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难忘的建校劳动

2018-01-24 13:24罗慈海
老友 2018年1期
关键词:木材林场木头

罗慈海

1975年10月,上级下达了我校扩大招生的计划,并拨款6000元,要求我们立即修建新教室。我作为学校当时的负责人,非常着急,也很为难。按当时的建筑预算,资金缺额很大。根据当年学校学共大、学朝农(即学习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辽宁朝阳农学院)的办学精神,只有自己想办法,自己能办的事尽量不花钱或少花钱。

那时农村建房,没有钢筋水泥,木材是关键的材料。上级批给我们几个立方米的杂木指标,准备做教室人字架的大梁,我们要求林场年前为我们生产,并运到公路边,但林场同志告诉我们:“年前没有办法,明年也要到发春雨以后,尽量靠水上运输。因为这种木头笨重,从深山运出,用人力抬,费用太高。除非你们自己请人搬运。”我想这怎么可能,建房资金原本就严重不足。但教室必须如期竣工,否则学生就无法按期开学。后经教务会研究,学校决定利用学工、学农时间,在高中部选了10名身强力壮的学生和教师,由我带队,前往于都祁禄山林场运木头。

祁禄山是于都的名山。那里山高路陡,道路崎岖难行。别说搬大木头,空手行走都得小心慢行。我们11人,牢记毛主席“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教导,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我们怀揣一个共同的心愿:一定要抓紧时间把教室建好,让学弟学妹如期进入教室学习。

为安全起见,我们和林场同志商定:砍伐由他们负责,我们负责选料和搬运。选料是首要工作。做人字架的木料要求较高:大小、长短、两端粗细都要尺寸相近,而且不能找太弯的。这样的木材不可能在一处全部找到,怎么办?我们东山找了到西山,找了南山去北山,不找到合格的木材绝不罢休。

一般较直的大树都生长在深山底下的丛林中,这就给运输带来了更大的困难:不少木头要翻山越岭才能运到公路边。这是对我们的一大考验。师生们认为,既然来了,再大的困难也要想办法克服。实践出真知。在劳动中,如何提高工效,如何节省力气,如何做到安全,大家提出不少妙招。为了使步伐一致,行走有节奏,我们还编了号子歌:“齐心干(呀么)嗬嗨!建新房(呀么)嗬嗨……”随着我们的步伐,歌声在山谷回荡,好像在为我们加油、助威。当遇上特陡的山坡時,我们便分组行动:几个人在前面用绳子拉,几个人在后面用力推。拉呀,推呀,抬呀,大家齐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好不容易,一根根大木头,被我们陆续抬到了山冈上。每个人累得满头大汗,精疲力尽,躺在草地上休息或到附近喝几口山泉算是解乏。

下山的时候,一般都用专车搬运。但推车是有技术的,弄不好要出意外。我们请来林场的老工人给我们传授经验,同时自己又不断摸索。所幸我们师生都比较稳重,做事踏实,这次劳动没有发生较大的意外。

经过一周的奋战,我们终于把木头全部运到了公路边,用汽车运回了学校。这些日子,我们虽然很劳累,生活上也很艰苦,吃干菜,睡工棚,但我们过得很愉快。劳动让我们创造了财富,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身体,磨炼了意志。大家一致认为,这样的劳动很有意义。endprint

猜你喜欢
木材林场木头
嘻哈跆拳族
嘻哈跆拳族
嘻哈跆拳族
The Last Lumberjacks
数字说
林场起火了
湖北3家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盖房子
国际热带木材市场
塞罕坝林场向世界诠释“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