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王成功率低如何解决

2018-01-21 03:25张大利
中国蜂业 2018年1期
关键词:交尾雄蜂王台

尊敬的张大利老师:

我是一个养蜂爱好者,自感心笨手拙,加上年老,屡败屡养,矢志不渝。总结我养蜂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是育王问题。我育王成功率极低,每年都要向师傅们求王,蜂群是越养越少。

读者:贾玉瑞

2017年10月

贾玉瑞师傅:

感谢您对我们的信任。得知您已经83岁高龄,还依然对蜜蜂情有独钟,痴心不改,由衷敬佩。由于您的问题较为笼统,我只能根据您说的情况进行推测,分析一下育王的相关因素,您可根据相关原因,对号入座,有针对性地加以改正。

一、一般情况下,育王成功率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育王时间不适宜

虽然从春到秋都可以育王,但也需要选择有利时机,进行人工培育,才能有较高的成功率。如果温度低于20℃,或者气候很不稳定,气温忽高忽低,则不适宜育王。当外界气温较低或是连续阴雨、大风时,对处女王交尾都会产生较大影响,从而造成交尾成功率低。 如果在育王时,外界蜻蜓、燕子、胡蜂等敌害较多,这些昆虫和鸟类都是捕捉和危害蜜蜂的高手,外出交尾的蜂王或雄蜂往往会被捕食,特别是蜻蜓对蜂王危害最大。

2.外界蜜粉源较差

辽宁地区的主要蜜粉源是洋槐和荆条,有的地区除这两个花期外,蜜粉资源较少。而育王期间需要外界有良好的蜜粉源,尤其充足的粉源更重要。如果蜜粉不足,也会影响蜂王正常生长发育,导致蜂王不能正常交尾。

3.父母群不健康

在育王期间,所选择培育蜂王或雄蜂的父母群可能发生了疾病,所移幼虫也不健康,无法正常发育,从而被工蜂清理掉。同时,育王群不健康也一样会影响所育蜂王的正常生长发育,一方面可能会造成其发育不良或中途死亡,另一方面育成的蜂王病残而无法正常交尾。

4.种用雄蜂数量不足或性成熟期与蜂王交尾时间不一致

因您饲养的蜂群数量较少,有可能培育时没有有意识的提前培育雄蜂,造成雄蜂的数量不足或蜂王交尾时雄蜂没有达到性成熟,导致蜂王交尾受精不足或无法正常交尾。

5.移虫操作粗糙

由于年老体弱或是视力欠佳,移虫时有时操作会伤到幼虫,受伤的幼虫就不会被蜜蜂所接受,这也是导致育王接受力低的一个主要因素。

二、育王的指导建议

1.适宜的气候,充足的蜜粉源

育王应根据当地的气候、蜜源条件确定育王的时间。在辽宁地区,春末夏初是自然分蜂多发的季节,此时气候温暖,蜜源充沛,蜂群已发展到足够的群势,巢内已积累了大量的青幼年工蜂,雄蜂也开始大量羽化出房,这个时期是人工育王的最佳时期。秋季最后一个主要蜜源期培育的蜂王对培育越冬蜂和第二年春繁比较有利。如果主要蜜源结束的早,有辅助蜜粉源,也可进行人工育王。培育蜂王需要天气温暖,气候稳定,处女王交尾期间,白昼气温应在 20℃以上,力求避开连续阴雨天气。育王期间自然界应有良好的蜜粉源,尤其充足的粉源更重要。同时每日傍晚对于种蜂群和育王群进行不间断的奖励饲喂。

2.优良的父母群,强壮的育王群

首先要保证所选择的父母群要健康,没有疾病,还要通过考察,选择蜂蜜或蜂王浆产量超过全场平均产量以上、分蜂性弱、群势发展快的蜂群作父母群,培育雄蜂和培育蜂王幼虫。而育王群是用来哺育蜂王幼虫和蛹的强壮蜂群,应选择蜂场内群势强壮,没有疾病的蜂群作育王群。育王群多以无王群进行育王,相对接受率较高,而且要紧脾,使蜜蜂密集,每晚对育王群进行奖励饲喂。

3.健壮适龄的种用雄蜂

如果本场需要育王前还没有足够的雄蜂,就要下雄蜂脾培育雄蜂,在时间上要在着手人工育王的20日前开始培育雄蜂。为培育种用雄蜂,需事先准备好雄蜂脾,也可将巢脾下部切除一部分,插在强群中修造成雄蜂脾。培育雄蜂的数量多以1只处女王配备50只雄蜂的比例培育雄蜂或是更多一些。培育雄蜂的蜂群也要保证健康无病,以强群为佳。

4.移虫操作

应选择温度在20~30℃、相对湿度75%左右、明亮干净的室内进行。

(1)移虫前,首先从蜂群中提出准备好的育王框和幼虫脾,用蜂扫轻轻将蜂扫落,切忌不要直接抖蜂,防止幼虫脱位影响正常移虫。将育王框和幼虫脾带到合适的地方开始移虫。

(2)移虫时,应选择底部王浆充足、虫体鲜亮的幼虫,将移虫针贴着巢房下壁轻轻从幼虫背侧插下,等移虫针舌尖越过虫体后提起移虫针,使幼虫被移虫针粘托起来。将移虫针轻轻放入台基中,针尖抵达台基底部中央时,用手指轻推移虫针的推杆,把幼虫同浆液一同移植到台基中。一次粘托不起来的幼虫不要重复第二次,应重新移植其他幼虫。在整个移虫过程中,移虫针舌尖不能触及幼虫体,使移到台基里的幼虫无伤痕,确保幼虫的成活率。

(3)移虫应选择虫龄较小且一致的幼虫。移虫后的育王框要及时送入哺育群,以免影响幼虫的发育。

(4)进行复式移虫时,用镊子将王台口略微扩大,夹出昨日所移入的幼虫,然后将种用幼虫移入台基内,且勿将幼虫淹入王浆内而降低成活率。复移时一定要细心,保证台基内没有第一次移入的幼虫。否则,遗留下的幼虫将提早发育最先出台,而咬破其他王台,导致育王失败。

(5)复式移虫第六天王台封盖后,提出老蜂王或把老蜂王和产卵区的子脾及蜜蜂提出,另放一箱饲养,以免发生自然分蜂。第一批王台成熟提出后,蜂巢经过调整,仍可按同样方法继续培育第二批蜂王。

5. 割脾育王

如果年纪较大,视力不佳,移虫有困难,可以采用切割未封盖子脾的方法培育蜂王。从强壮的母群中提出2~3框封盖子脾连同蜂王、蜜蜂放入一新蜂箱,补加1张蜜脾,放在原群一侧。母群成为一无王的育王群,从中提出1框有大量卵和小幼虫的子脾,从巢脾中央部位切下1块2cm×4cm的长方形巢脾,使切口上缘巢房中的卵和幼虫露出,让蜜蜂在上边切口处筑造王台。第3天检查,选留其中幼虫发育良好、地位适宜的王台。其他的王台全部割除,待王台成熟后,即可移入交尾群进行交尾。

以上是我根据您养蜂的情况所做的综合性分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张大利

2017年11月

猜你喜欢
交尾雄蜂王台
观雄蜂识蜂况
中蜂自然分蜂要防飞逃
王台“智”造纺机供应链座谈会在沪召开
蜂群的雄蜂培育规律及其对蜂群影响研究初探
笼养黑鹳繁殖期的交尾行为
王台是否越大越好
夏末秋初驱杀雄蜂须及时
割雄蜂蛹经验谈
中蜂交尾群管理须知
天气条件对处女王交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