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孕期剖宫产瘢痕妊娠临床与病理探讨

2018-01-22 06:54张新丽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74期
关键词:内生肌层分型

张新丽

(衡水市冀州区医院病理科,河北 衡水 053200)

剖宫产的瘢痕妊娠属于一种异位妊娠,指的是胚胎、受精卵与孕囊在剖宫产手术的切口瘢痕上进行着床。现阶段,剖宫产的瘢痕妊娠为一种有效治疗方式,可以实施早孕期的诊断,确保母婴安全。本次研究把我院治疗的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33例作为对象,探究了早孕期的剖宫产瘢痕的妊娠临床情况以及病理,现进行以下的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2016年06月份~2017年06月份在我院治疗的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33例,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所选患者年龄最小和年龄最大的分别是23岁与42岁,年龄的均值是(33±2.18)岁;最短停经时间与最长停经时间分别是32天与159天,停经时间的均值是(95±3.52)天;距离上一次剖宫产的时间为9个月~11年,间隔时间的平均值是(57±3.04)个月。本次所选患者都对此次研究知情,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并且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回顾整理全部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临床病理的特点进行研究。全部患者病理组织都进行切片的处理,切片的厚度在3-4微米之间,通过HE染色,同时在镜下进行观察,评估病理的特征,同时随访调查患者情况,对患者预后的情况进行统计。

在患者行剖宫产手术以前的三天,都采取25毫克米非司酮治疗,口服,一天服用两次。在手术前30分钟肛入卡孕栓,确保患者手术的期间宫颈处在质软的状态,手术前静脉滴注5%葡萄糖液,等宫颈彻底软化以后,进行电切术治疗,若术后出现需要行电凝止血,术后采取抗炎药物治疗。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手术治疗的情况;都采取阴道彩超与超声诊断,对影像学的检查结果进行如实记录;对比外生型与内生型剖宫产的瘢痕妊娠病理学主要表现;对病例的病理蜡块进行收集,行HE的染色分析,通过显微镜实施病理学的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把本次所研究得到数据全部都记录于一个表格之中,构建相应的数据库,于SPSS 20.0统计软件中实施计数资料的处理与计量资料处理。应用(±s)表示计量资料,经t进行检验;应用百分率/%来描述计数资料,经卡方x2进行检验,如果所得数据进行对比以后,有明显的差异,使用P<0.05来表示,即存在统计的意义。

2 结 果

2.1 分析手术治疗的结果

在本次所选的33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由于子宫肌层比较薄,实施腹腔镜的妊娠病灶切除手术治疗,剩余31例患者实施宫腔镜的病灶电切手术治疗,在手术治疗中可以观察到子宫峡部存在绒毛样的组织。

2.2 分析影像学的检查结果

经过影像学的检查发现,有14例患者是内生型的剖宫产瘢痕妊娠,占比为42.42%;有17例患者为外生型的剖宫产瘢痕妊娠,占比为51.52%。其中内生型的患者表现是植入子宫的肌层比较浅与妊娠囊向着宫腔的方向生长;外生型的患者表现是植入子宫的肌层比较深、妊娠囊向着浆膜的方向生长。

2.3 比较内生型和外生型的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病理特点

外生型患者距离上一次剖宫产的时间、年龄的平均值、孕次经过对比以后,数值较为接近,两种分型患者比较后显示缺乏明显的差异,即没有统计的意义,P>0.05;外生型患者停经时间与内生型患者相比,数值明显要比内生型患者的小,两种临床分型患者停经时间对比以后显示有明显的差异,即有统计的意义,P<0.05。见表1。

表1 内生型和外生型的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病理特点对比(±s)

表1 内生型和外生型的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病理特点对比(±s)

分型 距离上一次剖宫产的时间(月) 年龄的平均值(岁) 停经的时间(d) 孕次(次)外生型 64.98±9.85 33.07±3.48 44.85±5.78 4.01±0.58内生型 65.17±9.76 32.94±3.52 59.87±6.13 3.69±0.61

2.4 比较内生型与外生型患者各项指标

外生型患者HCG回归正常的时间、出血量、手术的时间经过对比以后,数值较为接近,两种分型患者比较后显示缺乏明显的差异,即没有统计的意义,P>0.05;外生型患者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水平与内生型患者相比,数值明显要比内生型患者的大,两种临床分型患者停经时间对比以后显示有明显的差异,即有统计的意义,P<0.05。见表2。

表2 内生型与外生型患者各项指标对比(±s)

表2 内生型与外生型患者各项指标对比(±s)

分型 HCG回归正常的时间(d) 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水平(mIU/mL) 出血量(mL) 手术的时间(min)外生型 21.34±3.52 24872.64±648.75 127.86±11.85 27.46±3.86内生型 20.84±3.81 20173.97±243.81 116.89±10.46 25.12±3.27

2.5 分析病理组织学的检查结果

一共收集了16例患者病理的标本,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子宫肌层存在绒毛的组织,可以当作剖宫产瘢痕的妊娠诊断标准。在16份病理的标本中,有10份标本可以观察到瘢痕位置子宫平滑肌的组织不够完整,丧失了连续性,占比是62.50%,有3份(30.00%)为内生型,有7份(70.00%)为外生型,两种分型患者病理改变发生率相比有明显的差异,存在统计的意义,P<0.05。

3 讨 论

在临床上,剖宫产的瘢痕妊娠为异位妊娠之一,类型比较特殊,为剖宫产的远期合并症主要表现。伴随剖宫产率不断上升,使得剖宫产瘢痕的妊娠发生率不断上升,比宫颈妊娠发生率要高[1]。临床研究中指出,剖宫产的瘢痕妊娠发病机制和剖宫产损伤的子宫肌层、子宫峡部内膜息息相关,因为底蜕膜的发育不良致使滋养细胞能够直接侵入到子宫的肌层,切绒毛能够将子宫肌层穿透[2]。此外,因为剖宫产瘢痕位置的肌纤维比较缺乏,术中止血的难度比较大,所以剖宫产瘢痕的妊娠极易出血大出血,这就需要医生将妊娠终止。

本次研究中显示,经过影像学的检查发现,有14例患者是内生型的剖宫产瘢痕妊娠,有17例患者为外生型的剖宫产瘢痕妊娠。在临床上把剖宫产瘢痕的妊娠划分成两类,内生型与外生型,其中内生型指的是于剖宫产瘢痕位置种植羊膜囊,而外生型指的是在剖宫产的切口瘢痕位置种植妊娠囊,逐渐向着子宫肌层进行生长[3]。本次研究中显示,外生型患者HCG回归正常的时间、出血量、手术的时间经过对比以后,数值较为接近,两种分型患者比较后显示缺乏明显的差异,即没有统计的意义,P>0.05;外生型患者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水平与内生型患者相比,数值明显要比内生型患者的大,两种临床分型患者停经时间对比以后显示有明显的差异,即有统计的意义,P<0.05;外生型患者距离上一次剖宫产的时间、年龄的平均值、孕次经过对比以后,数值较为接近,两种分型患者比较后显示缺乏明显的差异,即没有统计的意义,P>0.05;外生型患者停经时间与内生型患者相比,数值明显要比内生型患者的小,两种临床分型患者停经时间对比以后显示有明显的差异,即有统计的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为了将剖宫产瘢痕的妊娠风险降低,孕妇需要及时进行产检,以便发现孕早期剖宫产瘢痕的妊娠,继而进行诊断治疗。

[1] 王 姝,金 力,郎景和.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继发早期胎盘植入的诊断及临床处理[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5,50(11):878-880.

[2] 张淙越,尹 玲,肖冰冰.腹腔镜下剖宫产瘢痕憩室修补术后妊娠的产科结局--病例报道并文献复习[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6,8(9):72-75,78.

[3] 周燕艳.探讨早孕期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分析及病理特点[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5,25(01):57-58.

猜你喜欢
内生肌层分型
失眠可调养,食补需分型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内生微生物和其在作物管理中的潜在应用
“党建+”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授人以渔 激活脱贫内生动力
便秘有多种 治疗须分型
经口内镜黏膜下隧道食管固有肌层肿瘤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腹腔镜下贲门肌层切开术及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临床分析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治现状及进展
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灌注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