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脂肪肝对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影响的观察

2018-01-23 19:59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4期
关键词:阴转率病毒学阿德福

郎 楹

(辽宁省营口市第三人民医院,辽宁 营口 115000)

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常见传染病,主要通过干扰素、核苷类似物实施抗病毒治疗[1]。然而这两种药物单用时容易导致应答率不高、停药反弹等不良现象[2],联合应用可促使病毒性应答提高,防止耐药。在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中,脂肪肝是常见的病理改变。有研究[3]指出,脂肪肝对其他原因所致慢性肝病关于治疗的应答方面有一定影响,而临床中关于脂肪肝对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的影响还少见报道。本次研究即通过164例患者分析这一问题,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64例,均获得明确诊断,患者HBeAg均为阳性,根据超声检查有无脂肪肝将患者分为两组,合并脂肪肝的4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男28例,女14例,年龄19~47岁,平均(29.2±5.1)岁;谷丙转氨酶(ALT)(201.4±63.5)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113.2±46.7)U/L;将单纯乙型肝炎患者122例为对照组,男81例,女41例,年龄18~47岁,平均(29.4±5.3)岁;谷丙转氨酶(ALT)(200.9±63.1)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112.5±45.9)U/L;两组基线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可对比。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上海罗氏公司,生产批号20140518)皮下注射,每次180 μg,每周1次。同时给予阿德福韦酯(北京双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40625)口服治疗,每日10 mg。均连续用药48周。

1.3 观察指标:以《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4]为依据,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ALT/AST复常率(ALT、AST同时为正常的人数所占比例,代表生化学应答情况)、HBV DNA阴转率(HBV DNA转阴也即病毒性应答,指的是血清检测中未检测到HBV DNA,或HBV DNA水平未达到检测下限)、血清HBeAg阴转率(血清学应答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研究数据以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s)对比时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分析:经48周治疗,对照组122例ALT/AST复常率、HBV DNA阴转率、血清HBeAg阴转率分别为72.1%(88/122)、68.0%(83/122)、53.3%(65/122),观察组42例各指标依次为52.4%(22/42)、50.0%(21/42)、31.0%(13/42)。观察组ALT/AST复常率、HBV DNA阴转率、血清HBeAg阴转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依次为5.52、4.38、6.24,P依次为:0.019、0.036、0.012)。

2.2 两组病毒学应答患者相关指标比较:对照组获得病毒性应答的83例患者中,ALT/AST复常率为96.4%(80/83)、HBeAg阴转率78.3%(65/83);观察组获得病毒性应答的21例患者中,ALT/AST复常率为71.4%(15/21)、HBeAg阴转率61.9%(13/21);两组ALT/AST复常率比较差异显著(χ2=13.21,P=0.000),HBeAg阴转率无显著差异(χ2=2.407,P=0.121)。

3 讨 论

我国乙型肝炎发病率较高,乙型肝炎在逐渐进展下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可引发肝癌,故而对于具备抗病毒指征的乙型肝炎患者,应尽早展开抗病毒治疗,改善患者预后[5]。近年来在脂肪肝发生率逐渐提高背景下,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的人数也逐渐增多,这就对临床治疗提出了新的挑战。

当乙型肝炎患者合并脂肪肝时,不仅乙型肝炎病毒可造成免疫调节紊乱,致使肝脏发生相应病理学改变[6],而HBV本身也可导致肝脏脂肪样变程度增加;同时,肝细胞脂肪变性会造成肝细胞损伤,导致毛细胆管中淤积胆汁,使得患者对抗病毒药物的反应降低,因此,脂肪肝对于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可能造成不良影响,可导致乙型肝炎进展为肝硬化或肝癌的进程加快。

关于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患者目前还无特效而明确的治疗方法。聚乙二醇干扰素α属于广谱抗病毒剂,不可直接对病毒发挥抑制或灭杀作用,而是和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促使细胞生成抗病毒蛋白,对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加以抑制;该药物可促使患者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与自然杀伤细胞活力增强,发挥免疫调节作用,提高机体的抗病毒能力。阿德福韦酯是临床常用核苷酸类抗HBV药,可对HBV野生株、耐受拉米夫定株发挥强效作用,患者耐受性良好,价格较低。将二药联合应用,正是现阶段乙型肝炎治疗的主流方法。本次研究通过分析合并脂肪肝(观察组)和单纯乙型肝炎患者(对照组)应用这两种药物治疗的效果,发现观察组ALT/AST复常率、HBV DNA阴转率、血清HBeAg阴转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脂肪肝对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造成了一定影响。经进一步分析,发现观察组获得病毒性应答的患者,ALT/AST复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脂肪肝对病毒学应答的患者可否获得生化学应答造成了影响。由此可见,脂肪肝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达到血清学应答、病毒学应答,而未获得生化学应答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脂肪肝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效果有一定影响,是患者实现病毒学应答、血清学应答而达不到生化学应答的影响因素,故而对此类患者实施抗病毒治疗时,还应同步治疗脂肪肝,尽可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1]刘碧霞,张伦理,张文峰,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与停药复发后体内乙型肝炎核心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变化[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6,34(8):480-484.

[2]王平,陈小良,刘真义,等.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J].安徽医学,2016,37(6):708-711.

[3]冼永超,程书权.乙肝病毒基因分型研究及应用进展[J].国际病毒学杂志,2016,23(4):285-288.

[4]胡娜,尤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核苷(酸)类似物停药的研究进展[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6,24(9):704-707.

[5]董佳佳,陈永平,王晓东,等.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伴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6,34(8):501-503.

[6]王艳玲,张冰,李炳庆,等.脂肪肝对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疗效的影响分析[J].重庆医学,2016,45(20):2772-2774.

猜你喜欢
阴转率病毒学阿德福
核苷(酸)类似物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功能性治愈慢性乙型肝炎研究进展
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硬化的效果分析
注射用胸腺肽α1联合环丝氨酸治疗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痰菌阴转率及血清T细胞亚群、γ-干扰素水平的影响
病毒的基本性状一课的教学设计
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给予恩替卡韦与干扰素序贯治疗的效果观察
病毒学研究性教学研究
病毒学实验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83例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检测及其分析
阿德福韦与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HBV-DNA阴转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