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救治落后地区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国心脏外科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开普敦宣言评述

2018-01-23 22:29王巍
中国循环杂志 2018年9期
关键词:落后地区开普敦心脏外科

王巍

时值丁酉寒冬,有幸作为唯一的中国代表参加“纪念第一例心脏移植50周年大会”,荣耀属于大家。1967-12-03南非开普敦的Christiaan Barnard教授首次成功完成了人类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虽然患者术后因为肺部感染仅存活了18天,但Barnard迈出的这一小步却是心脏移植史上重要的一大步。2017-12-03全世界心脏外科、流行病学以及医学管理的专家齐聚南非开普敦纪念世界第一例心脏移植的开展,庆祝人类在心脏外科史上迈出重要一步,同时进行了医学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对话,明确提出了非洲大陆心脏病学界的急需,以及发达国家所能提供的帮助。当今心脏外科技术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是在非洲及其他经济落后地区,风湿性心脏病仍逞凶肆虐,特别是非洲中部有些国家只有1名心脏外科医生。在我们看来已经成为常规的瓣膜置换手术根本无法开展。为了进一步推动全球心脏外科事业的发展,把那些生活在经济落后地区的患者从风湿性心脏病的痛苦中解救出来,在南非开普敦大学Peter Zilla教授的倡议下,利用此次纪念活动的机会,来自全球的与会专家共同商榷形成了“开普敦宣言”,希望其能够推动非洲及其他经济欠发达地区心脏外科手术的开展,造福人类。有幸作为宣言的起草人之一,愚德薄能鲜,对宣言内容结合我国国情进行评述。

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生与地域气候及经济发展等因素密切相关,在气候寒冷潮湿以及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发病率明显增高,如今天的非洲。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此类疾病几近消失,他们的医生在此方面没有经验可谈。随着我国经济、科技以及医学的飞速发展及人民生活、居住条件的改善,目前我国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病率逐年降低。我国的医生在风湿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针对这种情况,开普敦宣言中呼吁建立由心脏外科学界和来自工业领域、心血管病学及政府机构的代表组成的国际工作组,特别是在中等程度发达国家成立培训中心,就是让有经验的医生帮助非洲国家培训医生,以解决他们目前急需的技术短缺。开普敦宣言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我国这样有经验的国家提出了要求。虽然我国仍是个发展中国家,但用我国的经验和技术去帮助那些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的 “一带一路”倡议加速了中国产品和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拓展了中国的国家战略空间,联系了世界。“一带一路”沿线的65个国家中也有许多国家目前限于经济发展及地域因素而风湿性心脏病肆虐。“一带一路”倡议也是我国心脏外科事业服务于世界卫生事业的一个契机,帮助相关落后地区建立国际工作组及心脏中心进而服务于当地人民,将是中国心脏外科人砥砺奉献于世界心脏外科事业的最好方式,也是中国心脏外科人为“纪念世界第一例心脏移植大会”献上的最好礼物,这也将是中国心脏外科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猜你喜欢
落后地区开普敦心脏外科
Cape Town:the Mother City of South Africa开普敦:南非的“母亲之城”
连续护理对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的影响
观察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在成人心脏外科手术后心源性休克中的应用效果
夏日之恋
野性开普敦
开普敦,深邃的蔚蓝
少数民族地区县级图书馆管理面临的问题及措施
落后地区教育要注意培养家长的素质
动脉血乳酸动态监测在心脏外科重症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
在有或无现场心脏外科的医院的PCI转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