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税法与财务会计核算的差异

2018-01-27 11:15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8年3期
关键词:税法会计制度会计核算

张 超

税法和财务会计在如今全球化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有重要的意义,我国税法和财务会计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税法和财务会计有着自身的发展,是相对独立的,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本文对税法和财务会计存在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具体探讨了二者在主要业务方面的差异,提出了一些差异调整的措施,希望能够促进二者的协调发展。

一、税法与财务会计存在差异的原因分析

(一)税法和财务会计的目的不同

国家制定税法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国家的强制力,从而使国家财政收入有固定性和无偿性,并通过税收调节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保护依法纳税企业的合法权益。而财务会计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真实的反映出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从而让企业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和政府部门等了解相关信息,二者的目的不同,因此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定的差异。

(二)税法和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不同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在确定会计核算对象、选择会计核算方法和收集会计数据的时候,都要遵循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但是税法与会计制度的基本前提不同,在主体上、期间和工作要求上都有很大差异。

(三)税法和财务会计的原则不同

由于税法和财务会计的目的不同,因此二者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遵循的原则也有所不同,从而导致税法和财务会计在处理业务的方法和判断依据上有差异。税法所遵循的是法定原则、公平原则、收入均衡原则、方便行政原则和反避税原则,但是财务会计所遵循的是稳健性原则、谨慎性原则。

(四)税法和财务会计的发展速度不同

税法和财务会计的发展速度也有所差异,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会计核算的发展速度非常快,而且会计制度逐渐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逐渐趋于国际化。而税法则不同,税法主要是为了能够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宏观目标,因此发展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核算制度。

二、税法与财务会计差异调整的意义

我国税法和会计制度在制定的过程中就存在很大的差异,再加上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的影响,税法的改革相比于会计制度的改革是滞后的,这种现象极易流失税源,而且二者之间存在太多的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给税收和企业的纳税调整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所以,对税法与财务会计差异进行调整十分必要,加强税收法规与会计制度之间的协作,保护税源、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降低企业的财务核算成本。除此之外,税法和财务会计之间存在的目的、遵循的原则和发展的速度不同,久而久之,二者之间的差异会越来越大,因此,尽量减少二者的差异,建立税法和财务会计核算混合的方式,有利于体现二者的差异优点。

三、税法与财务会计在主要业务方面的差异

(一)收入的差异

税法与财务会计在收入方面有差异,会计上收入的概念是建立在已经完成的交易基础上的;而税法中的收入是以经济学的概念为基础,在判断收入的原则上与会计不同。首先是确认的原则不同,会计核算是要为管理者、投资人、债权人以及政府部门真实、完整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所以会计核算更加注重收入的实质性体现,更加客观和谨慎,而不只是法律上的体现。税法是为了测定纳税人一定时期内的收入,从而量定税收,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所以税法遵循的是确保收入和法律性的原则,对应纳税额的计税依据有明确的界定。其次是收入确认的条件不同,会计制度中收入确认的条件是经济利益流入的可能性和收入计量的可靠性,税法中收入确认的条件看是否具备交易完成的法律要件。再次是收入确认范围不同,税法确认收入的范围要大于会计制度确认的范围,从而确保公平税负和征收税务的需要。最后是收入确认时间的不同,会计制度上对符合会计确认条件的收入要进行当期确认,但是税法需要在提交纳税申报表后,根据不同的税种,规定不同的确认时间。

(二)成本费用的差异

税法和财务会计在成本费用上有差异,主要体现在薪酬支出、业务招待、广告宣传和固定资产以及无形资产方面的差异上。会计上的工资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加班工资和特殊情况所支付的工资等,而税法规定纳税人支付给有雇佣关系职工的全部支出都算薪金支出。而且对于扣除部分,税法也有明确的扣除标准。在业务招待方面,对于企业实际发生的与经营活动有关的招待费用,要按照实际发生额的60%予以扣除,但是上限是当年销售收入的千分之五。在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方面,会计将全部发生的广告和宣传费用全部扣除;而税法则不同,规定要根据当年销售收入的15%予以扣除,超出的部分可以在以后的纳税年度结转扣除。在固定资产方面,由于会计准则和税法对资产这就的年限、方法等方面的不同规定,会使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之间存在差异。在无形资产方面,贵伐要求无形资产都按照直线法计算摊销,而会计准则则根据是否能够可靠确定该资产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对于能够确定的,可以采用直线法和加速折旧法,对于不能确定的,要采取直线法。

四、税法与财务会计差异的调整

(一)强化管理配合

税法的制定是由国家税务部门主管,而会计准则的制定是由国家财政部门主管,因此为了保证税法和财务会计的合理,税务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要加强管理和配合,增加沟通和协作,从而提高税法和会计核算之间的协调,尽量减少由于差异引起的不必要损失。

(二)加强业务协调

税法和财务会计在处理业务的时候,税法要坚持自身的原则,适度的协调会计原则,加强税法和财务会计之间的协调,企业要按照税法的规定,选择会计核算办法,消除时间上的差异。

(三)以我国国情为基础

我国是市场经济体制,因此在税法和会计核算方面,不但要与国际接轨,还要以我国国情为基础,不但要考虑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和会计主体,还要结合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要求,根据市场环境,不断的创新会计核算的方法和税收政策。

总之,我国的税法和财务会计核算,由于目的、原则、规范内容和发展速度存在差异,导致了二者在收入、成本费用和资产负债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必须要加强对税法和财务会计核算之间主要差异的分析,探索处理方法,逐渐协调二者之间的差异,提出更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不断完善我国税法和财务会计核算的差异。

参考文献:

[1]张爱芬.浅析税法与财务会计核算的差异[J].财经界,2014,(33):256-256.

[2]王本宗.商业银行营业收入会计核算和税法差异探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27):55-56.

[3]何远祯.论小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基础上的税收筹划策略[J].现代商业,2015,(29):146-148.

猜你喜欢
税法会计制度会计核算
税法中的实质解释规则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难点与重点
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会计核算的要求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答记者问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思考与探索
《政府会计制度》创新研究及改进展望
增强可操作性 注重实际效果——《环境保护税法(草案)》面临六大问题需进一步明确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