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贴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2018-01-25 11:26张敬成段希艳贺伟伟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50期
关键词:写作兴趣

张敬成 段希艳 贺伟伟

【摘要】多文本读写结合策略研究,从紧贴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入手,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有一双慧眼发现平凡生活中的情趣和意义,在课堂上领悟同一类写法的名家课例的文心妙法,结合生活选取材料下笔成文,并且让学生再次结合名家课例学会评改习作,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此基础上开展作文竞赛活动,展示优秀习作,扩大多文本读写结合策略研究的成果。多文本读写结合从多方面让学生提高了写作兴趣,养成了良好的写作习惯,从而全面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

【关键词】多文本读写结合 写作训练点 写作兴趣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6年河南省中小学多文本阅读实践研究专项课题《初中生读写结合策略研究》(立项编号qwyd160118

03)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50-0092-0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让学生爱上写作,提高学生写作能力,那就要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抓起。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有趣的、有意义、或者印象深刻的事情,把它记录下来,表达自己情感和想法的欲望越强烈,就越容易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呢?我自从主持《初中生多文本读写结合策略研究》这一课题,从选文、课堂、点评、总结、展示等多方面,让学生爱上写作,有创意的表达生活。

一、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生活中的人事景物,发现有趣的、有意义、或者印象深刻的事情,体验生活中惊喜和美好,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表达自己所思所想的欲望。

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发现,有一颗敏感的心,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在执教部编教材七上第一单元时,我首先让学生体会朱自清、老舍、刘湛秋、曹操笔下的景物之美,给学生以心灵上的惊喜。

例如,《春》一课中的春风图,哪一个学生没有体验过春风的吹拂呢?作者朱自清从触觉、嗅觉、视觉、听觉用心体验留下精美的文字,让我们感受到春风的轻柔和春风带来的美好意境。以此为例,展开多文本品味阅读老舍《济南的冬天》中雪后小山的的描写、刘湛秋《雨的四季》中对秋雨的描写、曹操《观沧海》中对海山岛的描写,无不展现出美好的画面。

此时,我顺势引导学生领悟:作家诗人们观察景物都是抓住了景物的特点,细心体会,抓住自己的印象,怎样看怎样听内心怎样感念就怎样写,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进行描写,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学生从中总结观察的方法,学会了观察。

二、降低写作的难度,精心选择训练点,运用多文本课例的优势,让学生能够自己总结一类文章的写法,发挥范文引领的作用,让学生从生活中选材,来表达自己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写作热情。

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不间断的练习。这跟学习钢琴练书法是一个道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一开始要给学生降低写作的难度,可以先从片段练习开始,如景物描写、人物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场面描写等。写事可以先记叙一件事,掌握一件事的六要素,再围绕中心事件写几件小事来铺垫,然后再在一件事中学会插叙,掌握一波三折的写法;写人可以通过一件事来表现,也可以通过几件事来表现,还可以通过经典细节来表现人物的精神,或者通过对比、烘托的写作手法,凸现人物形象。

在由易到难的训练过程中,精心选择多文本课例,选准写作训练点,发挥多文本课例的优势,让学生在阅读体悟探究归纳的基础上,体悟写作的“诀窍”。

七年级下册部编教材第一单元,我设计一个多文本读写课例《对比烘托,凸显人物精神》。《邓稼先》这一课,作者采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让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对比,突出邓稼先的没有私心、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是中华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另外作者作者又采用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通过自己的感情震荡,热泪满眶,来烘托出邓稼先研究原子弹工程的巨大困难,和他为民族做出的巨大贡献。再加上“我不能走”中引用古文烘托邓稼先工作环境的恶劣以及细节刻画,邓稼先的形象就立了起来。另外四篇文章:《阿庆》、《摸鱼老手》、《刷子李》、《铁匠》,均采用了对比烘托的写法。

我设计这一课例是在七上学生练习两次写人的作文之后安排的。一次是写人要抓住特点,另一次是多个事件写人。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本次多文本读写课例训练,从整体上学会构思,掌握了对比烘托的写作方法。

學生阅读中感悟到对比烘托的写作方法,能写出人物的精神,有效地刺激了学生的表达欲望,纷纷从生活中选取自己熟悉的人,仿照课例中的文章,去塑造人物形象。

三、选择成功的习作,分享成功的喜悦;挑选失败的习作,点评不足的方面,让学生学会修改作文,再次结合多文本范例,研究总结写作体会,在每一个学生原来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的进步,为下步写作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学生写完作文,仅仅是第一步,修改同样重要,好作文大都是修改出来的。所以每次学生写完作文后,先让学生对照写作要求自评、互评,其中优秀的作品在班内展示,指出其优秀所在。对于不成功的作品,点出症结所在,并且选出普遍问题的典型作文,全班进行修改,和选入课例的文章对比,在多媒体展台展示。

在展示过程中,我遵循三个原则:1.学生商讨,判定优劣,指出优劣所在;2.作者自叙写作得失,可以争辩;3.不要面面俱到,结合文本课例,重点关注训练点。

在展示过程中,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每个学生结合自己的写作经验谈体会,人人有发言的机会,学生评改作文的兴趣大为提高,有的学生为某个评改意见争得面红耳赤。

在此基础上,我针对不成功的习作,要求学生结合评改意见,进行二次作文,有的学生灵感来了,另外重新创作一篇,收到了很好效果。

多文本读写结合让作文讲评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不再是教师针对某次作文现象的泛泛而谈,而是全体学生有了自己的范例,有了写作的方向,并且针对自己的习作,有同学的点评,有老师的指导,从而信心倍增,形成了写作的良性循环。

四、多文本读写结合,针对某一类文章,开展征文比赛,通过学苑展示栏、校报、微信群、当地报刊等多种形式和名家范文放在一起集中展示,让学生通过多文本读写结合实践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写作的信心,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七上多文本读写结合训练过几次之后,学生对记事作文已初步的掌握,不仅把一件事写清楚理清事情的六要素,还要抓住重点具体展开叙述,突出事件中触动情感的部分。针对记事类的文章,开展一次作文大赛,选出优秀习作集中展示。

展示不是简单的展出,必须充分发挥活动的导向作用,要有步骤、有重点最大化的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首先在班级学苑展示栏中展示,展示之前学生要结合多文本结合的课例,点评归纳这篇文章的成功之处,真正掌握此类文章的写法,体悟文章的精妙之处。其次通过微信群校报,当地报刊等媒体发表展示,扩大多文本读写结合策略研究的影响力。

在展示的过程中,其他学生也是学习的过程,更能起到榜样引领的作用,为下一次学生多文本结合写作以及作文大赛的有效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多文本读写结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热情,给学生写作带来全新的变化,生活上去创造精彩变得有趣有情调,课堂上去探讨名家例文领会文心妙法,在展示中体验成功增长自信,同时也改变了学生的精神风貌,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2]张中行《作文杂谈》(中华书局2012年版)(203-209)

[3]叶圣陶《语文随笔》(中华书局2007年版)(101-102)

猜你喜欢
写作兴趣
如何培养高中生的英语写作兴趣
小学作文教学策略的探究
探索如何激发和培养小学生习作兴趣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几点尝试
如何提高高中语文作文能力
谈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与写作兴趣的培养
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体会
浅议小学作文教学中写作兴趣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