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我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问题及建议

2018-01-27 12:52戴晶晶
山西青年 2018年24期
关键词:职业目标大学生

戴晶晶

(湖南工程学院经济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0)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通过将职业生涯规划和道德知识等与大学生自身特点相结合,通过有计划的规划实现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全方位性和可持续性。目前我国该项教育存在很多问题,笔者提出问题和对策如下:

一、我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问题

(一)大学生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知

大学生自我意识不全面、不科学,我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的缺陷性导致他们缺乏自觉规划意识,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规划合理的职业生涯计划,造成大学生择业就业困难,严重甚至会导致心理障碍。

(二)高校职业生涯规划缺乏教育力度

学校缺乏合理的教学管理机制,也缺乏科学的师资队伍,咨询机构的建设不够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在学生头脑中的概念不明确,我国相关理论很多都是借鉴国外的经验,不够创新,实践的水平不高,效率也不好。

(三)职业生涯规划内容不恰当

有些大学生制定规划时过分强调自我感觉,不注重社会实际需求。有些大学生忽视自我动态性和阶段性分析,盲目跟随潮流。还有些人认为进行职业规划的目标就是为了实现就职,忽略了它的长期性和发展性。

(四)大学生对职业需求认识不足、社会实践较弱

我国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数量少、形式单一,社会实践质量较差,大多停留在较肤浅的层面,导致大学生对就业环境缺乏全面的了解,从事的职业也不能实现最佳的人职匹配。

二、加强和完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建议

(一)从学生角度提出的对策

1.大学生要增强认识自己的能力、提升分析环境的水平

大学生要善于学会对自我进行剖析,选择职业时要注意与自我相匹配。不能完全依靠自己的认识,要通过他人的客观评价来认识“背后我”,运用心理相关测试发掘“潜在我”。

大学生还需要知道自己所处的环境特点、环境的发展方向、环境对人才的要求,这样才能准确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才能根据掌握的职业发展规划信息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提高对职业的认识。

2.大学生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大学生要努力提高技术能力、创造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等综合素质能力,要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职业未来发展方向学习新的知识,建立科学知识内容,合理完善规划步骤,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现个人理想中去。

企业选择大学生时会重点考察他们的社会交际能力、协调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因此,他们需要着重培养这些能力以提高竞争力。

3.大学生要自觉强化职业规划教育意识并提升相关技术水平

大学生要学会自我思考,全面客观的分析自己的能力,改变、塑造和征服自己。大学生要在加强重视职业生涯规划的同时,加强自我学习规划教育,学习国内外优秀经验,提高生涯规划的能力。

大学生可以通过积极参加“三下乡”、青年志愿者活动、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等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职业技能水平。

4.大学生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践行教育绩效

要把职业目标有效分解为短、中和长期目标,目标要结合自己的能力来设定,要设置标准检测目标完成与否,各种类型目标要相互辅助,所有目标都要为最终目标而设定,要为目标设定时限。

要制定具体行动计划。大学生要在生涯规划教育总体目标下按照时间单位制定阶段性细分目标和计划,要重回顾、重调整、重检查和重坚持。

(二)从学校角度提出的对策

1.要促进思政教育和高校职业生涯规划的结合

要改进思政教育的内容,要全面对学生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的教育,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让大学生有忧患意识,继承先辈艰苦奋斗精神。要培养大学生的团队意识,把学生个体和工作团队相结合。还要让大学生努力培养职业道德素质和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

要贯彻思政教育的主体原则,注意因材施教。主体原则要求教育者要努力营造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的氛围,促使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以及弥补自己的不足,要根据教学安排和社会需求来使他们的行为得到规范,要尊重和满足大学生个体需求和愿望。要对大学生因材施教,培养适应新时期发展的多样化人才。

2.要建立完善全面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机制

要建立完善合理的指导就业机制。高校要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需求,确立适合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层次,要注重发展优势专业,也要注意培养特色专业,要根据就业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量来对高校招生和培养计划进行调整,让高校毕业生的供需达到平衡。

要突出就业政策的导向作用。很多学生择业就业片面追求高收益或者意愿到沿海发达地区工作,导致部分岗位人扎堆而部分岗位无人问津,政府政策要引导毕业生合理分流、提倡行行出状元的择业就业观念,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地区和边远地区就职。

要成立合理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应该分

为校级、学院和班级三个层次,校级领导主管宏观管理辅导工作,学院负责执行学校下达的任务,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并反馈情况,班级辅导包括指导学生了解所学专业并制定学习计划、帮助他们掌握正确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对升学和就业进行针对性指导。

要创造优良的择业就业氛围。努力促进建立高校和企业间的长效合作机制,要加强学生与企业的沟通交流,促进相关平台的搭建,要建立校企合作基地,把毕业生就业实习落实到实处。

3.要找寻有效方法为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指导

要加大对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内容的改进力度,课程除了传统理论教学以外,还可以包括专题讲座、团辅、主题论坛和社会实践等,还需要建立有效考核评估体系,对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进行及时和有针对性的调整,以确保实效性。

要进行心理测评和职业测评。部分大学生在面对择业就业时会出现迷茫、恐惧或退缩的心理,高校可以用心理测验工具对他们的心理特征进行了解,也可以用相关测评对他们的职业观念和意识进行评估,让他们及时调整心态实现就职。

要根据学生特点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也可以开展团体辅导和咨询,建立和完善学生职业规划发展档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年级和学习阶段,引导他们有针对性的开发自己的能力,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做相应的准备,为学生建立专门的职业发展档案,引导他们向规划的职业目标迈进。

要实现全程化职业规划教育指导模式。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指导要贯穿大学四年的始终,根据年级设立不同目标,大一重在适应,大二重在定向,大三重在冲刺,大四重在实施。

4.要建立有效机制保障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运行

学校要对大学生进行目标管理,为大学生配备导师,让他们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实验、完成科技论文;学校要争取与企业合作创建职业技能培训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高校要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学生积极性;学校要建立并完善相关服务体系,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的实效。

(三)从社会角度提出的对策

1.要加强立法、实现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法制化

我国目前没有对择业就业中出现的诸如性别歧视、学校级别歧视等问题进行法律规制,必须要加强就业市场的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建设,依法指导和管理大学生就业工作,为他们提供服务,减少随机性和盲目性。

2.要加速推进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社会化进程

要依靠社会力量和各行各业相互渗透的力量开展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政府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要提高职业指导机构和相关咨询机构的服务水平;家庭要在精神上为大学生择业就业提供动力,在物质上也要予以支持;企业要为大学生提供实践实习基地,让大学生可以把学习内容与实践实习相结合,为以后职业发展做准备。

3.要鼓励大学生参与实践、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施提供动力

学校要组织大学生开展“三下乡”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要鼓励他们根据自身需要自发参加与所学专业有关的实践活动,实现社会实践与理论知识的均衡发展。

猜你喜欢
职业目标大学生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