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预算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

2018-01-27 11:15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8年3期
关键词:动员指标体系部门

雷 震

全面预算管理相对于一般预算管理的优越之处在于其可以打造一个系统覆盖全面、动态的高效率预算约束体系,能否真正发挥出全面预算管理功能或最终达成预算管理目标,与全面预算的编制、执行,监督和改进有一定的关系。本文研究就从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构成出发,探讨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践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构成

(一)明确管理目标,确定预算计划

在全面预算管理实践中,企业需要首先明确预算管理的最终目标,并将目标合理分解为阶段性目标或者部门目标等。依据目标细化后的结果,进一步确定预算计划,将其作为全面预算管理的依据与方向,为全面预算管理实现指明方向。而这个目标的实现程度,也是最终评估全面预算管理效果的关键点。

(二)结合需求,编制预算指标体系

预算指标体系的编制,是结合预算目标指导,在企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综合分析、历史数据等的合理预测基础上,对核心对象设定预算约束的过程。预算指标的编制方法非常多,弹性指标、固定指标等都是比较常见的,这就需要企业结合实际需求具体分析和选择运用。

(三)合理部署,严谨执行

在编制完成预算指标体系,形成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预算约束制度后,企业需要动员各部门、各岗位成员去学习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内容与制度,严格遵守预算约束,来将全面预算管理严格地执行下去。在这个过程中,必要的思想动员、健全的约束制度、有效的部门信息互动与协作等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尤为必要。

(四)及时监督与反馈,改进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并非是一次就完成的,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实践中,要结合动态环境,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具体执行及其效果进行监督和反馈。如果发现预算管理执行不力的问题,或者预算执行偏差等,就需要及时分析原因并加以解决。如果涉及到预算体系上的缺陷,要及时地做出调整和改进,来确保全面预算管理的优越性。

二、全面预算管理中需要注意规避的问题及其影响

(一)预算编制不合理则不利于预算后续执行

全面预算管理所要求企业编制的预算项目是具备显著全面性特点的,企业必须结合自身情况,将关键事项作为预算编制的内容,并且合理使用不同的预算编制方法形成具备可行性的预算结果。但是,有一些企业预算编制上更侧重成本预算和有限的收入预算,对于资产、现金流的预算比较多地集中在总量预算而缺乏具体的分项预算,这就使得预算执行后存在非常大的约束力不足问题,呈现出预算松弛的结果。

(二)全面预算管理执行缺乏有效配套保障

(1)全面预算管理的成败,与执行是否及时、到位有很大关系。而内部控制是影响全面预算管理执行力的关键因素。很多的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中,注重高层的动员,却忽视基层员工的动员,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的内部环境并没有达到理想状态,部分员工甚至是少数中层管理者,都认为全面预算管理与自己的岗位工作无关或者关系不大,自然也就不会在实践中以全面预算体系约束岗位行为。也有部分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执行中,对于部门的信息互动和部门协作部署不足。全面预算执行中难以促成部门协作,这也会影响全面预算管理效果。(2)对于全面预算管理执行的奖罚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配套保障制度。但是,有部分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中,奖罚不公平、或者形式化,难以形成有助于预算全面落实的组织基础。特别是,在很多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仅仅是年度考评中有简单奖罚,并且多数部门整体考评,而没有落实到个体层面,这就使得即便是少数部门人员不配合全面预算管理执行,也不会得到太多的处罚。非常配合甚至为全面预算管理作出一些贡献的部门和人员,也不能得到回报或奖励,这就难以激发内部主动执行全面预算的积极性。

(三)未能建立动态监督与改进机制

全面预算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地调整与改进,才能保持其优势。但是,有一些企业聘请专业的团队帮助企业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后,就将其长期执行下去,而没有在企业做出战略调整,或者企业发展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同时,对全面预算进行及时地调整,这就使得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的战略管理匹配度下降,难以发挥其优势。还有一些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实践中,仅仅是简单地进行预算执行结果偏差与否的判断,而没有详细的动态预算监督与考评,这就使得即便出现偏差,也很难及时地发现根源并予以解决。

三、全面预算管理优化建议

(一)编制全面、可行预算指标体系

践行全面预算管理,需要结合变动环境、借助高质量数据和其他技术工具,来进行预算指标的选取与量化。指标选取上,可以启动专家组意见法,动员企业内部管理层人员和部门核心人才,聘请一些全面预算管理领域的专家,在头脑风暴后确定关键指标。并且,可以借助灰色关联度、模糊数学法、人工神经元法等不同方法来进行指标的量化。如果企业规模较大,有条件独立建立高质量的人工神经元网络系统,那么这个方法对于建立灵活的全面预算指标体系和后续预算体系改进是非常具备优势的。

(二)加强预算执行部署与配套保障

在建立了优质的全面预算指标体系后,要加强部署,确保预算得到严格的执行,减少预算松弛和执行偏差。这就需要做到:(1)积极动员,为全面预算管理执行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这个动员,可以是座谈会、学习会等方式,也可以采取详细制度传达等模式实现,具体需要结合单位特点进行选择和利用。(2)细化分工,加强协作。应该明确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人员的全面预算执行责任和义务,并且将预算执行效果作为部门与岗位考评的重要指标,激发组织内部预算执行积极性。(3)构建恰当奖罚制度。配合预算考评,对预算执行到位、执行偏差的部门及人员给予必要的奖励或处罚。特别需要,及时地通过批评教育、经济处罚等让那些预算执行不到位的人员和部门管理者认识到错误,并及时改进。

(三)建立动态监控与改进机制

企业应该以PDCA理念来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实践,在发展中,借助信息化系统来建立共享中心,并将预算监测与信息中心结合,形成动态的监控。借助动态监控,及时发现全面预算管理的问题并且快速追踪原因,予以解决。定期、不定期地对全面预算管理效果进行检查和抽查,进而及时对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做出调整,来确保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的经营发展等的匹配性,保持其全面预算管理优越性。要做到这一点,部分资源、特别是全面预算管理人才匮乏的单位,还有必要聘请专业的团队帮助其进行全面预算管理设计与后续改进,尽可能发挥全面预算管理优势。

当然,本文仅仅是从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构成层面,概括性探讨全面预算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主体在实践全面预算管理之时,还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去恰当地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组织执行和监督改进。

参考文献:

[1]程芳,吴江龙.徐工集团全面预算信息化管控体系建设[J].财务与会计,2016(17).

[2]李鸿.预算松弛在全面预算中的影响及解决方法[J].财会学习,2017(17).

猜你喜欢
动员指标体系部门
联合监督让纪检部门不再单打独斗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国防动员歌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音乐迪斯尼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