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医护理在骨科排尿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8-01-22 06:54磊,何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74期
关键词:尿路感染卧床骨科

常 磊,何 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骨三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骨科疾病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需进行长期的卧床休息,患者在这一过程中需适应包括排尿环境及方式等在内的新的生活习惯,若患者未能及时进行调整,将导致排尿困难,增加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不利于身体的康复。本次研究给予部分患者中医护理干预,成效显著,现作如下具体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骨科收治的患者13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骨折均符合骨折相关诊断标准[1],临床中均存在排尿困难的症状。将患者按照选择的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有60例,男、女性患者分别有37例、23例;年龄在46~73岁之间,平均年龄(57.64±1.67)岁;胸椎骨折的有29例,股骨骨折16例,10例腰椎骨折,5例盆骨骨折;经相关治疗后均需长期卧床休息,平均卧床时间(14.64±6.23)天。观察组有77例,其中男性患者有46例,女性患者有30例;年龄在48~71岁之间,平均年龄(57.52±1.43)岁;37例胸椎骨折,26例股骨骨折,腰椎骨折的有11例,盆骨骨折的有3例;平均卧床时间(13.86±6.25)天。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创伤或手术前均能自主排尿,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意识障碍、由泌尿系统及脊髓损伤所致的排尿困难患者。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予以患者腹部按摩及热敷,并以温水将患者的外阴冲洗干净;患者进行排尿时注意做好遮挡,并让异性回避。给予患者适当心理疏导及安慰,指导其进行深呼吸等排尿放松训练,并给予其吹口哨,以刺激其排尿的欲望。通过聊天、播放舒缓音乐等途径分散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帮助患者完成翻身及起床等动作,有必要时可遵照医嘱给予止痛药以减轻其肢体疼痛。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护理,具体包括:⑴预防性护理:患者即将进行手术或长期卧床治疗前,给予其有效的预防性训练,将重点放在床上排尿的训练上,以排除其在以后进行床上排尿时产生心理阴影。⑵情志护理:患者由于疼痛以及长时间的卧床,难免会产生诸如紧张、焦虑及恐惧等负面心理,对正常排尿产生不良影响,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给予其个性化的心理疏导,并给予其适当的安慰与鼓励,取得患者的信任,告知其床上排尿的必要性,从而增强其床上排尿的主动性。⑶饮食调护: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并监督其严格按照方案饮食,培养其良好的饮食习惯,嘱咐其保证一天充足的饮水量,并将憋尿的危害向其说明,以防止患者膀胱过度充盈;针对存在气淋症状的患者,嘱咐其及多食用新鲜果蔬;针对实证患者,则告知其多食柑橘及胡萝卜;针对虚症患者,则嘱咐其选择山茱萸粳米粥;若患者肾阳虚,则给予薏仁大枣粥。⑷针灸推拿:给予患者利尿推拿,取其神阙穴以温水及松节油进行擦洗,1次/2h;按照“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行逆时针揉推,15min/次,1次/30min,推拿的同时取患者两侧三焦、膀胱、尿道及肾穴,以高浓度(75%)酒精消毒干燥后贴王不留行籽按压,3~5分钟/次,3~5次/天,直至患者自感酸胀为止,以提高利尿效果。针灸具有极佳的活血通络、通调水道及补气功效,将针灸疗法应用于骨科卧床患者排尿困难的治疗中可取得显著改善作用:取气淋患者膀胱俞、肾腧、太冲、气海及三阴交行针,肾阳虚患者取肾腧、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及中级穴行针,分别给予实证、虚证者利气疏导、益气灸法。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排尿情况以及尿路感染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对比两组的生活质量。其中生活质量由SF-36生活量表进行评定,该量表包括总体健康、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活力、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8个维度,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0.0对本次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其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差异的检验由t完成;以%表示计数资料,由x2检验计数的差异。若P<0.05,则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护理后排尿的情况

观察组护理后顺利排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需导尿率及尿路感染率明显较对照组的低,且P<0.05,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后排尿情况的对比 [n(%)]

2.2 比较两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

数据显示,护理前两组SF-36量表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量表得分为(72.54±1.2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43±1.41)分,且P<0.05,两组得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长期卧床患者常出现排尿困难的症状,骨科疾病患者在手术、生理及心理的应激下极易发生排尿困难,而且短时间内不能缓解,严重的将导致患者产生尿潴留的症状,进而引发尿路感染,对其身体的康复造成不良影响[2]。常规的护理通过对患者进行腹部按摩、热敷、冲洗会阴以及调整饮食等途径促进患者的排尿,但效果不佳[3]。本次研究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患者护理后仍存在16.67%的患者需导尿,且有较多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情况,患者的生活质量不高。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护理,患者顺利排尿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尿路感染率显著较对照组低(P<0.05),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这一结果与李婉川[4]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中医护理效果明显。经分析,我们认为原因是中医护理从整体出发,变轻排尿困难的原因及性质,并根据辨证结果给予患者个性的护理,通过中医膳食调护,为患者补中益气,并结合针灸推拿及按摩,调整了患者的膀胱气机,缓解其尿道扩肌痉挛等症状,促进尿液排出,并有效避免了排尿困难的复发[5],有效缓解了排尿困难对患者造成的身心痛苦,从而改善了其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可改善骨科患者的排尿困难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1] 罗 萍.骨科卧床患者排尿困难的中医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03):115-116.

[2] 任庆华.骨科卧床患者排尿困难的中医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23):117-118.

[3] 韩晓丹.骨折卧床患者排尿困难的中医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05):254.

[4] 李婉川.中医护理在骨科排尿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14):124-125.

[5] 夏 冰.中医护理在骨科排尿困难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9):169.

猜你喜欢
尿路感染卧床骨科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老年尿路感染的抗生素合理应用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尿路感染 用药不同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
一次性营养袋在卧床患者洗头中的巧用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