将更多的关注点和工作重点放在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上。作为培养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主要环境,高校在国民教育领域占据着重要位置。因此,如何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更好地构建高校党建工作和校园文化教育,并将两者进行有效融合,成为各高校改革创新的首要目标。下面,笔者简要论述了我国校园文化社会辐射、思维导向、行为约束、继承传统文化等职能,分析了高校党建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进而提出高校党建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效融合的几点对策。

一、校园文化的基本职能

校园文化是指在校园环境中,通过其内部长期持续性的教育、生活和学习所形成的一种精神支柱、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学校传统、生活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其核心是教师、员工、学生共同的价值观念,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可以有效引導高校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有助于高校学生综合素养的养成。校园文化的基本职能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作为一种大众文化,校园文化可以帮助高校学生塑造良好的人格与品行。高校的各种设施都是为学生的教育提供服务的,学校各种规章制度的建立可以规范学生的言行标准,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通过校风校纪等精神层面内容的渲染,可以对校园内每位成员都起到良好的激励与督促作用,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第二,校园文化具有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文化的职能。一个学校沿袭下来的各种规章管理制度、办学理念都是经过长时间的验证和沉淀,其对学校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第三,校园文化在高校构建方面具有思维导向的职能。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发展的核心与基础,校园文化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对高校全体师生起到良好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对高校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构建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第四,校园文化是校园管理理念的指导,充分体现了高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和价值导向。校园管理过程中制订的校园规范制度与校园行为准则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在体现,将校园文化与校园规章管理制度相结合,可通过一种无形的力量,有效约束教师和学生的行为。

第五,作为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集合地和培育场所,高校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领域占据着重要位置。大学是学生思想最活跃的时期,所以我国各大高校应该将校园文化的构建与社会领先思想有效结合,增强其社会辐射作用。

二、高校党建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高校党建与校园文化建设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两者能够相互促进,具有相同的出发点和工作目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高校工作越来越重视,高校的党建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成为高校工作的重点。校园文化建设可以营造校园的正能量文化气氛,高校的党建工作可以给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充分的内涵,两者是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它们的结合能够促进高校工作的完成。

1.高校党建对校园文化发展的作用

在构建校园文化时,高校要树立明确的校园文化发展目标和校园文化发展方向。这就要求各高校在构建校园文化时,要明确高校党建对校园文化的促进作用,并将高校党建工作作为校园先进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

首先,高校的党建工作对校园文化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在开展党建工作时,高校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指导方针,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校园文化的基础。另外,高校还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充分发挥党的优良文化传统的同时,还要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优秀部分,构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校园党建文化。

其次,高校党建文化对校园文化制度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校园文化制度的构建对师生具有深刻的影响,所以我国各大高校若想规范校内师生的行为,就需要构建完备的校园文化制度。在党建文化引导下构建的校园文化制度以科学发展观为科学理论指导,能够保证高校师生的行为规范,从而构建完善的校园文化制度。

2.校园文化建设对高校党建工作的作用

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培育的重要场所,其文化培养功能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首先,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校园文化发展内容的日益丰富,对我国高校党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想丰富党建文化的内容与形式,高校就要有效结合党建文化建设与校园先进文化,引导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的行为与思想,促使他们构建正确的价值观,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其次,校园文化的不断发展要求党建文化工作要具备创新观念。这就要求我国各大高校的领导要将校园文化当作党建文化工作发展的载体,充分发挥党建文化的优点,不断完善党组织自身的建设,进而推动党建文化建设的发展。

三、高校党建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融合

1.以党建工作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高校要坚持把党的重要思想和理论贯穿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能够顺应社会发展的脚步与理念,通过宣传中国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和思想,让高校师生坚定信念,正确认识党的发展目标和建设内容,从而用新思想、新方式建设校园文化,保证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方向的正确性。

例如,党的十九大对党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阵地,高校面对的都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与接班人,高校可以在校园的官方微信平台、校园网站、官方微博等网络平台上上传“十九大”的重要精神和内容,从而全面贯彻“十九大”精神,高校的工作人员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到我党的精神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在党建工作中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与思路,与时俱进地建设校园文化。这种以党建工作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式,积极发挥了党建工作在高校育人过程中的思想教育功能,确保了高校校园文化保持一种正确的、科学的价值取向,引导大学生在面对各种思想与各种价值观念的时候,能正确认清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高校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产生协调效应

当前,高校主要崇尚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以便创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良好育人环境。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扎实有效地开展党建工作,促使高校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之间产生协同效应。同时,在开展党建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时,高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突出党建工作具有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助推器功能。无论是高校党建工作还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它们的共同目标都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新型人才。高校党建工作在育人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德育功能,大学生能否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主要取决于大学生是否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理想,有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大学生的情操。所以说,高校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协同发展,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快乐成才。

3.保证高校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的高度一致

目前,在高校工作中,校园文化建设与党建工作相輔相成,其工作目标都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想要有效融合党建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高校必须保证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的高度一致,推进教育的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党建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结合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校园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课堂教学效率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等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甘永诚,王薇.高校党建与校园文化建设[J].商品与质量,2016,(6).

[2]刘淑香.论民族地区高校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与创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

[3]吴建彪.高校党建视角下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0).

[4]乐凤.高校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效融合的路径研究[J].文教资料,2016,(28).

[5]王洪志,徐晓敏.高校党建与文化校园建设互动研究[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1).

[6]颜黎光,杨琳.高校校园文化渗透下党建工作思路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3).

(作者单位: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高校党建校园文化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新媒体成为高校党建“新武器”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运用QQ群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