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构词法应用浅析

2018-01-25 17:26那正军
魅力中国 2018年52期
关键词:假想构词古汉语

那正军

(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市上江镇中学,云南 泸水 673202)

一、文言构词法的含义

文言构词法是文言文教学中的一种常见手法,通俗而言便是翻译中的对于单个字的组词释义方法,其主要依据及原则是发现跟遵从上古汉语变化到今天现代汉语为主的整个需要氛围跟结构上所发现的变化,而进行最佳化的语文文言学习方法,即在教学中牢固抓住上古汉语变换到现代汉语中单音节词变化为双音节词的这一特点而行。

在遵循汉语的变化为特征下的文言构词法便从一个艰涩、枯燥的古文言环境中组成新的以现代白话文为基础的文章,从而完成华丽的转身变得通俗易懂,有助于理解文章及课堂教学的最大化,最终致力于整个教学效果的实现,类似于组词一样的认知存在,无论在这个下的词怎么去组,怎么去选都或多或少接近并帮助我们理解文章从而获得其中的意义所在。

二、文言教学中构词法的细节处理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及原则不可能是一层不变的,而应该是随着整个背景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发生及做出相应的调整,因时因地的进行选择,从而以期达到课堂教学的最大化,因此在文言中构词法的应用也是灵活多变的,是一种在情境中猜测,在选择中优化。

(一)假想中进行

文言构词法的构词并不是任意组词及假想,而是一种在大致了解文章后的一种有针对性的进行选择构词,是在对原文意粗略明了一点点后的大胆猜测及构词,力求所构的词在其意义跟结构上无限接近我们要解释的词的意思,追求最佳化的释义。这假想便是在情景中进行的,是在教师对原有文章跟文言了解后对学生的稍微点拨而非灌输,是一个动态过程,这种点拨应着重侧重与体现学生的主动性。

在学生明了些许情况,也就是在借助教师所恰如其分的点拨之后,应当打开自身想象,置身于特定的情景中,尽情的去想象,大胆的去猜测,尤其在人物故事类中,同时在明了主旨后对基于这样一个主旨框架下再去细化原来苦涩、生疏的文言字词。这个假想的前提同我们一直推崇的先字词后句段的方式截然相反。教师应当跳出这个原有的模式跟框架,而应当大胆的去尝试,不断创造出新的火花。而同情景教学不同的是虽两者都是在假想之下进行而文言构词则更侧重于点拨后由学生自主的大胆去尝试后放入原有语言环境中比对分析,进而感知语感,也便是文章的释义通顺程度,从而达到假想后的接近化。

(二)构词的选择

在原有的尽情想象基础之上,要想达到进一步的效果,必须要在假想中慎重选择看看究竟哪个更加符合跟接近最佳的语境中,这样构词的选择是在原有假想的基础上达到一种较为熟练之后的从脑海浮现出来的文言词汇,再次选后选取文言词汇的最后理解文章,实现文言的巧妙转化,成为我们熟知的现代白话文。

当然在构词的选择得考虑与今天我们相对陌生化的倾向,如古文言中的“妻子”则在构词时向这两个字分别构词“妻子”、“儿女”,然后在结合具体语境去应对跟划分。因此构词的选择以力求最大限度的去追求接近原有的实际意义,同时在难以选择则尽量避免熟悉化而宁愿首先去考虑陌生化的一面在比对后再此选择。

三、文言构词法的教学意义

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及习惯是一个学生一辈子的不竭动力,同时在熟练明确掌握文言构词后对于语文文言文教学效果的达成及社会多变的今天个人价值观的引导有着重要意义,而这种最终意义是在以课堂教学为介质前提下展开的。

(一)课堂效果的达成

在有效的利用构词法的情况下,是一种猜测性的进入,对于文章的理解及字词梳理有着极其便捷的作用,同时在教师有效的在点拨之下充分的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最大程度的变被动为主动的追求,从一些简单的文言字词的突破后对原先的畏难心理是一种自豪心理,从而促进自我成就感或者最大心理效能的实现,在假想中进行,在多样的构词中选择,最终达到字词的释义以及在转化完成古汉语到现代汉语的华丽转身后的理解深入,最终促成整个课堂的气氛跟教学效果的实现。

(二)无形的工具书

学习没有最佳的捷径,有的只是我们如何利用及开发原有的资源跟尚未开发的资源,无疑构词法的应用便是我们用尚未完全推广的这么一个资源,在教学中以点拨式的原则为学生架构起一个无形的工具书,一种以期最大化的课堂教学手段跟方式。

这种类似于新华字典的脑海无形之中的方法,可以在长期的构词释义中形成一种潜意识的东西而构建数据库,最终用起来得心应手以及在反复的对应过程中形成语感的能力跟记忆功能之下的快速反应机制。

(三)价值重塑的教学突破

在急剧变动下的社会各类问题下重读经典是国家提出的号召,而文言所代表的古代文化典籍也是源头库,而最终这个源头库能否有效传入个人关键在于释义及解读中的方法及步骤是否得当,除了聆听之外,最好的便是自己去探究,去精神中遨游,而在面对古汉语为主的经典时构词法则是前往这一强大源头库的钥匙必备。

拥有了这样的思维之后便可去大面积的主动接触更多的经典,不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认知能力及依赖教师的讲解,而是在以自身为基准下的“先入为主”的理解跟突破,最终在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如教师的参考意见,自己的理解,从而达到一种心灵上的冲击跟震撼,以在长期的过程中形成新的价值观,为今天的精神文明及社会导向而努力。

猜你喜欢
假想构词古汉语
中日文化词汇在英语中的构词体系对比及利弊分析
假想防卫过当的罪过形态研究
假想防卫过当的对策研究
——以明某某案为例
古汉语疑问句末“为”字补证
“正反同辞”理论在古汉语教学中创新研究——以“罢极”训释为例
从构词词源看英汉时空性差异
上古汉语*kl-、*kr-类声母的舌齿音演变
论"假想防卫"
上古汉语“施”字音义考
“分”的音变构词及其句法语义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