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课程进入高校声乐专业教学的研究

2018-01-26 11:38
黄河之声 2018年18期
关键词:音乐剧声乐教学内容

董 荻

(河南理工大学音乐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随着音乐市场的不断成熟,高校的音乐课程也在逐渐改变、创新,逐步扩大教学课程内容,加入娱乐化的表演形式,丰富教学内容。在传统的教学中,音乐教学主要是借鉴西方的唱法,表现出通俗易懂的特点,但不又缺乏高雅,所以这种声乐的教学方式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现目前,很多高校都设置了声乐专业,但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所以为了解决诸多问题,现将音乐剧课程加入到声乐专业的教学中,建立完整的教学体系。

一、声乐教学要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现如今,音乐文化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声乐教学也是在多元化文化的基础之上而进行的,当代背景下,多元文化相互交融,音乐剧的表演一般也变为了采用英语,在演唱方式上,也逐渐打破了传统的美声唱法的,而是选择了用剧情以及音乐的各种不同的风格来取代传统的流行的唱法,这样的方式可以适应现代化听众的需求。在声乐的教学上,教师更应该尊重音乐多元化的特点,考虑到音乐唱法多种多样的风格,从宏观上对学生加以引导,从演唱的内容、方法以及语言上进行创新,不断变化,适应现代化的需要,将音乐剧融入到课堂上来。

比如说,现在很多高校的音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般都喜欢利用西方文化的一些知识内容,而忽视了文化应该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就如《曹雪芹》这一首民族音乐,代表着的是中国传统的民族风格,有着浓郁的民族感情,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红楼梦》,不仅仅教授给学生演唱的方法和技巧,而应该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这样才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提高文学素养,在演唱的过程中,才能更准确地表达音乐剧中的人物情感。

二、丰富声乐教学的基础教学内容

每一首音乐的演唱,都会体现不同的演唱风格,每一种演唱方法都有不同的演唱技巧和发声方法,因此,高校的声乐教学最重要的演唱技巧的基础,要以基音演唱为主,不断完善基础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准确地把握基音演唱,让学生不断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声乐能力。对于学生的训练,就应该帮助学生正确地运用气息,让学生可以深刻地理解到其实在声乐的演唱中,应该是注重气息的调节,而不仅仅是依靠声带的发声,让气息的支点呈现出圆环状,让气息沉下来,并且要掌握好气息,特别是注意调节,保证每一个学生的声带都全部震动起来,这样可以加强对学生声带灵活性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声乐演唱能力。

比如说音乐剧《生命如花》,在教学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就要丰富教学的内容,加强学生的发声技巧的训练,完善教学模式,指导学生演唱。在教学案例中,有一幕的唱段是,孟莹为了自己心爱的人杨明求情,这其中有一段插曲,这一段插曲采用舞台配唱的方式,深切地表达了孟莹对心爱的人的深爱之情,同时也表现出对现实的百般哀叹。这其中,教师就应该以美声教学为基础,让学生在唱法上能够做到音色优美,咬字清楚,让音色听起来圆润轻盈,做到气与息的有机结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

三、音乐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结合

在音乐的教学中,现在不断融入音乐剧,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增强音乐剧的教学,加强音乐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将音乐的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音乐方面的实际水平和现实状况来进行教学。音乐剧是一门艺术性的语言,是一门结合舞台、表演、形体等的艺术,其中不仅仅是音乐内容的表达,还应该是舞蹈以及台词的表现,这样丰富的形式才更加可以烘托出音乐剧的剧情,更充分地表达剧的情感,以此来触动观众,加强观众对剧情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比如说中央的综艺节目《心灵俱乐部》,这一档节目中的歌曲都是根据音乐剧的剧情内容来进行改编的,然后再在舞台上演唱、表演,将情感传达给观众。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以音乐为载体,对音乐进行创新,从音乐的理论知识、音乐剧出发,拓宽知识面,加深对音乐剧的理解,对学生的音乐剧加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台词、形体、表演等加以训练,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让学生提高自己的音乐演唱能力。

音乐剧是现代的创作,是现代化的产物,将音乐剧逐渐融入到高校的声乐教学中,为了适应现代化声乐专业的需要,对教学模式不断改革创新,对专业课程不断优化,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音乐剧。在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求同存异兼收并蓄,不断丰富声乐的教学内容,加强学生的声乐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音乐的实践能力。

猜你喜欢
音乐剧声乐教学内容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近期国内歌剧/音乐剧演出预告
声乐诊疗室
音乐剧新闻
声乐诊疗室
音乐剧新闻
声乐诊疗室
近期国内歌剧/ 音乐剧演出预告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