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的思考

2018-01-25 05:18于明雪
山西青年 2018年2期
关键词:党员干部干部群众

于明雪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 济南 250358)

近期由最高检推出的热播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和北京大学潘维教授撰写的《信仰人民》一书的出版,在学术界引发了新一轮对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的评议热。2017年5月14日,习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指出,“从现实维度看,我们正处在一个挑战频发的世界”[1]。在新的世情国情党情剧烈变化发展的大环境下,中国共产党经受着来自各方面、各种不同强度的考验,全面从严治党势在必行,尤其是以党群干群关系为主要内容的党风建设。目前党群干群关系仍然存在着某些不协调的因素,党员干部思想懈怠、作风“不严不实”、贪污腐败等造成党群干群关系紧张,因此采取何种解决措施改善党群干群关系、赢得党员干部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威信和地位,早已提上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的日程。

一、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党员干部在处理问题时只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才能为群众谋福祉、得到群众的信赖,从而改善党群干群关系。

当前群众对党群干群关系的评价不再是血浓于水的关系,官民之间出现了互不信任现象,部分党员干部打着“人民的名义”之幌敛财聚财,群众也不再迷信党员干部能为他们真心实意解决遇到的问题,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的正常发展。“思想上的滑坡是最严重的病变”[3],苏共在1989年党员规模扩大至近2000万党员,最终还是被迫解体;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无论是党员数量还是经济基础,其优势远远超过中国共产党,但最终还是丧失了执政权,究其根源便是其内部官员思想滑坡、作风不正、抛却了人民的主体地位、贪污腐化,破坏民主失去民心而倒塌垮台。

习近平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4]这里的向往与奋斗目标,既包含了群众所思所想、所需所盼,也囊括了群众对于党员干部的殷切期待之情。为此,党员干部应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主体的发展思想,从群众的立场与角度看问题、以人民的名义处理问题。并发挥这一思想的凝聚力和感召力,真真切切以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党群干群关系和谐化。不仅要对上级负责、更要对权力的赋予者——人民群众负责,“绝不能把二者割裂、对立起来”[5],让群众真正住进自己的内心深处,真正做到人民群众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想人民之所想,切实解决诸如环境、医疗、住房等群众遇到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二、加强经济建设改善民生

经济建设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民生活质量是否提高、群众是否愿意在党员干部的领导下落实相关政策、党群干群关系是否稳定。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6],习总书记也指出,要以“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得到了改善”[7]作为检验干部执政能力与水平的高低。

苏联时期,戈尔巴乔夫尚未有效解决经济滑坡问题,而随即本末倒置、将改革的重心移向政治改革,激起民怨民怒,最终解体。再如,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国民党执政时期官员腐败、管理不善等遗留下的经济滑坡状况,加之社会经济的重新改组和支援战争的巨大开支,经济萧条,群众对官员产生了不满与抵触情绪,党群关系紧张。后来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一系列战略策略方针,扭转了建国初期财经状况紧张的局面,赢得了群众的信任,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

为此,党员干部要深入了解群众利益之所需,解人民之忧,满足群众最起码的也是最根本的物质需求。要积极出谋划策,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人才、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运用高科技手段发展工农业生产、提高技术工人工资待遇。要大力发展本地经济,努力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与水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而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使群众自愿主动配合各项改革的实施与推进。当然,广大干部要在切实保护群众发展利益的基础上发展GDP,坚决反对站在既得利益营垒中搞华而不实和劳民伤财、缺乏耐心细致服务工作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三、改进干部作风建设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改进作风建设,自然离不开广大领导干部和基层党组织干部通过加强自身思想作风、学风,提高党性修养、同腐败行为作斗争,密切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同群众一道攻坚克难。

第一,要改进干部思想作风,加强理论学习。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学风及其所作所为,群众不可能熟视无睹,都会作为评判领导干部是否合格的衡量标准。十八届六中全会规定党员干部“决不允许在群众面前自以为是、盛气凌人,绝不允许当官做老爷、漠视群众疾苦”[8],因此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和广大基层党组织干部,通过不同形式的教育与实践活动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与理论学习能力,塑造干部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民本位”思想,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件予以及时有效处理。提升群众对党员干部执政能力的认可度与满意度,人民更愿主动向党员干部反映问题,客观上也会增进干群关系。

第二,加强党性修养,同贪污腐化行为作斗争。首先,目前包括领导干部在内的广大党员,其党性修养同中国共产党塑造的党员还有很大距离。广大干部要认识到这一问题并切实发挥服务意识,以耐心诚恳的态度深入群众了解民生,倾听民意,增强党性修养,采用适当方式启发、引导群众积极参政议政,使群众从内心深处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提高政府权威和公信力。

其次,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先锋队和战斗堡垒作用,从根源防止腐败现象。例如在脱贫攻坚战中,虚报冒领、侵吞“五保户”补助资金等腐败现象频发,既损害了群众利益,又辜负了群众对党员干部的殷切期望、严重损害了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和党群干群关系。为此,要坚决查处基层党组织中的违纪干部,努力成为群众心目中“新时期最可爱的人”。十八届中纪委七次会议要求“聚焦扶贫民生,重点督查督办,坚决整治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9],客观上对不安分的基层扶贫干部敲响了警钟、为加大力度培育为民、清廉、务实之风,进一步净化政治生态打下了根基。

第三,到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部分党员干部本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政治态度养尊处优、置身于改革发展的边缘,漠视党群干群关系、冷眼看中国的发展。

1950年,为推动土地改革的如期实施,大批干部参与到改革队伍中,动员组织群众、与农民一道同地主阶级作斗争,密切联系了干群关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基层干部应坚定群众立场,定期融入群众生活中深入体验和了解群众疾苦,实地走访调查民情,了解群众生活状况及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以会议形式加以讨论、落实,加强干群交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群众坚定不移地相信他们能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见证小康社会的实现。

四、健全完善制度建设,净化政治生态

党员干部的贪污腐化问题是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国家要通过不断健全完善制度建设加以严厉整顿,使干部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要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建党紧密结合,通过完善多种机制从严治党,凝聚党心民心,净化政治生态。

(一)完善监督机制

习近平以“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10],警示各级领导干部要在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力。为此防止党员干部腐败,需要对权利进行制约和监督,使权利在阳光下运行。

第一,加强党内监督。习近平指出,“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权力监督,完善党内监督,加强新闻舆论监督”[11]。现存的干部选拔机制中干部任职缺乏公开性与透明性,群众失去了其本该拥有的主体性与民主选举的实质意义,激起民怨民愤,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维系。“不想接受监督的人,不能自觉接受监督的人,觉得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很不舒服的人,不具备当领导干部的起码素质。”[12]

第二,加强舆论监督、公众监督,促使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相结合。要畅通人民群众举报和监督渠道,鼓励群众主动参与到民主监督、决策中,鼓励媒体对庸官懒政进行监督,提升基层党员治党的民主化取向。通过党内外监督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党员干部在上传下达、做决策与实施过程中,深入群众知晓民情民意,做好充足的调查研究工作。

(二)完善信访、上访制度

某些政府部门一味追求“降低上访率”等干部考核标准与指标,对群众信访采取推诿拖延、压制等“维稳”行为,群众的意愿得不到充分表达的情况下,容易加剧党群干群关系之间的矛盾,甚至会出现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秩序与治安。

针对群众所反映的问题,党员干部应该及时疏导,而非“堵塞”。首先,要充分重视群众的信访与上访行为,加大信访举报的督办力度,尽快根据群众所反映的事件,出台相关预案答复群众并予以解决,使得人民群众顺畅表达民意并看到党员干部切实维护群众利益的决心,以此聚民心、树威信。其次,针对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党员干部要主动学习、了解掌握群众生活的发生规律、发展趋势,发挥党员干部高瞻远瞩的智慧,对于可能发生的矛盾冲突发挥党员干部的预见性和前瞻性,运用相关数据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及时疏通矛盾之源,促进党群干群关系的融洽。

(三)推进防腐反腐体系建设,以零容忍态度形成反腐败的高压态势

反腐力度与成效直接影响着民心是否向党、中国共产党的政权是否稳固。因此,要着力推进防腐反腐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国家战略和顶层设计”[13],要不断深化体制改革,统筹规划好各项反腐工作的系统性、协调性,加强对权力的有效制约。各级党委要认真执行中央反腐败规划及实施办法,对于腐败分子坚决惩办、绝不姑息,要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检验反腐成效的标准,防止党员干部的变质和退化。

五、探索干群联系的新载体、新方式

“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4]马克思的这句话反映了理论传播的大众化,要不拘泥于原有的传播方式与载体,探索、创新干群交流媒介,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中。

第一,党员干部或相关部门可充分利用时下流行的微信公众号、微博客户端等新载体,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更加有趣的话语体系进行凝练、概括,对于关乎国计民生的新政策、新理念等通过这些新载体及时发布于官网,发挥新载体报道传播突发事件或宣传新政策的时效性功能,满足群众的知情权。第二,群众亦可通过公众号、现代化的传媒网络等平台向党员干部反映自己的困难或需要党和政府解决的棘手问题,及时、准确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改变过去仅仅依靠上传下达的方式实现群众的利益表达需求。

六、结语

综上所述,党群干群关系事关全面从严治党之路是否平坦。为此,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不损害群众利益的基础上加快经济发展步伐改善民生;改进干部作风建设;建立完善制度建设、净化政治生态;不断探索党群干群之间交流的新形式、新载体,潜移默化中融入群众的生活中,营造官风正、民风淳的社会风气,构建我国在国际中的话语体系。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15],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今天,中国共产党应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深刻理解“以民为镜,可以知载覆”之道理、密切联系群众,营造和谐融洽的党群干群关系。既要铭记历史,又要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并坚持正确的执政方式,走出历史周期律,把握战略发展机遇期,在新的时期加强党群干群关系,全面推进从严治党,不断加强党的建设!

[1]习近平.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N].人民日报,2017-5-15,第3版.

[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2015-11-4,第1版.

[3]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94-95.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02.

[5]梅宪宾.新时期党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68.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82.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8.

[8]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N].人民日报,2016-11-3,第5版.

[9]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公报[N].人民日报,2017-1-9,第1版.

[10]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136.

[11]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720.

[12]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136.

[1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394.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

[15]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0-22,第2版.

猜你喜欢
党员干部干部群众
党员干部新书架
多让群众咧嘴笑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