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政教育生活化的理论及现实依据

2018-01-25 13:50
山西青年 2018年4期
关键词:生活化思政理论

刘 超

(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 海口 570100)

一、思政教育生活化的理论依据

(一)国外哲人的生活世界观

德国著名哲学家、20世纪现象学派创始人胡塞尔,是生活世界理论的首创者,在1936年“欧洲科学危机”一文中最早提出这个概念。正如这位伟人曾经说过的“生活世界”有两种解答:一是以“经验论”为基础,强调人们所生活的现实世界;一是只强调人们生活的精神世界,他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但也有他们所存在的道理。从他的生活世界观中,我们可以得出:以生活为中心是我们认识各种事物的本质,也就是说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应该以他们的实际生活为前提。但是目前的教育方式却是脱离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的纯粹的知识性灌输,从而造成他们对思政教育的极大的排斥,甚至觉得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没什么用处。他们逐渐产生了对这种教育方法不满的负面情绪,因此,与我们当初的目的背道而驰,而解决这一切,最终都要依靠大学生思政教育生活化。

(二)中国教育家的生活教育理论

教育思想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有三大原则:“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1、生活即教育。他说以人们的现实情况为中心而进行的教育才是真实的生活教育,这种教育能够指导他们的人生,也是我们必不可少的教育。2、社会即学校。通过陶行知的生活世界理论中所做出的论述,可以这样把它理解为:把整个社会看成为一个大学校,在这个学校中的任何一个地方、学习中的任何一个老师及同学都能够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各司其职。3、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所提出的一种上课时应采用的形式,是为反驳原来的那种比较枯燥的上课形式,即反对旧的教学形式而提出的一种教学理念。极力提倡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习合二为一,使理论与实践能够相结合。

(三)马克思主义的人本理论

马克思指出:“人是社会化的人,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中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对此进行探讨所选取的题材应该源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对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有自己的想法,尽自己的所能努力地分辨对错,形成属于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对自己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如果大学生经常一个人生活在封闭的状态下,不与其他人联系,缺少沟通交流、实践,那他所学的理论知识只能是纯粹的理论知识,不能用于实践。

二、思政教育生活化的现实依据

(一)当代学生自身的迫切需求

一方面,伴随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世界各种思潮之间的交融,使得当前大学生由于自身存在的局限性,使得他们会盲目地崇拜西方一些价值观念,从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产生动摇,误入歧途,歪曲他们的价值观;另一方面,现在90后和00后的大学生是我们高校教育重点培养的对象,但是受市场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他们更加注重个人的利益,逐渐形成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这些都是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也是实现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诉求。

(二)思政教育自身原因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但是学校思政课却具有滞后性。大学生在课堂中接受的思政教育,形成的某些价值观念和思想品德不能适应社会,思政教育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依然是纯碎的理论,带有点刻板。运用这样的教材,教出来的大学生他们毕业后步入社会,对社会的适应性就明显地降低,比如从就业角度,他们就会存在一种迷茫或者手高眼低的现象。实际上高校的思政教育并没有把教育与实际社会生活结合起来,仍然只是理论灌输。教材内容不能因为某部分学生而更改,但是教师可以更改自身的教学方法,这样也许能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使其更加贴近现实生活。

(三)社会发展的紧迫需求

纵观当前的高校教育,比较关注的还是学生的成绩,对于学生人格和思想道德的培养却忽略很多。为了奖助学金,学生们急功近利,缺乏自我素质修养意识。这样必然会使得他们从校园走出来时在面对社会各方面竞争中缺乏优势。鉴于此,就要求当前高校的思政教育要与社会的发展相一致。培养一个个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四有”新人。但从当前的研究来看,无论是从纵向还是横向上,对于这一问题的关注度还远远不够。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更应该使思政教育当更加贴近生活。

[1]2016年12月7日至8日,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2]张月霞.高校思政教育生活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

[3]张端.大学生思政教育生活化的理论依据与发展——评<多元文化视角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7(08):136.

[4]曹东燕.大学生思政教育生活化的理论依据及实现路径[J].科技视界,2016(26):190.

[5]刘晓.思政教育生活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生活化思政理论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坚持理论创新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神秘的混沌理论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