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辨证脉学中体质脉象临床应用浅析

2018-01-21 14:56*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年3期
关键词:脉象体质要素

*

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4

体质可以指导辨证,指导临床治疗。随着中医文化的传播,患者对自身的体质定位越来越重视。如果医者能运用系统辨证脉学体系中的体质脉象系统,则能找出客观依据,迅速判定出病人的体质,从而确立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1 体质的概念

体质[1]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过程中,有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性。也可以说体质,是个体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的在功能、特性、结构上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这种特性在生理上表现为对外界环境的反应性,在病理上表现为对抗疾病的倾向性。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体质特点,人的体质特点或隐或显地体现于健康或疾病过程中。因此,体质实际上就是人群在生理共性的基础上,不同个体所具有的生理特殊性。

2 体质学说

20世纪70年代后期,王琦等[2]提出“中医体质学说”的概念。它是以中医理论为主导,研究人类各种体质特征及体质类型的生理和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反应状态、病变的性质及发展趋向,从而指导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学科。

3 体质的临床价值

体质是个体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的形体结构与机能方面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机体阴阳气血盛衰的禀赋特点和对疾病的易感受性,不同体质的人患病后的转归也有不同,故分析病人的体质特征有助于了解机体气血阴阳的盛衰和预测疾病的发展转归,可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参考[3]。

4 系统辨证脉学的概念与其脉象要素

系统辨证脉学[4]是齐向华教授在融合古今脉学的基础上,遵循系统论的原理和基本规律,运用中医学、认知心理学、现代信息学和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形成的具有独到见解的、容纳多学科、涵盖多层面的全新脉学体系。系统辨证脉学认为脉象是一个复杂系统,在这个复杂模式系统的知觉过程中,要将其降解为各种物理特征来感受,通过手指单因素感觉所感觉到的各种物理因素物理信息,称之为脉象要素。这些脉象要素分别来自于脉体、脉管壁、脉搏波和血流,根据信息的分类和来源不同进一步分化出25对脉象要素。脉体要素包括“左右”、“内外”、“曲直”、“寒热”、“清浊”、“浮沉”、“上下”、“粗细”;脉壁要素包括“厚薄”、“刚柔”、“敛散”;脉波要素包括“动静”、“来去”、“长短”、“高深”、“怠驶”、“迟数”、“结代”;血流要素包括“稀稠”、“疾缓”、“滑涩”、“进退”、“凹凸”、“枯荣”、“强弱”。每一种脉象要素可揭示出其所代表的临床意义,有助于疾病的诊治。

5 体质脉象系统

《黄帝内经·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认为一切事物的变化,都离不开木、火、土、金、水五行,人亦如此,按五行特征,结合其5种不同颜色、心理性情,可以辨别大多数人存在的5种差异,这5种存在着差异的人群即称为“五行人”。其中具有木行特征的人群称为“木形人”;具有火行特征的人群称为“火形人”;具有土行特征的人群成为“土形人”;具有金行特征的人群成为“金形人”;具有水行特征的人群称为“水形人”。系统辨证脉学依此将人的体质分为木形人体质、火形人体质、土形人体质、金形人体质、水形人体质,总结上述五种体质的人的脉象特征,形成体质脉象系统[5],为临床诊疗提供客观依据。

5.1 木形人体质脉象 木形人体质特点为:皮肤苍色,头小,面长,两肩广阔,背部挺直,身体小弱,手足灵活;有才能,好劳心,体力不强,多忧虑,做事勤劳。基本脉象特征为“直”“强”、“热”。脉象要素系统辨证:临证诊脉根据“直强而热”的基本特征就可以做出木形人的体质判断。在此基础上,根据兼见脉象的不同可以区分不同的体质亚群。如果又表现“长”、“动”、“进多退少”、“来驶去怠”脉象要素者,则为木形人体质偏于“火旺”者;表现“上”、“疾”、“驶”脉象要素者,则为木形人体质偏于“气盛”者;表现“浮”、“刚”、“细”脉象要素者,则为木形人体质偏于“血虚”者;表现“枯”、“细”脉象要素者,则为木形人体质偏于“阴亏”者;表现“敛”、“动”、“内曲”脉象要素者,则为木形人的“善思劳心”之人。

5.2 火形人体质脉象 火形人体质特点为:皮肤赤色,脸型瘦尖,头小,手足小,步履稳重,对事物的理解敏捷,走路时肩背摇动,背部肌肉丰满;其性格多气、轻财、缺乏信心,多虑,认识事物清楚,性情急。基本脉象特征为“热”、“强”。脉象要素系统辨证:临证诊脉根据“热而强”的特征,可以做出火形人的体质判断。根据兼见脉象的不同可以区分不同的体质亚群。如果又表现出“上”、“数”“粗”、“疾”、“动”脉象要素者,则为火形人中的“热盛”者;表现出“进多退少”、“长”、“来驶去怠”脉象要素者,则为火形人体质中“阳热亢盛”者;表现出“稠”、“滑”脉象要素者,则为火形人体质中“热蕴生痰”者;表现出“动”、“浮”、“高”、“散”脉象要素者,则为火形人中性格粗犷、谨慎不足之人。

5.3 土形人体质脉象 土形人体质特点:皮肤黄色,面圆,头大,肩背丰厚,腹大,肌肉丰满,全身上下都很匀称,步履稳重;其内心安定,助人为乐,爱结交人。基本脉象特征为:“厚”、“柔”。脉象要素系统辨证:临证诊脉根据本“厚而柔”的特征,即可做出土形人的体质判断。在此基础上,根据兼见脉象的差异可以辨别出不同体质的亚群。如果又表现出“滑”脉象要素者,则为土形人体质偏于“湿胜”者;表现出“缓”、“进少退多”脉象要素者,则为土形人体质偏于“气郁”者;表现出“散”、“静”、“粗”、“长”脉象要素者则为心底宽厚,人际关系和谐,思想明晰之人。

5.4 金形人体质脉象 金形人体质特点:皮肤白色,面方正,头小,肩背小,腹小,手足小,足跟坚厚而大,骨轻;为人清白廉洁,性情急躁刚强,做事果断。基本脉象特征为:“薄”、“细”、“弱”脉象要素系统辨证分析:临证诊脉根据脉象“薄、细、敛、弱”的特征,即可做出“金形人”的体质判断。在此基础上,根据兼见脉象要素的差异可以辨别出不同的体质亚群。如果又表现出“热”、“数”、“疾”脉象要素者,则为金形人体质偏于“阴虚”者;表现“寒”、“迟”、“缓”脉象要素者则为金形人体质偏于阳虚者;表现“浮”、“上”、“进多退少”、“来驶去怠”脉象要素者,则为思维活跃、心里敏感之人;表现“直”、“刚”脉象要素者,则为做事认真负责、谨慎思虑之人。

5.5 水形人体质脉象 水形体质人的特征为:皮肤黑色,面部不光整,头大,颊腮清瘦两肩狭小,腹大,手足好动,行路时身摇,其禀性无所畏惧,善于欺骗人。脉象基本特征:“厚”、“粗”、“稠”。脉象要素系统辨证:临证诊脉根据脉象“厚粗而稠”,即可判断为水形之人。在此基础上,根据兼见的脉象要素的差异可以辨别出不同的体质亚群。如果又表现“来怠去”、“缓”脉象要素者,则为水形人体质偏于“气虚”者;表现血管壁与周围组织界限“模糊”脉象者,则为水形人体质偏于“痰湿”者。

6 脉案举例

王某,女,47岁。2017年7月27日一诊。主诉:头昏痛1月余。患者自诉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昏沉不适,伴恶心呕吐,未行系统治疗。现症见:头昏痛,头沉不适,恶心欲吐,日间精神差,胸闷,纳眠可,二便调,舌暗红苔薄白,脉厚、粗、缓、柔。诊断:头痛。治则:健脾化浊,疏肝解郁。处方:清半夏9 g, 厚朴9 g,防风15 g,白芍15 g,茯苓30 g, 山药15 g,鸡内金15 g,天麻15 g, 葛根15 g,芦根15 g,百合20 g,五味子15 g,琥珀2 g,柴胡15 g,郁金15 g。7剂,水煎服,日1剂。

2017年8月3日二诊。病史同前,服药效佳。患者头痛明显好转,头昏沉症状基本消失,已无恶心呕吐,胸闷减轻,日间精神差明显改善,纳眠可,二便调,舌暗红苔薄白,脉厚、粗、缓、柔。处方:上方加川芎20 g以巩固治疗。

7 讨论

基于齐向华教授“系统辨证脉学体系”分析,患者整体脉象:“厚”、“粗”、“缓”、“柔”;左三部整体脉象:“厚”、“稠”、“柔”、“粗”、“缓”、“短”、“上粗下细”、“进少退多”;右三部整体脉象:“热”、“稠”、“短”、“涩”;局部脉象:左三部:寸部:“弱”、“细”,关部:“稠”、“浮”、“粗”、“滑”、“厚”、“强”,尺部:“粗”、“厚”、“稠”、“强”;右三部:寸部:“凸”、“弱”,关部:“涩”,尺部“敛”、“粗”、“凸”。

脉象分析:根据整体脉象见“厚而柔”即可做出该患者为土形人的体质的判断。土形人易生痰湿,性格宽厚,遇事忍耐。左脉见“滑”脉象要素,表明该患者为土形人体质偏于“湿胜”者;见缓”、“进少退多”脉象要素,则为表明该患者为土形人体质偏于“气郁”者;右脉见“热”、“稠”、“涩”,表明患者气郁化火。综上,方选半夏厚朴汤加减,以健脾升清降浊,疏肝解郁。方中清半夏、厚朴畅中焦气机;茯苓、山药健脾祛湿;鸡内金消积降浊;芦根清泄湿热、止呕;天麻、葛根、防风升提中阳、平肝止痛;白芍、五味子养肝柔阴;琥珀、柴胡、百合、郁金疏肝解郁、活血清心。诸药合用针对土形人体质特点,共奏健脾降浊,疏肝解郁之效。

[1]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195.

[2]王琦.中医体质学说[J].科技导报,1994(5):39.

[3]朱文峰.中医诊断学[M].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 44.

[4]齐向华.系统辨证脉学培训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75-77.

[5]滕晶,齐向华.初涉脉诊四部曲[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103-112.

猜你喜欢
脉象体质要素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基于时间序列和时序卷积网络的脉象信号识别研究
探索脉学的学习方法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瞬时波强技术对人迎、寸口脉象研究的意义探讨
也谈做人的要素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