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因素的探析*

2018-01-27 12:52王志丹
山西青年 2018年24期
关键词:师专丽江就业指导

王志丹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丽江 674199)

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是学生自身、学校、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共同作用形成的,在新形势下,认真分析大学生就业的现状特点和影响因素,从而找到正确的指引措施,对促进边疆民族地区毕业生的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影响就业的积极因素

(一)政策的保障

国家推行的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并享受贴息政策;培养定向生、委培生,按照入学合同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就业,给予薪酬或生活补贴,享受补偿学费,代偿助学贷款;鼓励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技能或创业培训,可以申请职业培训补贴;“特岗”、“村官”、“应征入伍”、“三支一扶”、“志愿者服务西部”等项目,都惠及到每个刚出校门的毕业生。

(二)各层齐抓共管

从国家、省、地方、校等各层面都在抓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层层抓,层层落实,丽江师专不仅成立了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还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配备了一批专业的就业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并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等课程纳入到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三)自身优势

一方面,丽江师专地处边疆,各少数民族聚居,经济发展落后,山区、贫困地区教师的需求还是一个较大的缺口。让师范类的学生到山区去,培养农村里的孩子,这还是很有必要的。另一方面,我校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家庭,贫困学生占了多数,由于家庭背景原因,这些学生有着朴实、勤奋、实干的特质,多数扎根山区,能够做到“下得去,留得住”。

二、影响就业的消极因素

(一)学生因素

由于个人的家庭环境、心理素质、专业能力、学历层次、就业愿望等因素的差异,影响到个人求职成败。

1.丽江师专全校在校生5955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904人,少数民族学生人数占在校生人数的31.97%,受宗教、信仰、语言、文化、地方风俗的影响,在就业过程中,思路打不开,思想比较传统,另外,全校学生中农村生源约占95%,在落后、闭塞的农村背景下,教育资源、信息储备、观念意识上有所欠缺,很少与外界社会接触,接受现代文明和教育机会较少,没有开阔的视野,就业受局限。

2.自身基础教育薄弱,英语、计算机能力低,汉语言水平差等。一直以来,计算机和英语都被作为用人单位招聘、考核的必备职业技能,无论你是否是这两个专业出身,如果没有英语4、6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在第一关简历筛选,资格审查的时候,都会被清理出局。另外,普通话、语言表达能力、公文写作的能力更是用人单位看中的,然而,出身少数民族的学生们,民族语言才是他们的第一语言,很多都是在上小学之后才开始接触普通话,而乡村小学的老师又是半路出家者,没有系统、专业的学过,因此,学生们的普通话水平那是可想而知,即便是在大学期间通过了普通话等级考试,但实际语言水平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

3.根据对丽江师专毕业生的调查,绝大多数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面对就业的自卑,焦虑,恐惧等,使得自己对就业单位、岗位无从选择,面对陌生环境恐惧。所以,很多学生选择闲置在家,也不愿意就业,这是克服恐惧心理的最好方式。

4.如今,人才竞争激烈,对学历层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报考岗位比如公务员、事业单位、公司招聘等都要求学历是本科以上,即便是招不到符合条件的人选,也不会降而求其次招聘专科学生,这使得丽江师专的学生连很多招聘岗位报考资格都没有,错过很多的就业机会。

(二)学校因素

1.学校的地理位置和办学层次

丽江师专培养出来的学生和一些省会城市、发达地区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就业方面存在根本的差别,主要原因是:从地理位置方面来看,发达地带能接触更多的就业机会,能掌握到更多行业的最新动态,能到重点的行业、企业、大公司去谋职,从师资方面来看,发达地区的高校中有更多院士、名家、大家、学者,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投入的办学经费,也是我们无法赶超的。从办学层次来看,丽江师专仅是专科层次办学,专科生在走入社会后要面临更多的本科生、硕士生共同抢饭碗,这些都会让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处于弱势。

2.就业指导

虽然学校也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就业指导、创新创业等课程,但毕竟起步晚,还在摸索探究阶段,还停留在面上,没有完善的就业人才培养方案体系,没有细化到个体,还不够成熟。很多上就业创业课的老师,即不是专业出身,也没真正在企业的一线工作过,这样讲出来的课理论大于实践,实际意义不强。

3.所学专业更新不够

由于学校地处边疆,信息量闭塞、课程的开设不够与时俱进,传统的基础课程、专业理论课程所占比重较大,实践性、应用性不强,缺乏实际竞争力。可能也想办法开设了一些新专业,但由于师资、教学投入以及学生语言和能力的制约,教学质量还是比较差,效果不理想。

(三)家庭因素

丽江师专边疆、贫困农村的生源多,父母的文化水平有限,家庭对孩子就业的期望值高,不能给孩子提供有用的就业指导,另外,家庭经济状况窘迫,也不能给孩子提供更多的资金扶持,各方面都会不同程度的牵制学生的就业状况。最终,就业的落差也会很大。

(四)社会因素

目前,对边疆、农村生源、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具有高度的特殊性,当前,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普遍低于汉族大学毕业生,部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遭遇就业歧视[1],多数单位认为少数民族学生“素质差、能力低”,这也影响到学生就业,也违反了社会的公平与和谐。这也是对民族地区学生的排斥和偏见。同时,各地方经济发展的竞争也导致的各地区人才的竞争,处于优势地域的人更优越,反而,更加重了对弱势群体的歧视。

三、改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毕业生就业措施

(一)加强学生个人的综合能力

在校期间,大学生要注重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做好心理准备,确立目标,抓住机遇,提高就业竞争力,同时,转变就业观念,不要一味只想去大城市,只想找薪酬高、铁饭碗的工作,应该积极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争取顺利就业。

(二)发挥高校引导就业的作用

学校是学生联系社会的桥梁,如何将培养出的人才恰当的输送到社会,这也是学校的主要任务之一,提高学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业指导、创新创业等课程体系的建设,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的就业指导队伍,加强对毕业生就业素养、技能训练,加强与用人单位沟通、协调,对行业发展对态、社会需求、职场对态等内容要及时关注,保持清晰的认知,畅通就业信息传递渠道。共同完善学生就业心理压力问题。

(三)社会方面

希望能出台一些具体的、刚性的、可执行性的倾向扶持政策,立足边疆实际,解决民生问题。还有,要充分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用人单位在选人、用人时,做到政策公开、信息公开、程序透明,结果透明,不歧视弱势群体,促进并营造公平有序的就业环境。

四、结语

就业人数一年比一年多,就业形势一年更胜一年,所以大学生就业才会成为炽手可热的问题,如何才能让边疆民族地区的大学生这个弱势群体在危机的就业环境中有一席之地,这需要学生、家庭、学校、社会共同采取有效机制,来应对或缓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猜你喜欢
师专丽江就业指导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丽江三朵节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丽江的荒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拉萨师专?马云教育基金启动 : 捐资一亿,十年赋能3000名西藏一线教职人员
叫一声丽江
差异教学法在师专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
师专美术教育的有效教学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