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视角下作业开放性设计

2018-01-23 06:34张天昊陈洁思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开放性作业目标

◎ 张天昊 陈洁思

作业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具有帮助学生积累、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功能,拓展学习内容、训练学生思维和培养学习能力的功能。目前我们的作业偏重学生知识积累及巩固,较少关注学生思维及能力的培养。因而上海市长宁区从2016年开始,在分层作业的基础上开展作业开放性研究,以提高作业的品质,全面发挥作业的功能和价值,做到减负增效。

一、作业开放性设计流程

(一) 作业开放性设计流程图

在作业设计前,首先进行教材教法分析,用单元的视角进行备课。这里的单元视角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在单元备课时,确定目标、划分课时都要有单元整体意识。具体体现在:教师要明确该单元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习这个单元后能做什么?需要几个课时?设计什么输出活动能体现单元的价值?为了这个输出活动,在输入课时里教师需要进行哪些输入?然后制定出单元教学目标,再基于单元教学目标确定相应的单元作业目标。作业目标一定是呼应教学目标,同时为其服务。当然,并非所有的作业都体现作业的开放性,传统形式的作业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确定单元教学目标和作业目标之后,依据多样性、针对性和选择性原则,分析目标条目,进行作业的开放性设计。所谓作业的开放性,就是让学生在比较宽松的环境下,根据学习内容及学生兴趣,有选择性地自主完成作业。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这里的多样性原则,主要是指进行作业设计时,要兼顾口头和书面、个体与小组,不能局限于某一种形式的作业;针对性原则指的主要是设计的作业不能一味地追求其“开放”,而是要与单元教学目标、作业目标相呼应,为达成目标服务;选择性原则,即在作业开放性设计时,要能取舍,教师可以根据《上海市初中英语学科教学基本要求》的学习水平,对作业进行选择,重新编排。设计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作业开放设计流程图

(二) 作业开放性设计案例

既然要进行作业的开放性设计,首先,我们要知道现阶段的作业设计是怎么样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更多会从课时出发,根据每个课时的教学目标及内容,设计课时作业。然后将单元中各个课时的作业叠加,形成单元作业。这样的流程,看似简单流畅,但是从单元角度考虑,存在问题较大。单元作业应该在单元视角下,根据学情,进行教材教法分析,设计出单元的教学目标,并以此为依据,继而设计出单元的作业目标。根据每一条作业目标,设计出相应的单元作业,最后根据单元的课时划分,将单元作业分解到各个课时中去。这样的流程,避免了可能遗漏单元目标的情况发生,而且从单元的视角出发,更利于教师进行整体设计,及时进行作业类型、作业难度、作业的完成形式、评价方式等作业基本属性的合理化分配。

因此我们借鉴了上海市数字教材英语学科的研究成果,在单元教学设计中尝试作业开放性设计。现以9A Unit 4 Computers为例进行说明,具体内容见表1。

表1中的单元作业目标呼应单元教学目标,并且一一对应,有利于教师在设计时关注每一条教学目标及作业目标;作业内容兼顾常规作业和开放性作业,这也很好地避免了教师为了一味地追求作业开放性而忽视了常规作业;设计主体、设计类型和设计内容的勾选,又非常直观地帮助教师梳理了单元内所有作业条目的相关属性,如主体是否有变化、类型是否多样、课内课外是否兼顾等方面,给教师在实际操作时提供了帮助。

二、作业开放性设计的优势

作业的开放性设计体现了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对学生学习起点的关注。首先,它的设计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的自主性为出发点和关注点。其次,作业开放性设计更有利于合作学习,有利于教师关注学习个体。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个别指导,学生可以通过相互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及提高问题解决的针对性。与此同时,学生通过自主选择,分析和解决问题来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他们由被动地完成作业到主动地探究学习,不仅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而且自主学习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作业的开放性设计有以下优势:

(一)设计基于学习难点,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知

作业的针对性是衡量作业价值的关键指标之一。而针对学生学习难点及学习困难所设计的作业能集中而具体地反馈出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学生完成作业的环节,教师可以进行过程性的干预,同时学生可以得到丰富的学习体验,他们的思维得到充分的激发。如8A第一单元语法教学后布置的作业是:辨析“How far”“How long”“How soon”的用法;举例说明“When”与“What time”;“How often”与 “How many times”的用法;归纳总结a/an 的用法;归纳总结a/an 在元音字母U前的用法(4选1)。

表1 “9A Unit 4 Computers”单元作业开放性设计

(二)学生自主选择,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学生的作业可以自主选择。如8A第一单元的语法作业,学生可以从四个作业中进行选择完成。这将选择权留给了学生,他们可以选择自己比较擅长的一个作业,完成后进行交流分享。一方面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习的自信;另一方面也可以选择自己不清楚有困惑的学习内容,把完成作业作为一个挑战,通过自己的努力或小组合作对相关知识进行信息搜集、整理、归纳和总结,增强学习的主体意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三)培养能力,训练思维,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网

辨析类作业及归纳总结类作业要求学生自己搜集相关信息,分析和整理信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不断思考,解决问题。即从问题出发,分析问题,搜集证据,证明观点。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能力得到了提高。这一点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更为重要。学生在每个单元学习结束后,结合单元话题及语法知识,通过归纳、总结和对比分析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将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以框架的形式存储于大脑之中。

(四)作业形式及作业呈现方式多样

学生的作业完成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如前面布置的8A第一单元的语法作业,有的学生制作了小报,对短语的用法进行了辨析;有的学生自己用关键词造了句子,能力强的学生写出了一段话,以小故事的形式完成了作业;还有的学生直接整理了自己搜集到的所有信息,出了一张小测验卷。在随后的交流展示过程中,学生相互学习,相互欣赏,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信心得到了提高。

(五)联系生活,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

作业开放性设计的最大优点是能将书本知识应用于实践,体现语言学习的价值。如一个单元的写作任务是给已经转学的好友写一封信,告诉他学校的变化及你的近况。这是一个真实的语境,学生有内容可写,且有感而发,很好地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进行了结合,体现了语言学习的交际价值。而课本上的写作内容为“替John给Mary写一封回信”。学生通过对两个写作任务的分析,辨析出了写作内容的相同与不同之处,也提高了审题能力。

三、作业开放性设计的建议

(一)作业布置

作业开放性设计赋予了作业一个新的特征,即没有标准答案。因而在作业的布置阶段,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对完成方法进行指导。要特别关注那些要求学生自己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工协作后进行展示的作业。一般要给学生较长的时间,确保学生有协商的机会和集体活动的时间,否则会变成个别或少数几个人的作业,失去了合作类作业的意义,也违背了全员参与的原则。

(二)完成方式

依据作业内容的不同,有些作业学生可以选择独立完成,有一些更适合小组合作。通过组合不同能力的学生,利用小组内每个组员的特点及兴趣点,完成作业。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大量的实践证明,合作学习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方式,小组成员间通过分工、交流与合作,不仅能够学到知识,更能提高能力。在组内成员的相互带动和相互帮助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在不断提高。

(三)作业评价

作业评价可以采用自评、组评、师评等。对于学生的自评,教师应给予一定的评价标准。同时,学生对于同伴的评价是很重视的,同伴的认同和鼓励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师评要以正面评价为主,并给予合理的建议。同时,口头评价有及时性,但要“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评价要真实具体。而学生作品的展示也是一个很好的评价方式,展示的同时就是对学生作业的最大肯定。此外,教师要关注过程性评价,尤其是无固定成果的作业,教师更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通过开放性作业达到控制每天英语的作业量、完成作业的时间、提供给学生可选择的自主性以及不同形式的作业的目的。让学生们能够真的看到作业而不色变,如果有变,那也希望是喜形于色或暗自窃喜。

猜你喜欢
开放性作业目标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作业
寻求开放性道路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开放性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