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废弃枝条加工专用有机复混肥模式初探

2018-01-23 12:25赵燕昊钟林炳吴林根华爱君林丽
浙江农业科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复混肥梨园专用

赵燕昊,钟林炳,吴林根,华爱君,林丽

(桐庐县农业和林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 杭州 311500)

农业废弃物是整个农业生产活动进程中被遗弃的各类有机物质的总称[1]。合理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是解决当前面临环境污染问题的最有效途径,真正实现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对缓解当前能源压力,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2]。现阶段,根据浙江省委省政府大气治理、“两美”浙江等重大决策战略部署,农业部门紧紧围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建设“一控两减四基本”要求,在不断探索创新与应用实践基础上,因地制宜推动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总结出了一批有效实用、可复制的科学利用模式[3-4]。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历史十分悠久,其中在传统生态理念指引下,堆肥沤肥技术应用非常广泛。将农业有机废弃物生产成有机肥料,既可以增补土壤养分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还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增加农民收入来源途径,提高经济效益。当前,农业废弃物日益呈现出以能源化、肥料化、饲料化和材料化等为主要再利用途径的蓬勃发展趋势。

1 概况及流程

1.1 概况

桐庐钟山蜜梨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2年10月,发展至今合作社拥有社员153人,带动农户687户,现有优质蜜梨生产基地580 hm2,每年产生梨废弃枝条2 600 t。以往由于缺乏有效的利用方式,梨枝条或被遗弃田间或被就地焚烧,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为改善基地生产环境,促进废弃枝条资源化利用,2016年,合作社利用“合作社创新”和“整建制生态循环农业县”项目契机,以桐庐县农林技术推广中心的技术成果为支撑,引进利用果树枝条、农作物秸秆加工有机肥生产线。同时,借助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测土配方技术研究成果,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方案,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和梨树需肥规律,在有机肥中添加羊粪、骨粉、菜籽饼有机物和尿素、硫酸钾无机物,逐步优化配方方案,开展梨园专用有机复混肥生产。2017年梨废弃枝条加工生产梨园专用有机复混肥达500 t,梨农户以废弃梨枝条换取合作社生产的梨园专用有机复混肥,实现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促进了产业经济、生态效益同步发展,实现了保增收、保安全、保生态的目标,为蜜梨梨枝条综合利用及梨农增收创出了一条新路子。

1.2 流程

原料选配(羊粪等动物粪便,梨废弃枝条、作物秸秆、菜籽饼等有机肥源)→配料混合(枝条粉碎机进行粉碎,按梨树需肥特点和规律,根据专用配方,按照比例定量加入羊粪、菜籽饼等物质,使配肥达到专用复混肥所需标准)→堆沤发酵处理→搅拌机进行搅拌(根据测土配方结果,混配尿素、骨粉、硫酸钾等营养添加成分,优化肥料成分结构)→包装→成品返还梨园(图1)。

2 配套体系

桐庐钟山蜜梨专业合作社梨枝条加工生产专用有机复混肥的原料主要为梨树修剪的废弃枝条。羊粪等畜禽粪便和梨树枝条等农业有机废弃物转化成了高品质有机肥。据测算,生产的有机肥成本在480元·t-1左右(以枝条成本300元·t-1计算)。同时,合作社还根据梨树的生长需要,通过测土配方,添加硫酸钾、菜籽饼、尿素、骨粉等原料,生产出了有机、无机复合的梨树专用肥,成本在700元·t-1左右。另外,合作社探索扩充了有机肥生产链,从桐庐县收购农作物秸秆、山核桃蒲壳、废弃食用菌菌棒开展有机肥加工业务,为桐庐县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目前,合作社采取社员每收集提供梨树枝条100 kg,合作社加工后以发放福利形式补贴返还社员100 kg有机肥的方式运转,有效带动了社员入股参与该模式的主动性,大大提高了社员收集废弃梨枝条的积极性。

3 示范成效

梨废弃枝条加工专用有机复混肥、枝条换肥模式打通了“农户—收贮方—政府”三方的利益链条,是符合循环农业发展的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新模式,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就地取材综合利用梨废弃枝条,成功将梨园的废弃梨枝条收集利用,年产梨专用有机复混肥达500 t。通过施用废弃梨枝条生产的专用有机复混肥,每年改良梨园67 hm2,大大改善了梨园土壤环境和肥力水平,生态效益突出。通过土壤耕作方法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试验和示范,有效减轻和抑制梨早期落叶、开秋花,产量和品质下降的问题。应用专用有机复混肥结果表明,在提高改土效果的同时,有效简化了梨农配肥难度,控制了施肥操作成本。经2年来的试验示范,平均提高基肥中有机肥用量10~15 kg·株-1,化肥用量平均减少1~1.5 kg·株-1,钟山蜜梨梨果品质和产量均显著提高。2017年施用复混肥生产“桐江”牌钟山蜜梨获“浙江省农业之最擂台赛”一等奖、浙江精品果蔬展销会金奖,并被评为“市民最喜爱果品”,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总之,施用以梨废弃枝条为主要原料,经过梨测土配方生产的专用有机复混肥,延伸了合作社产业链,提高了农业附加值,不但提高了梨园产量,而且带来了良好的品质效益和口碑效益。

4 建议

4.1 加大政策扶持

农业主管部门在落实中央和省定政策的同时,应因地适制出台地方性扶持政策,对各种农业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收贮运体系建设予以一定补贴支持。组织辖区内各相关部门和主体积极申报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以项目带动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着力调整落实各项扶持补助政策,引导农业经营主体、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企业开展废弃物收集与资源化利用[5]。

4.2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农业主管部门应积极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增大支农资金整合与投入力度,发挥政策合力优势[6]。例如,将农业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资金列入同级财政预算,积极培育典型,以点带面,建立政府扶持、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农业项目区内利用废弃枝条生产有机、无机复合肥料场地按照附属设施农业用地管理;依照农业用电标准执行枝条生产加工电价;结合实际,组织相关技术培训与指导,加快农业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的示范与应用推广,更好地助推绿色农业发展[7]。

4.3 完善技术流程和配套设施

合作社应结合桐庐实际,在充分发挥已有的技术和实践优势基础上,争取进一步吸收消化科研、生产和推广部门研究成果,改进枝条加工专用有机、无机复合肥技术,完善配套设施,延长并完善梨枝条综合利用生产链,提高梨枝条综合利用效率和产品附加值。开展技术研究、试验和示范,制定专用肥生产技术标准、操作规范,为提高专用肥肥效,优化农业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链奠定基础[8]。

4.4 进一步创新并完善废弃枝条换肥机制

创新和推广废弃枝条换肥市场化举措,降低合作社废弃枝条收购成本,扩大有机肥销售渠道,实现废弃枝条收集与有机肥销售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推动废弃枝条综合利用市场化水平的提高。

4.4 打造专用复混肥品牌,完善销售渠道和产业链

在提高生产效率、改进配方、提升工艺水平基础上,打造出合作社自己的梨园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品牌,通过桐庐日报、桐庐电视台、农民信箱等多种媒体途径开展宣传,拓宽肥料销售渠道和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

5 小结

以生态为前提,以科技为支撑,打好品质和品牌两张牌,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可持续发展,持续提高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水平,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建设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体系的重要内容[9]。梨废弃枝条加工有机、无机复混肥—枝条换肥模式适用性广,场地要求不高,具有广泛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该模式对地理条件、气候和林果木品种、种植制度没有特殊要求,且生产过程不受季节影响,适宜在果树种植区或者粮食生产区进行推广应用,可以更好地实现农林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作为推进农业废弃物污染治理的有效手段,需要政策、技术多措并举,持之以恒推进。

猜你喜欢
复混肥梨园专用
体能测试专用鞋
体能测试专用鞋
体能测试专用鞋
增效复混肥在马铃薯上的应用效果
梨园周年管理历
梨园闹春
梨园寻梦淮安缘
“梨园”演变考述
有机无机复混肥(15-40S)在春花生上的应用效果试验
有机无机复混肥(15-40S)在春花生上的应用效果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