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声乐表演艺术的情感处理

2018-01-26 11:38王素菊
黄河之声 2018年18期
关键词:表演艺术表演者艺术作品

王素菊

(太原师范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

声乐表演属于精神世界以及物质世界相互融合、默契合作的密切关系,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融合统一关系。艺术的完整构成必须是艺术形式和艺术思想的完美结合,才能构成表演艺术的完整体现。声乐艺术表现最重要的就是艺术的情感处理,这是声乐艺术最核心的灵魂。任何艺术都应该有其深厚的情感意境,它可以用色调、具象、影像、画面来得以艺术意境获得审美价值。

一、艺术作品的境界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建立在现实生活等方面的精神世界的艺术构思,其中蕴含着深重的艺术思想及艺术情感。声乐作品的艺术体现,就在于其中所蕴藏的艺术境界,有人称之为“艺术形态”。艺术形态涵盖着艺术的多元化,而具体到一首歌曲来讲则是体现在作品的风格曲调、内容意境、表演特点等方面。艺术家的创作从来都是以艺术的思想情感为创作的源泉和动力,也就是人们常常称之为艺术的灵感,灵感乃至艺术的思想引发的情感体现,没有情感也就无所谓艺术,情感与艺术融为一体,形影相随。而情感更为深刻来讲就是艺术的境界,就是艺术作品所蕴含的那些品质,也就是艺术的审美价值体现。比如奥地利曲作家约翰.施特劳斯的《维也纳森林故事》,这首作品是施特劳斯在维也纳森林中坐在马车上,听到了森林中鸟鸣的鸣叫声,而得到了音乐艺术情缘的启发,完成了这部世界著名的花腔女高音歌曲《维也讷森林的故事》,再有他的《蓝色多瑙河》,也是在大革命时期,革命的思潮冲击着它的内心和灵魂,使得他在蓝色的滚滚河流上,洪流抵住般的充斥着他的内心如波涛汹涌,挥笔一气呵成的完成了世界经典圆舞曲作品《蓝色多瑙河》等等,由此可见,艺术家的创作离不开意境的精神世界的体现,没有艺术境界也就无从艺术灵感,那么艺术作品也就无法得到流畅完美的艺术品格。每一首艺术作品都是曲作家的艺术思想境界的迸发。再有我国著名曲作家王立平所做的《红楼梦》音乐,从他的讲述如何创作《红楼梦》音乐中可见,字里行间都是《红楼梦》人物命运的情感艺术体现,而演唱这些作品的歌唱者同样在原创作的艺术上,进行作品的再度艺术加工,从而完美的诠释了中国经典电视剧《红楼梦》歌曲,曲作家王立平说:创作红楼音乐倾尽一生,在《红楼梦》音乐定位上:“一声长叹、红楼惆怅”,王立平先生在创作过程中有着:“一朝如梦、终生不醒”的创作境界,《红楼梦》音乐创作,是王立平先生进入《红楼梦》原著中精神世界的具体体现,从中体现的是红楼音乐艺术思想。

一名声乐歌唱者在进行艺术作品表现上,更多的是深入其境,境中而咏,一咏即情,情发而泄,直至淋漓尽致。艺术境界是声乐艺术表演的至高意境,无论是艺术歌曲还是咏叹调、古典唱段还是创作作品,其中都各有着很高的艺术境界。中国艺术作品从黄自先生、萧友梅等创作家的作品可以看出,其中的艺术内涵和艺术韵味,无不深入而意境深厚,为此,在专业声乐教学中,艺术作品是课堂教学必有的声乐艺术教育重要的一课,其目的就是通过演唱他们的作品,身临其境的感受作品的艺术内在魅力和体验艺术内在的艺术意味,显而易见,艺术作品特点就是艺术意境高深,艺术境界特点明显,不同的艺术作品有着各自特点的艺术意味,比如创作歌曲《思恋黄河》,虽然在艺术创作上和艺术歌曲的特点有所区别,但其中同样有着其自身的艺术内涵和意境,其抒情有着连贯而丰厚的艺术情感的音乐旋律,歌者在艺术音律中与内在的情感产生共振关系并融为一体。

二、声乐表演是技术的还是艺术的

从声乐艺术作为一种学术研究开始,声乐艺术便进入了科技与艺术的矛盾冲突阶段,有人主张首先实现演唱技术后艺术,另外有人主张首先艺术后技术的主张,在这之间出现了声乐表演是技术的还是艺术的问题摆在了声乐表演教授者与学习者的面前,如果选择技术则失去了艺术的价值,如果选择艺术又失去了技术的支撑,为此,声乐艺术表演面临着选择何去何从的大问题。其实对于声乐艺术表演历来有三种体现,而前两者都带有片面性:一是自发的歌唱表演。这是一种没有经过技术训练而发自内心的音乐艺术情感的抒发,其中充斥着内心强烈的艺术情感以及最自然的音乐情感的体现,是实现音乐艺术作品本身美学价值的情感表达,是人类天性的艺术体现,但不足之处是较多演唱者缺乏了演唱技术的科学性,从物理声学角度上来看达不到声乐发声艺术的美学价值和体现。二是有了技术的指导但不能熟练掌握,在音乐作品的表演上更加机械,没有正确良好的情感体现,使得作品艺术性大打折扣,显得枯燥泛味,在很大程度上很多艺术情感意味都不能很好传达。三是声乐艺术从来都是技术与艺术的统一关系,将声乐表演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就是声乐艺术完整性的最好体现。声乐表演归根结底是艺术的体现,是带有科学技术的艺术体现,技术与艺术不能分割来谈,如果分割就是失去了艺术美学思想、情感、水平等的完美艺术。所以,声乐表演一定是艺术作为核心的由科学技术支撑的表演。

所为艺术既是“艺术形态”又是“生产形态”,既是演唱者通过自身乐器统一调配引发声乐表现的生产工厂,又是意识形态“精神内容的多元化”心灵呈现以及思想和情感融合的精神世界的体现。声乐表演艺术世界,更强调的是精神世界的能量,物质世界要有人的大脑支配,所以如果物质脱离了意识层面的支配能力,那么物质世界的结构也就成为了不能工作的死物质。声乐表演艺术是脑力与体力的合作关系,而脑力工作则是调配物质乐器能量的司令部,比如歌唱中的要求兴奋、激动就是对物质的超脱体现,女高音或男高音为了解决高声区困难的问题,会要求用“C”的意念,用高音歌唱法统一高中低声区域关系。在声乐艺术表演中,更多地是强调精神情感的表现力,而对于歌唱技术历来则是从属的被支配关系,艺术精神情感世界永远是在技术之上的,只有艺术确定的主导地位,才能真正实现表演艺术水平,任何将技术摆在第一位忽略艺术的美学思想情感,都不会很好的体现声乐表演艺术的美学价值,这在现实中都有许多典型事例,比如:男女高音,从技术角度来讲歌唱没有太大的毛病,但就是缺乏了艺术的情感表达,所以表现力不够、表演感染力和渲染力差,失去了艺术的价值,失去了艺术的价值就等于失去了艺术的灵魂,一个没有思想境界、没有灵魂的声乐演唱,怎么可能完美体现艺术价值呢?所以,声乐表演艺术性是表演的核心,而有技术支撑的艺术,则是锦上添花,是声乐艺术表演的完美体现。

三、声乐表演艺术重在情感处理

声乐表演艺术真正的实现是在两个方面实现的:一个是歌唱者的表演过程,另一个是词曲原创作体现,声乐的原创无论是词还是曲,都是艺术家思想感情有意味的体现,是艺术家“表达和交流思想情感的一种语言”,“艺术活动是一种包含着情感的活动”。声乐表演艺术重在情感处理,情感是艺术的灵魂,每一首声乐作品都是音乐和内容的情感体现,其中包含了音乐语言和文学语言,声乐表演的情感都蕴含在这两大体系中,声乐表演就是通过原创作的两大语言体系,得以精神世界的丰富思想和情感,通过科学技术的精通达到艺术世界的展现。

声乐表演者必须要有丰富的情感,也就是从事声乐艺术表演者都是具有丰富情感的人,没有情感或情感淡薄都是无法作为一个合格的声乐表演者的。声乐作品本身内在所蕴含着丰富情感,作品要求表演者通过灵敏的反映,来体现作品的艺术情感和思想。声乐作品有着很多的性格,情感世界也是喜怒哀乐忧等不同的情感,而音乐有特别善于抒发喜怒哀乐忧的情调,因此,对作品的处理有“愉悦的、快乐的、情感真挚的、悲哀的、痛恨的、赞颂的、崇敬的、敬畏的”等等形容词语。声乐作品有书写情景的、人物内心世界的、情感世界的等等,每一首声乐作品都带有作者思想情感的抒发,因此,表演者在演唱作品时一定是对作品内容和意境的抒发,在对作品处理上,情感处理成为了表演者最重要的过程,音中必要带有意,意中要带有韵,韵中带有味,使得“声情并茂”,达到艺术表演的感人境地。

四、结语

声乐表演艺术,就是表演者思想情感活动的过程,表演者将形式以及内容都付诸于思想情感,并在表演中最大限度的体现艺术的内涵,无论作品有怎样的情感诉求,表演者都终将以相应的情感付诸于艺术表演中,用极大地艺术能量进行艺术加工和情感创作,这一创作过程,正是体现了声乐表演者艺术情感处理完美实施的过程,其中有着表演者丰富而强烈的情感心理活动,在有意识或下意识状态下诠释,因此,声乐表演过程是艺术情感创作过程,是表演者思想情感的集中体现。

猜你喜欢
表演艺术表演者艺术作品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杨丽萍表演艺术中心
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The REACH加建项目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1949年以来汉剧表演艺术资料述论
舞蹈表演者在表演中的作者诠释
现代音乐美学对音乐表演艺术的启示探索
手称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