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环境景观建设探讨

2018-01-22 10:29陈猛
新农村 2018年8期
关键词:环境景观全域村庄

陈猛

美丽乡村环境景观建设是重要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产品,要发挥好公共财政的杠杆作用,完善乡村绿色生态环境并注重可持续发展,将环境景观建设与相关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赋予乡村环境景观建设“活的灵魂”。

美丽乡村建设是当前重大国策。“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一定要让乡村“老乡”共享改革发展的红利,共享是发展的目标。其中,美丽乡村环境景观建设是重要的公共品和准公共品,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产品,对于改善和振兴乡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1 把握好建设理念

1.1 发挥好公共财政的杠杆作用

长期二元社会结构下的城乡物质环境和贫富收入差距普遍较大,不少市县财政资金用于改善乡村环境风貌(墙面粉刷、坡屋顶制作等)的作用不大,“治标不治本”。乡村环境景观风貌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合体,是需要得到全社会共识并受益者共同发力整治,公共财政要将公共品和准公共品建设的年度支出与乡村环境景观规划、有关产业振兴招商建设、配套设施建设、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紧密结合,使乡村环境景观建设成为农村转型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有效媒体或载体,而不仅仅是视觉效果。在乡村环境景观建设中,需要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环境景观治理体系。

1.2 完善绿色生态环境并注重可持续发展

乡村环境景观建设应注重与乡村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相协调,形成乡村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可持续发展;要根据各村庄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保护和利用好自然环境,尽量在劣地、坡地、低洼地区,池塘边,河道及道路两侧、宅前宅后布置绿化,美化居住环境;要严格保护好村庄内的古树名木和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保护价值的村庄历史建筑,严格保护传统村落和特色村落,整治影响或破坏传统特色风貌的建筑物、构筑物,妥善处理新建住宅与古树名木成林地带及传统村落之间的关系。

1.3 促进特色发展与产业振兴系统整合

保护村庄地形地貌、自然肌理和历史文化,引导村庄适宜产业发展,尊重健康的民俗风情和生活习惯,在改善村庄生态环境质量的基础上,突出乡村风情和地方特色,例如发展“全域旅游”、“农业公园”与环境景观建设有机结合,赋予乡村环境景观建设“活的灵魂”,从更大的区域范围完善乡村环境景观建设。

2 实践创新

2.1 海南琼海全域农业公园建设

琼海市全域划分为龙寿洋国家农业公园、热带滨海国家农业公园和万泉河国家农业公园。国家农业公园建设在充分保护和尊重现有农村地形村貌、田园风光、农业业态和生态本底的基础上,对连片的田洋及周边农村的基础设施、产业结构、农业经济进行优化提升,将其中的景点景区、风情小镇、特色风情村、田园示范基地、特色农庄、农场以及农家乐等用旅游慢步绿道连接起来,把农业发展与乡村休闲旅游结合起来,融合第一、二、三产业发展,融合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交通运输、建筑、文化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使农业从单一的食品保障功能向就业增收、生态涵养、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多功能拓展,延伸农业产业链条。

这是全域促进乡村环境景观特色发展与产业振兴系统整合。通过规划建设,不断把更多的游客吸引到老百姓家中,成为农村业态转型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有效载体,让市民感受乡村田园气息,让农民享受城市生活品质。把村庄建得像花园,城里人坐着公交就可以来休闲,全市500多公里散发着热带风情的绿道,将城市、小镇和村庄连成一体,不分边界。全域的绿道主要有木栈道、沥青路、水泥通畅路三种,大部分是沿用原有公路加以旅游化改造。沿线的旅游标识系统、旅游咨询服务站点等设施都已逐步完善,成为生产、生活、生态、旅游共享的基础设施。一条条绿道将城市、小镇和村庄连成一体,使城乡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城乡的生活品质越来越接近、城乡百姓的幸福指数越来越提升。在绿道建设中,布置各有特色的景观小品、广告牌、导游牌、公告牌,提升规划景观效益。

其中,由公共财政杠杆撬动投入11096万元建设的琼海龙寿洋田野公园,建起了龙舟广场、兰花基地、蔬菜基地、垂钓区、采摘区、农家乐等17个项目核心区,遍布五彩稻、草莓、万寿菊、格桑花等观赏性农作物和花卉,村民们也因地制宜建起了农家乐、咖啡屋、乡村客栈、采摘园等。每逢周末到嘉积龙寿洋万亩田野公园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每天可接待游客达2000多人次。来到这里,可见花海一片姹紫嫣红,草莓地里硕果累累,不少外地来的游客自驾前来赏花、采摘草莓。兰花基地、莲花基地、私家菜地、槟榔谷……就连村民房前屋后的闲置地,都在规划的带动下,变成了菜地、花园;垃圾的集中投放点,都精心地设计成茅草屋,整个村庄处处是景、步步生色、特色生辉。

农业公园成为使乡村环境景观建设成为农村转型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有效媒体及载体,成为“市民的公园、游客的乐园、百姓的家园”。实现“城在园中、村在景中、人在画中”。打造出既有现代城市功能,又有发达工商业,更有永久农业生产,既有城市便利,又有田园美丽的幸福家园。这一经验值得向全国推广。

2.2 海南陵水坡村

坡村位于海南省陵水文罗镇东北部,距镇区6公里。坡村是一个生态黎村,也是瓊崖最早准备建立的红色革命根据地,还是中共陵水县委第一任书记黄振士的故乡,然而,这个坐拥丰厚革命文化资源与优越自然条件的黎乡,却因缺乏宣传而鲜为人知。过去,坡村的村民靠种植圣女果、豆角等冬季瓜菜和芒果、荔枝等热带水果维持生活。然而这个有着超过8000亩种植土地的村庄,人均年收入不到6000元,到去年底还有贫困户51户217人,部分村民为了填补家用,选择外出打散工。村容村貌破旧不堪。

随着国家提出“全域旅游”概念,陵水县政府将坡村作为村庄整治与旅游业相结合的重点发展。设计把坡村独具特色的革命文化和黎乡资源结合起来,将“文物旅游”转变为以红色年代的生活体验为核心的“文化旅游”,把坡村建成“三基地三示范村”,打造成为一个“路通、村绿、村美”的全域旅游产业脱贫示范村。

在环境景观建设中,不仅有花园绿地、平整的水泥路面、风景优美的湿地公园,还有黎族文化百米浮雕展、革命烈士展室、时光邮局等红色旅游创意产品。如今,坡村脏乱的面貌变得风景优美,老旧的房屋变得古朴典雅,伴随旅游业开拓,坡村还推出了”坡村龙眼”、“红星猪肉干”、“农情圣女果”、“革命大鹅蛋”等11种产品,既农家乐又收入提升。坡村换新颜。

综上所述,乡村环境景观建设不是静态的物质环境建设,而是富有生命力的动态的社会经济环境建设,其中包含推动旅游与城镇化、工业化和商贸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培育田园艺术景观、阳台农艺等创意农业,鼓励发展具备旅游功能的定制农业、会展农业、众筹农业、家庭农场、家庭牧场等新型农业业态,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美丽休闲乡村。前景一片朝阳。

作者单位:海南巨方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环境景观全域村庄
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我的小村庄
项目教学法在环境景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谋全域 图四时 大连金普新区的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向更广更深发展
城乡结合部环境景观规划与建设问题初探
浅谈竹文化在环境景观中的运用
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