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PorESP?

2018-01-26 10:20罗基萍
教育界·下旬 2018年10期
关键词:发展方向高职英语

罗基萍

【摘要】在分析了目前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基础上,文章对EGP和ESP的出现及内涵做了简单介绍,由此分析了高职英语开展ESP教学的依据,最后论述了开展ESP教学实践应该做好的几个重要工作。

【关键词】EGP;ESP;高职英语;发展方向

【基金项目】2016年云南省教育厅资助性项目:高职高专公共英语课程的职业化教学研究——以丽江师专为例,编号:2016ZZX272。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高职英语课程是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不仅要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业务的能力。在高职教育新专业不断涌现和基础课程不断调整的背景下,英语课程只有不断改革和发展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一、高职英语教学现状

(一)课时严重压缩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尤其是英语课程课时都被严重压缩。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英语课程不受重视。高职教育在课程设置时将重心放在了专业课程上,很多学校的英语课程只是作为基础课程参与教学,一些特殊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甚至取消了英语课程。由于人才培养不重视英语教学,很多学生认为只要学好专业课程即可,不明白英语在未来职业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即使开设了英语课程,他们也不会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导致英语课程教学效果不好。二是增加了实习实训课程,压缩了一些公共基础课程的课时。

(二)教学内容缺乏专业性

高职英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一直以通用英语教学为主,教学中过于注重语法、词汇等基础知识,不能体现学生的专业性,违背高职英语教学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理念。对比目前很多高职类英语教材和高中英语教材,发现高职类教材中的词汇、句法、所涉及的练习等难度还不及很多高二英语教材,部分高中英语教材中的词汇甚至已经达到大学英语四、六级水平。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英语教学俨然成为高中英语教学的复制,让学生忽视了英语的工具性,导致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读不懂产品的英文说明,导游专业的学生不能带领英语国家的游客,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不能用英语与外宾交流等。长此以往,英语教学效果必然受到学生、学校领导及社会各方的质疑。

(三)考核方式单一

目前高职英语教学考核仍以传统的期末考试、高等学校英语运用能力考试(A级),以及四、六级考试为主。虽然很多学校也重视学生的平时成绩,在考核中增加了形成性考核的内容,但其手段和效果仍待改进和提高。A级考试虽然是国家级考试,但是考试内容仍然以听力、语法、词汇、写作为重点,而且其难度低,学生即使基础很差,通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也能顺利通过考试。但是即使是那些能一次性通过A级考试的学生,他们的英语专项能力还是很弱。比如某校供用电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求学生掌握的英语能力是能读懂仪器使用说明书,但是这个专业通过了A级甚至一些通过了CET四级的学生也不能顺利读懂和理解一份仪器说明书。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考核方式的选择尤为重要。

二、EGP和ESP

早在1987年,Hutchinson和Waters合著的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一书中就把外语教学分为专门用途英语ESP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和通用英语 GE(General English)两大类。通用英语(GE)一般是以应试为目的的(T·Hutchinson & A·Water,1987),专门用途英语(ESP)是专门“为满足学习者的特定需求而设置的”(T·Dudley-Evans & M·Jo St John,1998)。根据学习者的目的不同,ESP又分为EAP(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和EOP(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s),即学术英语和职业英语。不难看出,EGP和ESP最大的区别在于ESP更加具备方向性和职业性。刘法公认为,专门用途英语也是一门语言,其教学不仅包含英语语言技能的训练,而且有明显的专业内涵,是语言技能训练与专业知识学习的结合。

三、高职英语开展ESP教学的依据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文件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应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英语将在世界各行各业的交流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作为21世纪的人才,大学毕业生未来必将在更加多元化和国际化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英语将成为他们融入这个环境的一个必要条件。高职教育以培养实用型、技术型人才为目标,高职英语教育如果不能为学生的专业、未来的职业和长远发展服务,那么它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和价值。ESP是满足学习者需求的一种教学模式,其特点是以实用性为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的ESP教学将有利于体现高职教育特色,提高英语教学效果,提升高职人才素质。

四、开展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英语教学

根据英国学者Pauline Robinson的观点,语言本身的教学并不是ESP的终结,而利用语言实现一个確定的目标才是ESP的真正目的(Pauline Robinson,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1980:6,转引自刘法公,2001)。除了明确的教学目标,ESP教学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其专业化的教学内容,ESP教学要求的不是学习者对语言知识的掌握,而是通过解读用英语写作的专业文章去了解其传达的思想,获得专业知识和技术。因此,开展ESP教学不是盲目地将一种教学理念加入教学实践中,而需要提前做好相关的重要工作。

(一)制定合适的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的专业方向划分明显,专业特点突出,因此教研室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编写教学大纲时,应根据不同的专业需求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如面对导游专业的学生,应注重他们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机电类专业的学生则应更加注重他们阅读能力的培养;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则应侧重于幼儿英语的趣味性。需要强调的是,高职类院校,尤其是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低于综合类本科院校,故而高职ESP课程的准确定位应该是EOP(职业英语),而不是学科性和知识性较强的EAP。EOP强调学生学有专长,注重职业英语能力的培养,其教学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和职业竞争力,从而实现教学目标与学习需求的契合。

(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每位一线教师都明白教学方法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热情中的重要作用。ESP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在用中学,学中用,学用统一。因此,在ESP教学中,教师不能停留在词汇讲解、语言分析、课文翻译及课后练习这一传统的语言学习的教学模式上,而应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分析英语语言的语用特点,将专业知识与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有机结合。教师必须学习和尝试多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寻找适合培養学生职业能力的最佳教学方法。同时,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使用MOOC资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等教学手段,还可以通过网络交流平台,让学生主动融入教学中,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和职业竞争力的目的。

(三)提升教师的职业能力水平

目前ESP教师的主要来源是从事EGP教学的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这两类教师在从事ESP教学时各有所长,同时又各有欠缺。为建设高效的ESP复合型教师队伍,语言类教师可继续提升学历,或是外出参加培训、进修、下企业锻炼等。一是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升学历,如考研和考博;二是根据自己的特点,外出参加长期或短期的各种有助于提高专业教学能力和水平、提升职业资格和能力的培训;三是根据个人不同的工作经历和兴趣爱好进行职业能力培训和下企业锻炼。专业类教师可加强与语言类教师的合作,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完成教学、科研等工作。

(四)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

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是推动教学工作高效实施的重要条件,高职英语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和职业能力,提高他们的职业竞争力和未来的发展潜力。鉴于ESP明确的教学目的,应根据学生的专业特征建立以职业能力为考核主体的科学合理的、多样化的英语考试考核评价体系。例如,针对导游、酒店管理等专业,在英语考核中增加口语测试,设立与学生专业相符的职业场景对话考试等;机电类学生应以阅读理解能力为考核主体。

ESP课程开设得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还关系到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能力。在ESP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明确“高职英语教育是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和长远发展服务的”教学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高职院校应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制定相应的培养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以及有效的教学方法,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走出高职英语教学的特色之路。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再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通用英语和学术英语[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45(04):83-93.

[2]刘法公.论专门用途英语的属性与对应教学法[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2):25-27,30.

[3]李茹,张荣建.ESP和EGP——我国职业学校外语教育改革的两大平衡支点[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26(06):129-131.

猜你喜欢
发展方向高职英语
探讨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发展方向
分析医药市场营销的策略与发展方向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高职英语多元化综合评价模式的效度与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