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研究
——以云南中医学院为例

2018-01-21 06:11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年17期
关键词:适应性新生大学

大学是预期社会化的阶段,在此期间大学生需要为未来的社会角色进行心理和能力上的准备,而完成这些准备必须以实现从高中到大学的诸多角色转变为基础。因此,其能否适应大学生活以及能适应的程度都直接影响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一些大学新生在入学后由于处在“理想间歇期”,容易产生“新生适应不良综合症”以及由此引发的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问题,这就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对此方面的关注。由于“中小学对学生适应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不强、家庭没有充分发挥其培养孩子适应能力的作用、新生自身在适应环境中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1]等方面的因素,造成大学新生对自己、学校、专业等认同度不高,进而引发各类问题。这也是近来关于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研究一直热度不减的原因。

生物学认为适应指有机体在外界环境发生变化之后,为了满足新的环境条件的要求以维持自身的生存而作出的相应调整。心理学认为 “适应是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运动”[2],从过程看,适应就是由不平衡到平衡,从状态看就是平衡的程度。当把适应的主体定位为人时,不难发现所谓的适应同样是主体为了使自己在已经发生变化或正在发生变化的外部环境中保持平衡而进行的的活动,但是人作为一种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类存在物,不仅能够积极适应环境,同样会为了达到“平衡”而能动地改造环境。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适应性普遍被表述为对适应的能力,如张大均教授认为[3]适应性是“当个人在进行社会化的过程中,努力通过改变个人所处环境或自身,使个人与所处环境达到相互协调的能力”。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编制的《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4],主要从人际关系、学习适应、校园生活适应、择业适应、自我适应这五个维度来开展新生适应性评价。为了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为学生大学阶段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笔者根据学界的研究成果和进行问卷调查来分析和研究云南中医学院新生适应性问题,并尝试通过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化解“新生适应不良综合症”的消极影响。

1 大学新生适应性现状

本次问卷调查在第一学年结束时,针对云南中医学院2016级新生共下发问卷2043份,回收2033份,并且所回收问卷有效率为100%。调查对象中,男生和女生各占33.84%和66.16%,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分别有546名和1505名,2033名学生中,有548名来自城镇,1485名来自农村。本次问卷调查主要针对云南中医学院2016级新生的学习适应性、生活适应性、人际关系适应性以及对学校适应性教育的认同度四个方面来展开。

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变,最重要的是学习方式。从以考试和升学为目的的教师主导式学习,转换为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的自主学习。一旦受挫,必然导致学生在学习上缺乏动力。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在学习适应性上表现出较高水平,而少部分学生存在对专业、学校认同度不高的问题。74.03%的学生认为自己喜欢大学的学习方式,高于不喜欢大学学习方式的25.28%。关于入学后对学校和所学专业的态度,40.88%的学生认为“符合自己的想象”,15%的学生认为“比自己想象的好”,认为“与想象有些差距”的占40.63%,认为“十分不满意”的占3.34%;积极的评价高于消极的评价。在涉及专业认同问题时,选择“非常认可”、“不太喜欢”、“没有感觉”和“很不喜欢”的学生分别占49.14%、25.87%、22.09%、3.54%。具体到学习过程中不适应的主要原因,按呈现比例依次是学习科目多、课程难度大、老师监督少、学习方式不适应四方面的问题。尽管如此,学生对学校课堂教学效果的满意度依旧很高。

从“熟人社会”转变到“陌生人社会”是大学生活的一个重要的变化。笔者发现多数学生的社交圈子相对狭隘,主要集中于同班同学和舍友。大部分学生能够妥善处理好与舍友的关系,但是也有21.54%的学生认为自己与舍友的关系偏向消极,并且其中以女生居多。同时,随着心理和生理逐渐成熟,多数学生在处理和异性的关系时也能够保持理性,26.73%的学生将恋爱问题作为大学期间需要面对情感问题,但也有22.73%的学生对“大学期间谈恋爱”的认识较为模糊,这意味着未来需要加强关于婚恋观的教育。

大学不仅意味着独立生活,而且需要适应学校的饮食、气候环境、文化氛围和管理等。对部分同学来说,处理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依旧会存在一些困难。尽管只有5.61%和0.69%的学生认为自己对大学生活“不太适应”和“完全不适应”,但在涉及校园环境、自然环境、文化因素等因素时,依旧有不少学生认为自己不能很好地适应。对于趋向自由的大学生活而言,多数同学会选择社团组织、图书馆学习等来充实自己,但是依旧有30.74%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平衡学习和娱乐方面存在困难,14.51%的同学认为在新奇事物面前很难控制自己。同时,即便加入了社团,25.77%的学生也很盲目,对加入的意义,并没有清晰的认知。

多数同学对云南中医学院的新生适应性教育工作和其他学生工作较为认同,但少数学生认为还需要对相应的工作进行调整和改进。例如,在被问及“你是否了解学习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时,20%的学生回答“没有听说过”;对辅导员工作感到“不满意”和“十分不满意”的学生各占7.08%和0.98%;对班主任工作感到“不满意”和“十分不满意”的学生占7.77%和1.77%;有15.25%的学生对云南中医学院宣传和推行的本科毕业生德育答辩制度竟然“没听说过”。

对比其他研究成果,虽然调查结果未能佐证学界所持“医学大学生的‘专业兴趣’方面的适应性水平比其他专业低”[5]的观点,但新生适应性问题依旧困扰着部分学生和老师。在回顾大一学年时,近三成学生认为,自己对过去第一个学年的满意度很低。同时,困扰学生最多的问题分别是,自我管理能力(51.89%)、学习困难(51.65%)、迷茫,对大学生涯缺乏规划(48.94%)、经济问题(38.17%)、人际关系适应问题(36.89%)、自我评价和认同困难(30.55%)。

2 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及原因分析

尽管调查结果反映出新生群体中的大部分学生能很好地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但新生适应性问题的存在也是客观的,并且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面临的问题也不容忽略。新生适应性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面对外部环境改变时,学生调整自身以达到平衡状态的能力方面的欠缺,同时也反映出学校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不足。

2.1 存在的问题

2.1.1 学习适应性问题 大学期间的学习适应性问题集中表现为对学校和专业认同度不高以及对学习方式转变后的不适应。这直接影响了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认同了学校和专业,才能让学生做一个“乐之者”。一方面,调查结果虽未明确反映出“医学大学生的‘专业兴趣’方面的适应性水平比其他专业低”,但是中医类专业理论知识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专业及知识的理解,需要有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对于当前大多数新生而言,在接受多年基础教育过程中,接受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十分有限。面对中医类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难免存在一些晦涩难懂之处。另一方面,大学阶段需要学生在更深层次上掌握相关学科知识,也需要学生保持“志于学”的专注。同时,从中学向大学转变最显著的是学习方式的转换。这些转换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导致学生在确立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的持续性环节中出现障碍。首先,高中阶段的学习目标明确指向了考试和升学,学生在这些较为明显、较为功利的目标激励下,很容易就产生和保持学习的动力;其次,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变,需要学生实现“从‘填鸭式’教学转向‘启发式’教学、从服从安排到适应于自主安排、有效管理好业余时间、从按部就班到自己规划大学生涯。”[6]而对于部分学生来说,短期内很难完成这些转换。

2.1.2 生活适应性问题 生活环境的变化是产生适应性问题的主要诱因。在学习上由按部就班到自主安排的同时,生活上同样需要大学生从“保姆式”转向自主化、从单一化转向多样化。在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发生转变的过程中,生活适应性问题主要包括自我管控问题和环境适应问题。在进入大学之后,学生脱离了中学阶段父母和教师的严密控制,在安排自己的时间方面表现出一种极大的自由。而处于“理想间歇期”的新生,由于缺乏学习目标,很容易就放纵自己,如沉迷于网络和游戏等。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低头族”都会难免出现一些生活上的适应性问题。另一方面,尽管云南中医学院的生源以云南省为主,但是由于部分专业专门针对某一少数民族,使得学生在生活环境、文化氛围、饮食习惯上出现不适应,这些也是不容忽略的。

2.2 人际关系适应问题 著名心理学家丁瓒教授认为[7],“人类心理的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人类心理的病态,主要是由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失调而来”,人际关系的适应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在新生适应性问题中,自然环境的变化带来的问题尽管是客观存在的,但是相较于人际关系的变化而言,显然更容易克服。问题在于“很多大学新生都是第一次离家外出上学,从‘熟人社会’步入‘陌生人社会’,他们还比较依赖原有的社会支持系统,新的社会支持系统还未建立起来,面临迫切的人际交往方式转换问题”[1]。人际关系问题一方面表现为部分大学生在处理与同学、舍友以及老师等的关系过程中不得其法,另一方面则表现为不善于同异性打交道。具体来说,无论是与他人关系不融洽还是交际圈子的狭隘以及拙于处理异性关系,都突出表现大学生在适应性的社会角色过程中的人际关系问题。

除了上述问题之外,在适应过程中学生群体中还存在对自己新环境中的评价方面的问题。进入大学之后,学生不仅需要对新的环境进行适应,而且需要重新定位自己。但是在此过程中由于面临适应性问题造成其不能客观、全面地评价自己,反过来这错误判断又会成为其在适应过程中的又一阻碍。

2.3 原因分析 新生适应性问题产生于外部环境变化之后主体与环境之间的不平衡、不相符,但是并不意味着可以把适应性问题归咎于环境的变化。至于产生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适应性问题的原因自然是因为学生平衡和适应能力的欠缺,更深层次来看,这种能力的缺乏一方面囿于过去学习生活并不涉及这类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大学在组织相应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未能有效地获得相应的能力。

首先,进入大学之前适应性学习的真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在进入大学之前虽然学生也在进行着持续的社会化,但是在学习和生活方式并不会出现太大的跨度,因此自身不具备通过相应实践获得相应认识的条件。另一方面,在中小学阶段学生面临着繁重的学习任务,但几乎离不开考试和升学这两个较为功利的目标,也不会涉及适应性的学习,有的学生甚至连生活起居都有人包办。所谓的真空状态不仅包括学生基本生活能力训练的忽略,甚至花费在人际关系、锻炼身体、陶冶情操等方面的时间都被压缩了。同时,在高中阶段还存在一种普遍的现象,即高中老师为了激励学生学习会灌输给学生“考上大学就轻松了”等错误的理念[8],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产生了误导。

其次,高校新生适应性教育实效性问题。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的关注,新生教育也广受诟病。一方面认识到了适应性教育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却把新生入学教育当成了适应性教育的全部,一旦完成了入学教育之后就很少专门开展相应的活动。问题在于走马观花式的速览,并不能让学生对专业、学校、学习以及生活等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在无形中就为诸多不适应问题埋下了隐患。适应性教育实效性问题另一方面也体现为学生对教育不够重视。同时,教育的方式主要采用集中宣讲的方式,不仅限制了教育的实效,而且缺乏相应的针对性。

当然,无论入学教育效果如何,在面临实际问题的时候都需要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解决具体问题。新生适应性的程度和水平的差异,就是个体能力和身心发展水平影响的结果。

3 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对策

无论是学习适应性问题、生活适应性问题还是人际关系适应性问题,都是学生主观精神对象化的结果,因此要解决好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关键在于立足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通过在教育群体、教育内容、教育途径及思想引导方面进行深化,对学生施加相应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来使他们形成符合客观环境要求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能力。

3.1 探索主体间性型新生适应性教育形成教育合力 教育主体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把受教育者纳入到主体范畴,主要是为了避免其处于主客二分之下的一种不平等的地位,进而提高教育的实效性。而主体间性型教育突破单一主体范式,打碎主客体二元对立,强调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地位。采用主体间性新生适应性教育,坚持师生平等互动、沟通理解、互惠共享、贴近生活的原则,通过主体间的互动交往,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中缓解和解决新生适应性问题。

新生适应不良,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是主观心理因素导致。主体间性型适应性教育能够提升学生主体地位,平等、尊重、理解的教育氛围,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自主性和自信心,进而积极主动地调整自身状态尽快适应大学新的学习、生活和交往环境。同时,主体间性型教育也在教育形式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立足学生适应性教育需要。通过校史校情教育、专业领域专家讲座、就业前景分析,同时让学生就教育内容进行讨论、提出问题、撰写感悟等,增强学生对学校、专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满足学生情感与归属、尊重等高层次的需要。需要是一切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一旦学生认识到通过某一活动能够满足自身的需要,就会展现出极大的热情和活力,积极追求良好效果和完满状态。新生适应性问题,也就能够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和谐的教育合作中得到缓解和解决。此外,学校与学生家庭之间的互动交流,也能够增进双方对学生的全面了解。在学校、家庭和个人的协作之下,共同面对新生适应问题,进而采取积极的、有针对性的行动,形成合力,共同解决新生适应性问题。

3.2 坚持教育持续化保持新生适应性教育活力 教育持续化,一方面是在新生适应性教育制度体系完善的基础上,持续、有序地开展教育。“当前国内高校进行新生适应性教育的途径主要是开展校纪校规学习会,组织各类专业性讲座、集中放映电教片、印发宣传资料等”[9],没有构建起轻重有度、急缓有序的制度规划和工作安排,只要是有关学生适应性教育的内容都集中安排在大一学期初集中开展,没有根据学生现实需要的轻重缓急进行合理安排。另一方面,新生往往要经过一学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基本适应。在云南中医学院德育答辩中,学生德育答辩论文中“懵懂的大一”是出现的高频词。皮亚杰的“平衡说”认为,适应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个过程[2]。新生要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环境,也是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才能达到适应的状态。集中教育的培训若过于频繁,则会使学生顾此失彼,难以消化吸收,没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所以,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开展也得给学生一个适应的过程,需要将适应性教育内容进行为期一个学年的长时段、针对性强的有序设计和安排。

新生适应性教育既要保持教育内容安排的持续合理,也要保证教育效果的持续有力。新生入学之初,进行相关的规章制度教育、安全教育、学业指导等是必要的,但一定要有科学合理的时间规划和内容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学生适应。需要考虑什么时候适合开展什么教育,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比如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安排在大一学年下学期开始,但不分先后将之与安全教育、规章制度教育等进行满堂灌,学生不仅得不到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效果,还影响对安全教育、规章制度教育的理解与吸收。固然,有的是学校出于各种考虑简化、缩短流程,有的是缺乏合理时间规划。但是,无论是教育制度的缺失,还是简化流程,毋庸置疑,这样的新生适应性教育都是浮于表面、流于形式。

要杜绝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形式化,还应对新生适应性教育效果进行持续跟踪,对教育效果、预设目标进行分析评价,保证新生适应性教育切实围绕问题、能够解决问题,保持新生适应性教育活力。避免只开展、不跟踪,只重声效、不重实效的现象发生。同时,在一个新生适应性教育周期结束之后,对整体教育效果要建立反馈机制,通过调查、访谈等形式形成反馈总结报告,作为今后工作改进的依据,从而不断增强新生适应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3 开展生活化教育强化新生适应性教育的生命力 新生适应性教育除了要体现学生在适应性教育中的地位之外,还要促进教育内容的生活化和方式的生活化。注重“立足于生活世界,在生活中找依托、以人为主体、以生活为中心、以教育为导向”[10]。贴近生活不仅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生命力的立足点。一方面,只有实现内容生活化,才能保证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持续化,避免教育内容的抽象化和苍白无力。另一方面,只有教育方式生活化,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方法,才能贴近学生,触动学生,进而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首先,在具体的新生适应性教育实践中,教育者应该充分挖掘和使用适应不良的典型事例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作为教育素材。通过鲜活的事例吸引学生,增强学生的体验感、获得感。同时,避免一味地灌输和说教,把与生活存在一定距离的教育内容,如人才培养计划、职业发展规划等与学习生活、择业实际等结合起来,寓教于乐,实现化人于无形。开展诸如“破冰”等团队心理辅导活动,班级学习交流、文化体育等集体活动,宿舍文化建设活动。以活动为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开展交流,在活动中适应。

其次,当代大学新生群体以“90”“95”后为主体,他们接受新生事物快、思维活跃。新兴网络技术、新媒体已经成为他们学习、生活、交往、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生适应性教育也要打破传统教育的单一,充分利用发达的现代网络技术和平台,利用学生最喜爱的接触方式和手段贴近学生,触动学生,增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和反馈,真正做到新生适应性教育入脑、入心、入行。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QQ群、易班网等形式搭建新生适应性教育网络平台,占据网络阵地,进行网络新生适应性教育。同时,需要将学校优秀的德育资源更多地进行互联网化,形成互联网资源。比如,引导学生登录校园网,通过参观网上3D虚拟校园、三维全景虚拟博物馆、三维全景虚拟校史馆等深入了解学校的物理环境、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增强学生的获得感;通过新生适应性教育网上知识竞赛,图片、微视频、微信、微小说征集等多种方式进行融入教育。

3.4 结合新生理想信念教育调动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内驱力 基于新生适应性教育的驱动力不强,根源在于教育体系的构建、执行以及新生的接受心理。在教育体系的构建和执行得到保证的基础上,可以通过结合新生理想信念教育,进一步加强新生适应性教育的思想引领。

大学生在高中时期主要的目标指向就是考上大学,在顺利进入大学后,常会出现“理想间歇期”,考上大学的目标实现后,在一定时期内陷入迷茫状态,需要经过一定时期的调整。那么,在新生“理想间歇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动力和支柱,是人们克服困难、迎接挑战的重要保证。大学新生理想信念教育针对大学新生进行思想引领,帮助大学生尽快度过“理想间歇期”。树立目标,以目标为引领,强化学生内在驱动力,引导新生正确面对适应问题,积极主动地去面对困难并进行自我调整,尽快适应融入大学生活。

4 小结

大学新生能否及时适应校园环境直接影响其成长成才。所以,新生适应性教育要随着大学生群体特点的变化、网络信息技术和平台的快速发展、教育问题呈现出的差异性进行持续调整;要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要立足于学生适应发展需要,科学设计,合理安排,在教育主客体关系、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效果等方面深入思考,健全完善新生适应性教育体系,帮助学生成长成才,促进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提升。

猜你喜欢
适应性新生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重获新生 庇佑
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卷评析及备考建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新生娃萌萌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