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技辅导员专业标准(试行)》与《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培训大纲(试行)》解读

2018-01-24 18:12林长舂
中国科技教育 2017年8期
关键词:大纲辅导员标准

林长舂

2017年7月5日,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和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青少年科技辅导员专业标准(试行)〉和〈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培训大纲(试行)〉的通知》(科协青发〔2017〕43号),这标志着我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步入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阶段。为了帮助广大科技辅导员、各级科协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机构更好地学习、理解和实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与《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培训大纲(试行)》(以下简称《培训大纲》),特对两个文本进行简要解读。

《专业标准》与《培训大纲》制定的背景

2016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国办发〔2016〕10号)。方案提出了未来5年的工作目标:到2020年,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长足发展,建成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求的现代公民科学素质组织实施、基础设施、条件保障、监测评估等体系,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0%。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方案提出了“十三五”时期重点开展10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其中包括“实施科技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和“实施科普人才建设工程”。在科技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中,提出了“构建科学教师培训体系,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教师科学素质和科技教育水平,建成一支优秀科学教师队伍”“加强科技教育师资培训和研修,实施科学教师和科技辅导员专项培训,建立培训基地,到2020年实现对全国一线科学教师和骨干科技辅导员培训全覆盖”等任务和措施。在科普人才建设工程中,提出了“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选拔一批高水平科普人才,壮大专兼职科普人才队伍,推动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优化科普人才结构”“加强科普专业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科技社团、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作用,搭建科学传播服务平台,发展壮大科学传播专家团队,深入开展科学传播活动。结合科技教育和课外科普活动,重点在中小学校、科普场馆、青少年宫等建立专职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等任务和措施。

从以上可以看出:加强我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青少年科技辅导员的专业素养,对于实现“十三五”时期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工作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中国科协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精神,2016年初,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组织相关专家成立了“青少年科技辅导员专业标准和培训大纲研制”课题组,在广泛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专业标准》和《培训大纲》。

《专业标准》与《培训大纲》制定的依据

青少年科技辅导员现状调查的结果分析

为了制定具有时代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青少年科技辅导员专业标准和培训大纲,有必要了解我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此,2016年5—8月,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开展了针对校内外科技教育工作者和科技教育负责人的全国性抽样问卷调查,旨在了解我国科技辅导员在职业认同、工作状态、职业发展、工作业绩等方面的基本情况。调查共发出了4套问卷,分别为“全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状况调查问卷(中小学)”“全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状况调查问卷(校外科技教育机构)”“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机构调查问卷(中小学)”和“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机构调查问卷(校外科技教育机构)”,采用网络填写的方式,涉及29个省、市、自治区的1463位中小学科技辅导员、372位学校科技教育负责人、243位校外科技教育机构科技辅导员和52位校外科技教育机构負责人。

调查显示,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学历结构、性别比例等较为合理,学校和相关部门对其工作也较为重视。但也发现,青少年科技辅导员的学科专业结构不尽优化;兼职率高、专职率低;相比城市而言,农村学校科技辅导员严重短缺;科技辅导员的专业培训形式缺乏实践导向与针对性。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在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培训、评价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要从体制和机制上着力解决这些问题,最基础性的工作是尽快出台《专业标准》和《培训大纲》。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与教师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

青少年科技辅导员是青少年科技活动的策划、设计、组织和指导者,其从事的工作主要是非正式科学教育,是现代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质上仍然是教师的工作。因此,在研究和制定《专业标准》和《培训大纲》的过程中,课题组充分学习、借鉴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辅导机构教师(中小学)专业标准(试行)》及《“国培计划”课程标准(试行)》等重要文本的思想、框架,结合青少年科技辅导员从事的专业活动内容与特点、目前的专业素质水平、参与培训需求等,制定青少年科技辅导员专业标准和培训大纲,确保其科学性、规范性和权威性。

各类青少年科技活动对科技辅导员的专业要求

多年来,中国科协开展了多种多样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这些活动旨在培养青少年对科学的热爱,使他们树立科学的思想和精神,提髙青少年科学素养,培养青少年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比如,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青少年髙校科学营、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英特尔求知计划教育项目、科技馆活动进校园、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全国青少年载人航天科普活动、青少年科学工作室等。这些活动都需要科技辅导员的专业指导,同时也对青少年科技辅导员的专业素质和科技活动指导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与挑战。通过考察这些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内容与要求,能够对青少年科技辅导员的专业要求和培训内容提供重要的参考。

《专业标准》与《培训大纲》的内容及其特点

《专业标准》的内容与特点

明确了制定《专业标准》的目的与作用endprint

《专业标准》在“总则”中指出,青少年科技辅导员是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和普及活动的重要力量,在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方面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为加强我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青少年科技辅导员的专业素养,促进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发展,特制定本标准。其作用表现在,是引领和规范青少年科技辅导员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指导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培养、培训和专业水平等级认证等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据。

《专业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各级科协青少年科技教育机构要将《专业标准》作为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培养培训的基本依据;中小学校和科技馆等校内外科技教育机构等可将《专业标准》作为青少年科技辅导员人员管理、岗位设置、培养培训的重要依据;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要将《专业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

《专业标准》的发布,既是认真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和《中国科协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精神的需要,也是促进青少年科技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需要,标志着我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进入了规范化、专业化发展轨道,解决了长期以来青少年科技辅导员专业标准缺失的问题。

准确界定了青少年科技辅导员的范围和专业活动

长期以来,在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中,对哪些人员属于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其专业活动到底有哪些等问题,没有统一的说法或者规定,导致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难以产生真正的身份认同和职业成就感,相关部门也无法为其提供强有力的资质与专业水平认证。

《专业标准》在“总则”中指出,青少年科技辅导员是指致力于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指导他们开展科学体验、科学探究、创造发明等科技教育活动的中小学教师,以及高校与科研院所、科技场馆、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教育机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中的专业人员。同时,指出青少年科技辅导员的专业活动主要包括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指导、组织与实施,以及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研究和创新等3个方面。

规定了青少年科技辅导员专业水平等级和标准

据相关调查,目前的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大多数缺乏职业认同感和成就感,主要在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自身不明确努力与专业发展的方向。《专业标准》将青少年科技辅导员专业水平分三个等级,分别为高级辅导员、中级辅导员、初级辅导员。其中,高级辅导员是指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高水平科技辅导员,中级辅导员是指具有较强业务能力的骨干科技辅导员,初级辅导员是指具有基本业务能力的科技辅导员。这样,不同水平的科技辅导员就明确了自己的工作责任。《专业标准》还重点描述了各个水平等级的青少年科技辅导员的专业水平标准,包括师德修养与专业情感、理论水平与科技素养、业务水平与实践能力三个维度。不同等级的辅导员在专业标准的维度方面相同,但在專业标准具体要求的深度、广度、难度不同。这样为不同水平的科技辅导员制定自身专业发展规划,相关部门对科技辅导员水平等级的认定与考核评价、专业培训等提供了重要依据。

《培训大纲》的内容与特点

培训目标明确,实施分级培训

近年来在中国科协推动下开展了大量的科技辅导员培训工作,使广大青少年科技辅导员的业务素质不断提升。但据调查,目前科技辅导员培训缺乏顶层设计,目标欠精准,培训缺乏层次性、系统性,不能满足不同水平科技辅导员培训的需求。《培训大纲》为满足不同层次专业水平科技辅导员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提升的实际需求,推进培训工作的专业化和标准化,切实提髙培训质量,根据《专业标准》提出了培训的总目标和三个不同等级培训的具体目标,大大增强了科技辅导员培训的目的性、系统性、层次性、针对性和时效性。

培训内容丰富,提倡自主选择

培训内容是实现培训目标的重要载体,它既要充分反映《专业标准》中专业水平的要求,也要体现《培训大纲》培训目标达成的要求。《培训大纲》在培训内容方面,提出了“培训课程设置建议”,包括“师德修养与专业情感”“理论水平与科技素养”“业务水平与实践能力”3个维度、10个模块、54个专题,并且对不同培训层次的培训专题提供了建议,充分体现了培训内容的丰富性和针对性。为了确保不同培训层次的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实践性与理论性的平衡,《培训大纲》还提供了“培训内容维度比例建议”“培训内容性质维度比例建议”。为了充分发挥培训机构对培训内容设计的主动性、创造性,《培训大纲》提供了“大纲选择维度比例”,对不同层次培训的“大纲课程”和“自主课程”的比例提供了具体要求,为培训机构的课程设计、课程资源开发提供了较大的自主选择空间,有利于科技辅导员培训的可持续发展。

培训方式多元,强化考核评价

如何提高科技辅导员培训的时效性和有效性,除了培训内容的选择、培训对象的分层以外,培训方式也非常重要。《培训大纲》提出了线下培训与线上培训两种方式。线下培训要求做到理论讲授与实践训练相结合、专题讲座与交流研讨相结合、观摩考察与体验反思相结合,主要采取参与式、互动式培训,主要有专家讲座、学员研讨、动手实践、外出调查等。线上培训是应用信息科技和互联网技术,为科技辅导员提供个性化、没有时间与地域限制的网络授课和学习方式的培训,主要包括慕课、微课和直播课等方式,从发展趋势上看,是科技辅导员主要的培训方式。

为了检验培训效果,不断改进培训模式,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评价方式与手段。《培训大纲》提倡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学员与专家评价相结合、即时与后续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等多元评价方式,对专家团队的教学实施效果和水平进行全面、科学、客观的评价。同时,采取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学员达到课程学习目标的程度进行综合考核。最后,对学员参训后的专业发展情况及辐射引领作用的情况进行跟踪回访,对指导行为的改进和指导效果进行评价。

注重可操作性,确保培训质量

为了提高《培训大纲》实施的可操作性,确保培训质量,《培训大纲》对各省级科协青少年科技教育机构、各级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培训基地、培训机构,以及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分别提出了“大纲实施建议”,充分发挥《培训大纲》对科技辅导员培训与专业发展的指导作用,增强培训工作的专业化和标准化。同时,《培训大纲》在附录中还提供了线下培训、线上培训的两个培训方案设计案例,为培训单位在培训方案设计中提供参考。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纲辅导员标准
最新出版团体标准
永远幸福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党员标准是什么?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应试良方
“有为”也应“有位”
显示或隐藏“大纲”或“幻灯片”选项卡
2009年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最新信息
李敖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