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尾

  • 怎样提高中蜂蜂王的交尾成功率 ——育王批次和场地的安排
    话说:“育王容易交尾难”,难就难在蜂王交尾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要提高育王换王的效率,关键就在于提高处女王交尾的成功率。提高蜂王交尾成功率,除了要选择在有一定蜜粉源、雄蜂多、晴好天气多的季节开展育王工作外(贵州4 月中旬~5 月基本符合上述条件),对育王批次和交尾场地的安排,也有一定要求。1 先后分2 个批次育王换王天气条件是影响蜂王交尾成功率的一个重要因素。蜂王交尾期间,白天气温在20℃以上,晴好天气多,有利于蜂王外出婚飞交尾,而大风、连续低温阴雨则影

    蜜蜂杂志 2023年9期2023-11-26

  • 田字分区式蜜蜂交尾箱制作与应用
    330052蜂王交尾是蜂群繁殖的一个特殊时期。一般情况下,蜜蜂自然分蜂,蜂群一分为二,老王带走约一半吸足蜜的工蜂另寻他处落脚,落脚后蜂群可快速造脾产卵,宣告一个新的群体生活开始[2]。处女王留于原群,并继承原蜂群的一大半“家产”,有幼虫、封盖子、花粉及数量减半的工蜂,这些家产是原群在处女王交尾期(长达10~15 天)面对生存和发展危机的一个重要缓冲器,是生物繁衍适应的合理需求。因此,在人工育王分蜂时,蜜蜂交尾群的组织技术应遵从蜜蜂这一生物学属性,交尾群内应

    中国蜂业 2022年11期2023-01-25

  • “谈情说爱”话交尾
    99养蜂生产中对交尾群的管理是重点中的难点。几年来,我在生产实践中,结合江西上饶实际情况,认真探索,因地制宜解决育王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一、处女王出台前调入卵虫脾在处女王未出台这一时间节点,群内多次调进各日龄卵虫脾,不影响王台出房和以后的处女王交尾,还能够增加蜂群的幼蜂数量。如果处女王已经出台交尾期间,为了充分利用蜂群的哺育潜力,向交尾群调进子脾或卵虫脾,由于蜂群断子多日,突然发现成片蜂卵,容易产生错觉误认为蜂群有产卵蜂王,从而群起攻击处女王,阻止或拒绝处女

    中国蜂业 2022年6期2022-12-27

  • 小线角木蠹蛾羽化和生殖行为节律观察∗
    和行为。1.5 交尾行为观察在观察小线角木蠹蛾求偶行为的同时,顺便观察其交尾行为,记录交尾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以及交尾的全过程。把初次交尾的雌成虫移出放入30 cm×30 cm×30 cm的养虫笼内,再放入未交尾的雄成虫;反之,把初次交尾的雄成虫移出,与未交尾的雌成虫放在同一个养虫笼中,观察雌雄成虫有没有再次交尾的情形。1.6 产卵节律观察把交配后的30 对雌雄成虫放入养虫笼内,每个笼内放1 对雌雄成虫,并在笼内放新采的毛白蜡木段和蘸有10%蜂蜜水的棉球。观察

    森林防火 2022年2期2022-03-29

  • 我场2021 年育王情况与育王体会
    水较多,处女王的交尾时间都延长20~28 d 才产卵,期间有2 个未交尾(废王)。除掉失王群,交尾成功率为85%。3 月28 日第二次育王150 只,4 月7 日开始灭老王,4 月8 日放台,基本管理方法同第一次分蜂管理方法一样。天气渐暖,处女王交尾时间缩短(15 d 内基本都已产卵),成功率为90%。5 月底发现第一批育的新王有5 群又开始造王台(但子脾好),未换王,7 d 灭1 次台直到7 月份未造台。6 月开始出现3 群未造台但产雄蜂卵的蜂群,直接灭

    蜜蜂杂志 2021年12期2021-12-06

  • 雪峰虫草寄主巨疖蝙蛾的生殖行为节律
    巨疖蝙蛾的求偶和交尾行为的日节律研究方法野外调查和预实验观察发现,巨疖蝙蛾成虫仅晚上活动,而白天不活动。因此,夜间采用红外摄像机(莱彩HD-A210)记录其行为。通过预实验,确定拍摄时间在每日的19∶00-次日凌晨03∶00。记录每对雌、雄蛾求偶、交尾始末的时间及次数,雌雄蛾腹部末端相接记为交尾。1.2.2巨疖蝙蛾求偶率和交尾率随日龄的变化规律与1.2.1相同,记录笼中求偶雄蛾数量,并计算各日龄求偶雄蛾的百分率。雄蛾求偶行为以雄蛾的后足气味刷舒展开为标准。

    环境昆虫学报 2021年5期2021-10-19

  • 交尾群的组织和管理
    室如何快速地使交尾群发展成生产群,管理上的每一步,甚至每个细节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提高交尾的成功率,使蜂群快速发展壮大。一、前期准备工作1.场地的选择理想的交尾场地应与原场地有3~4km距离,距离远一些可以避免近亲交配。种蜂场培育纯种蜂王往往采用隔离交尾,将精心选育的纯种雄蜂与纯种蜂王限制在某一区域交尾,周边10km内没有别的蜂群。一般小型家庭蜂场交尾场地的选择也要考虑避免近亲交配问题,距离原场地越远越好,与此同时,摆放交尾群的场地空间越开阔越好,交

    中国蜂业 2021年7期2021-08-02

  • 中蜂春繁交尾群飞逃原因及对策
    分为处女王培育和交尾群管理两部分,并且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系统过程[2]。与自然交替育王相比,人工育王已经成为中蜂饲养中应用最广泛的育王方式,其中包括:人工移虫育王和免移虫育王。中蜂免移虫育王技术是江西农业大学蜜蜂研究所团队研究出的高效育王技术[3],能够培育出质量更好的处女王[4]。交尾群是影响处女王交尾率的关键因子,它供处女王交尾交尾产卵后临时栖居[5]。组织中蜂多王交尾群可以进一步提高中蜂育王效率[6],而多王群的精细管理则是高效春繁的保障[7-10]

    中国蜂业 2021年4期2021-04-25

  • 中蜂快速育王法
    我的经验是采用小交尾群大批育王。一、多批次快速育王法大流蜜前30 天,选择几个强群着手育王。事先大量培育雄蜂,保证母群父群有充足的饲料,每晚进行饲喂,直到王台封盖为止,培育优质王台是交尾成功的基础。为保证育王质量,每个母群只培育15个王台,及时去掉劣质王台。多批次育王要有计划,育30只王,要组织40个交尾群,留有余地,以防交尾失败。二、组织交尾群小群交尾蜂数不可过多,以1~1.5框蜂为宜。组织交尾群时,先从蜂群抽1张将出房的老子脾带蜂,再加1张蜜粉脾,组成

    中国蜂业 2021年3期2021-03-28

  • 中蜂育王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量雄蜂是蜂王正常交尾的重要保证。在培育蜂王时,一定要提前培育雄蜂,并根据自己所要培育的蜂种数量,培育出足够的适龄雄蜂。一般来说,一只蜂王要配备100只以上的雄蜂。处女王5~7日龄性成熟,雄蜂在8~12日龄性成熟,在育王时要充分考虑蜂龄是否适宜。五、交尾群的摆放新王交尾应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交尾群的放置应以散放为主,不宜密集或形式单一。箱与箱之间的距离应该尽可能远一些,交错排列成不同的形状;巢门朝向不同方向,摆放应离蜂场较远的位置。如果交尾群摆放离蜂场较近,

    中国蜂业 2021年8期2021-03-28

  • 脾连箱盖交尾盒及应用
    1/4 脾,双王交尾箱,10 王交尾箱,毛竹节交尾箱。我向他请教小交尾盒养王的操作技术,他作了详细回答,但有很多问题他还是无法解决。次日送走莫师傅后,我立即动手,针对他无法解决的问题做了20 个改良版的交尾盒。在过去的28年中,为应对饲养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我又对交尾盒进行4 次改良,淘汰下来的交尾盒有400 多个,都送给了感兴趣的蜂友。2017年,我结束了养蜂生涯,又送出近600个交尾盒及蜂具。20世纪90年代初,我地随着王浆高产蜂种的大力推广,脾连箱

    中国蜂业 2021年2期2021-03-23

  • 萧山浆蜂强群优育技术(下)
    的。图1 大群与交尾群有序摆放要科学考察一个蜂群的蜂王浆高产性能,强群是前提条件。我场提倡全年养强群,不控制蜂王产卵。组织双王、单王产浆群均下8上6,巢箱放8 框可防止造赘脾,继箱放6 框是考虑插双浆框和放置饲喂器需要,大流蜜期下8 上7,达到14~15 足框以上的强群。油菜花期每群可下5 个双条的双框取浆,即660 个台基,每群72 小时批次王浆产量普遍突破500g以上。每天要密切掌握全场蜂群的饲料情况,水、蜜、粉充足是养好蜂的基础保障,当天要对症处理,

    中国蜂业 2021年12期2021-03-09

  • 笼养黑鹳繁殖期的交尾行为
    笼养黑鹳繁殖期交尾行为研究的必要性自改革开放以来,养殖业作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在提高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升区域产业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性作用,而黑鹳养殖在近年来突破突破性进展的同时,如何确保养殖效益的最大化发挥成为了养殖户以及基层产业的核心发展方向。“规模化养殖”从某方面而言,并非仅仅指大规模黑鹳养殖,它还是一种前瞻性的养殖理念,具体而言就是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户通过结合传统黑鹳养殖方式、融合现代农业发展趋势而采取的一种科学化、规模化

    兽医导刊 2020年12期2020-12-28

  • 蜂王交尾失败后能重复培育吗?
    响,所以总有部分交尾群的处女王因不明原因飞失。那么,一旦育王失败后,该交尾群能否再补挂老熟王台,或补加受精卵脾,让其自行改造王台、重新育王呢?这不可盲目定论。应根据当时的气候、蜜源、群势、工蜂日龄等,作综合评估后才可决定。交尾群若有下述现象时,就不宜再次直接育王。1 群势已过弱有的交尾群,从组织育王交尾群开始,至处女王出房、婚飞,因长时期阴雨天气,时间拖得过长,但最后处女王还是飞失,很多工蜂已经因衰老而死亡了,群势很弱小。如果再直接给这样衰弱的交尾群重新补

    蜜蜂杂志 2020年11期2020-12-20

  • 采用继箱小群交尾效果好
    不利。尤其是蜂群交尾,一般采用标准箱分区设置、分散摆放与蜂群分区放置的办法等来提高蜂王交尾率,但是要携带大量蜂箱,浪费许多蜂。采用继箱小群交尾的办法可避免上述情况发生。具体方法是:在王台成熟前2 d,打开继箱后巢门,让蜜蜂自由出入,2 d 后采用塑料布、棉布等轻质材料在继箱巢门一侧分割能放置2 张脾的小区,提取本箱带蜂子脾1 张,外加蜜脾1 张,即成交尾群。在每个巢门上方设立辨识标志,授台即可。新蜂王产卵正常后,取出老蜂王2 h,打开小群底角沟通蜂群气味,

    蜜蜂杂志 2020年2期2020-12-02

  • 中华润楠食叶新害虫:异斑酷大蚕蛾羽化节律与生殖行为观察
    束为止。1.4 交尾行为观察及动态节律将同一天新羽化的雌雄成虫1对放入500 mL透明塑料圆形盒中饲养并进行观察记录,共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对成虫,共30对成虫,观察方法同1.3。1.5 产卵行为观察及动态节律待1.4中的实验组交尾后,将已交尾的雌雄成虫集中在一起,观察其产卵行为,每天记录产卵时间与产卵量,同时以1.3中处女雌蛾为对照,记录其产卵时间与产卵量,直到所有雌蛾死亡为止。1.6 成虫寿命将新羽化的雌雄成虫分别单独放置在300 mL透明塑料圆

    林业科学研究 2020年6期2020-11-27

  • 蜂王产卵初始日龄观测及应用
    节,如何高效利用交尾群及根据处女王生理特点,培育出优质蜂王,相关技术问题需要观察、研究,以便应用于养蜂生产。蜂王的初始产卵日龄是养蜂育王的重要参数之一,既是蜂王生理特征体现,也是育王计划的参考指标。更具体说,直接影响提交尾群的日期和诱王时间及观察产卵情况等具体工作,利用得好,有利于提高育王工作效率。本项技术通过多年的养王实践,尤其是近几年以来,按照试验要求,大量养王,进行了具体试验观察,结果如下。1 试验时间和地点时间:2018-2019 年,每年的5~6

    蜜蜂杂志 2020年10期2020-05-19

  • 漫谈中蜂换王
    18天,从出房到交尾成功需要9~12天。也就是说,整个过程需要将近1个月时间。在处女王交尾期间,由于天气、蜜源、王台质量等因素,其成败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此,换王是一件费心费力的工作。换王首先要有足够的优质王台。为了达到优化繁育的目的,选择繁殖力强、产蜜量高、抗病力强的蜂群作为父母群。在蜂群进入增殖期后,从非种用蜂群中抽调老子脾补充父母群,使其提前壮大,继而产生分蜂热,率先达到育种要求。由于雄蜂发育期和性成熟期都比蜂王长,父群培育要早于母群。为防止近亲交

    中国蜂业 2020年3期2020-03-25

  • 快速组织交尾群一法
    模地组织秋季新王交尾,正赶上晴空万里,这样有利于新王的“空中婚礼”顺利进行,交尾成功率一定超高!你高瞻远瞩,新王交尾的时机把握得恰到好处,令人敬佩!”蜂友师傅回复:“我哪里有眼力,分享了高科技,养蜂人在外放牧,一是要找盛开的鲜花,二是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蜂收蜂收,从某种意义上说养蜂不得不靠天,老天不给力,谁也牛不过大自然,因此,我坚持每天都要收听收看央视的天气预报节目,特别是在换王期间要看未来三两周的天气趋势。国家有‘超级计算机’,中长期预报已经很准确,给

    蜜蜂杂志 2019年3期2019-12-30

  • 放王春繁时不可疏忽的一件事
    蜜多蜂多的大群及交尾不久的秋王群;低温晴天工蜂较其他群活跃的蜂群重点观察;未放王但已有巢温且箱壁岀现水珠的蜂群八成会出现自然王,或囚王已出笼要开箱查看;巢门口有新鲜拖弃白色蜂蛹,为未交尾自然王产卵或工蜂产卵,要迅速处理;囚王已死但仍然安静的蜂群必有新王;放王时留意一下囚王笼下的赘脾上有无自然王台的痕迹。处置方法:活动着的自然王多数未交尾,少数交尾过的质量也很差无利用价值,查获后一律废弃。

    蜜蜂杂志 2019年3期2019-12-30

  • 楚雄腮扁叶蜂聚集产卵引诱物质初探
    :楚雄腮扁叶蜂已交尾雌蜂偏好在云南松、华山松上产卵,极少选择在滇油杉上产卵,但绝不会在云南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 yunnanensis)上产卵;而在其喜食寄主云南松、华山松针叶上喷施非寄主植物的树叶粗提物可抑制其产卵。室内试验表明:云南松松针粗提物、带卵松针粗提物、产卵雌蜂均对楚雄腮扁叶蜂已交尾雌蜂具有明显的引诱作用,且带卵松针粗提物的引诱作用明显大于不带卵的松针粗提物;此外,松针粗提物虽对楚雄腮扁叶蜂雄蜂具有一定的引诱作用,但与带卵松针粗提物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9年4期2019-09-19

  • 川渝地区汉代石棺画像伏羲女娲交尾类型研究
    蛇身形象,根据其交尾程度不同可分为未交尾、简单交尾和复杂交尾,每一种交尾类型的伏羲女娲形象的特征和寓意都不尽相同。通过对伏羲女娲人首蛇身形象的交尾情况进行分析,基本可以得出该类图像在巴蜀范围内的传播路径和演变方式。关键词:汉代画像;石棺;伏羲;女娲;交尾伏羲、女娲在川渝汉代画像石棺中主要以人首蛇身的形象出现,这些图像中的伏羲女娲像大多交尾,若不考虑其他元素的影响(如所持物体),其主旨多为表达墓主人对于家族繁衍生息、经久不衰的美好希冀。但在四川地区出土的汉代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9年5期2019-07-30

  • 中蜂如何介台换王
    蜂群奖饲直至新王交尾成功。这样,经过1~2天,蜂在控制器里已经适应,多数工蜂出房,腾出大量房眼,蜂王开始产卵,蜂群秩序井然,工作有条不紊。而在控制器外面,由于已有1~2天隔断了蜂王足迹,蜂王气息微弱,已有不少工蜂开始寻求新王的途径,或已开始筑建急造王台,这时介王最适合,也容易接受。但要把急造台毁掉,人工台安在急造台位置,或卵虫圈与蜜粉圈交界处。时间大约是王台出房前一天(即移虫后的第11天)。介台后的第3天,检查王台出房情况,及时清除处理过小、过大、残王,补

    中国蜂业 2019年3期2019-04-03

  • 细说“交尾”与“介王”
    养蜂协会一、组织交尾群一般处女王出房 3~5 天开始婚飞,5~14 天婚飞迫切,如因天气等原因耽误了到 25 天以后才婚飞,交尾常常失败。如果群内不缺供浆蜂,处女王都能交尾成功。处女王通常喜欢在离蜂场 7~8 km的雄蜂圈进行交配,并要连续进行 3天婚飞才能完成与 7~10 只雄蜂的交尾。在交配季节,雄蜂喜欢在晴朗无风的午后出巢飞翔,依据地形形成大小不一的数个雄蜂圈,大的有 2 万多只,小的有几百只到数千只不等。性成熟的雄蜂一般在 14~17时进入雄蜂圈,

    中国蜂业 2019年1期2019-01-22

  • 养蜂有感
    出入和处女王出外交尾使用。另外,4个继箱群不做任何处理,蜜蜂仍可上下来往,还是1群蜜蜂。纱盖一角留一缝隙,供继箱中的处女王外出交尾使用。然后在8个巢继箱中各介绍1个同批次的王台。王台介入后的第二天检查,16只处女王全部出房,发育正常。第10天检查1次,隔王板上加盖覆布的4个继箱群中的8个处女王全部都在蜂群里,有的已经产子。隔王板上没有盖覆布的4个继箱群中,只有巢箱里面的4只处女王还在蜂群中,继箱中的4只处女王全部丢失。原因可能是隔王板上没有盖覆布,上下相通

    中国蜂业 2019年3期2019-01-08

  • 中蜂交尾群管理须知
    栋410 室中蜂交尾群管理直接关系到处女王交尾的成功率,把王台介绍到交尾群并不是结束,而是管理的开始,只有管理好才能有强盛的蜂群,下面谈谈我的实践经验:一、交尾群无王后处理因为交尾群失王时间越长,无卵期也就越长,必须尽快采取以下措施:从第一天介绍王台算起,不成功的王台在2天的,可用新王台代替;到第4天丢失处女王要介绍新的处女王,到第6天失去处女王最好介绍剪过翅的老王,产满卵后提出老王,4小时后再介绍王台或处女王。9天失去处女王的直接补新王,因为补新王马上产

    中国蜂业 2019年12期2019-01-07

  • 天气条件对处女王交尾的影响
    王造成困难,处王交尾时间普遍推迟或交尾失败。一些开繁较早的强群由于保温措施没有跟上,在忽冷忽热的恶劣天气环境下,还出现冻伤性烂子。蜂友们纷纷来电来信讨教应对办法。一、寒冬育王交尾成功2016年冬,我的蜂友买了2群中蜂,各6脾、4脾,群势一般。由于不懂技术,一个月后蜂群衰败得不成样子。11月7日,他将稀稀拉拉的2箱蜂拉到我场现场学艺。开箱检查发现雄蜂较多,在强化饲喂、集中子脾补强后,在“6脾群”内急造了4个王台。我将其2群拆成4群介台后顺利出台,当时尽管是“

    中国蜂业 2018年3期2018-03-22

  • 气温对处女王交尾的影响
    王造成困难,处王交尾时间普遍推迟或交尾失败。一、寒冬育王交尾成功2016年冬,我10km开外的毛蜂友买了2群中蜂,各6脾、4脾,群势一般。11月7日,他将2箱蜂拉到我场现场学艺。开箱检查后发现雄蜂较多,在强化饲喂、集中子脾补强后,6脾群内急造4个王台。我将其2群拆成4群,介台后顺利出房,当时尽管是“三九严寒”气温只有5℃~14℃,但连日晴天,外界又有冬柃、茶叶花等蜜粉源,蜂群上午10点钟后积极采集。10多天后,4只处王不仅都交尾成功,而且及时开产。2017

    中国蜂业 2018年11期2018-01-20

  • 人工培育的蜂王何时产卵
    蜂王要经过婚飞和交尾以后,才可以产卵。 通常情况下,人工育出的蜂王出台以后会在第5天到第8天之间出外进行婚飞,交尾就在婚飞过程中完成,如果天气不好,婚飞时间会推迟,最晚能到出台后的15天才进行。正常情况下,蜂王在交尾后3天左右开始产卵。蜂王产卵时间早晚与其本身的性成熟程度和与雄蜂交尾的质量有很大关系。如果天气情况正常,人工培育的蜂王在出房后的15天还没有开始产卵,说明这只蜂王不健康,应及时淘汰。

    中国蜂业 2018年11期2018-01-20

  • 新分群与交尾群应重点做好防盗
    蜂人对分蜂和新分交尾群掌握得很好,操作也很得当。但笔者认为,如何使新分群和交尾群不起盗是最棘手的问题,虽然新分群和交尾群分的很合理,一旦被盗就等于失败。因为在分蜂期,基本上都是在外界蜜粉源减少时或流蜜前期或流蜜期结束后,所以,做好防盗就能使新分群和新分交尾群成功率在50%以上。新分蜂群和新分交尾群为什么会被盗,盗蜂来源和被盗原因必须搞清楚。一、起盗原因为什么被盗?因新分群和交尾群从原群分出后,有一部分原群老蜂随新分群一起被分出,如果新出群在原蜂场距离较近时

    中国蜂业 2018年7期2018-01-20

  • 笼养黑鹳繁殖期的交尾行为
    笼养黑鹳繁殖期的交尾行为王姣姣,王婧,李娟,陈璐,侯建华(河北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2014-2015年利用视频监控法对保定市动物园5对笼养黑鹳(Ciconianigra)的交尾行为进行观察记录,结果表明:笼养黑鹳交尾最早开始于1月5日,最晚结束于4月24日.交尾持续日期平均为(14.60±2.967)d,一天中不同时段的交尾次数存在极显著差异(P笼养;黑鹳;交尾行为黑鹳(Ciconianigra)隶属于鹳形目鹳科,国家Ⅰ级重点保护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2期2017-04-26

  • 雄蛾保护和使用过程中的几点做法
    产下的卵受精率由交尾率决定,产出率由交尾时间决定,因此雄蛾的交尾能力是保证单蛾产卵量及受精率的关键,雄蛾交配能力不足,就会导致交尾率下降,易散对,不受精卵和遗腹卵增多,造成极大的浪费。以下是我们在雄蛾保护与使用过程中的几点做法。1 保护雄蛹是保护雄蛾的基础(1)收茧后如某品种由于健蛹率过低或者其他原因造成雄蛹与对交品种的雌蛹对交比例过大,则要推后该品种的削茧时间,应安排在触角着色以后,同时鉴别工作和重鉴工作要紧随其后,最好是在该品种发蛾前1d削完并重鉴完,

    蚕学通讯 2017年3期2017-03-23

  • 小经验 试试看
    小经验 试试看交尾群查找处女王有妙招无论是新手还是老手,白天查交尾群查找处女王是件不容易的事。首先,出台处女王非常不好找。处女王出生后吃饱喝足蜜后就去巡脾,它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是将原有老王消灭,将未出房的王台一个个破坏,然后交工蜂处置。因此,如果脾多蜂厚,此时要在蜂群中找到身体比较瘦小的处女王还真不容易。此后,处女王要外出交尾。有时,开箱也会惊动蜂王,开箱的一刹那蜂王飞出,特别是新出房的处女王,白天保不定在外试飞、交尾,见王机率往往不高。如果夜间检查,就可以

    中国蜂业 2017年5期2017-01-15

  • 东北1月初南繁效益好
    整子脾,计划每个交尾群准备一张优质蜜粉脾,调整蜂群的同时,防治大小蜂螨2次。三、因为王台成熟期间也就是4月20日左右,这时气温极不稳定,一定准备足够的四室交尾箱,前后左右开门,同箱放4个交尾群,这样互相介温保证提出子脾不会受冻,每个交尾群提1张优质子脾带1框足蜂,再给1张优质蜜粉脾,保证交尾期间饲料够用,每个原群提8个交尾群为好。四、交尾成功后一定要组织双王群,这时蜂量要足,蜂多于脾,饲料充足,因这时外界气温极不正常,不要急于加脾。五、在5月10日以后,气

    中国蜂业 2017年2期2017-01-15

  • 拍摄蜂王交尾现象的建议与设想
    刘守礼拍摄蜂王交尾现象的建议与设想刘守礼(甘肃省蜂业技术推广总站,741022)蜜蜂是世界上养殖最为广泛的昆虫之一,蜜蜂采集花蜜的现象大家司空见惯,十分熟悉,然而蜜蜂家族中处女王和雄蜂交尾的自然现象因为发生在空中,所以十分罕见,即使是养蜂多年的养蜂人也难得一见。原因是蜂王和雄蜂的交尾活动是在空中婚飞过程中完成,短暂而惊心动魄。2012年5月16日,笔者与何岩蜂友等在石管子赵卫东中蜂养殖场有幸观察到了中蜂蜂群分蜂及多只处女王同时婚飞交尾的两大自然现象同期相遇

    中国蜂业 2016年11期2017-01-04

  • 交尾致雌雄叶蝉搜寻叶片和色彩行为差异的视频轨迹分析
    王薛婷,韩宝瑜交尾致雌雄叶蝉搜寻叶片和色彩行为差异的视频轨迹分析王薛婷,韩宝瑜*中国计量大学浙江省生物计量及检验检疫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 310018使用基于EthoVision XT11.5软件的视频轨迹分析仪检测了交尾和未交尾的雌、雄小贯小绿叶蝉成虫对茶鲜叶和黄、白、绿色卡的搜寻行为,结果发现:(1)未交尾雌成虫从释放点缓慢地搜寻到叶片,大多时间在叶片之外区域活动;交尾雌成虫从释放点较快地搜寻到叶片,较多时间在叶片上活动;(2)未交尾雄成虫从释放

    茶叶科学 2016年5期2016-10-27

  • 交尾团观察
    泸溪县职业中学)交尾团观察龚绍安 (湖南泸溪县职业中学)养蜂书籍上经常看到处女王与雄蜂在空中交配叫交尾圈,但笔者曾观察处女王在空中交尾,形成的交尾圈团,而不像交尾圈,笔者反复推敲,觉得叫交尾团应该更确切。在一年的4月笔者在村子外山坡上,听到急促的呼呼声。看到5米远的空中有一个直径约60cm的黑团,蜂团中心颜色黑些,外部浅些,越往外颜色越淡。最外面还有很多蜜蜂围绕飞行。黑团随地形时上时下飞行前进。仔细分辨看清中蜂婚飞形成的交尾团,当交尾团下降到离地面50cm

    中国蜂业 2016年9期2016-01-30

  • 育王小技
    上介台介王若刚从交尾群中提走新王,随即诱入王台,则工蜂会啃、弃诱入的王台。应在诱入王台前2天提走蜂王,并提出其中的卵虫,在蜂群产生失王感而又无法再造王台的情况下诱入王台。处女王不宜直接介入已出房的处女王直接投入交尾群,若是连续使用的老交尾群,则处女王易被拖弃;若是新组织的交尾群,特别是蜂不多,老蛹面积不大的,则处女王极易走失。最好是将处女王关入王笼挂于交尾群内,12~24小时后放出可保安全可靠。嫩台介入不容易从他场引进王台,若王台偏嫩,离出房还有一段时间,

    中国蜂业 2016年12期2016-01-30

  • 新分群与交尾群防盗措施
    22)新分群与交尾群防盗措施毕桂春 (黑龙江东宁市老黑山中心小学,157222)目前很多养蜂人对分蜂和新分交尾群掌握的很好,操作的也很科学。但笔者认为,如何使新分群和交尾群不起盗是最棘手的问题,虽然新分群和交尾群分的很合理也很科学,一旦被盗就等于失败。因为在分蜂期,基本上都是在外界蜜粉源减少时或流蜜前期或蜜期结束后,所以,做好防盗就能使新分群和新分交尾群成功率在50%以上。新分蜂群和新分交尾群为什么会被盗,盗蜂来源和被盗原因,必须搞清楚。一、起盗原因1.

    中国蜂业 2016年7期2016-01-29

  • 群内起台是失王的主因
    人后悔莫及。一、交尾群起台处王必失一些蜂友常常抱怨处王交尾失败,百思不得其解。在处王交尾实践中,我不仅注重交尾群有粉、有蜜、有子、小群等众所周知的硬性指标,还隔天开箱提脾查看处王发育情况,及时摘除脾面上新筑的王台,对于介入性王台的交尾群,蜂群的排异性使原幼虫脾上极易起王台,三五天没查看,大幼虫改造的王台就封盖了。蜂群有了自己的王台,专心饲喂,它群介台出房的处王就被冷落。它还会被围,不给饲喂,受咬受排挤,一不注意,就被赶跑飞走了。急造台作为“明碉”好找,“暗

    中国蜂业 2016年8期2016-01-29

  • 一脾蜂育三王技术
    用2脾蜂组成一个交尾群,我用1脾蜂组成三个微型交尾群。蜂王交尾成功后介入生产群,微型子脾框装回标准框放入大群饲养,子脾出完后又可用作蜜框,交尾生产两不误。经济效益分析:如果一次育20只王,常规用蜂40脾,而一脾育三王方法只要7脾蜂,可以节约33脾蜂用于生产,33脾蜂是意蜂的话可以组成两个生产群,两个生产群在我地可以采42.5波美度柑橘蜜50 kg。微型交尾群有一点需要注意,新王开产时,由于空间的限制,有时会在少量房眼内产2~3只卵,不要误认为工蜂产卵或新王

    中国蜂业 2015年6期2015-12-26

  • 新王产卵质量解析
    量不佳。二、新王交尾质量问题处女王最佳交尾时间在出房15天以内,外界蜜粉丰富,气温适宜雄蜂密度大的季节里,处女王交尾质量最好,新王产卵能力强,使用时间长。如果在早春和晚秋因气温原因,如遇连续阴雨和低温天气,处女王在羽化出房后15天内未能成功交尾,超过最佳交尾时间,以后勉强交尾产卵,后期产卵质量也不会好。再者早春和晚秋雄蜂数量少,处女王交尾次数少,这都会造成新王质量差。三、外因造成的蜂王质量问题交尾群在处女王未交尾前产生盗蜂,交尾群缺饲料,交尾群蜂数过少,处

    中国蜂业 2015年12期2015-10-31

  • 处女王交尾小常识
    蔡呈贵处女王交尾小常识蔡呈贵(江西上饶市养蜂协会)出台后未交尾的蜂王称为处女王,5~6天后性成熟,这时腹部经常伸缩,并开始有工蜂追随。常在晴天中午20℃以上时飞出巢外交尾,称为“婚飞”。每次飞行15~50分钟,距离5~10 km。遇到雄蜂后,即被追逐、交配,交配后雄蜂生殖器拉断脱落,堵塞蜂王阴道口,阻止精液外流。第2只雄蜂交配时将其拔掉,以此类推。每次飞行可与数只雄蜂交尾,最后带着雄蜂黏液排出物形成的白色线状物飞回巢中,这种线状物称为“交尾标志”。蜂王交尾

    中国蜂业 2015年6期2015-01-24

  • 怎样培育生产用蜂王
    移虫、培育、组织交尾群、处女王交尾,蜂王就这样培育成功。其实要想培育优质蜂王,我们可以做得更细,蜂王可以培育的更优质,一方面提高蜂王质量增加产量,另一方面也减少经常引种带来的麻烦。现将我蜂场历年培育蜂王的经验和大家分享。一、种蜂群母本与父本的选择1.如果蜂场没有引种,可以根据自己蜂场当年生产情况选择优质的蜂群作为母本和父本。2.种蜂群抗病能力和饲料消耗也是选择种蜂群的关键,这样培育出的蜂王有更好的抗病能力和更节约饲料。3.培育高产优质的蜂王还有一个重要的因

    中国蜂业 2015年7期2015-01-24

  • 吴氏角叶蚤雌雄交尾结构关系初步研究(蚤目,角叶蚤科)*
    000)蚤类雌雄交尾结构机制关系的研究迄今涉及的种类很少(Holland,1955;Humpbries,1967;柳支英等,1986),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Holland(1955)对特异角叶蚤Ceratophyllusidius的报道,我国仅有对不齐蠕形蚤新月亚种Vermipsyllaasymmetricalunata(柳支英等,1974)的研究。涉及交尾蚤种较少的一个较重要原因,一是调查中很难发现自然交尾的蚤类,即使偶有交尾蚤类,在宿主体表毛丛中或混有大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2014年3期2014-11-10

  • 快速换王一法
    索了一些小窍门。交尾群中的处女王交尾产卵后,往大群介绍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有时因操作不当造成新王被围死,造成的损失让人心痛不已。有一次我在大箱中下了王台,大部分处女王交尾产卵后,我发现有几群过了20多天还没交尾。而交尾群中同批的王台,处女王交尾后已产卵大半脾。于是我想用交尾群中的产卵王换掉大群中的劣质处女王。而在以前常规做法是把劣质处女王拿掉杀死,一天后再把要介入的产卵王放入不过蜂的王笼,加入大箱。大约过两三天后蜜蜂不围攻王笼,再把新王放出。我当时想如果把劣

    中国蜂业 2014年10期2014-01-25

  • 交尾群组织及新王介绍
    绍兴市顾家蜂场)交尾群组织及新王介绍顾奇卫(浙江绍兴市顾家蜂场)一、组织交尾群一般来说,处女王出房3~5天开始婚飞,5~14天婚飞要求迫切,如因天气等原因耽误了到25天以后才婚飞,交尾常常失败。为避免近亲繁殖,处女王通常喜欢在离蜂场7~8公里的雄蜂圈进行交配,并要连续进行3天婚飞才能完成与7~10只雄蜂的交尾。在交配季节,雄蜂多喜欢在晴朗无风的午后出巢飞翔,依据地形或磁场形成大小不一的数个雄蜂圈,大的有2万多只,小的有几百只到数千只不等。性成熟的雄蜂一般在

    中国蜂业 2014年11期2014-01-25

  • 小经验 试试看
    ,发现有一只新王交尾误入一有王群,用中隔板将其隔开。4天后正常产卵,16日检查子脾已有封盖。我把老王分开,成为新单王群,不想30日检查蜂群,见又有一只交尾王误入新王群中,并且已交尾,两王一样大,检查巢内有卵无小幼虫,为探明究竟我没有将其分开。到10月10日两只新王仍相安无事,只是巢内却仍然有卵无子。眼看巢内接近无子,故用中隔板将其隔开,3天后见小幼虫,之后两新王一切正常。四川绵竹市三星公寓C区4单元402,618200 姚守华小经验二则一、原生态中蜂饲养的

    中国蜂业 2013年1期2013-03-25

  • 交尾群管理始末
    ,155607)交尾群管理始末关阵英(黑龙江宝清县七星泡镇畜牧场英杰蜂场,155607)交尾群管理是每个养蜂场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这项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蜂场一年或下一年的收成。以下是本人总结的交尾群管理经验:一、交尾群的组织交尾群是用来供处女交尾的小群,它不同于处女王采蜜群,也不同于种蜂场保存蜂王的小核群,小核群只要保护好蜂王即可。生产场分蜂组织交尾群应在不影响原群发展的情况下,提出1张虫蛹兼有的子脾,1张蜜粉脾。交尾群应不少于2000只蜂,双王同箱,巢

    中国蜂业 2013年7期2013-03-25

  • 标准箱改多王交尾
    0)标准箱改多王交尾箱杜辉煌(福建邵武市世纪广场4栋410室,354000)目前养蜂生产中普遍使用的交尾箱最多可容纳4只处女王,组织交尾群时一度失去外勤蜂,有一个恢复外勤蜂的过程。每个小交尾群需要2张脾。我介绍一种利用标准箱改成的交尾箱,此箱可用于育种场或大型养蜂场。因为使用原箱群改造,不用移动蜂群位置,可使蜂群处于安静稳定的环境。一个箱体可放6只处女王。每只处女王只要用一脾蜂。处女王一出王台,工蜂就处于积极工作状态,有利于处女王交尾。方法如下:1.新蜂箱

    中国蜂业 2013年2期2013-03-25

  • 巧用赘脾做交尾
    赘脾保存起来,做交尾群的交尾脾,使用效果很好,使用方法如下:一、操作方法育王提交尾群时,将有蜜或有粉小赘脾粘在小型饲喂器底部,放在交尾箱内,向箱里抖入半框以上幼蜂,如果挡板上有赘脾可直接放入箱中抖蜂即可。当外勤蜂回原箱后剩余幼蜂基本上赘脾,因赘脾面积不太大,幼蜂较多随赘脾型状成蜂团,将成熟王台粘在赘脾上,幼蜂能够对王台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如果赘脾上饲料少或无饲料,可在饲喂器内喂湿糖面或结晶蜜。二、该方法的优点1.节省工蜂数量,尤其是在蜂群未达到强群时提前育

    中国蜂业 2013年12期2013-01-24

  • 提高中蜂处女王交尾成功率的办法
    ℃以上时飞出巢外交尾,每次飞行15~50分钟,距离5~10千米,遇到雄蜂后,即被追逐、交配。每次飞行可与数只雄蜂交尾,最后带着雄蜂排出物形成的白色线状物,飞回蜂巢,这种线状物称为交尾标志。在1~2天内,蜂王共和7~15只雄蜂交尾,把精子贮存在受精囊中供其一生之用。蜂王的交尾期大约 1~2周。1. 中蜂交尾箱不宜过小或过大一般家庭饲养中蜂不需准备专用的交尾箱,可用中蜂标准箱作交尾箱。每个交尾箱用闸板隔成互不相通的大小相等的两个区,每个小区各开一个巢门,使巢门

    中国蜂业 2013年5期2013-01-17

  • 巧遇中蜂分蜂、蜂王交尾同期进行
    目睹蜂王在低空中交尾的情况则极为罕见,很多养蜂人养蜂多年也很难见到这一奇观。2012年5月16日,笔者有幸观察到了多只处女王同时婚飞交尾的自然现象的奇特景观。2012年5月16 日15 时30分,蜂场中坐南朝北南主房房檐东边的第一群中蜂二次分蜂(5月8日第一次分蜂),在蜂场上空5~6米处蜜蜂飞翔团形如球状云团,滚动聚飞迁移,向北盘旋飞往核桃树冠,嗡嗡之声大作。15时38分左右,蜜蜂逐渐从西面趋向蜂斗(蜂斗由蜂友何琰用竹竿支撑),渐渐入斗结团。此时我听见身旁

    中国蜂业 2012年11期2012-09-11

  • 交尾时间与婚飞温度——读《处女王交尾的奥秘》一文后感
    89号)《处女王交尾的奥秘》一文,发表在《中国蜂业》2012年第3期上旬刊上,文章中第一句就说:“多年的养蜂实践发现一个令人不解的奥秘,处女王的试飞交尾时间都在14时至16时进行,在我的养蜂实践中其他时间还没有发现,或者说根本没有”。其实不然,虽然文章作者采用改变移虫育王时间来做试验,但把处女王与雄蜂交尾最重要的环境条件温度排除在外,于是就无法取得正确结论。2002年2月12日,我场超早移虫育王,2月23日分台,3月8日始晴,市气象台预报最高气温14℃,交

    中国蜂业 2012年19期2012-08-15

  • 对处女王交尾奥秘的一些认识
    》第3期“处女王交尾的奥秘”一文后对作者的观点深有同感。处女王交尾的一些事实规律是从人类开始养殖蜜蜂到现在几千年的养蜂历史中,通过一代代养蜂者在生产实践过程中观察、记录和总结出来的,如今仍有许多未知奥秘需要我们去探索。我对这种实事求是地探索客观世界的精神非常钦佩。生殖是每种生物传宗接代的本能。生殖又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交尾是某些或大部分动物在青春期(动情期)内完成的(昆虫、爬行动物及哺乳动物)有性生殖的必然过程,是这些动物的雌雄个体间的性行为。每种动物

    中国蜂业 2012年8期2012-08-15

  • 小经验试试看
    小经验试试看交尾群调整方法利用交尾箱培育新王及短时间保存蜂王很方便,交尾交尾成功率高,占用工蜂量少,机动性好,可以多次连续培育蜂王。在无王台情况下,还可利用老王发挥余热,为产浆框提供移虫用幼虫。怎样才能连续用交尾箱培育蜂王呢,我的方法是这样的:组织完交尾群,交尾群新王产卵第二天开始育第二批王台,第二批王台到第10天时,交尾群第一批新王已产卵9天以上,群内已有封盖子脾,可将新王介入大群。问题的关键是新王不容易介入大群,而且直接将王台或老王介入原交尾群里也很

    中国蜂业 2012年10期2012-08-15

  • 用小群育王换王的方法
    用3框足蜂组织成交尾群。当蜂王交尾成功后,不用补蜂就可以直接发展成大群。这种方法不足之处在于原群被抽走了3框蜂后,群势被削弱了,在春季会严重影响蜂群的采集力。小群育王就能解决这个问题。我的方法是从老王群中提出1框带蜂的老子脾,要求老子脾上的幼蜂已在出房。失王一天后,介入一个成熟王台组成新分群。这样的做法对老王群群势发展和采蜜均无大的影响。由于小交尾群蜂王交尾极易成功,在新王产卵后,把要换的老王去掉,第二天用王笼扣住新王,连蜂带脾并入要换王的蜂群。过24小时

    中国蜂业 2012年11期2012-08-15

  • 再谈生产蜂场怎样解决蜂种问题
    或附近蜂场的雄蜂交尾,而成为杂种蜂王,由此蜂王繁殖的子代蜂群将是杂交一代。按理说,应该表现出较好的杂种优势。但事实往往并非如此,原因是生产蜂场在人工育王的过程中,根本无法控制处女王的交尾,而生产蜂场的蜂群种性基本上都是混杂的,这样一来,即使处女王本身的种性很纯,由于与其交尾的雄蜂却不知何种,种性不明。所以,其后代的表现就很难说了。尽管有时也可能会出现一些性状优良的子代蜂群,但它们的优良性状也不可能真实遗传,在她们的下一代中,这些优良的性状又会发生分离。为了

    中国蜂业 2010年6期201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