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讲”理念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8-01-23 11:27唐龙
读天下 2018年15期
关键词:学讲小学科学教学理念

摘 要:提高课堂效率,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有所收获,是推进“学讲计划”的应有之义。小学科学学习效率的提高应从几个主体环节入手,切实优化每一环节:自主先学引兴趣,小组讨论讲效率,交流展示显智慧,质疑拓展练思维,检测反馈应明确,小结反思养习惯。针对实际情况,还要灵活变通,探究出更优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学讲”理念;小学科学教学;运用

2013年底,徐州市教育局推出了“学讲计划”,此计划意在改变“学”与“教”的关系,撬动课堂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强调“以学定教”“顺势为学”,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每一位学生收获属于自己的发展成果。就小学科学学习来说,现阶段需要坚持下去的是,贯彻“学讲”精神,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一、 自主先学引兴趣

《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改稿)》明确指出:“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质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我们的科学课基于学生生活引出一系列问题,采用科学探究的方式展开学习,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细心观察中收获科学知识,获得科学素养。既然最终目标是获得素养,就应想方设法唤醒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主动获取科学知识。作为科学老师,我们应该为学生提供能够引发他们学习兴趣的、适合展开自主先学的科学资料。如,学习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时间在流逝》一课,我们可以收集不同国度、不同时期的人们对时间的认识、计量等相关资料,以导学单的形式引导学生自学,获得可供课上进行知识建构的“前概念”。在提供导学单前,老师要特别注意内容的简练,让学生了解一个大概,有条件也可以配上精美插图,这样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小组讨论讲效率

现阶段课堂教学最难以突破的问题是小组流于形式,有些问题由教师指定,并非学生需要解决的“真”问题。因此,讨论环节常常不能真正起到的作用。教师可以做这样的尝试,探究活动结束后,给学生一些时间回顾探究过程、整理现有资料,并要求学生解决先学时产生的问题。此时经过了自学和思考,有些学生的问题已经解决;有些学生则在探究后解决了问题;有些学生思虑较深,自己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这样一来,学生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分层,仍存问题的学生在组内可以寻求同组小老师的帮助,较难的问题也可以组内讨论交流,寻求解决之道,至于组内解决不了的可以在讨论结束后向全班同学提问。此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较难的问题,引导已经掌握的学生更深入地探究下去。这样一来,不同层次的学生便都能真正参与到讨论当中了。

三、 交流展示显智慧

在交流展示环节,要求学生将问题以关键词的形式给出,让学生借助关键词连词成句。这样既节省课堂时间又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短时记忆能力进行了训练。现阶段,教师应该给每个组员均等的发言机会,允许组内成员补充,组外成员质疑,迫使学生必须将注意力集中于课堂。当纷杂的问题越积越多,教师则要发挥教育智慧,将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有重点地讲解。比如学习《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一课,虽然认识“科学观点和证据之间的联系”为该课的难点,但是带领学生梳理“日心说”和“地心说”的观点与证据是这节课最应集中火力突破的,真正耐下心来把这节课的两大观点梳理到位,带领学生初步感受“科学观点要靠证据支撑”才是这节课该做的,后面的课程还会涉及认识“科学观点和证据之间的联系”这一难点,在以后的课程中让学生细细体会,老师循序渐进地展开才是突破该难点的良好策略。

四、 质疑拓展练思维

培养勤奋的孩子需要的更多是时间,培养会问问题的孩子则要难得多。教师要是鼓励孩子多质疑,却不能教给他们质疑什么、如何质疑,会让学生变得不疑、怀疑,甚至多疑。因此,不要埋怨学生,教师应先反思自己有没有教过。教师可以从小处设计“圈套”,让学生开口说出“老師你错了”,比如故意操作失误,有敢于对教师说“不”的学生要好好褒奖。当某个学生围绕着错的思路进行理解时,教师不要生硬地打断,也要提醒其他学生不要打断,所有的人都应耐心地听其讲完。讲完后,请其他学生质疑,规范他们先说出质疑的核心问题,再对问题进行新的阐述。当师生、生生之间的质疑深化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质疑猜测,对课程进行更深入的探究。比如学习《浮力》一课时,需要通过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浮力和重力”的关系,实验前允许学生借助已有知识经验进行猜测,即使是实验后,仍然可以让学生对实验器材的选择、实验的操作等相关方面提出质疑,力求使实验更加精确,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以拓展,科学素养进一步形成。

五、 检测反馈应明确

检测反馈环节通过提问、观察、测试等手段,指导学生查漏补缺,提高当堂目标达成度。课上时间有限,“检测反馈”要讲究效率,针对易混科学概念、实验步骤、重要观点等设置练习,并明确评分标准,让学生互相批改,当堂收获。需要提到的是,练习设置要讲究梯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练习中收获满足感,又能在练习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根据得分,掌握不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将他们集中起来辅导;已经掌握得很好的学生可以帮助程度中等的学生,这样一来,有的当起了小老师,加强了自身的记忆,有的听别人再讲一遍,可以进一步理解消化。教师借助本环节明晰了学生掌握不牢的知识点,提醒学生完善自我跟踪,同时课下的作业也有据可循,更有针对性了。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提高了效率。

六、 小结反思养习惯

在快要下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反思这节课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请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可以是科学知识的获得,还可以是对老师上课的建议等等。学生每天都在学习新知,遗忘是必然的,课上在老师的指导下将新旧知识以表格或简图的形式加以整合,可以温故知新,形成系统知识网络,减少遗忘。另外,学生在日积月累的熏陶之中,慢慢会形成自我梳理知识点的能力,养成反思的好习惯。教师可以定期举办学生进行板书设计比赛,组织单元板报展示会,课外资料交流等活动,鼓励学生自主设计,自我提升,让教室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参考文献:

[1]刘芝霞.小学科学教学方法选用策略的研究[J].中国培训,2017(02):179.

作者简介:

唐龙,江苏省徐州市,徐州市民主路小学。

猜你喜欢
学讲小学科学教学理念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用心处事
打造精彩的语文“学讲”课堂
探究小学科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思路
“学讲”教学方式下小学英语合作学习的现状及策略思考
思想品德教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渗透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
现代信息技术下的小学科学教学创新之路
现代陶艺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