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现状及改进措施探析

2018-01-25 12:48郑华琴
新世纪智能(教师) 2018年2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高中语文文本

□郑华琴

新课改实施以来,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改变和更新,语文教师们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不断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和教学方式,重新定位自己,力争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符合新课程理念,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语文教育的现状已由绝对的追求应试教育向尝试进行素质教育转变。但是,部分学校语文教学评价体系不科学,依然是“分数排名,实力讲话”。这就使得语文老师的角色发生了错位,部分老师打着素质教育的幌子,走的依然是应试教育的路子。

一、高中语文教学现状

1.教学目的急功近利。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作用在于:“学生个人的完善。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但是不少高中语文教学更多地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因为部分学校的考核杠杆仍然是考试成绩,语文老师们为了业绩考核,潜心钻研取得高分的捷径和法宝,无法关注学生终生发展的需要。一些老师已经把考试的成功等同于语文教学的成功! 这种以考学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教学已经忽视了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违背了语文课程设置的初衷。

2.教学内容狭隘。语文不仅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它更是一门人文性学科,它在提升学养、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然而当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具有狭隘性,多要求精选教学内容,精讲重点难点,指向明确。涉及考试的内容就反复训练、反复讲解,力求讲通讲透,高考不考的内容选讲甚至不讲。本该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堂变成了应试教育的训练场,原本博大精深、多姿多彩的语文世界变得枯燥单一、魅力不再。这样的语文学习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语文教和学的路越走越窄。

3.教学模式僵化呆板。教学程序千课一律:解读考点说明、高考真题展示、课堂演练、讲评、课后巩固练习;基础年级语文教学情况略好,教学过程中相对多一些学生朗读、讨论活动。教学手段单一粗放。随着多媒体装备的逐渐普及,媒体教学走进课堂,但使用频率最高的是PPT课件,大量的文字充斥课件,不断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目不暇接,更无暇思考。语文教学主要通过讲、练、读、背巩固教学成果。这种粗放的教学手段、模式化的教学过程牵制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性,淡化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语文课堂失去了应有的色彩。

追求容量的语文课堂和答案的标准化侵占了学生的思维空间。通过对高中语文老师的调查,发现部分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的认识上有一些误区,他们普遍把课堂教学的效益和课堂的容量挂钩,在这种理念误导下的语文课堂必然追求大容量。课堂上,学生被大量的内容压得喘不过气来,来不及反应,没有消化时间,听课似懂非懂,这种状态持续时间长了,学生掌握的知识也就打折扣了。加上不少语文老师唯标准答案的思维比较严重,对于学生答案,稍有不同就予以否定。遭到否定的学生就此沉默了,他们不敢开口说话,变成了“老实人”“旁观者”,循规蹈矩地存在着,失去了一次又一次和老师、同学、文本、自我交流的机会。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容易产生怠惰心理,老师讲得再精彩,与他们无关,活动再纷呈,他们无动于衷,他们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二、高中语文教学改进措施浅探

1.挖掘教材内涵,促进学生人格提升。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具有积淀丰厚的人文魅力。选进语文教材的文本往往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这些文本思想深刻、形象丰富,或再现历史,或反映生活,或阐释人生的真谛。它们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人生态度和行为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与作者真诚对话,同文本真切畅谈,把自己融入文本,与形象同命运、共呼吸,感受他们的生活历程,体验他们的悲欢离合,感悟他们不凡的人生志向和高远的追求,从而激励学生志存高远,胸怀远大,促进他们人格的提升。

2.精心设计语文课堂,让学生爱上语文。语文老师要有设计意识,语文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精心设计,语文课堂就是在老师精心预设的引导下,学生积极开展听、说、读、写活动,是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课堂。叶圣陶先生说:“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固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那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灵活运用这四种能力训练方式,做到教师少讲、精讲,重点内容重复讲,难点内容讲到位;学生多练,真练、练熟,才能促进知识的内化和巩固,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不断提高。精心设计的语文课不再是传统的那种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的课,而是让学生耳目一新、充满魅力的课,学生就会由原来讨厌上语文课变成愿意上甚至乐于上语文课。

3.告别标准答案,鼓励质疑和创新。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就在于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而这种内蕴经由不同的学生解读,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老师要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理解、感受。要给学生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鼓励学生去质疑、讨论、总结,让学生去表达,这样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内驱力。

课堂是师生交流的平台,是思维碰撞的乐土。语文教师要更新观念,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打造理想课堂,语文课堂教学才能走出一条柳暗花明之路。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高中语文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谈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课程的建构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策略谈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跳出高年级语文课堂“死寂”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