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证了农村土地承包

2018-01-24 13:28胡逢掖
老友 2018年1期
关键词:示范户耕牛口粮

胡逢掖

1981年年初,改革开放的号角在农村首先吹响。战斗在农业第一线的我,时任江西省泰和县螺溪镇党委书记,在吉安地委蹲点工作组的指导和帮助下,我镇率先在全县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大集体的土地、耕牛和农具分给了承包户。人们奔走相告,欢欣鼓舞,改革大潮迅速席卷全县,一片欢腾。此时此刻,有人风趣地说:“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退到解放前。”昔日“8點打钟9点到,讲讲闲话撒泡尿,轻轻松松干一天,10个工分少不了”的场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全家齐出动,老少都分工,苦干加巧干,一心奔富路”的繁忙景象。

我家在井冈山下一个风景秀丽的小山村,家属都吃农村粮,在这重大历史变革时刻,家里联产承包的情况如何让我很是牵挂。于是,我告假回家,爱人满脸愁容地告诉我:“咱们家分了12亩地,有自留地、承包地,有水田也有旱地;没有耕牛,农具也不全,我一个人在家怎么办呢?”当时,我家确实是一个典型的“四缺户”(即缺劳动力、缺耕牛、缺资金、缺技术)。我向爱人开导说:“慢慢来,不要着急,没有劳动力,农忙时我会休假回家帮助你,再说,我们姐妹也多,大都在农村,可以亲友邻里相帮;没有耕牛,你可以人牛换工互助,等以后有了钱再买;没有农具,可以逐步添置;没有化肥农药,我会买回来;没有农业技术,全包在我身上。”经我这么一说,爱人对种好承包地好像充满了信心。

从此以后,我按照对爱人的承诺,一桩桩、一件件逐步落实到位。特别是当时在县委、县政府“干好本职事,种好责任田”的号召下,我妥善安排好镇机关的工作,利用假日在春插春播、夏收夏种和秋收冬种几个农忙阶段回家务农,犁耙锹锄、插秧割稻样样都干。尤其是推广农业科学实用技术方面,因我镇是省科协农科技术推广示范点,我把镇里科学种田推广的一些主要技术措施运用到自家的承包田,把承包田当试验田来种。由于我和爱人实施科学种田,联产承包的第一年就获得了空前大丰收:12亩水稻,其中5亩种一季的望天田,比大集体时亩增120多公斤;7亩双季稻比大集体时亩增300多公斤,总产达6100多公斤。除上交国家征购粮,交纳集体提留,留足口粮、种子和饲料外,还剩余2000多公斤,我用拖拉机拉到国家粮站卖了超购粮,获现金收入1200多元。那时,我爱人可高兴了,激动地说:“老‘超支户终于摘帽了!”

是呀,爱人每每回首大集体时,因欠生产队里超支款,好几次被生产队队长拒绝称口粮而流下了辛酸的泪水。现在粮食自给有余,有吃又有钱花,求队长称口粮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她怎能不欣喜若狂呢?

我家土地承包到户后的喜人变化,备受村里人关注,许多农户来我家兑换良种,咨询实用技术的应用,这样也就带动了全村农科技术的普及。我爱人由一个“科盲”成为全村第一个“科技示范户”。为了表扬我爱人,镇政府一位蹲点干部还以《“科盲”成了科技示范户》为题,在《井冈山报》报道了我爱人的事迹!

实践充分证明,农村改革开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一条农民通向脱产致富、奔小康的必由之路。

现在,随着党的富民惠民政策的深入贯彻(如减免农业税,种粮、购农机补贴等),民生工程的广泛实施,农村、农业改革不断优化,集约经营、规模经营和农业机械化程度大大提升,全县涌现了一批种粮大户。农村劳动力过剩,大批青壮年外出打工,不少人不仅赚了钱,而且学到了技术,学会了管理,由“打工仔”华丽转身为企业老板。他们脱贫致富后,建了别墅,买了小车,成为小康之家。新农村建设赢得山乡巨变,映入眼帘的是硬化的水泥(或柏油)路面四通八达,环境优美,整洁卫生,人际关系和谐,治安秩序良好,真可谓到处莺歌燕舞,旧貌换新颜。endprint

猜你喜欢
示范户耕牛口粮
耕牛和农民
农业农村部、司法部联合印发通知启动部署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工作
九九歌
雪后林鸟
浅谈当好技术指导员的实践思考
实施农技推广“五个一”工程 圆农民致富梦想
包公巧断牛舌案
祖传“口粮”
关于库布齐沙漠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九九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