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香飘过五千年
——酒祖大舜考

2018-01-23 13:42周丽华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12期
关键词:酿酒文化

周丽华

(山东省安丘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山东 安丘 262100)

八月黍成,可以酎酒。当秋风裹挟着发自大地母腹的五谷醇香,刮过田野、村郭、里肆、深巷,每个嗅觉敏锐的人都会沉醉其中,乐而忘返。沿着历史的长河漫溯,穿越人类的万古洪荒,在潍水之滨,一位魁梧高大、神清目朗的青年手举木勺,当垆酿酒,甘醇的酒浆顺着酒池缓缓而下,酒香浓郁,甘冽芳醇,饮醉了炎黄子孙和泱泱华夏。他就是大舜,酒业的真正鼻祖。他用自己的智慧为曲,勤勉作醪,酿制出最醇厚、最绵长的巍巍华夏五千年文明画卷。

酒的起源是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科学家们长期以来讨论的一个重大问题。关于酒业的祖神有几种说法,比较流行的是仪狄和杜康。他们的事迹古书上有一些记载,如《世本》:“帝女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少康作秫酒。”《说文解字》释“酒”字:“古者仪狄作酒醪,禹尝之而美,遂疏仪狄,杜康作秫酒。”实际上他们只是对酿酒业发展有一些贡献而已,帝女仪狄为舜之女,真正的酒业始祖应该是大舜。大舜是东夷人的杰出代表,《史记》说他是冀州之人,但比司马迁还早的孟子在《孟子·离娄篇》中说:“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近代中国历史学权威郭沫若、范文澜两位先生都认为“诸冯”即为今山东诸城。这一观点已为大多数大舜研究者认可。

以景芝、诸城为中心地带的潍水中段流域,丘陵环绕,中间则是肥沃的冲积平原,地处暖温带湿润季风区,年平均气温21摄氏度,渤、黄两海交汇吹过的略带潮湿的季风,使当地呈现出典型的半岛湿润性气候特征,从事酿酒的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大汶口文化遗址在山东有多处发现,重要的有莒县陵阳河、诸城呈子、安丘景芝、峒峪等遗址,其中出土的一系列陶制酒器,从蒸煮原料用的甗、鼎,到发酵用的尊,滤酒用的漏缸,盛酒用的盆、瓮,饮酒用的单耳杯、蛋壳高柄杯,尤其是景芝磨光黑陶高柄杯的出现,成为龙山文化层中代表性器物,这些已成系列的陶器是国内其他古文化遗存所没有的。这些考古文物确凿地证明,在北辛文化时期,东夷人农业已有发展并掌握了谷物酿酒技术,大汶口文化时期多处并存的遗址说明酿酒业已有了较大规模。龙山文化是大汶口文化的发展,其精彩绝伦的蛋壳黑陶高柄杯,证明大舜时期酿酒业更发达,饮酒更普遍,而且酒已经成为祭祀和礼仪的必备之物,是当时敬神和尊老迎宾的礼品。

在大舜的故乡诸冯、景芝一带,流传着一些大舜与酒的故事。相传大舜很小便失去母亲,常受后娘虐待,但他仍能孝敬,爱护弟妹,忍辱负重,长到十四、五岁时被赶出家门。他跟同村的伙伴到离家几十里的西台去学烧窑,又倍受种种磨难和辛劳。由于大舜心灵手巧,心眼又好,很快赢得师傅赏识,十七八岁就成为一名制陶的好手,之后他决定再出去见世面、交朋友、长本事,辞别师傅和师兄弟们,过浯水(今渠河)北上。一日大舜走到一条河边,见河两岸坐落着几个较大的村落,飘出酒的香味,经打听得知此地村名多依河而起,如河北、河东、河西等。大舜走到酒坊较多的河东(就是现在的景芝),见街上有很多用东西换酒或卖酒的人,临河也有几座陶窑。在此既可烧窑又可以学会酿酒,容易谋生,大舜就这样住了下来,找了一户做酒的人家当帮工。由于他聪明人品好,不仅很快学会了酿酒,还交了很多的朋友。那时的酒劲头小带甜味,不能久存,卖不了又不能白白坏掉,大舜干脆就自己喝,从此学会了喝酒,剩得多喝得就多,但他人品端正,从不因喝酒而失态失礼。所以后世景芝尽管产酒多,喝醉了的人也不少,但很少有人借酒发疯,这都是尊大舜古训而讲究酒德的结果。

又过了两三年,大舜长到二十岁,便回到他的老家诸冯,诸冯离景芝也不过30多千米,一天也就到了。由于他已经长大成人,不仅会种地、烧窑、酿酒,而且为人好会处事,又见过世面,小时候的一些朋友都是他的帮手,渐渐地大舜成为当地的头面人物,后成为部落的头领。

大舜当了部落头领后,用自己种的粮食和经过他改进的酿酒工具酿出了好酒,对那些慕名来访的部落头领和各路能人,就用自酿的酒招待,逐渐名声远播,连当时的帝尧也知道了,尧请他去帮助处理部落联盟的天下大事。舜当了大官以后将所掌握的种田、制陶、酿酒等技术教给百姓。他和尧既是君臣又是翁婿,是国家的最高权威人士,有时大宴各部落头领,也会喝很多酒。他知道有的人心术不正,可能借酒发疯使坏,就规定酒是敬神和祭祀祖先的神圣祭品。他还亲手设计烧制了各式祭祀用的陶器,包括各种式样、大小不一的陶豆(盛食物),并仿照陶豆的样式做出了盛酒的蛋壳陶高柄杯,又制定了一套管理酒的法规和很多喝酒的规矩,设了专门的机构和人员管理酒事,故酿酒技术发展很快,酒的质量也大大提高。他的两位夫人娥皇、女英及其女儿仪狄都是酿酒的高手,以后有人尊仪狄为酒祖,其实她是跟她父亲大舜学的。

大舜以后,夏商两朝的酒管理不善,还因为酗酒而失了天下。到了周朝,又设置了酒正、大酉等酒官,制定了一系列法规,还在礼记里规定了“乡饮酒礼”的细节,目的是为了尊老敬贤,促进社会和谐。孔子对舜非常推崇,曾说“舜何人也,禹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唯酒无量不及乱”,这些都是结合大舜的事迹和他自己的体会说的,儒家对酒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就源自酒祖大舜。

民间尊大舜为酒祖的传说虽很简略,但言之有理,与古史研究相得益彰。大舜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社会发展的转折时期。在居帝位为部落联盟首领的30年中,他选贤任能,建立制度,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诸多方面,推进了中国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转化的步伐。舜时期人类已是居有都邑,住有房屋,吃有粮肉,喝有酒醴,兴起了农耕、饲养、酿造、制陶等业,这些已在考古发掘中得到证明。其时,大舜倡导礼乐文化,是人类由文明产生过程进入文明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大舜制定的祭祀、礼仪,都是后世儒家礼乐文化的滥殇。在礼仪之邦山东,礼仪俯拾皆是,其中最大的礼仪为祭天和祭地。祭地的表现形式为祭社,崇拜社主、社神,相传这一古老习惯是从帝舜部族那里继承而来。远在4800多年前,帝舜部族已开始以柏为社主祠祭社神,对我国古代文明产生了很大影响。祭祀天地、日月、祖先和鬼神要用到酒,各种礼仪也要用酒,可见酒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又促进了文明的发展。

接续酒祖的福泽与恩惠,景芝酒业集团一班人员潜心研究传统酿造技艺,同时大力宣传推广大舜文化,成立大舜研究会,出版多种书籍、画刊,拍摄纪录片、电视剧,举办酒祖国际论坛增强交流,在厂内的显著位置树立大舜塑像,并建立景观长廊供人瞻仰凭吊。目前,酒祖大舜的传说已入选安丘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期在更高层面上加大传承保护力度,担负起这一代人的责任。

大舜造酒,功在千秋,这一壮举成为中国几千年酒文化的滥觞。“李白斗酒诗百篇”,许多文人墨客以酒为媒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动人篇章,还有那无数的斗酒、写诗、作画、养生、宴会、饯行等酒礼佳话为后人津津乐道。酒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在人类交往中占有独特的地位。酒文化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漂泊海外的游子回望故乡时,总会端酒一杯洒祭天地,一滴滴的酒液,浓缩了炎黄子孙对家国、同胞深深眷恋和孺慕之思。酒像一根纽带,让全世界亿万龙的传人血脉相连,每念于此,我们更加敬佩和感怀酒祖大舜的功劳,是他让酒成为一个民族重要的文化因子。近代以来劫余复生的历史更加证明,中华文化必定像酒一样醇而后甘,历久弥香。■

猜你喜欢
酿酒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上半年酿酒产业产、销、利均增长
为什么酵母菌既能做面包也能酿酒?
更 正
青稞酿酒
酿酒科技杂志社邮购书刊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