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使命 守正创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018-01-22 11:53周纯杰
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2018年11期
关键词:文明校园思想

■文/周纯杰

(作者系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新闻出版局局长,本文系周纯杰同志2018年11月6日在全区高校近期重点工作调度推进会上的讲话,标题为编者加,刊载时略有删减)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区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育新人”这一重要职责使命,安排部署开展“我的肩膀——能挑多重的担子?”主题讨论及实践活动和“全区首届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月”工作。同时,调度推进高校文明校园创建工作。

自治区党委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玉刚同志亲自指导,策划并推动“两项系列活动”,亲自审定工作方案,并要求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高校工委、团委尽快共同组织实施好,迅速在全区高校兴起“爱国担当”教育实践活动的热潮,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营造良好的环境、创造有利的条件。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培养爱国担当精神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要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要职责。“两项系列活动”是贯彻落实全国全区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的重要举措,具有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接地气、可操作、易参与等时代特点,各单位、各高校必须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第一,组织开展好“两项系列活动”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局高度,从国家长治久安、党长期执政的战略高度,对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如何认识青年学生、如何教育引领青年学生、如何发挥青年学生作用”等一系列重大问题。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新时代是年轻人的时代,当代青年一代是与新时代同行的一代,要爱国、励志、求真、力行,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思想,内容丰富、论述深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的科学把握,具有很强的战略性、政治性、思想性和针对性,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遵循。开展“两项系列活动”就是要组织动员各高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学生成长成才重要思想,切实增强“四个意识”,自觉做到“两个坚决维护”,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从大学生思想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教育载体,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激发爱国热情,培养担当精神,努力形成青年学生人人都能成才、人人皆可出彩的生动局面,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第二,组织开展好“两项系列活动”是着眼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教育引导大学生勇做新时代奋斗者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青年要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肩负起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今天高校学生的人生黄金期同“两个一百年目标”奋斗目标完全吻合,亲自参与这个伟大历史进程,实现几代人的历史夙愿,实乃人生之大幸。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切实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我区现有大学生45万人,是未来建设现代化内蒙古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品德、素质、能力如何,特别是思想政治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现实发展和长远发展。我们要立足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个重大历史使命,通过开展以“爱国担当”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引导当代大学生珍惜韶华、脚踏实地,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靠一点一滴的累积和一步一个脚印的奋斗履行职责使命、实现理想抱负;激励大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中,把视线投向国家发展的航程、投向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实践,发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蒙古马精神,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把汗水洒在艰苦创业的舞台上,勇做新时代的奋斗者、逐梦者和弄潮儿。

第三,组织开展好“两项系列活动”是深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教育引导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两项系列活动”举办之际,正值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回信一周年,各高校要更加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支持组建高校乌兰牧骑,聚焦主题、创新形式、搭建平台,进一步增强师生文化自信,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文化支撑。同时还要注意到,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不同思想文化在此交流交融交锋,部分教师和青年学生受多元文化价值的影响日益凸显,特别是青年学生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高校只有始终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才能切实增强师生文化自信。各高校要充分发挥共青团、学校社团、学生自治组织的作用,大力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打造文化浸润、文化感染、文化熏陶的良好育人环境,实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

我们要立足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个重大历史使命,通过开展以“爱国担当”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引导当代大学生珍惜韶华、脚踏实地,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靠一点一滴的累积和一步一个脚印的奋斗履行职责使命、实现理想抱负

第四,组织开展好“两项系列活动”是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营造良好舆论环境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强调要始终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始终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明年我们将迎来建国70周年,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组织开展好“我的肩膀——能挑多重的担子?”大学生主题讨论及实践活动和“全区首届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月”这“两项系列活动”,就是要突出“爱国担当”这一重大主题,按照这一初衷来聚焦聚力这一大事喜事,提早安排,精心谋划,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积极主动为做好庆祝建国70周年预热,也为我们明年在高校开展庆祝建国70周年“爱国责任”主题活动打牢良好基础。

坚持立德树人,切实将守正创新工作要求贯穿“两项系列活动”的全过程各方面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工作已经由正本清源阶段转向守正创新阶段。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就必须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腰杆硬、底气足地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高等教育全过程各方面。组织开展“两项系列活动”,就是要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守正”,切实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强起来。

第一,着眼于培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重点在统筹指导上下功夫。文化艺术活动月从11月下旬开始,12月底前结束。主题讨论及实践活动要持续到明年3月份。“两项系列活动”涉及主题讨论类、文艺演出类、网络媒体类、社会实践类4大类12项具体项目。“两项系列活动”内容多、门类全,覆盖面广、安排紧凑。各高校要共下“一盘棋”、打好“整体战”,根据活动的特点、形式、内容,有机统筹、同频共振、协调推进。在设计上,要紧扣主题,精心设计载体,防止出现游离主题、文不对题、“两张皮”的现象。在摆布上,两项系列活动虽然同时推进,但各有侧重,各项活动要相得益彰,合理设计时间节点,做到不“撞车”,环环相扣,分层次、按步骤,扎实有序。在推进上,既要统筹好各部门工作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又要统筹好各项活动、各个环节,形成相互响应、协同推进、高潮迭起的局面。在目标上,既要突出思想性,又要兼顾艺术性,既要有理论的深度,又要有实践的广度。

第二,着眼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在结合融入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两项系列活动”能否真正取得实效,关键是做好结合融入。一要有机结合融入到研讨座谈中,讨论类活动要充分发挥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有交流有互动,不能自说自话,要主动介入、加强引导,做到深入浅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通过主题班会、诗歌创作、征文大赛、辩论会等形式,切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主题研讨活动的全过程。二要有机结合融入到各项文艺活动中,文艺类活动要将“爱国担当”主题贯穿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学生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化修养同步提升。三要有机结合融入到新媒体传播中,各类网络媒体和宣传推送活动,都要先从小话题入手,找到结合点,选好契合点,营造主题鲜明、轻松活泼、畅所欲言的气氛,让大家谈,说真话、讲实情、论实理,不断增强活动引导力和传播力。四要有机结合融入到实践活动中,社会实践活动要与“第二课堂”紧密结合开展,将活动内容列入学分管理,确保学生广参与、受教育、长才干,让大学生把自己真正融入到活动中来,见人见物见精神,切实增强活动效果。

第三,着眼于增强活动吸引力和实效性,重点要在创新创造上下功夫。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在理念创新上,力求增强贴近性,始终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提高活动的精准性有效性,把我们“想做的”与学生“想要的”结合起来,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在形式创新上,要精心策划学生喜闻乐见、便于参加的文化活动、网上活动、实践活动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手段创新上,要在有效运用传统手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通过学生喜爱的语言、易于接受的方式,多作交流互动,吸引学生主动靠近,自动连接,既能“键对键”,又能“面对面”,让学生充分参与、深度讨论、深刻感悟。“两项系列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专门遴选并评出创新项目进行表彰。

第四,着眼于历练大学生干事创业本领,重点要在强化实践育人上下功夫。社会是个大课堂,青年要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各高校要加强实践育人,不断增强大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以“我的肩膀——能挑多重的担子?”主题讨论及社会实践教育活动为引领,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唱响“我担当我奋斗·我追梦我幸福”的时代主题,让大学生在亲身参与中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受教育、长才干。一是要助力脱贫攻坚,结合扶志和扶智,发挥大学生的知识优势,通过义务支教等形式到贫困地区送科技、送文化,组织宣讲小分队深入贫困地区讲解扶贫政策,当好脱贫攻坚“小智库”。二是要开展调查研究,着力解决“理论和现实”脱节的问题,引导广大学生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围绕脱贫攻坚、民族团结、经济社会发展等开展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在实践中汲取养分、丰富思想。三是要开展志愿服务,组织学生走进农村牧区、城市社区、厂矿企业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四是要开展文艺下乡,立足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大力弘扬乌兰牧骑艰苦奋斗的精神,组织大学生文艺小分队到基层群众中开展文艺下乡活动,以贴近百姓生活的文艺演出方式服务群众。五是要强化劳动锻炼,坚持教育同劳动生产结合,开展劳动周活动,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

社会是个大课堂,青年要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各高校要加强实践育人,不断增强大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让大学生在亲身参与中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受教育、长才干

把握效果导向,始终坚持把“好不好”作为各项活动成效的评判依据和根本标准

“两项系列活动”涵盖内容多、创新力度大,时间紧、任务重,各高校要按照宣传思想工作质量提升3年行动计划总要求,把“落到实处”作为检验工作“做没做”的基本标准,把工作质量成效作为衡量工作“好不好”的根本标准,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

一要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活动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高校工委团委联合主办,全区各高校具体承办。各高校党委一定从讲政治的高度,提高思想认识,聚焦“育新人”,深刻领会“两项系列活动”和文明校园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和基本要求,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推进各项任务有序开展。各高校主要负责同志要自觉承担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站在一线、靠前指挥,对重要活动、重点活动亲自策划、亲自部署,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各项活动。各高校要组织召开动员会议,加强工作统筹力度,制定周密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责任,把任务分解到部门、落实到岗位、量化到个人,以钉钉子的精神狠抓落实,做到盯人、盯事、盯实、盯效,确保各项活动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保障到位。

二要强化政治意识,把握正确导向。宣传思想工作本质上是政治工作,要始终把政治要求放在第一位,旗帜鲜明讲政治、理直气壮讲政治,要始终绷紧政治这根弦,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分析问题,坚决反对“去政治化”“去意识形态化”“去价值观化”,确保活动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舆论导向。本次活动形式多样、点多面广、持续时间长,增加了阵地管理的难度。各高校党委要认真履行把关定向、守好底线、抓好落实的责任,加强风险节点、风险部位、风险时段的隐患排查,制定风险防范预案,规范活动流程,把工作细化到每一个环节,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三要把握青年特点,做好网上活动。各高校要紧紧围绕新媒体时代和青年学生特点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大学生话语体系和接受习惯,切实让活动新起来、活起来、火起来。要以本次活动为契机,结合青年“无人不网、无事不网、无时不网、无处不网”特点,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设计符合自身实际的“自选动作”,将活动内容与“第二课堂”紧密结合,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好用足各类移动应用、社交媒体、问答社区、网络直播等新应用新业态,深度结合融入,突出思想内涵,做好嵌入式、介入式“看不见的宣传”,让广大青年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确保活动覆盖面、参与度、点赞率。

四要加大宣传力度,形成浓厚氛围。各高校要做好宣传动员,组织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参与。要精心做好宣传报道,充分利用校园网、官方微信、宣传橱窗、电子屏、广播站等多种载体,对各项活动进行大力宣传,形成“人人皆知,人人参与”的工作氛围。要善于运用富有时代特征的语言和形式,用鲜活的事例说服人、打动人、教育人。要把“大主题”,讲述成生动的“小故事”;把不可触及的“大环境”联系到关乎切身利益的“小个体”,使宣传教育以更加鲜活生动、丰富多彩的方式渗透到大学生成长成才中。要组织自治区各主要新闻媒体及所属网络媒体平台做好活动的宣传报道,同时各高校要积极主动向北疆大学生、内蒙古教育厅、内蒙古团委官方微信等平台报送稿件,增强宣传报道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扩大宣传声势和影响。

根据这次会议的安排,还要对文明校园创建工作进行部署。2015年9月,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2015年12月,自治区正式启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2017年10月,我们在鄂尔多斯召开了全区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推进会议。几年来,全区各高校按照文明校园创建“六个好”的标准,积极推进创建工作,形成了“高校百场形势政策报告会”、大学生桃李之星评选表彰、思想政治工作“名师工作室”项目建设、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和素质能力大赛、校园好声音大赛、“爱我亮丽内蒙古·争做‘六有’好青年”“青春点赞内蒙古”等一系列品牌活动,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呈现良好发展势头。目前,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已经命名表彰(内蒙古大学被命名为全国文明校园),第一届内蒙古自治区文明校园评选工作也已完成,20家拟命名表彰的高校已进行公示,待自治区党委、政府批复后进行命名表彰。现在各高校正在进行第二届全国和全区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各高校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领会重要意义,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推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向广度和深度拓展,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亮点。为此,我重点强调三点。

第一,把好创建标准,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地生根。要全面落实中央提出的思想道德建设好、领导班子建设好、教师队伍建设好、校园文化建设好、优美环境建设好、活动阵地建设好“六个好”的创建标准,使文明校园创建成为全面提高办学治校整体水平的重要载体。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创建活动全过程,引导大学生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认同,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锻造理想信念的熔炉。要广泛深入地开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宣传教育,结合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习教育,让主旋律、正能量始终在校园占据主导,成为主流。

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守正创新、锐意进取,不断开创我区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第二,明确创建目标,推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向广度深度拓展。按照中央文明办的总体部署,到2020年,要实现高校文明校园创建活动100%覆盖。同时,各类学校不再纳入文明单位评选的政策要求,已经评选为文明单位的,必须按照文明校园标准和评选程序重新申报,在剩下的2个评选周期内创建成为文明校园。如未能创建成为文明校园,将不再保留文明单位称号。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全区高校共57家,已经创建自治区级以上文明校园的21家,还有36家没有进入自治区文明校园序列,在剩下的两个评选周期必须完成创建任务。各高校党委要高度重视,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文明办部署的创建任务,严格按照“六个好”的标准强化自我测评,决不允许拖全区创建工作的后腿。全国和自治区文明校园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明办、教育厅每年进行测评,并出具测评报告。下一步,我们将对文明校园荣誉称号实行动态管理,加强督查,同时各类文明校园也执行属地管理,接受属地有关部门的考核验收。现有的自治区文明单位称号的学校,在没有被命名为自治区文明校园前,同时接受文明单位和文明校园测评。

第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全区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取得扎实成效。要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认真履行办学治校、思想政治工作主体责任,各高校党委书记要对创建工作负总责,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把目标任务分解到部门、落实到岗位、量化到个人。要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要突出“经常性”这个基本要求,用制度管理学校、用规矩约束行为、用要求对标对表。要聚焦问题补短板、明确责任抓落实、坚持标准抓质量,切实做到抓在日常、严在经常、久久为功,不断推动文明校园创建常态化、制度化。各高校要集中抓好校园宣传氛围的营造,利用好宣传阵地,开辟宣传专栏,广泛宣传文明校园创建中的亮点和成效,激发师生员工参与创建的热情。要注重发挥学生家长和广大群众的作用,加强对文明校园创建的监督评议,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支持文明校园创建的良好局面。总之,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任重道远。实现到2020年创建活动全覆盖的目标,时间紧、任务重。希望各高校进一步明确任务、夯实责任,推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扎实深入开展,不断取得优异成绩。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起点开启新征程。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守正创新、锐意进取,不断开创我区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奋力谱写好建设现代化内蒙古、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教育新篇章,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文明校园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请文明演绎
思想与“剑”
漫说文明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对不文明说“不”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