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美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方式改革研究*

2018-01-26 11:38李欣蔓
黄河之声 2018年18期
关键词:音乐美学美学教学内容

李欣蔓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8)

音乐美学课程在高师音乐教育教学当中占据基础地位,对于丰富学生音乐理论,指导学生开展音乐实践具有重要作用。由于该课程具备突出的哲学思辨性特征,更加强调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使得学生能够把握音乐现象本质与规律,从而完善学生理论素养。而当前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存在着明显的单一性和枯燥性的特征,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质量。所以教师要在内容和方式等多个方面进行改革,最大化的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与要求。

一、结合教学目标调整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高校音乐美学课程教学的主体部分,涵盖了与该课程有关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行为习惯等多个方面等内容。在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教育的精致化水平逐步提升,对于教学内容的要求和标准也获得了提高。教师在选择和确定教学内容时,必须要开展严肃性的思考,不能够一味局限于对教材内容的使用,还要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筛选调整以及补充。为了保证教学内容的安排符合课程教育目标,并且能够奠定学生的理论学习基础,教师就要对课程教学的目标进行综合评估,考虑教学大纲以及人才培养的要求,保证教学内容设置的针对性和合理性。在确定教学内容方面,教师需要着重关注音乐美学在学术方面的严谨性,与此同时,还需要考虑到高校学生必须获得的知识技能,以便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具体而言,将是可以选择兼具知识性以及实践性的教学内容,确保这些内容和音乐实践当中每节现象息息相关,让学生能够在心理上认可理论学习,明确理论学习在实践指导方面的实用价值。另外,教师还要注重结合教学目标填补一部分的教学内容,比方说带有本土特色的地方经典音乐作品、民族音乐作品资料等,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眼界。

二、结合学生特征改革教学方法

伴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增长,他们对于课程教学的要求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如果教师始终沿用过去传统单调的教学方法,不能够与学生的特征和需求相符的话,会严重制约教学质量的提升,还会阻碍学生音乐理论素质的发展。所以教师在选择和确定教学方法时,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综合剖析学生的实际特征,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为重要的出发点,通过创新教学方法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要避免运用照本宣科的方法,也避免过多的对学生进行限制,要让课堂变成学生发展表现的平台,调整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展现,也确保因材施教以及教学相长的落实。第一,运用讨论式教学法。例如,在教学音乐材料的非对应特点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教师可以将课堂变成师生的讨论平台,让学生探讨音乐材料的特征是如何在具体作品当中体现出来的。第二,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教师要扮演好指导者的角色,注意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启发和点拨,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第三,运用合作探究教学法。为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体现学生自主性,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让学生在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增长能力与知识。

三、结合现代教育创新教学手段

伴随着现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校音乐美学课程教学也呼吁现代教育技术的融合与应用,以便优化学生的视听享受,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可以在良好的学习环境当中受到音乐理论与思想的熏陶。所以,教师除了要注意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之外,还要对教学手段进行创新,考虑到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的要求,加入大量的现代教学手段。第一,有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制作课件,突出教学重难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比方说,在教学节奏的审美特征时,教师可以将教学重点制作成课件和微课视频,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获得直观认识。第二,科学利用音响手段。在教学音乐的内容时,为帮助学生掌握音乐内容的多元内涵,教师可以选几首经典乐曲,利用音响播放的方式帮助学生突破抽象知识的学习难题。第三,有效加入画面。在音乐欣赏等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适当加入视频、图片等画面的信息,让学生在视听结合当中掌握音乐欣赏方法与技巧。

高校的音乐美学课程是引导学生认识音乐美学和本质规律的基础理论课,有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扎实学生的理论基础,促进学生理论素质的发展。但是受到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等的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得不到有效提升,难以落实教学目标。对此,教师要树立清醒的教学认识,跟随教育改革的步伐,结合教学目标调整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特征改革教学方法,结合现代教育要求创新教学手段。

猜你喜欢
音乐美学美学教学内容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盘中的意式美学
外婆的美学
纯白美学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及其价值的解读分析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妆”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