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信息技术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2018-01-25 11:26王馨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50期
关键词:直观课件分数

王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50-0141-02

最近几年,新课程改革提出后被推至“风口浪尖”,自2013年颁布中小学新课程改革标准,近两年又提出高中学生素养。随着标准日益细化,教育部对小学数学有了更高的要求。21世纪的小学数学教师不再是站在讲台上的“教书匠”,仅仅专攻于传授数学知识,更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助力器”和“引路人”。我们应该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主动地渗透核心素养,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不满足于学会“1+1=2”的问题,更学会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他们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数学能力,为日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21世纪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更是信息技术普及应用的时代。教师更应该利用信息技术这一手段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十大核心素养包括即: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應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信息技术不是为教师日常的教学增加困难,相反准确地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优化原有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够运用更简单的学习方式,更轻松地、更快乐地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

一、用信息技术,直观感受几何。

数学课堂有其特殊性,数学既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去解决实际问题。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而每个人每天都会和数学打招呼,数学也将是离开学习阶段仅剩的能运用的知识。准确来说,数学其实更可以看作为一项技能。具有数学思维的学生在生活中才能够学会怎样将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信息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但不限于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它能够使得抽象的数学概念更加接近现实生活,学生通过进入特定的生活情境去走进数学世界,学会数学知识。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抽象的数学是不易理解的,而具体鲜活的数学是灵动的,他们也更愿意和那样的数学知识交朋友。

提起信息技术,一线教师更深感触的便是课件。没错,课件通过各种音频、图画方式,能够引导学生在短时间内进入指定情境,进行学习。这一点,低年级尤为明显。

而“几何直观”这一数学核心素养则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用简单的方式理解“直观几何”。如“万以内数认识”这一节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像这样的教学内容是无法通过普通教具或教学手段达成的。因为数值较大,在现实生活中并不能完整实现。以往,都是教师讲台上空头谈,学生座位上空想象。而课件及教学软件的使用则帮了大忙。10个边长是1cm的正方行叠加至一条10cm的长方形,而10个10cm的长方形的叠加则给予学生一个平面正方形的概念。十、百、千之间的立体的关系也跃然眼前。十个这样的正方体的出现更加深了学生脑海中万这样计数单位的概念。学生再跟随教师展示课件的同时认真思考,摸一摸数一数缕清计数单位之间关系。像这样的课型还有数的加减法、平面图形的求面积、周长、体积等。

再如分数与小数互化这一课。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小数化分数的计算题目后。原有的0.8化成十分之八,0.12化成百分之十二,0.234化成千分之二百三十四。大部分学生虽然可以正确计算找到答案,但仍不能理解小数化成分数的算理,究其原因不得而知。再这个环节后增添多媒体课件的演示,直观呈现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直观方格图。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借助“几何直观”更好地理解分数化小数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二、用信息技术,培养数学能力。

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学生带入指定情境中只是信息技术优势的一小部分。更多的,则可以延展到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教师先演示实物,为了强化学生对“若干份”、“一份”和“几份”以及部分与整体之间关系的理解。我们还可以利用幻灯片制作一些填分数、分子、分母的题目,让学生自由填空并说它所表示的意义,通过自主探究方式展示不同算法,更引导学生关注多样算法背后的异同。即:12块奶糖的和12块相同点在哪里?不同点在哪里?按照怎样的分发找到的分数 ,怎样的分发是?这两个分数一样么?于是学生思辨,在辩论中,深刻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这样的过程既是学生思维的跳跃,更是教师深谙于心地提前准备。这样自主的学习、勇敢的表达,一定为学生积累了宝贵的学习经验。而课后巧妙运用部分与整体比重的分数猜整体的数量可以通过课件的递进展示,学生清楚感悟直观理解从而求出整体数量。

再如教学“圆的面积”课件演示把圆 8 等分,其中每份都是一个近似等腰三角形,运用重合的方法看近似等腰三角形的腰与圆的半径有什么关系? 移动重合时配音并闪烁。让学生思考、想象可以近似拼成什么图形?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分别显示拼成近似平行四边形、近似梯形等过程。信息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轻松地多种展现拼的过程,丰富了学习资源。让多媒体课件不仅仅停留在展示的作用上,更让学生借助课件多角度探究和学习。我们还可以利用课件演示:把圆平均分成 8 等份、16 等份、 32 等份、64 等份……拼成的情况,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展示此过程,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让学生看到了“自己想象的过程”,体会到了“极限”思想。在理解涂出一个正方形的1/4时,课件展示不同方法涂色的同时最大程度扩展学生想和思考的过程,这样的过程学生爱学,教师爱教。

三、用信息技术,训练分析观念。

当然,信息技术也有着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表达,教师讲解更清楚,学生更易理解的优点。课前的电子前测搜集学情、课后的软件分析易错题,大数据的信息技术给予教师更多更广泛的应用。紧紧课堂中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可以使抽象的变为形象,深奥的变为浅显,枯燥变为有趣味,静止变为动态,让尚处于直观具体认知阶段的小学生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然而,数学知识本身所具有的逻辑严谨性的特点便是抽象,这无疑与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层次不符。随着年级增加,学生数学试卷中题干内容也变得冗长繁多。数学核心素养将数学分析观念列为重要数学能力。而解答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步也是最浅显的一步便是“读懂题目要求”。合理、得法运用多媒体技术,则能使教师的教学如鱼得水。一方面可以通过利用图形的变化、颜色调整、文字的改变等手段突出重点,引起学生注意,了解解决问题题干中已知与问题中未知的相互关系,让学生的解题思路更加清晰;另一方面可借助媒体不同手段,绘制线段图、示意图、集合图等,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简单化,帮助学生审题,理解题意,开发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统计与概率》这类课型,大多数教师往往起始课进行小规模统计,与学生交代统计的策略和意义,无法在生活中进行真实样本的统计,而将重点放到分析如何计算合计、如何计算平均分等。殊不知,这样的课堂并不能给予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学生是否亲身经历统计的全过程对于知识的理解截然不同。大样本的统计完全可以通过课件中插入的表格软件进行完成,学生依靠手中的终端进行自主选择,电脑自动完成分析,课堂中几秒钟完整呈现统计结果并可以进行简单分析。现在,越来越多的课堂进行“变身”,课堂中软件终端的使用,课堂软件或视频的推送,运用着不同的形式帮助学生更好的接纳知识,进而能力的提升。在学习完《统计》、《百分数》等课程后,鼓励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通过互联网搜集资料,运用信息技术知识自己进行真实统计并进行网页制作,从不同程度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总之,好的信息技术进入课堂一定会对学生的学习知识、能力、素养有着正面作用。其实不仅仅是对于学生,对于教师,如果你运用准确且恰当,多媒体课件、软件的应用都能为你的课堂助力不少。但不变的是,新教育课程改革大背景下,我们应该借助信息技术这一有力抓手,创设更多、更有意义、更实际的自主课堂,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切实提高数学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相信,我们的学生未来会更好!

猜你喜欢
直观课件分数
分数的由来
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反思
简单直观≠正确
可怕的分数
根据计数单位 直观数的大小
算分数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几何直观,相时而动有讲究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