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课堂上做好教学问题设计

2018-01-23 00:17幸晨亮
开心素质教育 2017年8期
关键词:启发性预设高中化学

幸晨亮

化学这一抽象性较强的课程,是较多学生都难以理解,又难以有效学好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对教学问题的设计,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学习心理、发展规律的问题,逐渐达到启发、提升与发展学生的目的。但这样的教学问题设计非常的难,需要教师全面了解教材、学生,认真挖掘相关因素,才能确保学生真正的学有所想、学有所思与学有所获。

一、明确设计问题的目标

1.设计导入问题。导入问题是一节课的关键时刻,此问题能否引起其学习兴趣,直接会影响整节课的教学成效。比如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相关内容时,为了确保其学习热情的持续,可以设计复习性的趣味实验,让学生通过复习初中时期学过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从而对氧化还原的本质产生疑问,这样自然能参与到新课的学习中。

2.设计讨论性问题。对于高中化学教材中有“交流与讨论”这一模块。此模块通常都会设计探讨性强的问题情境,能组织学生们进行交流与热烈的讨论,能给其提供表现自我才能与丰富想象力的时机。这既符合新课改的教学观,又符合学生自我学习的需求。能使其逐渐养成进一步分析、理解知识的习惯,当然最关键的一点是能帮助学生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具有较强的团结、合作精神,这样将来才具有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

3.设计探究性的问题。高中化学教材中还新增添了“活动与探究”模块,此模块的出现非常有益于其参与到真实的知识体验中,并能在不断的探究中掌握知识,感受探究知识的乐趣。同时在不断的探究活动中,能让学生产生认知的冲突,从而不断启迪其心智,激发其潜能,让其不断参与到思维活动中。因此,设计探究性的问题时,需要给创设一些易于学生操作、观察、想象、质疑与创新的活动,强化其真实的体验。

4.设计情感、价值观教育相关的问题。新课改之后的高中化学课程,也强烈要求要体现新的教学趋势,要在教学中加强对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与引导,这样其才能够逐渐对科学、自然、社会更加的热爱与充满情感,才能使其更具客观的看待问题。

二、坚持教学问题设计的高度针对性

1.针对预设教学目标。针对预设教学目标,则是指将教材中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转化为具体性的问题,并设计系列性的问题来展现知识,引导其递进式的思考,以此来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让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翁。比如在学习“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定”相关内容时,其预设教学目标是通过实例和实验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及影响的因素,会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因此,教学初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投影功能展示化学反应速率快慢化学反应差别的图片,让其对知识产生思考与探究兴趣。

2.针对具体性的内容。每节化学课程都有具体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因而在设计教学问题时需要从具体的教学内容着手,设计出符合其认识规律的问题,逐渐提升教与学的效率。比如在学习“钠镁铝单质的金属性强弱”内容时,教师设计问题时可以引导对单个金属性的强弱先进行实验探究,然后将其强弱进行对比,并要实验的方式进行具体的展示。

3.针对现实性的生活。针对现实生活对将要学的知识进行问题设计,是最符合学生认知、生活经验及思考意识的问题。因此,设计出来的问题必须要具有价值,还要紧扣时事性的热点。这样既能让其意识到理论与生活间的实际关联,还能不断提升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世界各地的天氣预报,当播放到重度污染及酸雨情况的出现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去保护环境,又该如何去减少此种情况的出现。

三、坚持教学问题设计的高度启发性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设计教学问题的最终目的是不断启发学生,让其多角度的发散思维,从而达到积极思考、掌握知识、应用知识及提升素养的目的。因此,设计启发性教学问题时,需要引导学生积极“问”,并自主的进行解疑,成为一个真正会学习的人。比如可以设计这样的启发性问题:一瓶氯化钠溶液中有少许的碳酸钠,想要去除其中的杂质,是否能向溶液中倒入定量的稀盐酸呢?通过片刻的思考,大部分学生都提出了几个问题:(1)此操作是否能达到预期结果;(2)此实验验证存在哪些弊端?(3)想要去除少量的碳酸钠,正确试剂操作该如何进行?学生自动生成的问题既具有启发性,又能够给予其充足的思考时间,提升其思维能力。鉴于此,这样以生为主的质疑课堂比教师预设的完美课堂教学更具有实质性意义。

科学设计教学问题是确保高中化学课堂教学高效进行的基础保障,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意识到此点,并合理地设计问题与引导学生,逐渐达到激发学生兴趣、启迪思维、提升能力的目的。(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第二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启发性预设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论德语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预设触发语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艺术探究
摭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拾级而上 顺流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