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声乐教学中情感与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

2018-01-26 11:38郭亦君
黄河之声 2018年18期
关键词:演唱者声乐情感

郭亦君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河南 郑州 451464)

一、声乐审美能力在声乐情感表达中所起到的作用

构成因素,审美能力这个词的概念非常广阔,它不仅仅是一个只有表面意思的词汇,而是将审美这一整套的动作汇集了起来,也就是对美的体会、欣赏到它的再现,以及最后再创新的这么一种能力。而审美能力整个系统的一个分支就是声乐审美能力,因此它也有更多的实际意义被给予,这个实际意义就是增强声乐表演者对它的美的感受和掌控的能力,并以此为切入点来找到包含在该作品中的深厚情感,并最终使演唱者能够顺利完成对作品进行再创新。

声乐审美能力与声乐情感的关系,表演者能将声乐的情感展现的程度以及准确度会受到对音乐审美能力程度的直接影响。也就是说,声乐审美能力的外部感觉就是声乐情感的表达,反过来,由于声乐情感又能给人们带来的欢快的体验,这种体验又是驱动音乐审美能力发展的动力,当音乐的审美能力增强,又会帮助人们掌握更深奥的声乐情感,从而可以这样一步步的提升人们对声乐作品的情感理解以及表达的能力,所以说二者是相互联谊,互为前提,不可分割的关系。声乐审美能力是连通演唱者与自身声乐情感的桥梁

声乐艺术与画画、跳舞等艺术形式不同,其他的艺术形式可以通过视觉很直观的展现在观赏者的眼前,更不与机械等其他艺术种类可以遵循一定的数学规则与理论逻辑。而声乐表达出的情感我们只有用心才能感受的到。所以说,如果声乐表演者的声乐审美能力不足,就很难发现隐藏在作品深处的真正情感,就算表演者将作品进行再创作,他的演唱也很难展现出作品应有的艺术感染力,其声乐的情感也不能得到升华。由此可见,声乐审美能力就像是一座连接演唱者与作品中的情感的桥梁,让声乐的情感更容易的被表演者所感受到。

二、声乐情感表达教育中音乐审美能力提高的若干路径

鉴赏音乐要注重作品的宽度和广度。古人常说“书山有路勤为径” “勤”字很直观的告诉了我们要想增强演唱者的音乐审美能力的根本方法。声乐练习生要想增强自己的音乐审美能力,并能做到很快而且准确的把握住作品的内在情感并展现出来,就必须做到多读、多看、多记,才能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不仅仅如此,就算有很多的积累,演唱者也不一定能准确的把握住情感。所以声乐练习生对于不同时期、背景以及流派的音乐都要了解,不仅对于有关声乐的知识要了解,对于乐器方面的知识也要做到胸有成竹,一步步的分析他们相同的地方以及区别,取其精华,才能在各种各样的声乐作品中找到美的真谛。

在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提升声乐审美能力。人类最原始的审美就是来自与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的认知。如果一个人他并不热爱生活,那么他对音乐的就无法产生热爱。所以说,如果想要增强音乐审美能力,就必须投身与生活的怀抱中,我们要有一个对生活热爱并且赞美的态度。深入并体会生活,从我们日常中生活的感受与体会来一步步的进行积累,这样我们才能有一定的文化底蕴与音乐素养,自身的音乐审美与表达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由兴趣入手提升声乐审美能力。“兴趣是人类最好的老师”,这是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的话。兴趣也是一种动力,不断的推动着人类的求知和探索。要想提升音乐审美能力,首先要知道这是一条困难而且漫长的道路,不仅是因为它没有一定的标准,也不能提供物质的奖励,因此兴趣就成了最好的老师,由兴趣产生的求知欲就可以成为增强音乐审美能力的主要动力。在给学生做歌曲的赏析的售后可以利用不同的手段来搭建审美想象的空间,一步步的使学生对声乐审美能力产生强烈的兴趣。总而言之,相关的声乐教育者必须由学生的兴趣作为切入点,将学习的氛围尽量轻松化,加强学生对歌曲的情感体会。

不断完善自身的声乐理念。如果一个练习生对于音乐的理念没有深厚的积累与体验,即使他可以从声乐作品中将它的美体会到,也不能对这种体会做一个系统的总结,更不用谈要增强音乐审美能力。例如,如果要对《今夜无人入睡》进行赏析,如果声乐知识不足,就不知道这是《图兰朵》中最著名的一段咏叹调,从而就不会与作品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对于音乐审美能力的增强就会毫无帮助。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马克思认为事物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而音乐的理论囊括古今中外,声乐的理念也是不断的向前发展。学生要想对声乐情感的认识进行深化,对自己的审美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就必须不断完善自身的声乐理论,这是基本的要求,初学者不仅仅要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也要做到不墨守成规,要有创新精神,还要对自己已经学习过的内容不断的进行巩固,将基础打好,只有这样自己的音乐审美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和发展。

培养各异的声乐审美观。有句古诗叫“横看成岭侧成峰”,正所谓不管对待什么事情都是见仁见智。而如今的文化发展理念正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声乐指导老师的责任不再是仅仅告诉学生对于各种各样的声乐技巧怎样掌握,现在重点是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将学生们的审美想象的大门打开,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养成属于自己的音乐审美观念,使学生自己体会声乐所表达出的感情的本质。使他们可以创作出拥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作品,可以将作品的情感进行升华,不同的学生之间要有不同的地方,要有他们独特的闪光点,而不能像流水线一样成批的生产同样风格的演唱者。

三、利用音乐审美能力理论推动声乐情感教育价值的实现

通过提升音乐审美能力激发学员的声乐学习热情。在培养音乐的审美能力时,就像我们一步步登山的过程。即使审美能力很低,但我们依旧有对美的追求的权利。不同的就是我们在听作品的演唱时,并不能全方位的体会到来自于歌曲的美感,也不能及时的发现演唱者所要表达的感情信息,就像云深而不知处,我们只有登上一步步的台阶后,才能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对音乐作品的情感的表达才能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初学者以及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还没有被完全挖掘,并不能真正的了解声乐艺术的内在美,所以这就靠声乐教育者的有效指导。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自信,让他们知道审美的能力每个人都要,只是需要我们自己去发现、去挖掘。再一个声乐老师在进行教学时要从浅显的方面入手,由那些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共鸣而且通俗易懂的作品开始。就像《马赛曲》,我们都知道这是一首在法国大革命时期用来鼓舞人民斗志的战斗歌曲,整首歌曲的节奏表达是非常有气势的,尤其是在歌曲的后半部分,气势不停的叠加,不禁使人热血沸腾,就很容易引起学生们在声乐情感上的共鸣,而这种情感的共鸣可以使学生对声乐产生归属感,从而成为推动学生产生学习热情的动力。

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塑造学员的高尚人格。当人们的音乐审美观已经建立,并且在不断的完善,那么人们就会持续寻找并体验令人愉悦的音乐情感,这个过程同样的在促使我们的三观不断的被完善。就像著名歌手苏珊波伊尔,她本身没有出众的相貌,出身也不引人注目,但她的歌声却征服了整个世界,并且成为了2009年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探究其原因,正是因为她有一颗不断追求音乐情感的心,并且不断的打败自己,即使很多人不看好她,不停地被周围的人打击,但她正是因为对音乐梦想的执着追求,以及对自己的审美能力的肯定,终于完成了她的梦想,证明了自己。所以说,树立了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可以考验我们的毅力,不因为别人的看法而动摇,一步步的打造成高尚的人格。

四、结语

声乐这种艺术形式,是广泛的,具有悠久的历史以及感染力,又作为一种听觉艺术,可以实现人们思想与情感的交流。而声乐艺术中包含的独特艺术情感,是我们精神生活的重要构成。由于声乐可以给我们带来最重要的审美体验,所以培养声乐中的情感与审美能力是当今声乐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猜你喜欢
演唱者声乐情感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如何调整声乐演唱中的心理状态
声乐演唱中乐感的有效培养研究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