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居的“语言”:亨利·格拉西《弗吉尼亚中部民居》*评述

2018-01-23 11:16程梦稷
民间文化论坛 2018年3期
关键词:弗吉尼亚民居田野

程梦稷

一、民居研究的民俗路径:Architecture without Architect

1964年11月到次年2月,美国建筑师伯纳德·鲁道夫斯基(Bernard Rudofsky,1905-1988)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举办了主题为“没有建筑师的建筑”(Architecture without Architect)的展览,展示了一百余幅尘封已久的世界各地充满地域特色的乡土建筑摄影,在建筑学自身的谱系中,这场展览不仅在当时轰动一时,展览图册得到出版并至今被作为乡土建筑的“开山之作”,而且更在建筑理论界引起了极大的学术反响,开启了建筑学领域对“近乎永恒、无复改进,其所达到的目标已至善至美”①Bernard Rudofsky, Architecture Without Architects: A Short Introduction to Non-pedigreed Architecture,London: The Pitman Press, 1964, p1.的乡土建筑的关注,如此后建筑师哈桑·法帝(Hassan Fathy)“为穷人的建筑”(Architecture for the Poor)、吴良镛的广义建筑观、阿摩斯·拉普卜特(Amos Rapoport)的《宅形与文化》②阿摩斯·拉普卜特(Amos Rapoport)著名的《宅形与文化》通过大量实例,分析了世界各地住宅形态的特征与成因,提出了人类关于宅形选择的命题,在国际建筑界内外都有着广泛的学术影响。拉普卜特认为包括布局、朝向、场景、技术、装饰和象征等内容的“宅形”经历了原始型、风土型和现代型的演化,其形态各异的演变特征是物质因素与非物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该著作对我国传统民居建筑理论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保罗·奥利弗(Paul Oliver)《房屋与社会》(Shelter and Society)、《房屋、符号与象征》(Shelter, Sign and symbol)等,虽然这些建筑理论借鉴了人类学与人文地理学的视角③[美]阿摩斯·拉普卜特(Amos Rapoport):《宅形与文化》,常青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9页。,对乡土建筑与地方文脉、民间技术的联系有所讨论,但其旨归仍是讨论建筑营造的艺术与科学,乡土建筑在历史与文化层面上的意义则是在物质文化的民俗研究领域中得到关注。

同“没有建筑师的建筑”的命名修辞一样,“物质文化”乍看之下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悖反概念,“物质文化可能存在吗,物质和文化难道不是不同层面上的东西吗”④[美]杰森·杰克逊(Jason Baird Jackson),张丽君、李维屏访谈:《美国民俗学领域物质文化研究的兴起与现状——印第安纳大学民俗学与音乐人类学系杰森·拜尔德·杰克逊访谈录》,《民俗研究》,2012年第4期。,关于“物质”与“文化”联系的认识及其研究可能始终处于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托马斯·施莱雷恩(Thomas J. Schlereth)曾将美国物质文化研究的历史划分为“搜集时代”(1876-1948)、“描述时代”(1948-1965)与“分析时代”(1965至今)三个阶段。他指出,全球化与工业化的推进带来对传统物质文化的关注,同民间文学的学术史类似,早期的物质民俗研究尚处在博物馆式的搜集与描述阶段,如美国历史建筑调查协会、墓碑研究协会等团体的成立与历史类博物馆及其藏品的迅速增加①Thomas J. Schlereth, Material Culture Studies in America, Nashville: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State and Local History, 1986, p9.。然而,正如格拉西在《弗吉尼亚中部民居》(Folk housing in Middle Virginia)的序言中指出的,“描述性的内容很多,但学术性的研究却很少”②Henry Glassie, Folk housing in Middle Virginia, Knoxville: 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 1975,Preface, vii.,直到60年代随着新史学兴起,“艺术史、社会史、象征主义、结构主义、功能学派等不同的学术研究方法登场,才标志着物质文化研究的‘分析时代’真正开始”③Thomas J. Schlereth, Material Culture Studies in America, Nashville: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State and Local History, 1986, p33.,而在诸多研究流派当中,“艺术史、社会史与人类学作为物质文化研究的三支源头物质文化提供了基本研究方法和视角,共同奠定了物质文化研究领域的理论话语与核心内容”④Ann Smart Martin and J. Ritchie Garrison, American Material Culture: The Shape of the Field. Knoxville: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1997, p1-2.。

正如格拉西所指出的,“在物质民俗的诸多种类当中,建筑由于其普遍性、稳固性、复杂性、确定性等特点,成为我们对过去文化展开讨论的最有效的途径”⑤Henry Glassie, Folk housing in Middle Virginia, Knoxville: 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 1975, p14.,“对乡土建筑的研究是讨论整个建筑世界的必由之路”⑥Henry Glassie,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0, p21.,因此民居(乡土建筑)⑦关于民居的概念与称谓:从历史上看,民居几乎从来都是作为和“建筑”相对的概念而存在的:“建筑”是“伟大的”“精致的”“纪念性的”“大师杰作的”,是营造的艺术与科学,且隐含着由特定价值观所支配的美学品位。而民居则被排除在所谓的艺术网络之中,通常被定义为“本土的”“自发的”,由本地居民参与的适应自然环境和基本功能的营造(Oliver,1997;Rapoport,1969)。在中国,《中国大百科全书》将民居定义为“宫殿、官署以外的居住建筑”。今天中国建筑界的大多数专家和学者都不同意将民居的概念局限于住宅,而是认为它的内涵应该扩大到城镇和村落中与生活相关的各类建筑,甚至是聚落本身。大体而言,“民居”被界定为非官式的、非专家现象的限于日常生活领域的人类居住环境(陈志华,1995;龙炳颐,1991;陆元鼎,2003)。(参见王浩锋:《民居的再度理解——从民居的概念出发谈民居研究的实质和方法》,《建筑技术及设计》,2004年第4期)此外,国外较通行的是保罗·奥利弗在其90年代编撰的《世界乡土建筑百科全书》一书中的定义:乡土建筑是指人们的住居及其他的建筑物。它们通常由房主和社区来建造,与环境的文脉及适性的资源相关联,并使用传统的技术。所有类型的乡土建筑都因特定的需求而建,并同促生它们的文化背景下的价值、经济及其生活方式相适应。(Paul Oliver,Encyclopedia of Venuzcular Architecture of the Worl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ntroduction xxiii. )始终构成物质文化研究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格拉西之前的相关民居研究而言,艺术史的路径体现出明显的“创作者崇拜、起源迷恋与标准评估”倾向,如特伦特(Robert Trent)的形态美学与普鲁尼(Jules David Prown)的类型分析都只关注特定地区少数古典建筑与公共建筑,尤其是其建筑立面的装饰艺术成分,而极少对数量众多的民居进行讨论;社会史研究则将乡土建筑作为传统文献外的历史证据,如迪莫斯(John Demos)将17世纪乡土建筑作为重构普利茅斯殖民地时期的家庭生活与社会历史的静态材料,而并不从文化的视角对民居本身加以观照;相对而言,人类学相关的讨论则相对丰富,象征主义、功能学派、结构主义等方法都被纳入进来,举要如艾德娜·斯科菲尔德(Edna Scofield)对田纳西民居进行的讨论将“单间木屋”作为美国南方民居的“原始类型”,讨论田纳西州民居的“变种”及其结构体系①Edna Scofield, 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ennessee Houses, in Journal of the Tennessee Academy of Science, 1936(11), p229-239.,被视作“生物结构主义学派”②Henry Glassie, Folk housing in Middle Virginia, Knoxville: 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 1975, p56.的代表作,再如摩尔根(Lewis Henry Morgan)的《印第安人的房屋建筑与家室生活》尝试以民居讨论印第安人的社会结构乃至文化进化模式,“目的是要解释这些建筑和印第安部落的风俗习惯是协调一致的”③[美]路易斯·H·摩尔根:《印第安人的房屋建筑与家室生活》,秦学圣等译,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年,第6页。。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曾师从地理学家索尔(Carl O. Sauer)与人类学家克罗伯(A. L.Kroeber)④“He was a professor of anthropology and geography at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and he had gotten his degree at Berkeley, where his dissertation had been directed by A. L. Kroeber, probably the greatest anthropologist of his day, and Carl Sauer, probably the greatest geographer of his day.”(Henry Glassie and Barbara Truesdell, A Life in the Field: Henry Glassie and the Study of Material Culture, in The Public Historian, Vol. 30, No. 4 (Fall 2008), pp. 59-87.)的弗雷德·尼芬(Fred B. Kniffen),他将文化地理学的分析方法引入民居研究,如《路易斯安那州住宅类型》(Louisiana House Types,1935)“旨在真实掌握文化地理表现形式”,用“路径-穿插观察法”(road-traverse observations)在地图上标出九种民居类型⑤Fred B. Kniffen, Louisiana House Types, In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Vol. 26,No. 4 (Dec., 1936), pp. 179-193.,再如《民居:普及的关键》(Folk Housing:Key to Diffusion,1965)将对美国各地民居的楼梯、屋顶、烟囱等建筑特征的归类置于美国西部开发、移民及文化转移的大历史背景下,重构起民居形式的历史变迁与文化传播的路径模式。

就格拉西的学术理路而言,弗雷德·尼芬无疑是绕不开的人物,《弗吉尼亚中部民居》一书正是题献给他⑥Henry Glassie, Folk housing in Middle Virginia, Knoxville: 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 1975, 扉页For Fred Kniffen.。虽然生于1941年华盛顿特区的格拉西分别在杜兰大学、库佰斯顿研究生项目⑦“当亨利在那里攻读硕士学位的时候,它是博物馆研究的主要培训机构,侧重于研究民俗和美国物质文化。这个研究院当时在这方面比印第安纳大学还要出名。”(张丽君、李维屏、于倩、程安霞:《美国民俗学领域物质文化研究的兴起与现状——印第安纳大学民俗学与音乐人类学系杰森·拜尔德·杰克逊访谈录》,《民俗研究》,2012年第4期。)、宾州大学拿到英语文学与人类学双学士学位、民俗文化硕士学位、民俗学博士学位,但据他所言,真正对他的学术路径产生影响的是本科时在博物馆偶然遇到的弗雷德·尼芬⑧“Fred Kniffen, beyond all people, shaped my life at a time that I was young enough to have it shaped. ……At the end of that day, we just fell on each other. We were interested in the same things. ……The strange miracle for my life was that here was a geographer trained in anthropology who lived in Louisiana who understood what folklore was. ……Where I studied for a B.A. and where I studied for an M.A. didn’t matter nearly so much to me as the fact that who was really teaching me this whole time was Fred B.Kniffen.”—— Henry Glassie and Barbara Truesdell, A Life in the Field: Henry Glassie and the Study of Material Culture, in The Public Historian, Vol. 30, No. 4 (Fall 2008), pp. 59-87.,两人对物质文化的共同兴趣与后者的治学路径直接影响了格拉西后来的民居研究⑨“My master’s thesis was on Southern Mountain houses. It continued the commitment of my Kniffen phase. ……Its emphasis was very much—as folklore was, as a discipline, in those days—very much on oral literature. And I liked that, fortunately. But I still thought of myself as specializing in material culture.……I followed Fred Kniffen’s interest in architecture and regions, but I wanted to bring in the full range of material culture.” —— Henry Glassie and Barbara Truesdell, A Life in the Field: Henry Glassie and the Study of Material Culture, in The Public Historian, Vol. 30, No. 4 (Fall 2008), pp. 59-87.。一方面在对物质文化的研究兴趣方面,格拉西认识到传统文献与口述材料的局限性,认为“我们需要更普遍的历史,而这不能仅仅建立在文本——这一极少数人的表达方式之上,人类所留下的建筑、服装、工具等物质文化成为这一研究的理想资源”①Henry Glassie,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0, p155.;另一方面,尼芬所提出的“识别、分类、组织、解释、表达”物质文化研究五部曲也成为格拉西研究的一般步骤,即从田野调查、实地测绘出发,通过形态分析与类型划分达到阐释地方历史与文化变迁的目的。

不过,“对于研究地理的人来说,空间关系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地理学家倾向于研究物质文化的空间分布模式。民俗学家可能不会首先考虑这个问题,他们首先关注的是体裁和形态,不管世界如何变化,研究物质文化的民俗学家还是倾向于认为物体的创造阶段是最关键的”②[美]杰森·杰克逊(Jason Baird Jackson),张丽君、李维屏访谈:《美国民俗学领域物质文化研究的兴起与现状——印第安纳大学民俗学与音乐人类学系杰森·拜尔德·杰克逊访谈录》,《民俗研究》,2012年第4期。,尤其是前者往往将人工制品作为“超机体存在物”,将历史、地理等时空环境作为“造成物质文化迹象的惟一力量”③Thomas J. Schlereth, Material Culture Studies in America, Nashville: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State and Local History, 1986, p52.,而忽视了人的意义与文化因素的作用,因此正如格拉西在序言中所指出的,如果说尼芬所关注的是历史地理学意义上的民居,那么格拉西的学术兴趣则是而不单是“对旧民居与曾经的建筑者的研究”,而是将民居作为“人性与文化的表达”来“理解一段真实的历史与指导人们行为的永恒原则”,“通过对过去民居的严肃考察来尝试重构地方人群的文化逻辑”④Henry Glassie, Folk housing in Middle Virginia, Knoxville: 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 1975,Preface,vii.。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与“物质文化”这些看似悖反的命题才得以成立。一方面,同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概念区别类似,如果说传统意义上的建筑是建筑师的艺术性创造,那么与之相对立的概念“民居”则是来自地方民间人群的文化图像与交流形式;另一方面,作为形而下的“物质”的人工制品(artifact)与形而上的“文化”的联系则在格拉西“人工制品是文化在物质中的呈现”⑤Henry Glassie, Folk housing in Middle Virginia, Knoxville: 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 1975, p12.的论断中得到解答,即文化观念会在人工制品中以物质形式得到呈现,而格拉西对弗吉尼亚中部民居的研究则为物质文化的“解码”⑥Henry Glassie, Folk housing in Middle Virginia, Knoxville: 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 1975, p11.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式。

二、亨利·格拉西的民居研究:Competence and Context

1. 田野与方法:Finding the Field

从十八岁开始“拖着沉重的录音设备到北开罗莱纳的山区寻找民谣歌手”,在美国、爱尔兰、土耳其、孟加拉国、日本、巴西、尼日利亚都有过长期田野经验的格拉西,将田野调查而不是学术机构作为构成自己学术生命史的全部内容。⑦“While I was fairly happy to be allied to institutions, what I liked to be was out in the field. From the beginning, at eighteen years old, I was dragging heavy tape recorders up the mountainside in North Carolina and looking for ballad singers. And while that sounds kind of old-fashioned, and it’s not exactly what I do today, still that spirit of being able to engage with the world intensely and for long periods of time—it would lead me to Ireland and then to Turkey and then to Bangladesh and Japan, Brazil and Nigeria—that’s what I most love. ……If I were to describe myself as having moved from institution to institution—Tulane, Cooperstown, Penn, Indiana—it really wouldn’t be what my life was about. My life was about fieldwork in the South and then fieldwork in New York state and then fieldwork in Pennsylvania and then fieldwork in other places, because fieldwork is the thing that grants me an engagement in the dialectic of reality.”—— Henry Glassie and Barbara Truesdell, A Life in the Field: Henry Glassie and the Study of Material Culture, in The Public Historian, Vol. 30, No. 4 (Fall 2008), pp. 59-87.《弗吉尼亚中部民居》的研究也不例外,在研究生时期一次对弗吉尼亚黑人故事家的口述史调查受挫后,格拉西并没有直接撤离,而是将一切在田野中的经验与机会转化成进行田野研究的资源,于是在一座毒藤包裹的当地老宅的激发下,格拉西借鉴了尼芬对乡土建筑的研究,转而展开了对当地民居的田野调查①关于格拉西写作《弗吉尼亚中部民居》的前后背景参见 Henry Glassie and Barbara Truesdell, A Life in the Field: Henry Glassie and the Study of Material Culture, in The Public Historian, Vol. 30, No. 4 (Fall 2008), pp. 59-87.。

正如沃伦·罗伯茨(Warren E. Roberts)关于物质民俗记录所指出的,“在进入田野之前,田野工作者必须要收集关于他所要进入的地区和他所要记录的主题尽可能多的信息”②Richard M. Dorson, “Fieldwork: Recording Material Culture”, in Folklore and folklife: An Introduction,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2, p432.,格拉西在《弗吉尼亚中部民居》开篇第一章首先对其所进行田野调查的以路易莎县(Louisa)与古奇兰县(Goochland)为中心的弗吉尼亚中部地区的历史、地理、人口、经济进行了全面的文字描述与图表介绍(照片、手绘区域地图、统计表格等),而不论是“弗吉尼亚州整体经济的垫底”还是“这片土地从来没有在文化上足够有趣到引起人们的注意”所带来的“历史失语”③Henry Glassie, Folk housing in Middle Virginia, Knoxville: 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 1975, p7.,还是工业化的吞噬带来的“农民世界的文化逻辑丧失”④Henry Glassie, Folk housing in Middle Virginia, Knoxville: 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 1975, p3.,都使得日渐衰败的老房子成为解码这片土地的仅有信息,而这则“要求着艰巨的田野工作与复杂的分析手段”⑤Henry Glassie, Folk housing in Middle Virginia, Knoxville: 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 1975, p7.以构成对当地民居乃至地方历史进行文化阐释的基础:“如果没有田野自然‘语料库’的建立,就可能调查很多却一事无成,田野记录必须极尽可能地严格和准确才能使田野工作不至于白费”⑥Henry Glassie, Folk housing in Middle Virginia, Knoxville: 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 1975, p18.。

基于此,格拉西对其田野方法在第三章中做了详尽的说明。首先,选定田野范围构成田野调查的第一步工作,格拉西先是分别于1962年、1963年的两个夏天到此考察并拍照,在对该地区有所感性认识后,他在1966年夏天移居到当地的一个小木屋展开长时段的田野调查,并以“范围足以大到涵盖所有可供研究的民居类型,又足够小到保证单人田野作业的可能性”⑦Henry Glassie, Folk housing in Middle Virginia, Knoxville: 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 1975, p15.为原则,最终确定下以两个县为中心的田野范围。其次,他借鉴尼芬的文化地理学的民居研究方法描画出当地地图,实地测绘了338座民居的准确地点、房屋方位及其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内容,对每座民居进行拍照并记录下可考的屋主信息。此外,他对民居内外部包括房间尺寸、定位轴线、墙壁厚度、台阶、走廊、楼梯、门窗、烟囱、壁炉的位置及尺寸等在内的细节数据都进行了详尽的记录。最后,格拉西在1970年1月返回田野调查地用一周时间对数据进行抽样检查(spot check),以确保其准确度⑧Henry Glassie, Folk housing in Middle Virginia, Knoxville: 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 1975, p16.。这批田野调查数据构成格拉西进行历史观察与理论阐释可靠的数据库。

在田野调查的科学性基础上,格拉西进一步就田野作业与理论方法的关系问题提出了“非推论性作业”(Nondeductive endeavor)⑨格拉西对此的表述还有neoinductive、quasi-phenomenological.的主张。事实上,对于田野,格拉西始终抱持着“比起阅读与理论推演,我在田野中的收获最多”⑩“Constantly through my career what has been most interesting to me has been fieldwork. It’s been the well from which I’ve drunk; it’s the thing that’s kept me alive. It’s the thing that provides a constant alternative to simple academic thinking. Fascinated as I might be by reading and theorizing, the truth is that I have learned the most in the field. ” In Henry Glassie and Barbara Truesdell, A Life in the Field: Henry Glassie and the Study of Material Culture, in The Public Historian, Vol. 30, No. 4 (Fall 2008), pp. 59-87.的观点,因此在《弗吉尼亚中部民居》中他认为,“田野调查并非对既有理论的验证,而是看理论是否适合于物质的自然状态,就如同乔姆斯基所说的,语法的建立必须适合于自然语言”①Henry Glassie, Folk housing in Middle Virginia, Knoxville: 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 1975, p13.,“田野工作者不应带着先入为主的假说进入田野,而是应当暂时搁置学理性的加工和阐释,直到在田野的经验积累中自然地发展出一些符合其‘语料库’的简单而有力的概念,并从中生发出真正有效的阐释与规则”②Henry Glassie, Folk housing in Middle Virginia, Knoxville: 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 1975, p14.。基于此,格拉西对弗吉尼亚民居的田野调查采取了“轻装上阵”的做法:“当我进入田野时,我只配备了‘历史的理解必须基于物质文化分析之上’这样一个宏观想法。……我并不是带着一个有待验证的理论出发,而是带着进入田野做信息记录的‘方法’,由此才能将我的宏观想法在田野中打磨成为阐释文化的有效理论。”③Henry Glassie, Folk housing in Middle Virginia, Knoxville: 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 1975, p14.

对于格拉西所言的“方法”,他表现出不拘一格的开放性,强调“我用来收集田野信息的方法是综合了民俗学、文化地理学、建筑史、考古学并有机地融汇在民俗学当中的”④Henry Glassie, Folk housing in Middle Virginia, Knoxville: 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 1975, p15.,因此他在序言中表示,“基于各自的学术训练,不同读者会关注本书的不同章节,比如历史学家从第二章直接跳到第八章,而对结构主义有兴趣的读者则会对前者跳过的部分格外重视。……然而与其说这一研究是交叉学科性质的,不如说是在民俗学范畴内的一个开放性综合尝试”⑤Henry Glassie, Folk housing in Middle Virginia, Knoxville: 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 1975, viii.。可见,格拉西的田野研究严格区分了理论与方法:一方面,理论来自于田野,而不是先入为主地在田野中验证理论;另一方面,不同学科、不同理论都构成田野研究的方法资源,“我要指出的是,民俗学史并不是由一系列的相互替代的理论阶段组成的,民俗学史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我们的责任并不在于时新、现代,而在于明智地选择出一些理论──有的新,有的旧,但都是最适合我们的实践的。”⑥[美]亨利·格拉西演讲,彭牧整理:《美国民俗学的昨天与今天》,《中华读书报》,2000年8月16日。具体而言,对于弗吉尼亚的民居研究,格拉西的田野调查与理论分析则是在乔姆斯基生成语法的启发下,围绕着“能力”(competence)与“语境”(context)两个关键词展开,前者类似于语言学中的语料库与语法,构成当地人建造民居的基本能力框架,而后者则是外部性的具体环境因素,具体的民居表现(performance)正是在两者的相互作用中完成的。换言之,“静态的、物质性的民居作为能力与语境两者复杂互动的产物,在这一意义上才构成了我们对物质加以文化性阐释的起点”⑦Henry Glassie, Folk housing in Middle Virginia, Knoxville: 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 1975, p17.。

2. 民居的语法:Grammar of Geometry

在《美国的物质文化研究》(Material Culture Studies in America)中,格拉西对弗吉尼亚中部民居的研究被作为“语言结构主义”的典型范例加以介绍。可见,虽然格拉西的研究不论就其旨归还是内容而言,历史文化层面的分析构成其中的重要一环,但他在对语言学的借鉴下对弗吉尼亚民居的语法分析无疑是其作为民俗学研究的最具范式意义的尝试。

首先,与语言学中的“语料库”类似,格拉西提出“资源库”(repertoire)的概念,认为如同语言习得过程中人们对音素的掌握,当地人在本土环境的成长过程中经验习得了由抽象的形状、线条、角度等概念构成的关于地方民居的几何学资源库,而民居建造能力正是基于这套“资源库”发挥作用,从抽象到具体,从无意义的几何概念落实到具体的居住环境中。一方面,这套几何学资源库通过一整套由组合关系、转换规则与生成条件构成的地方民居的“语法系统”发挥作用,而不是无意义的概念集合,另一方面,这套规则同语法一样是无意识地存在着的,仅在具体语境中或在受到质疑时发挥作用,并在当地人的民居建造过程中被不加考虑地加以运用。资源库与语法规则共同构成了当地民居的建造能力。同语言的运用类似,虽然当地民居并非千篇一律而是各有不同,但作为本土建造语言的实现,其基本结构及其意义却是相似的。正因如此,民居并非建筑师的艺术性“创造”,而是基于作为地方文化模式的民居“语法”作为一种语言进行运用性的“交流”。正如同“民间文学资源库”的概念一样,“对民间文学资源的习得、累积和使用是每个文化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就像人们学习和使用语言,必须要掌握基本的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然后才能跟人进行正常交流”①王娟:《当代民众生活中的民间文学——兼谈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民俗研究》,2016年第2期。,弗吉尼亚中部民居的建造正是遵循同样的规律,在经验性习得的几何概念资源库及其使用规则(语法)的基础上,完成民居的建造,因此“问题关键不在于房屋的客观构成,而是它如何像一套程序启动一般被加以考虑和完成的”②Henry Glassie, Folk housing in Middle Virginia, Knoxville: 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 1975, p21.。

其次,基于对民居“资源库”及其“语法”的认识,格拉西结合其丰富的建筑技术知识与详尽的田野调查记录(包括房屋平面布局、装饰装置、五金器件),运用大量的统计数据与图表对弗吉尼亚中部民居的基础结构、后部扩展、地上部分与屋顶部分进行分析,并总结出总体与局部的九套建造规则,由此构成“弗吉尼亚中部民居的思想结构模式”。如在基本的结构选择上,方形及其通过变形、添加构成的几何体构成当地民居的基本结构,“在这一规则下,当地民居只能构成有限的结构类型,即X、Z、XY2、 XY1、 XX、 XY3X”③Henry Glassie, Folk housing in Middle Virginia, Knoxville: 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 1975, p26.,再如在建筑隔墙(massing)与门窗开口(piercing)方面,依据基本结构类型同样有不同的处理规则,而规则之间则构成系统性的相互配合与制约关系,由此奠定下当地民居丰富却有限的基本样态。在这一成套的规则基础上,格拉西借鉴故事形态学的分析思路,通过对进深层高、门窗位置、烟囱构件等形态元素将当地民居分为十七种基本类型,每一种类型都是“多种结构关系的总结归纳”,并在相互关系中构成了民居建造“能力”的有机系统。民间设计师只需要对这一系统的类型与子类型有所把握就能够设计出地方性的民居,而“他的建造‘能力’则是隐藏在类型深处无意识的内容”。因此,一方面如同“故事家或许不记得具体的某个故事,但却能通过对其结构类型的基本把握,从中生发出新的故事”一样,“民间设计师也能够将类型拆解为结构,在不突破其建造能力的前提下创造出新的民居样态”④Henry Glassie, Folk housing in Middle Virginia, Knoxville: 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 1975, p35.,另一方面,与故事类型类似,通过对形态的概括与归纳“在一个类型下可以划分出若干类型变体,同时在同一类型中可以划分出中心母题等一些重要单元”,在“构成类型主体的基本的情节基干上,可能生长出丰富的新母题链”⑤刘魁立:《民间叙事的生命树──浙江当代“狗耕田”故事情节类型文本的形态结构分析》,《民族艺术》,2001年第1期。,“虽然基本类型决定了如门窗、屋顶等民居主体的结构关系,但并不决定细节性的发展,如门窗的样式与屋顶的类型等”⑥Henry Glassie, Folk housing in Middle Virginia, Knoxville: 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 1975, p38.,这就为当地民居具体样态的丰富性提供了空间。正是从作为语言系统的建造“能力”出发,看似复杂丰富甚至差异悬殊的地方民居都可以被统合在一个结构性系统之中,“弗吉尼亚中部的所有民居都是同一套文化模式与思想发挥作用的产物”①Henry Glassie, Folk housing in Middle Virginia, Knoxville: 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 1975, p40.。

最后,从作为语言系统的民居建造能力及其形态类型出发,格拉西在第五章中结合“定量”(quantification)的方法对结构主义加以补充。通过对当地338所民居进行形态比照与统计,他指出其中156所属于当地人自发建造的传统民居,而182所则是二战后根据购买的建筑蓝图兴建的“失去了本土建造能力”的非地方性建筑。他进一步根据前述十七种基本类型对前者进行了数量统计并在地图中加以标记。结合建筑史中的一般认知进行比照,格拉西得以对以盐盒型(hall and parlor house)与I型建筑(I house)为代表的当地民居基本构成有所把握,并基于当地缺少庙宇式建筑的事实,对传统建筑史中“南方建筑受希腊复兴式建筑影响较北方大”的一般认知提出质疑。通过这一定量分析的方法,格拉西不仅“对前述的‘能力’理论进行严肃的实地验证”,而且“找到具有地理代表性(geographically representative)与历史代表性(historically representative)的建筑类型,由此为广义的建筑比较提供了有效的基础”②Henry Glassie, Folk housing in Middle Virginia, Knoxville: 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 1975, p49.。

3. 历史的眼光:Story outside History

通过对语言学与结构主义方法的借鉴,格拉西将民居的物质表现与深层的文化语言联系起来。然而正如格拉西在对田野与理论的关系论述中所表达的,他对结构主义的运用有其自觉的方法限度,因此他一方面承认“结构主义对普遍的、无意识的、系统性的隐藏规则(hidden law)的关注将纷繁无序的现象统合进一个系统当中”③Henry Glassie, Folk housing in Middle Virginia, Knoxville: 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 1975, p41.,“有助于民居建造能力理论的建立”④Henry Glassie, Folk housing in Middle Virginia, Knoxville: 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 1975, p20.,另一方面则清醒地认识到结构主义超历史(posthistorical)、非经验(postempirical)的特点,因此“在活生生的田野研究中,结构主义只是其中一种有助于积累和解读信息的方法”,“不必完全拘泥于结构主义的研究传统”,从历史的角度对结构主义方法加以扩展,会是“对史学、对结构主义都有益处”⑤Henry Glassie, Folk housing in Middle Virginia, Knoxville: 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 1975, p42.的尝试。

首先,格拉西在前述民居建造规则及其类型的基础上指出,弗吉尼亚中部民居类型的转变是其建筑语言整体变迁的反映。“建筑本身并没有发展,发展的是民间的建造能力”⑥Henry Glassie, Folk housing in Middle Virginia, Knoxville: 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 1975,p111.,而“地方文化并非存储事实的静态容器,而是加工这些事实的动态机制,因此解释地方民居的变化必须回到建筑现象背后的文化机制当中”⑦Henry Glassie, Folk housing in Middle Virginia, Knoxville: 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 1975, p67.。具体而言,格拉西首先通过技术痕迹(technological scars)等线索大致确定当地民居的时间序列(local relative chronology),然后将前述民居形态类型落实到时间序列中。通过对历史时间轴上的房屋类型进行分析,格拉西指出该地区民居在18世纪中期以前的原始类型是由XY基本型构成的盐盒型房屋⑧Henry Glassie, Folk housing in Middle Virginia, Knoxville: 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 1975, p75.,1760年前后从英国流行到北美东部的乔治亚风格(Georgian house type)进入该地区,其对称比例的正立面、正中门廊与中央对称窗户等特征被整合进本土建筑能力,如原先不曾出现的位于内部隔墙(internal partitions)上的对称烟囱、取代山形屋顶(gable roof)的四坡屋顶(hip roof)都“进入当地建筑师的资源库当中”,在原有建筑语言的范畴内,通过复杂的规则整合与新旧妥协,以XY3X为代表的I型房屋最终稳定并成为这一时段的典型;1925年以降,在工业化设计蓝图的影响下,本土建造语言丧失,各式各样的非民间建筑样式出现并成为主流。在这一形态变迁的基础上,格拉西将当地民居建造的传统能力划分出三个阶段,阶段一(1720-1760)是基于XY基本型的稳定时期,阶段二(1760-1810)在乔治亚风格影响下发生“失衡-扩张-综合”,阶段三(1810-1925)则是“收缩与再平衡”。由此,弗吉尼亚中部民居变迁的动态机制得到有效描述,而“这一辩证过程则作为客观证据映照出更大范围的历史语境与文化转型”①Henry Glassie, Folk housing in Middle Virginia, Knoxville: 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 1975,p112.。

其次,“建筑者并非在真空中设计房屋,他的设计与建造过程都是在他所处的语境限制与驱动下进行的”②Henry Glassie, Folk housing in Middle Virginia, Knoxville: 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 1975,p114.,因此在“能力”之外,“语境”构成格拉西民居研究的另一关键词。在第七章“建筑的规律”当中,格拉西将语境划分为具体语境与抽象语境两个层面,从“房屋与社会”“房屋与自然”两个角度对弗吉尼亚中部民居的建造能力变迁趋势通过对民居建筑材料、几何选择、颜色处理、装饰部件、结构关系等内容做出分析,指出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弗吉尼亚民居的建造思路由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倾向于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最初适应当地湿热气候而设计的陡峭的山形屋顶与扩张性的层高、进深被平缓的四坡屋顶、收缩性的空间与对称门窗、烟囱取代,表现出外在的统一性倾向;再如屋内阶梯的位置从最初迎向门口到后来背向走廊,以此造成主客之间的隔离等,表现出对内在的隐私性的重视趋势;还如随着种植园经济的发展与阶层分化的加剧,作为“贵族殖民地”的弗吉尼亚民居也体现出阶层的分别,如在民居颜色的使用上,弱势家庭采用红色(与自然木色接近),而大家族则选用与木色相区别的纯白,“以此表明严格的阶层差异”③Henry Glassie, Folk housing in Middle Virginia, Knoxville: 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 1975,p156.等等。然而不论具体语境之下民居的建造表现如何,其背后的建造能力则是在地区文化严格控制下的语言系统,因此格拉西借用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主义中的二元对立方法将当地民居能力变迁的逻辑模式(pattern of logic)以二元结构绘制成表,清晰地展现了民居变迁背后弗吉尼亚中部民间文化由自然(nature)转向人工(artificial)、由外向(external)转向内向(internal)、由多样(chaos)转向控制(control)的这样一个“更大的真实”④Henry Glassie, Folk housing in Middle Virginia, Knoxville: 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 1975,p160.。

最后,正如格拉西在第五章中所说,弗吉尼亚中部小区域的民居调查“映射着更广阔的区域在长时段历史中的文化变迁”⑤Henry Glassie, Folk housing in Middle Virginia, Knoxville: 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 1975, p51.,“民居的变化标志着文化转折的历史性时刻”⑥Henry Glassie, Material Culture,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9, p322.始终是格拉西的民居研究所关注的话题。就全书的旨归而言,“不论是本书的标题‘弗吉尼亚中部民居’还是副标题‘对民间工艺的结构分析’都不是其研究的意义所在,格拉西的真正目的在于结尾时对美国人生活方式变迁的总结”①John Michael Vlach,A Bookview of Folk housing in Middle Virginia, in Western Folklore, Vol.37 No.2(Apr. 1978), pp134-137.,因此格拉西在全书最后一章将民居的田野研究置于弗吉尼亚的地理、历史乃至整个美国文化的近代变迁当中。事实上,格拉西在第二章中曾对传统史学的研究路径提出“傲慢与偏见”的批评,他认为传统的历史研究不仅只描述变化而忽略对过程(unexplained process)、机制(the system that is undergoing and enabling change)的分析,而且更基于带有偏见的文献②Henry Glassie, Folk housing in Middle Virginia, Knoxville: 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 1975, p9.而忽略了沉默的大多数,因此是精英主义的(elitism)。因此,从弗吉尼亚的民居出发,格拉西认为则可以到达“历史”之外的“故事”(story outside history)。基于此,他从政治上的独立战争与南北战争、经济上的种植园经济与贫富分化、宗教上的清教传统与理性主义、社会上的黑奴运动与社会动荡等层面,分析了弗吉尼亚地区社会文化由自然开放到保守严肃、冷漠控制的变迁过程,而这一方面解释了对称、保守的乔治亚式建筑(而非建筑史一般叙述中希腊复兴式建筑)在该地区流行的原因,即“乔治亚风格与其他建筑风格所不同的保守性、统一性,提供了当地民众文化心态所迫切需要的内容(个人主义与平等主义)”③Henry Glassie, Folk housing in Middle Virginia, Knoxville: 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 1975,p189.;另一方面,与传统史学认识中工业革命后才产生文化的现代性转折不同,对弗吉尼亚民居的民俗学分析则发现了其背后“社会单元由社群收缩到家庭乃至个人的背景下,弗吉尼亚民众心态极度勉强却又不可避免地滑向个人主义、机械主义”④Henry Glassie, Folk housing in Middle Virginia, Knoxville: 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 1975,p193.的文化变迁,因此与其说以个人主义、实用理性为代表的现代性文化是工业革命的结果,不如说是工业革命之所以爆发的真正原因⑤Henry Glassie, Folk housing in Middle Virginia, Knoxville: 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 1975,p188.。可见,格拉西对弗吉尼亚的民居研究服务于其对历史、对文化更大的理解,换言之,“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Eric Hobsbawm)所说的‘在社会变迁影响下的社群’是贯穿格拉西学术生涯始终的核心话题。在他的著作中,特定文化在急剧历史变迁之下发生的文化位移是他所讨论的主要内容,这经常表现为以现代技术为代表的‘先进’文化对传统人群的戏剧性冲击,而后者作为文化受害者,他们的传统却往往得不到理解。”⑥Charles W. Joyner, The Narrowing Gyre, in Western Folklore, Vol.42, No.2 (Apr 1993), pp145-151.

三、民居研究的不同视角:Text to Context

在物质民俗的研究领域,不同学者基于不同的问题意识、学术训练与研究兴趣会对物质民俗事象从不同角度进入讨论,比如在《美国的物质文化研究》一书当中,格拉西的民居研究只是作为语言结构主义的典范被加以介绍而绝非唯一的研究路径,而格拉西本人也强调,“当代对于物质文化的研究不仅可以包括对田野资料的详细记述和规整、对类型的历史—地理分析以及对制造和使用的探究,还可以运用功能主义和心理学的分析方法”⑦Henry Glassie, Pattern in Material Folk Culture of the Eastern United States, Pennsylvan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68, p16.。这里仅就与格拉西路径相当不同,且目前在国内得到较多介绍的迈克尔·欧文·琼斯(Michael Owen Jones)的“行为主义”方法及其启发做点到为止的补充。

“快速的技术变化、有可能产生一体化的全球化运动以及其他社会力量都威胁到国家、民族和社区中的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①[美]迈克尔·欧文·琼斯:《什么是民间艺术?它何时会消亡——论日常生活中的传统审美行为》,游自荧译,张举文校,《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1期。,然而“民俗研究一直极大地依附于文学和语言研究,民间故事、民间歌谣、谚语和其他民间文学样式是研究的重中之重”,而且“工程师、建筑师、农夫、国内的经济学者和艺术家等人一直对他们各自领域的历史视角或民间视角特别不感兴趣”②[美]迈克尔·欧文·琼斯:《手工艺·历史·文化·行为:我们应该怎样研究民间艺术和技术》,游自荧译,张举文校,《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5期。,与格拉西一样,琼斯对备受传统研究冷落的物质民俗同样抱有深切的忧虑与热爱。不过,不同于格拉西在弗吉尼亚的民居研究中面对“物质传统的传承人都过世,他们的遗物继续流传、传递知识”的情况,琼斯的研究并不是通过“遗物”进行的历史考察,而是对活态存在于现实日常生活中的物质民俗进行考察。然而,琼斯与格拉西最大的不同更在于,琼斯对物质民俗的定义扩展到“普通的日常生活体验”,“人们装饰家居和工作场所的方式、着装方式、节假日创设圣坛、装饰教堂及制作其他节日物品的方式、准备食物招待客人的方式、把照片收集成册的方式、用手工精心制作棉被、家具、陶器、地毯、衣服、玩具、送朋友的礼物等的方式”都被纳入到他的考察范围。琼斯主张,“从社群和文化定义的角度来说”,个人的行为很难被视作民俗,但“从行为的视角来看,他们的行为很容易被认为是具有表达性的、基于惯例而形成、主要通过直接的互相影响来习得或展现”。因此,“我们只需依据互动、交流和经验网络来思考,而不是基于社群来考虑,只需依据场景语境来思考,而不是根据非文化语境来考虑,只需依据物质行为来思考,而不是根据物质文化来考虑,个体行为从这些角度而言就是民俗。”③[美]迈克尔·欧文·琼斯:《什么是民间艺术?它何时会消亡——论日常生活中的传统审美行为》,游自荧译,张举文校,《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1期。

正如琼斯所一再强调的,“我关注的不是‘物质文化’而是‘物质行为’”,在“作为行为的民俗”而非格拉西“人工制品是文化在物质中的呈现”④Henry Glassie, Folk housing in Middle Virginia, Knoxville: 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 1975, p12.的核心命题下,琼斯的研究方法也从所谓“行为视角”出发,不仅仅只是参照“文本”,而是关注其生成过程的行为本身,以一种整体分析对整个的过程进行深细的描述。类似于表演理论的研究思路,琼斯在物质民俗的研究中“以物质传统替换口头传统,以物质艺术替换口头艺术,以物质表演替换口头表演,以物质交流或叙述替换口头交流或叙事”,关注具体的每一次“情境事件”,如在他基于在肯塔基州东南部对传统椅子进行的田野调查而完成的《手工制品及其制作者》⑤Michael O. Jones, The Hand-Made Object and Its Maker,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5.(The Hand Made Object and Its Maker,1975)中,他记录最多的一方面是工匠的个人生活史、价值观和其他个人信息,另一方面是椅子制作成形的具体场景,比如木匠切斯特在离家出走的妻子回来后用昂贵的胡桃木精雕细琢地做了一把每一条横板的中央都刻上了心形的椅子送给女儿布伦达,以此表达他的父爱与家庭责任感等等,可见,行为主义的研究角度不在于普遍性的文化模式,而在于通过对具体语境的关注来强调“人类创造力的多样性”⑥Thomas J. Schlereth, Material Culture Studies in America, Nashville: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State and Local History, 1986, p60.。

不难看到,虽然格拉西与琼斯的物质民俗研究都强调从文本到语境的研究方法,然而基于“物质文化”与“物质行为”的不同研究目的与问题意识,“语境”在两人的研究中有着截然不同的面向。在琼斯关于“情境事件”的语境概念对比下,我们对于格拉西的研究路径也能获得更深的认识。正如格拉西本人所言,“历史并非我的专业,作为民俗学者,我进入田野是为了观察文化现象创造与交流的动态过程。然而我在田野中遇到的人群和事物都打断了这种共时层面的观察,而迫使我进入‘时间’的维度当中”①Henry Glassie, The Practice and purpose of History, In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 Vol.81 No.3,pp961-968.。在田野调查的实际经验中,格拉西更多地关注物质背后的历史文化语境,因此在弗吉尼亚中部民居研究中,他一方面借鉴生成语法与结构主义的方法,发掘“人工制品的语法”并讨论“作为思想中的模式与制造房屋的能力的文化”,另一方面更基于文化模式的结构分析,在局部的民居中看到了“西方历史的缩影”与“西方人文化心态的变迁”②Henry Glassie, Folk housing in Middle Virginia, Knoxville: 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 1975,p190.,并且正如全书结尾意味深长的那句“他默然地凝视着不远处,自言自语着:变动不止”,从物质民俗的研究出发最终唤醒的是更深沉的文化感慨与历史意识。正如格拉西所自述的那样,“没有任何东西是一成不变、已成定局的。神殿可能会衰朽,故事也会被遗忘,但存留下来的这座小建筑却足够引起我们的疑问,而对此的回答不仅提出了一种解释,更带来对历史新的理解。……这座神殿可能是一本书、一张褪色的相片、一个陈旧的战争故事,甚至还可能是独立日划破夜空的烟火,它们激起的是一个通过新的历史理解来寻求社会担当的故事。”③Henry Glassie, The Practice and purpose of History, In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 Vol.81 No.3,pp961-968.从田野出发,到问题的产生与理论的解决,到达的是对历史、文化的理解,或许这正构成物质文化研究的真正意义所在。

猜你喜欢
弗吉尼亚民居田野
希望的田野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民居智库
论弗吉尼亚·伍尔夫《伦敦风景》中的情景交融
民居摄影
美国“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
在希望的田野上担当作为
在希望的田野上
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