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斯芬克斯因子在《德伯家的苔丝》中的体现

2018-01-25 20:28董田张敬品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伦理选择德伯家的苔丝

董田+张敬品

摘 要:斯芬克斯因子是文学作品伦理表达的核心内容。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构成了斯芬克斯因子。两种因子的不断抗争和组合丰盈了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对推动情节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斯芬克斯因子”为切入点,对《德伯家的苔丝》中主要人物形象进行剖析,解读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在主要人物身上的不同排列和组合,从而提供给读者全新的视角去反思人物的伦理选择。

关键词:斯芬克斯因子 人性因子 兽性因子 《德伯家的苔丝》 伦理选择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维多利亚后期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讲述了出身贫寒的苔丝·德比菲尔德经历了被诱奸被抛弃的悲惨遭遇。在命运的魔爪下苔丝由一个纯洁无辜的女孩沦为杀人的疯魔。

书中主要人物苔丝、亚雷克和克莱尔都是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并存的矛盾体。“人性因子是高级因子,兽性因子是低级因子;人性因子表现为人的理性意志,兽性因子表现为人的自由意志。”本文以“斯芬克斯因子”为切入点,分析理性意志和自由意志的不断冲突和转换,为理解人物形象在不同时间段的行为提供理论依据。

一、斯芬克斯因子

“斯芬克斯因子是文学作品伦理表达的核心内容。”人是斯芬克斯因子的存在,由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两部分构成。在生物选择与进化过程中,人类从兽逐渐进化成高级物种,拥有人的理性意识并开始分辨善恶。人在理性意志的引导下开始建立社会秩序和纲常伦理。人性因子是指进化过程中人在自我道德约束、社会行为规范的引导方面表现出的道德感、价值取向等理性意志的伦理因子。但就本质而言,人并未摆脱兽性因子的残留,它外化为人的食欲、物欲和肉欲,即人满足于自我欲望的最本能的冲动。

一个具有伦理意识的人能够在理性意志的引导下遵守道德规范和社会秩序,但动物的本能和人的自由意志影响下的原始欲望会使理性意识分崩离析,让人走向犯罪。

本论文通过对《苔丝》中的斯芬克斯因子进行分析,探讨主要人物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的冲突与斗争,为读者理解作品的伦理意义提供依据。

二、“斯芬克斯因子”在主要人物形象中的映射

作为伦理意识存在的人,是理性意志和自由意志并存的矛盾体。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的交织与斗争影响人物的伦理选择和不同命运。《苔丝》中主要人物形象苔丝、亚雷克及克莱尔都是斯芬克斯因子的化身,人性和兽性因子的并存与较量使人物形象不再非黑即白,同时影响着人物的命运走向。

(一)苔丝:传统道德影响下的善良纯真与命运魔爪折磨后的疯魔

作為女主角,苔丝自故事伊始就展现出纯真善良、自尊自爱的正面形象。随着故事的发展,苔丝经历了由单纯无邪的女孩转变为复杂女人的心路历程,最后步入杀人的不归途。这一人物形象身份的转换、生活的变迁都体现着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的共存与转换,展现了人性中善恶交织、灵肉背离的一面。

“人性因子是高级因子,兽性因子是低级因子,因此前者能控制后者,从而使人成为有伦理意识的人。”苔丝的人性因子体现在她所表现出的自立、坚强的精神品质上:为了家庭委曲求全,为了孩子牺牲自我,面对生活积极乐观。苔丝独立坚强,在遭遇了轻浮的富家公子亚雷克诱奸后,隐忍回到家中。母亲劝诫她嫁给亚雷克时,苔丝却表明立场:“任何女人都会,但是我不会。”这一人物在故事前期表现出的隐忍无私、善良勇敢是其身上人性因子的缩影。她的理性意志控制着自由意志,表现出人的伦理意识。

“在兽性因子的驱使下,人会在享乐欲望的诱惑下堕落犯罪。”在理性基础上建立的各种道德在原欲的驱使下会被摧毁。生活的压迫,父亲的离世,家人的落魄使得苔丝不得不妥协做亚雷克的情妇。她深陷命运的泥淖,最终失去理智,残忍地将亚雷克杀死。了解真相后的本能冲动让苔丝的兽性因子一触即发,其行为和意识全靠本能的支配。在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的斗争中,自由意志战胜了理性意志。没有了道德的约束和引导,终究造成了灵肉背离,苔丝走向了犯罪的不归路。

(二)亚雷克:原欲刺激下的堕落犯罪与真爱引导下的救赎

为满足本身最基础的需求,动物的本能性冲动是人的兽性因子的存在,表现为人的物欲、食欲、性欲等欲望。富家公子亚雷克在猎苑的小树林里意乱情迷。力比多的冲动,情感的爆发唤醒了他压抑已久的性欲。他丧失了作为人的理智,任由兽性因子摆布,最终诱奸了苔丝。从某种程度而言,他是撒旦的化身,为满足自身性欲的冲动走向堕落、走向犯罪。自由意志控制理性意志,兽性因子战胜人性因子。

自由意志战胜理性意志会使人走向犯罪;在理性意志的约束下,人会进行自我反省和自我赎罪,即人性因子在引导中发挥作用。亚雷克的不理智行为是因为他对苔丝的感情冲动和偏执的爱。当兽性冲动消散,他恢复理智后开始反思自身的罪行,并对苔丝进行忏悔。在苔丝返回家中时,亚雷克驾马车去追她;接济苔丝家人,送他们玩具;对苔丝加倍的关心等一系列的行为都表明亚雷克在饱受良心的谴责,对苔丝的负罪感以及他的赎罪行为都是他人性因子的写照。

兽性因子和人性因子的不同排列和组合构成了亚雷克的完整人物形象。兽性因子驱动下的诱奸行为构成了亚雷克的轻浮与恶魔形象;人性因子引导下的赎罪行为使得他成为对爱情忠贞不渝的爱人形象。

(三) 克莱尔:上层阶级的温文儒雅与现实经历中的道貌岸然

安琪·克莱尔呈现出善恶交织、灵肉背离的人物形象。一方面,他代表着文明社会上层阶级的温文尔雅和广博学识;另一方面,他的荒唐往事与言语行为又反映出他的表里不一和道貌岸然。

苔丝眼中的克莱尔“受过教育,内向、敏感、神色忧郁并与众不同”。他虽出生在牧师家族,却无视社会与等级偏见。克莱尔的人性因子表现在他先进的思想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上。他不受阶级名门的束缚,平等地对待出身贫寒的苔丝,对牛奶场的挤奶工也无半点歧视之意。克莱尔眼中的苔丝纯真、美丽、善良。他把苔丝想象成至纯至善的化身,对她展开热烈的追求并不顾父母的反对坚定地娶苔丝为妻。他对苔丝真挚的爱体现出他对真善美的追求。

在自由意志的驱使下,克莱尔又成为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他有着表现为性欲和冲动意识的兽性因子。在新婚前夜,克莱尔和苔丝互相坦白,吐露前尘往事:他曾在混沌时期,与一个陌生女人度过了四十八小时的放荡生活。在苔丝如实坦白自己的悲惨遭遇并乞求原谅时,克莱尔“爆发出可怕的笑声——像地狱的笑声一样不自然而骇人”,同时“他把她看成一个骗子,一个装纯洁的荡妇”。

理性意志和自由意志的并存直观反映出克莱尔善恶交织的人物形象。他不仅是追求自由、个性解放和真善美的新时代的形象,同时又是道貌岸然、仍受缚于社会旧传统的形象。

三、结语

人是斯芬克斯因子的存在。人的自由意志和理性意志的交锋体现出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的共存。在书中,苔丝既是传统道德熏陶下纯真善良的女孩,又是被命运折磨而疯魔的罪犯;亚雷克既是轻浮、玩世不恭的富家少爷,又是在理性引导下执着的爱人;克莱尔既是代表上层阶级温文尔雅的知识分子,又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每一人物形象并非是二元对立的。他们的言语行为既有人的理性意志,又同时存在人的劣根性,即保留的兽性。

本文以“斯芬克斯因子”为切入点,对苔丝、亚雷克和克莱尔的形象进行深入剖析,使读者能够辩证地、从反二元对立的角度看待不同人物的伦理选择,从而对《德伯家的苔丝》有多角度的见解。

参考文献:

[1] 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M].孙洁琼译.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1.

[2]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J].外国文学研究,2010(1):12—22.

[3]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伦理选择与斯芬克斯因子[J].外国文学研究,2011(6).

[4] 刘喜梅.论“斯芬克斯因子”与文学教诲:以四部经典小说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5] 黄曼.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的交锋——《饥饿游戏》中的伦理选择及其启示[J].外国文学研究,2014(4).

[6] 陈媛媛.《德伯家的苔丝》的解构主义解读——亚历克人物形象的反二元对立[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1(2).endprint

猜你喜欢
伦理选择德伯家的苔丝
试论《海蒂》中儿童的伦理选择与成长
从《德伯家的苔丝》看男权社会下的女性形象
《德伯家的苔丝》中情与景的巧妙融合
从《德伯家的苔丝》看哈代的宿命论思想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命运成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