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薄弱学校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的绿色通道

2018-01-23 03:05陈达春
广西教育·B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薄弱学校衔接教学高中物理

陈达春

【摘 要】本文在分析薄弱学校的教学现状的基础上,论述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要想搞好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教师就要认真备好每一堂课,降低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科间的联系、提高应用能力,重视教学评价、提高学生的信心。

【关键词】薄弱学校  高中物理  衔接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9B-0009-03

初高中物理教学不管是在教材内容上,还是在教学方法上都存在不同之处。当学生升入高中面对复杂、抽象、难度加大的物理知识时,总是会感到不适应。对于薄弱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本来就比较差,就更容易感到学习吃力。那么如何建立薄弱学校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的绿色通道呢?这是每一位物理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薄弱学校的教学现状

我们学校在柳州市直属学校中属于薄弱学校,不管是生源质量,还是教学管理、教学质量、办学条件各方面都比较落后,其中以生源质量差最为严重。学校中不少学生是农民工子弟,家长文化水平低,他们在孩子的学习上帮不上忙。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也比较低,缺乏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学习基础普遍较差。而物理又是难度较大的一门学科,学生原本在初中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就有困难,在升入高中之后,面对难度加大的高中物理知识更是感到学习吃力。不少学生反映,他们在课上明明听懂了,但做题时却总是出错;也有学生说,在课上跟不上老师的进度,整堂课听得云里雾里,这节课没听懂直接导致下节课也听不懂。这样的结果是考试考不好,使学生的学习信心和积极性备受打击。还有一些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上课不好好听讲,下课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从不会主动学习。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影响着学生物理学习的质量与效率。在初高中知识衔接的关键时期,教师要认清薄弱学校中学生的基本特点,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物理的信心,消除学习障碍,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要求物理教师要优化教学设计,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

二、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教材内容差异大。初中物理教材在知识内容上比较简单、单一,对于物理专业术语的介绍比较直观,涉及的物理公式少,经常会举生活中的实例加以解释物理现象,因此学生学习、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一些。初中物理实验数据设计小,操作简单,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参与兴趣。高中物理的教材内容就增加了许多,难度也上升了不止一个等级,其中包括了大量的物理专业术语。物理知识的描述也更有理论性,换言之就是更加抽象,难以理解。表 1 以高一物理前三章知识点为例,分析了初高中相关知识点的异同。

(二)课堂教学模式发生改变。学生上了初中之后才开始接触物理学科,因此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主要以启蒙为主。再加上教材内容简单,课堂教学也会相对简单,学生只要记住物理公式,学会主要题型的答题套路就可以了,对自身独立思考的能力要求不高。而高中物理基于教材内容的复杂性以及物理学科的重要性,课堂教学方式相对灵活,重在对物理知识体系的归纳,对重难点知识的讲解,对物理现象、物理公式的解释,教学内容难度加大。老师的教学方式也发生转变,学生需要经过不断地推敲、加工、延伸、验证才能掌握知识点,因此许多学生会感到学习困难。

(三)学生心理因素的影响。由于初中物理实验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与趣味性,教材内容也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学生也比较愿意上物理课,而且通过学生自己的直观感受和主观想象也能够推理出一定的物理结论,学生在学习中会获得成就感。而面对本质化、抽象化的高中物理知识,学生以往的学习方法与生活经验已难以适应,甚至还存在经过努力思考还是无法得出正确结论的现象,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受到打击。

三、搞好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教师要认真备好每一堂课。认真备课是每一名教师的职责,薄弱学校的教师更要积极充分备课才有可能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到以学生为本,尽管学生基础差,学校生源薄弱,但是教师依旧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教师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要多关注学生技能、认知与情感方面的发展,同时要做好教具教法的准备。大多数学生都觉得物理知识晦涩难懂,不喜欢学习物理。因此在备课时教师要灵活设计教学过程,尽可能丰富教具,并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降低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是新课改背景下素质教育的要求,目的是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參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提高学习能力。而对于我们薄弱学校物理基础差又没有好的学习方法的学生来说,做好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物理基础,合理降低难度,放慢教学速度,缓解学生新升入高中时的学习不适应感。教师要将高中教材中新的物理规律和物理概念整合到学生以后的知识结构中,加强初高中知识的同化。比如,在讲“弹力”时,教师要明晰初高中知识的差异,在课堂上先通过拉伸与压缩弹簧的小实验让学生回忆初中时所学的关于“弹簧伸缩的长度与拉力、压力的大小成正比”的知识点,然后再带领学生探索学习弹力产生的原因与方向等高中阶段的新知识。这样的教学过程能够实现初高中物理知识的有效连接,并且也便于学生理解。

其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具体的情境或者开展趣味性实验教学。高中物理比较抽象,教师要争取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具体情境,将物理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有助于学生产生形象的感受,帮助学生理解与记忆。例如,在教学“摩擦力”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静摩擦力的产生和方向,教师可以拿一个遥控汽车玩具在课上模拟实际情境。教师按下汽车玩具的启动按钮,将其举到空中,让学生看汽车只有后轮转动,之后将汽车放到桌子上,并在后轮下放一张白纸,这时学生可以看到白纸被后轮的转动向后送出,而汽车并没有向前开动。这时学生就可以明白白纸实际上就相当于地面,白纸被向后送出,我们就可以判断车轮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前的。这样的教学设计更有趣味性,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也比较强,学生可以在轻松有趣的环境中掌握一个难点知识。

物理实验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对于学习能力薄弱的学生来说,提高物理知识形象性,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比较抽象的知识点。例如,在讲“重力加速度”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个小木块和一个小铁块,在课上将二者举到同一高度然后同时释放,让学生观察两个物体是否同时坠地。然后再根据多次试验的结果引导学生了解重力加速度的相关观念。之后再将两个物体同时向上抛出,让学生思考两个物体的落地情况。通过这种小实验,教师能够清晰又直观地讲解知识点,这比直接让学生记忆公式s=v0t+1/2gt2要有效得多。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准备实验道具,带到课上跟大家一起动手做实验,这样能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加强学科间的联系,提高应用能力。学生感觉高中物理学习比较困难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高中物理的计算量大,不再像初中一样通过定量计算就能够解释物理现象。现在更需要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物理问题,但是学生在初中对于理科类知识的学习普遍是比较薄弱的,比如,对求极值问题、解方程问题等掌握得不熟练,对在高中物理中常用到的矢量运算等内容的掌握不到位,因此会难以对物理问題进行正确计算。学科知识间的不连接性也加大了物理学习的难度,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多融入数学相关知识,让学生能够有基本的计算能力。比如,这样一道题:

已知一个质量是 m 的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 μ,物体受到与水平方向成 θ 角的拉力 F 作用,如图 1 所示,让我们计算当物体做匀速运动时,且拉力 F 最小时 θ 值是多少?

在做这道题时,我们要利用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进行计算,可是学生还没有学过一般三角函数的解法,只是会计算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函数,许多学生不会做这道题。因此物理老师就要在课上对三角函数中的极值问题、三角函数公式等内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当然还需要与数学老师沟通,共同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进行数学方法的总结。

(四)重视教学评价,提高学生的信心。物理基础薄弱的学生一般都对自己缺乏信心,再加上长期的学习成绩提不上去,他们就更容易对物理学科抱以放弃和抵触的情绪。尽管学生不爱学物理,教师也要保持高度的教学热情,看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让学生也看到自己的潜力。比如,教师在课上向学生提问时,可以提几个基础性的比较简单的问题让物理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在他们作答时,教师要始终带着期待的目光看着学生,当学生正确地解答时要给予表扬,回答错误时也要给予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信任,从而提高自信。只有学生对自己有信心了才会投入到课堂学习上来,也有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于教师有效衔接初高中物理知识,提高教学效率是非常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夏雪萍.把握教学“生长点”,关注学生的后续发展——从初中物理教学谈初高中教学的衔接[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1(3)

[2]刘玉泉.以教学案为载体,培养学生学科化的自主学习策略[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1(12)

[3]叶桂英.合理衔接初高中物理教学 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J].学周刊,2013(29)

[4]王先健.巧架引桥 搞好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8(7)

猜你喜欢
薄弱学校衔接教学高中物理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农村薄弱学校如何实现内涵式发展
例谈如何进行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农村薄弱学校改造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
初、高中化学计算衔接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基于薄弱校学生的高考化学微专题复习模式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