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瓷器鉴赏

2018-01-23 13:42陈燕婷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12期
关键词:瓷画彩绘民国

陈燕婷

(德化县陶瓷博物馆,福建 德化 362500)

民国时期指的是1911—1949年。从整体上来看,这一时期可以说是中国制陶业最为衰落和萧条的时期。但值得一提的是,民国时期盛行仿古风潮,有少数瓷器从技巧上来看,甚至是达到了以假乱真的效果。在这30多年的时间内,也出现了众多精品瓷器。正因如此,在当前各个中型和大型的拍卖会上,民国时期的瓷器已经成为拍卖会的一个主角。因此,简要介绍民国时期瓷器的鉴赏方式,了解各类民国时期瓷器的特点,对于明确其收藏价值有一定的帮助。

1 民国瓷器概述

从中国陶瓷发展历史来看,民国瓷器并不属于该历史范畴中,且在市场上已经出版的各类有关陶瓷的书籍图录中,几乎很少会将民国瓷器单独放到一个门类专门进行记述。一是因为“民国”这一概念在市场上难以把握;二是因为收藏界和文物界对民国瓷器重视度较低。在民国时期,瓷器一共可以被分为四个种类:一是袁世凯在复辟帝制时,在景德镇烧制出来的御用瓷器,也属于民国宫廷瓷器;二是在清朝末期、民国初期时,官窑被解散,官窑良工在收藏高潮中制作了大量仿古瓷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民国仿古瓷”;三是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一批陶瓷名家们,创造了粉彩工艺这种新兴制瓷技术,并以该技术制造了一批新型瓷器;四是由于民国期间抵制洋货、振兴国货,成立了以萍乡瓷业、湖南瓷业等为代表的三十多家公司,生产大量的生活用瓷。与前三类相比,第四类瓷器没有收藏价值。随着近些年民国瓷器精品逐渐升温,民国瓷器的品质和价值也愈发受到人们的关注,甚至有少数人开始将平日里作为杂货的日常生活瓷器也逐步收藏起来等待升值。

2 民国瓷器的鉴赏

2.1 胎釉和工艺

与明清时期的瓷器相比,民国瓷器胎质较为疏松,胎骨与瓷釉间结合的紧密性较差,胎釉上易产生脱釉和气泡。民国早期的瓷器存在精品和粗糙品的差别,粗糙品的胎釉在结合部易产生泛黄的情况。民国晚期的瓷器则不存在此种问题,与青瓷相比更加紧密。在民国初期,瓷器手工业生产方式已经逐渐由以往的作坊转变为公司,其制作工艺已经开始由传统手工生产转变为机械化的现代生产模式。在此时期,涌现了一大批由机器制作的瓷器,因而瓷器在造型上更加统一和规范化。但这种类型的瓷器在外形上也显得更加呆板,这一问题更多地凸显于商品化的日常实用的粗制瓷器上。瓷器的瓷胎现代瓷质感更加明显,硬度、白度更高。描金工艺是该阶段瓷器的主要特点,在瓷器的口部、瓷塑上的罗汉像、瓶身的双耳、壶嘴、底边等位置都施行了描金处理。正是这种新兴工艺,让大部分描金瓷器远销海内外[1]。

2.2 纹饰

因为大部分民国瓷器使用的是化学材料,制作出的大部分产品色彩艳丽,配以“洋蓝”绘画方式画出的青花,本身还具有一定的飘浮感。

为了节省人工成本,在粗瓷绘画上,还存在利用简笔画绘制等偷工减料的制瓷行为。在民国时期,除了成型、胚胎制作、机械化炼泥等技术外,民国瓷器制作工艺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使用贴花纸,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提升了民国瓷器的生产效率。与明清瓷器不同的是,民国瓷器使用的大多都是彩绘的装饰方法,内容丰富多彩,有鸟兽、人物、山水等图案,且整体装饰也由以往单一的图案变为图案和诗词文字装饰相辅相成[2]。民国瓷器在纹饰上的特点大多都是利用绘画来表现的,其主要表现在对于时事、政治主张内容的表现,这也是民国瓷器的收藏价值之一。

2.3 彩瓷

民国时期的彩瓷种类繁多,粉彩和有浅绛彩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两大种类。新粉彩内容与制作技艺的更新,不仅促进了瓷器装饰上彩绘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也衍生出了瓷画艺术这种新兴瓷器。民国二十年(1931),彩绘已经成为了流行,一支掌握了彩绘技艺的工匠队伍应运而生,并在制作彩绘瓷器的过程中自身也完成了从瓷画工匠到瓷画家身份的转变。除去传统瓷画技艺外,民国瓷画还与西洋画法相融合,彩瓷已经逐渐成为民国绘画艺术的一大载体。民国时期最著名的瓷画艺术家就是景德镇“珠山八友”[3]。这些瓷画艺术家们制作出来的珍贵艺术品远销海外,为我国民国瓷器打入海外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民国瓷器的收藏价值。

2.4 民国瓷器和现代仿品对比

民国瓷器的胎釉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胎质硬度较高、细腻、洁白,釉面润滑,胎釉结合的紧密性较差,有杂质,用20倍放大镜观看能够发现气泡层;另一种是胎质相对较粗糙,胎釉上存在明显的气泡,即便不使用放大镜也能够看到比较细小的孔隙。这两种民国瓷器,前者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属于陈设用瓷;后者属于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瓷器。现代制作的仿品在胎釉方面与民国陈设瓷较类似,但仿品胎釉中很少会看到杂质,胎釉结合更加紧密,釉面与民国瓷器相比更加洁白,即便使用20倍放大镜观看,也无法看到气泡层,这主要是现代烧制工艺改进所致。

一般情况下,民国时期的陈设瓷胎釉质量要高于瓷板的质量。尤其是薄胎器物,其胎体的薄度甚至会低于清雍正时期的瓷器。因为受到成型工艺的影响,民国陈设瓷的瓷板大多存在凹凸现象,胎釉表面十分不平整,与晚清时期波浪釉类似。而现代仿晶瓷的质量则高于民国陈设瓷,此类瓷器瓷板表面非常平滑,不存在凹凸现象,这也是可以准确区分瓷器是民国的还是现代的重要条件。在鉴定民国瓷器时还应当关注一个共性问题,即凡是名家的作品,特别是年代相近或相同名家的作品,其胎釉的差异几乎不存在。民国制瓷家大多属于绘瓷名家,彩绘载体大多都是同一人完成,其在制作工艺上的相似度更高。即便某一名家之作的载体不出于制瓷名家,在质量上也不存在较大差距。如果存在两件由同一作者、在近似年代制作的作品,在胎釉上存在明显差别,那么其中必有一件为现代仿制品,此时就需要鉴定者从绘画技巧和色彩方面进行区分。此外,民国时期名家制作的瓷器彩料的使用相对较薄,虽艳却不会给人飘浮感,即便颜色相对较淡,也不会给人一种苍白无神的感觉。瓷器的厚重感都是通过洗练的笔法而形成。而现代仿制品由于急功近利,颜色较艳的瓷器颜料凸起,较浅的瓷器缺少色彩感,且瓷器厚重的地方都是通过彩色颜料堆积形成,用手抚摸时会有起棱之感。

3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现代人在满足自身的基本物质需求后,对于精神层面的需求也在逐步提升。作为艺术品的一种,瓷器也在近些年愈发受到人们的关注,众多的艺术家、鉴赏家、收藏家们开始关注民国时期瓷器的历史、文化、收藏和艺术价值。因此,对民国时期的瓷器进行鉴赏,了解其本身价值的高低,对于确定不同类型瓷器的收藏价值和历史、文化意义,可以起到一定的帮助。■

猜你喜欢
瓷画彩绘民国
漂亮的陶瓷彩绘
当代瓷画作品选登
民国电影宣传有奇招
他们为何都爱民国?
瓷画猫系列作品
王清丽瓷画
民国人爱刷朋友圈
民国书家与民国书风
邹少芳瓷画作品
彩绘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